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歷史下期第三次月考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70分。)1.16世紀初,征服埃及的國家是A.英國B.法國C.希臘D.奧斯曼帝國2.關于馬木路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奧斯曼帝國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據統治地位②是埃及社會動亂的禍源之一③奧斯曼帝國征服埃及后,勢力被消滅④18世紀末,馬木路克實際統治了埃及,使埃及社會更加動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18世紀末19世紀初,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裝起義①打擊了外國侵略者②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意識③使埃及逐漸走向富強④開啟了埃及近代化的進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4.下列符合阿里土地制度改革內容的是①取消了包稅人的免稅地②規定宗教地產永久享有免稅權③將全部土地分配給其政權的統治基礎④確立了土地私有制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歐洲國家改革行政制度-設立了高級國務會議和咨議會。但由其兒子擔任議長,這表明A.阿里真正認識到西方資產階級議會制的優越性B.阿里對歐洲政治體制的認識是膚淺的C.阿里代表資產階級利益D.其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6.下列關于阿里在工業方面的改革與洋務運動相同點的敘述錯誤的是A.重點發展民用工業B.重點發展軍用工業C.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D.采取官辦方式7.為了掠奪黃金寶石,擄掠黑人,穆罕默德·阿里發動的戰爭是A.入侵阿拉伯半島B.入侵敘利亞C.入侵蘇丹D.入侵希臘8.阿里改革失敗的外部原因是A.穆罕默德·阿里政權的封建專制與殘暴B.阿里的一系列擴張戰爭加劇了國內形勢的惡化C.英國等西方列強進行殖民擴張和干涉D.穆罕默德·阿里個人的因素9.阿里改革的性質是A.一次失敗的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改革B.一次成功的富國強兵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C.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權斗爭D.一次失敗的封建性的富國強兵的改革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義包括(1)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同家的基礎②提高了社會生產力③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實力④客觀上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⑤鞏同封建統治和對外擴張⑥由于封建統治本身的弊端,加上歐洲列強的于涉,最終失敗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D.①②③⑤⑥11.從工業化角度看,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反映了19世紀中期的俄國()A.農奴從封建莊園逃到西伯利亞B.內河航運仍以人力為主C.農奴生活極端貧困D.俄國的工業生產比較落12.俄國激進派代表人物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張是()A.繼續保留農奴制B.對農奴制進行平緩的改革C.主張讓農奴向地主贖買份地D.主張無條件地給予農奴自由和土地13.導致下表中俄國經濟狀況的根源是()國別項目俄國英國德國生鐵(19世紀中葉)26萬噸385萬噸鐵路總長(1861年)1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A.農奴制盛行B.工業革命尚未開始C.俄國科技落后D.壟斷組織尚未產生14.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A.俄國迫切需要用對外戰爭擺脫困境B.俄國的對外擴張與英法的利益發生沖突C.英法需要土耳其擴大商品市場D.土耳其所處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15.亞歷山大二世改革醞釀的特點是()A.先秘密后公開B.借助輿論減輕壓力C.緩慢而謹慎D.由貴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16.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主要進步作用是()A.造成了資本的集中B.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C.強化了中央集權D.擴大了國際市場17.1861年改革推動了俄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主要表現在()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C.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D.立憲君主制度的建立18.下列屬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現的是()①農民仍然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縛在土地上②農民支付的份地贖金總額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③改革后的農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奴役④農奴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被稱為“解放者”的亞歷山大二世被暗殺表明()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亞歷山大二世是農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適應歷史發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風順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臨巨大的風險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20.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①實行封建等級制度②實行閉關鎖國③鼓勵派遣留學生④支持尊攘運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1.19世紀上半葉的日本人曾經這樣記述日本社會中封建統治級與商人的關系:“今世的諸侯,不論大小……都是對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們借錢,并仰賴江戶、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維持生計。”下列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A.日本的封建統治者十分重視商業的發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諸侯C.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富商地位、實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為日本封建幕府的階級基礎22.日本國門被打開后,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條約的內容主要包括①開放通商口岸②領事裁判權③議定關稅制度④片面最惠國待遇⑤設置租界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23.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經濟領域就出現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A.農業耕地增加B.手工業得到發展C.商業城市日益繁榮D.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24.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是自身條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發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級武士破產B.西南大名的強大C.民族危機的加劇D.倒幕運動的勝利25.