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_第1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_第2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_第3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_第4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測控導航表知識點題號1.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2,4,5,102.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1,6,7,8,123.生態缸的制作3,154.綜合9,11,13,14A級基礎練1.若森林持續干旱,樹木往往會擴展根系的分布空間,以保證獲得足夠水分,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這反映了森林生態系統(B)A.恢復力穩定性較強 B.抵抗力穩定性較強C.恢復力穩定性較弱 D.抵抗力穩定性較弱解析:由題分析可知,森林生態系統在干旱環境下通過擴展根系的分布空間,以保證獲得足夠水分,這反映了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穩定性。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敘述中,錯誤的是(C)A.生物群落內部存在負反饋調節B.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C.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不存在負反饋調節D.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不是無限的解析: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負反饋調節,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也存在負反饋調節。3.(2023河北保定月考)在制作生態缸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下列哪項做法將會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A)A.用蒸餾水代替自來水B.給予生態缸一定的光照C.向生態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D.向生態缸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氣解析:B、C兩項可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高;生態缸應密閉,不能從外界通入空氣,但通入空氣可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高。4.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越大,則表明(C)①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復雜②生態系統的成分越簡單③營養結構越復雜④營養結構越簡單⑤生態平衡容易破壞⑥生態平衡不易被破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解析: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復雜,結構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平衡越不易被破壞。5.可以說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簡化實例是(A)A.食草動物數量增加,導致植物數量減少,從而引起食草動物數量增長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給根瘤菌有機養料,并從根瘤菌獲得含氮養料C.山區植被遭到破壞后造成水土流失D.廢棄耕地上雜草叢生解析:A項是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內部負反饋調節的實例,它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B項是種間關系中互利共生的實例,C項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喪失的實例,D項是群落演替的實例。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A.并不是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具有恢復力穩定性B.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表現在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這兩個方面C.外界干擾剛產生時,主要是抵抗力穩定性起作用D.某生態系統中,種群內個體數目的多少并不能說明其穩定性的大小解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分為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具有,A錯誤,B正確;外界干擾剛產生時,主要是抵抗力穩定性起作用,C正確;抵抗力穩定性的高低與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關,自我調節能力和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生物種類有關,D正確。7.下列實例中,屬于恢復力穩定性的是(D)A.由于亂砍濫伐,長江流域森林面積急劇減少,引發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B.當天氣干旱時,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動物種類和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C.鄉村有一個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邊洗東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闖入某大型肉食動物后,生態系統的各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復為原來的狀態解析:恢復力穩定性是指遭到破壞,恢復原狀。A項是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后所產生的結果;B、C項屬于抵抗力穩定性的表現;D項為恢復力穩定性的表現。8.近幾年國家投入巨資植樹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蓋率,在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絕大多數的人工林,遠看一片綠,近看一片黃(地表植被極少)。有些專家指出:大面積的人工林,樹多了但森林生態功能卻衰退了,是表面綠化,是“綠色沙漠”。下列對“綠色沙漠”的看法不正確的是(B)A.該群落的結構單一,垂直分層現象不明顯B.該系統抵抗力穩定性比自然林強C.動植物種類稀少,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易遭病蟲害D.單一樹種因樹齡、高矮接近,生長密集,導致地表植被缺乏,易發生水土流失解析:人工林由于其動植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故自我調節能力差,其抵抗力穩定性比自然林弱。9.生態系統的穩態與生物個體的穩態調節有共同的特點,例如兩者都有反饋調節機制。請據圖作答:(1)圖一為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甲、乙、丙三者之間的食物聯系是;這種反饋調節對該生態系統起了什么作用?

