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亞洲覺醒”的先驅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亞洲覺醒”的先驅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亞洲覺醒”的先驅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三、圣雄甘地課型課時教學目標講述甘地領導印度國民大會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事跡,認識其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教學重點甘地領導印度國民大會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事跡,認識其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教學難點認識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教學過程一、知識梳理(一)、“非暴力抵抗”的思想1、甘地的學習經歷2、理論貢獻---非暴力主義思想(1)、.形成過程:①來源于傳統的宗教學說,受印度教的影響;②在英國學習法律期間,《圣經》中關于不要與惡人作對的教訓給他以深刻的印象。③將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結合起來形成了“非暴力主義”的思想,提出了的主張。他主張以仁慈改造人類,并創造了的斗爭形式。④在南非參加反對的斗爭。(2)、甘地主義--非暴力主義思想:包括①哲學思想:宗教泛愛觀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真理觀。②政治主張:非暴力革命實現印度的③經濟思想:提倡,抵制西方④社會思想:建立平等和諧的社會。(3)、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了解各地情況,甘地認為,印度人民貧困的根源首先在于農村傳統的手工織布業的衰落,恢復傳統的手工織布勞動勞動是振興農村的關鍵,為此,他倡導了,號召恢復使用手搖紡車。(二)、革命活動功績----多次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印度民族獨立開辟了道路。1、背景:①英殖民統治,激起印度人民反對(根本原因)19世紀中葉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一戰后英國一面繼續制造種姓間矛盾,一面采用鎮壓和欺騙相結合的兩面策略,導致印度社會矛盾尖銳。②甘地領導的國大黨舉起非暴力抵抗的旗幟,使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紛紛投入到爭取獨立的斗爭中2、過程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時間一戰后(1919-1922)1930年二戰后原因1919年(導火線)1929經濟危機,英國在印度實行“食鹽專賣法”二戰后,英國殖民勢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強烈反抗經過基拉法特會議:第一次提出“不合作”的主張。三步走:①印度人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官銜、爵位、榮譽;②拒絕為殖民當局工作;③以手工紡紗抵制洋布(抵制先進的技術不可取),拒絕納稅1930年的“”,標志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達到高潮。甘地提出“英國退出印度”——爭取印度的統一與結果(1)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抵制了其經濟勢力的侵略。(2)1922年,發生暴力事件后,甘地宣布終止運動相互妥協:甘地停止不合作運動;當局釋放政治犯;允許沿海人民。印度的獨立:二戰結束后,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1947年英國提出《》,印度分為印、巴兩個獨立國家。3、特點及產生原因:①特點--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獨立。②原因:甘地的非暴力思想;當時印度落后,無法與英國抗衡;以甘地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動搖性和妥協性)。4、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積極: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獨立的愿望,促進了印度人民的團結,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消極: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把民族獨立運動局限在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性。5、甘地為消除種姓制度、消滅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紛爭,維護國家統一而斗爭,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熱分子刺殺。【重點突破】1、甘地倡導的“土布運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答:實行非暴力不抵抗,維護民族經濟,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精神。2、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什么出現在印度?印度有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印度教中有“以德報怨,以善報惡”的思想。3、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評價。積極性:甘地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運動,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性。甘地始終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4、評價甘地地位:政治領袖、精神領袖被尊為“圣雄”、“國父”功績:創立并宣傳甘地主義思想,指導了民族解放運動;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晚年致力于調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團結。局限: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運動,抵制西方物質文明,體現了資產階級局限性。5、【史論共享】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甘地是20世紀世界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歷史潮流中涌現出來的印度民族英雄,他持之以恒地發動不合作運動,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印度的民族獨立事業,被稱為印度之魂。四、鞏固提升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82年第5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影片《甘地傳》獲得八項大獎,上臺領獎的人強調說:真正應該獲獎的是甘地本人。材料二孫中山病逝后,有人發表《東西兩國父》一文,倡言孫中山和華盛頓同為革命領袖,孫中山的精神、毅力、功績,較之華盛頓有過之而無不及,理所當然應尊為“國父”。請回答:(1)材料一說:“真正應該獲獎的是甘地本人。”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的理解。(2)孫中山、華盛頓并稱為“東西兩國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析中國、印度兩國運動的結果,從中得到什么認識?答案(1)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