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的根本目的是①建立府、縣、道地方行政區劃②確立土地私有制度③消除封建割據勢力④強化天皇專制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26.日本在明治政府時期對待世界文明的態度表現為①實行義務兵役制②翻譯西方著作③許多政府官員提出“脫亞人歐”④生活習俗的西化A.①②④B.②③①C.①②③④D.①③④27.明治政府進行軍事改革的措施包括①實行義務兵役制②取消武士壟斷軍事的特權③改進軍事裝備④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指揮人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8.《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向中國提供借款,這主要是因為列強可以借此①掠奪中國的關稅收入②獲取高額回扣和利息③獲取更多的政治特權④成為侵華霸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29.19世紀末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機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D.康、梁等的宣傳活動30.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救亡圖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B.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C.由君主專制變為民主共和是“進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開之31.強學會成立后不久,兩江總督張之洞等人相繼加入,這說明A.強學會為研究儒學的團體B.張之洞等人與頑固派決裂C.各省督撫贊成維新變法D.維新變法運動影響擴大32.下列有關康有為成立保國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B.與民族危機加劇有關C.是資產階級革命團體D.是救亡圖存的愛國政治團體33.下列法令中,與戊戌變法無關的是A.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B.實行鐵路國有政策C.改革財政,編制預算和決算D.保護農工商業的發展34.新政發展經濟的政策,在某些地區得到落實,促進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山西省商務局成立后,承辦山西的礦務、鐵路,還集股白銀45萬兩興辦輕工業。如在盛產棉花的地區,開設紡紗、織布廠,引入進口機器生產。同時,在該廠附近分設軋花、榨油兩廠。山西的近代工業開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確信息是A.戊戌變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業的發展B.戊戌變法法令得到廣泛落實C.戊戌變法取得了成功D.維新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35.下列各項不能體現資產階級維新派軟弱的是A.拉攏掌握新建陸軍的袁世凱B.竭力游說外國駐華公使和傳教士C.奏請聘任伊藤博文為顧問D.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二.非選擇題(共2題,第36題16分,第37題14分,共30分)
36.(16分)19世紀中期的日本、中國、俄國,雖然所在地域不同,國情有異,但這些國家的有識之士都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據下列材料并結合三國改革的史實,回答問題。材料一工業革命一旦在某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壓力就形成了,迫使與它相鄰的所有國家緊緊跟上……現代化在動蕩中迅猛推進。……對被侵略地區而言,問題表明得越來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它遲早要使人們認識到:只有接受變革,才有可能生存。……從19世紀中葉開始,現代化躍出歐洲,向亞洲大陸推進了。——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材料二
1888-1894年日本工廠數量及蒸汽機數量變化示意圖材料三
在比較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時,有人認為:“中國變了,但變的是皮毛,不變的是體制。跟著,日本也變了,但先變的體制,然后是皮毛。”
(1)19世紀50年代哪一事件的發生使俄國倍感“現代化的壓力”?為打破現代化的瓶頸,緊緊跟上現代化浪潮,亞歷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2)在“現代化躍出歐洲,向亞洲大陸推進”的過程中,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結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為推進工業化而采取的經濟措施。(6分)(3)結合材料三,指出中國變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變的是“體制”,指出明治維新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有哪些。(4分)(4)三國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37.(14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亞洲,日本通過自身制度的改造煥發出一股沖力,奇跡般地融入現代化浪潮中,并擠進列強行列,而其他國家則處于探索與陣痛階段,為現代化付出更多的時間與代價.……日本的現代化成功,中國的現代化嘗試卻遭遇了失敗.中國的現代化嘗試是以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如果說洋務運動表現了對器物和技能層次現代化的追求,那么維新運動則表現了對政治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探索.
――錢乘旦《換個角度看歷史》材料二論者日:中國之當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無探之過蹙;失于急教,以自始蹉婆之憂乎?辯曰:中國之言改革,三十年于茲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舊布新,兩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茍不除舊而言布新。其勢將舊跛之積弊,悉移而納與慚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戊戌政變記》材料三
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
一――梁啟超請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自身制度的改造”是指什么?它對日本的影響如何?(5分)
(2)材料二中關于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爭論,“論”者及“辯”者的主要觀點各是什么?關于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闡明你的看法。(6分)
(3)材料三梁啟超為什么如此評價戊戌變法?(3分)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5
DCDAB
6---10
ACCDA
11---15
BDABC
16---20
BBDDA
21---25CBDCC
26---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四川省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法律保障生活第2課時教學設計
- 餐飲員工培訓資料
- 工程項目復盤培訓
- 2024華北油田公司招聘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商運營課程培訓大綱
- 化學九年級全冊3 溶液的酸堿性教學設計
- 鉑金專業知識培訓
- 多晶硅工藝流程講解
- 初中信息技術河大版七年級全冊第3節 音頻與視頻教學設計及反思
- 船舶帶纜知識學習
- 醫院品管圈10大步驟詳解課件
- 田野調查方法
- 設備基礎預埋施工方案【實用文檔】doc
- 高中音樂人音版高一上冊目錄鼓樂鏗鏘-錦雞出山(省一等獎)
- 西南18J202 坡屋面標準圖集
- 冶金企業(煉鐵廠)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 新結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南昌大學
- 中國船舶工業供應商
- 公文流轉單(標準模版)
- 作風建設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