(2)圖二為某湖泊的生態系統中發生的反饋調節:這種機制調節與(1)中所述調節的不同之處是

(3)一般情況下,一年內農田、草原和森林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大小和變化正確的是()解析:(1)圖一所示的是草原生態系統的負反饋調節。通過此調節來維持生態系統的穩態。(2)圖二所示的是湖泊生態系統中的正反饋調節。它和負反饋調節的作用正好相反,通過此調節可加速生態系統最初發生變化的成分所產生的變化加速,破壞生態系統原有的穩定性。(3)一年內農田生態系統只有在農作物生長季節調節能力相對較高,其他時間調節能力相對小一些;草原的生物種類比較多,自我調節能力要比農田生態系統高;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最多,自我調節能力比農田和草原都高。答案:(1)甲→乙→丙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起自動調節作用(2)作用剛好相反。使最初發生變化的成分所產生的變化加速,使生態系統原有的穩定性遭到破壞(3)CB級能力練10.生態系統結構越復雜,其調節能力就越大,原因是(B)①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種類多②能量可通過不同的食物鏈傳遞到頂級③某營養級的部分生物減少或消失,可由該營養級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經各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③④解析:生態系統調節能力主要受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和營養結構來調節,則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種類多,相對的營養結構將越復雜,使其調節能力增強,①正確;能量可通過不同的食物鏈傳遞到頂級,說明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復雜,其調節能力強,②正確;某營養級的部分生物減少或消失,可由該營養級的其他生物代替,說明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復雜,其調節能力強,③正確;能量流經各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這是能量流動的特點,并不能說明生態系統調節能力的強弱,④錯誤。11.(2023黑龍江雙鴨山期末)《狼圖騰》這部電影中,不僅講述了發生在額侖草原上的人與狼的故事,而且通過草原的生態變遷,直面了生態問題。比如其中的臺詞:“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絕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還能活嗎?”就蘊含了食物鏈關系及生態平衡的規則。下面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A.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羊、草的數量變化體現其普遍存在正反饋調節B.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以食物鏈、食物網為途徑進行的C.捕食者對于生態系統的平衡也具有積極意義D.調查草原上的黃羊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解析: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羊、草的數量變化體現了生態系統的負反饋調節。12.兩個不同生態系統在同時受到同等強度的干擾(a)后,其結構和功能的曲線變化情況如圖,由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D)A.同等強度的干擾下,乙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甲強B.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B點左移C.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增大,則C點右移D.乙生態系統B點后一定有新的物種產生解析:同等強度的干擾下,對乙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影響小,偏離正常范圍的程度小,說明乙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甲強;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恢復到正常范圍的第一時間點B也會提前,即B點左移;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增大,則恢復到正常范圍的時間也會延長,即C點右移;題目條件不能表明乙生態系統B點后一定有新物種產生。13.如圖是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圖中不同陰影的面積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個體數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D)A.圖中所含的食物鏈為捕食食物鏈B.這些生物的種群數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C.旅鼠的種群數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調節的D.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的數量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解析:該生態系統中存在的食物鏈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敵,三者間存在捕食關系;因該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所以三種生物的數量基本圍繞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旅鼠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數量及天敵數量的變化;在這三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鏈中,捕食者數量的增多,必然會引起被捕食者種群數量的減少,這屬于負反饋調節。14.近幾十年來,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著全球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干擾。如圖是生態系統功能大小變化曲線。兩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生態系統功能的正常范圍,當受到外界干擾時就偏離正常范圍,偏離值為T,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后恢復到正常范圍所需的時間為S。請據圖回答:(1)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和。

(2)T值大小可作為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定量指標,T值越大,該定量指標越。

(3)S值大小可以作為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定量指標。

(4)森林生態系統的S值與草原生態系統的S值相比,較大的是。

解析:(1)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及信息傳遞。(2)圖示T值大小可作為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指標,T值越大,表明抵抗力穩定性越小。(3)圖中S值大小可作為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指標。(4)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較草原生態系統小,故森林生態系統的S值較大。答案:(1)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2)抵抗力小(3)恢復力(4)森林生態系統的S值C級拓展練15.為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設計4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各瓶內的組成和條件見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觀測后,發現甲瓶是最穩定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組成光水草藻類浮游動物小魚泥沙生態瓶編號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無。請回答下列問題:(1)乙瓶中,藻類的種群密度變化趨勢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較多的有機物,原因是

(3)丁瓶與甲瓶相比,氧氣含量,原因是

(4)根據觀測結果,得出結論:①從生態系統的成分看應

;

②從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之間數量關系看應

解析:密閉生態瓶的穩定性取決于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合理搭配。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同時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為消費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