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權下的自我_第1頁
神權下的自我_第2頁
神權下的自我_第3頁
神權下的自我_第4頁
神權下的自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通史彌補時空斷點專題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歷史階段通史線索歷史特征古希臘時期(公元前5世紀中葉~公元前3世紀)(1)智者學派開始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的有益嘗試(2)蘇格拉底等哲學家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體現出人文主義精神(1)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思想家強調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構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古希臘的學者關注的重點由自然轉向人和人類社會,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早期資本主義階段(14世紀~16世紀末)文藝復興傳播了人文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2)宗教改革沖破了羅馬教廷束縛,人文主義進一步發展(1)文藝復興是近代西方人文主義興起的標志(2)宗教改革借助改革教會的形式反對天主教神學的精神桎梏,標志著人文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時期(17世紀~18世紀末)啟蒙思想家將人文主義發展到理性主義,并對未來社會提出了理想的構建(1)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標志著人文主義的成熟(2)從理性出發,提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三權分立”等新思想,為資本主義設計了制度框架第34課時蒙昧中的覺醒及神權下的自我【四川考綱】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課標提示】1.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認識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1.文藝復興神權下的自我(1)背景①政治上: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建立了神權統治;②經濟上:11世紀以后,西歐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城市的興起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要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③思想上:意大利保留了較多的希臘、羅馬文化;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基督教文化。文藝復興為什么要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當時封建神學占統治地位,教會勢力龐大;當時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基督教文化。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就是反對封建神學、神權、宗教束縛和等級觀念;提倡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強調人的價值。肯定人、注重人,要求把人和人性從宗教束縛下解放出來,強調人的作用和以人為中心。時間14~17世紀地點發源于意大利,后向西歐其他國家擴展矛頭基督教神學的禁欲主義旗幟________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___________,是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實質把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成就初期:意大利“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薄伽丘《十日談》高潮時期: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人文主義新文化運動(2)概況(3)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積極:(1)思想方面:文藝復興沖破了基督教神學的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條件,為后來啟蒙思想的出現打下了基礎。(2)文學藝術方面:產生了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近代文學、藝術等。(3)自然科學方面:提倡科學實驗、注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局限:局限于上流社會和知識階層;對人文主義的過分推崇,造成運動后期個人私欲的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2.與上帝直接對話——宗教改革(1)背景:

文藝復興在歐洲的影響;羅馬天主教對德國的剝削與壓迫;1517年教皇在德國大量出售“贖罪券”。(2)興起: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______________》,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3)主張:靈魂要靠自己虔誠的信仰得救;人人有權閱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與上帝直接對話(《圣經》的平民化與普及化);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話,而《圣經》代表著理性,代表著思想自由。九十五條論綱(4)影響①性質: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②使人們獲得靈魂自救的自主權和精神自由,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創立了新的基督教分支--路德教。③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和更內在的心靈角度,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④使西歐人從基督教神權統治中解放出來,為啟蒙運動做了思想準備。“神權下的自我”可歸納為三個“一”一個前提:資本主義在西歐的興起。一個實質:成長中的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的反封建斗爭。一種相似形式: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披著宗教的外衣反封建。1.文藝復興的目的及發展過程 (1)文藝復興的目的不是要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而是借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之名來宣揚資產階級文化。 (2)14~16世紀文藝復興的中心在意大利。16世紀以后文藝復興擴展到英國。2.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否放棄了基督教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反對的是封建的教會與宗教思想,并不是放棄基督教。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4、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反對羅馬天主教神權統治,反對的是封建教會對人性的壓抑、搜刮人民財物的做法及教權高于世俗權力等一些宗教思想,并不是反對宗教信仰。文藝復興時期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不同表現(1)文藝復興時期①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②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③主張立足于現實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2)宗教改革時期

挑戰教皇和天主教會的權威,使人獲得精神上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提倡人的個性解放,獲得更多的個性自由。(1)強調因信稱義的學說,主張人只要虔誠信仰上帝就能得救。(2)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否定羅馬教皇的權威。(3)世俗的權力高于教會。馬丁·路德的主要主張【史料印證】【史料印證】【體驗高考1】(2012·重慶文綜,19)伊拉斯謨借“愚人”之口說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樂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還配得上稱作生活嗎?”根據這句話,伊拉斯謨本意是要 (

)。 A.抨擊愚昧 B.倡導平等 C.諷刺貪淫 D.推崇人性

解析

伊拉斯謨是文藝復興時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樂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現世生活的幸福思想,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題意。

答案

D【體驗高考2】(2012·福建文綜,19)15世紀學者費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在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這反映了在該地 (

)。 A.希臘羅馬文化開始興起B.人文精神得到傳承 C.宗教改革思想開始傳播D.啟蒙思想影響巨大

解析

解題關鍵在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15世紀。地點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判斷為文藝復興。各種科目的復活其實是對古希臘羅馬人文精神的傳承。希臘、羅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經繁盛,排除A項;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的德國,排除C項;啟蒙思想興起于17世紀,排除D項。

答案

B【體驗高考3】(2011·上海單科,4)拜占庭帝國瓦解前后,許多學者和藝術家遷居意大利半島,從而大力推動了該地區 (

)。 A.波斯文化的傳播 B.伊斯蘭文化的傳播 C.古希臘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學的研究

解析根據題目信息“意大利半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其為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波斯文化應在兩河流域,伊斯蘭文化為西亞阿拉伯地區,基督教神學在西亞巴勒斯坦。

答案

C【預測題2】下列事件促進歐洲民族意識高漲和民族國家發展的是 (

)。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

解析中世紀以來,天主教在之前是一種跨國性質的組織,教權高于王權,而宗教改革沉重打擊了教皇和天主教的權威,具有促進歐洲民族意識高漲和民族國家發展的作用,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的意義在于世界由分散到整體,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同樣也是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但都不具有這樣的意義。

答案

C高考再考什么【體驗高考5】(2012·廣東文綜,18)1521年有教皇代表與馬丁·路德辯論說:信仰無法安穩地奠基于《圣經》,因為“《圣經》就像軟蠟一樣,可以讓每一個人隨興所至地扭或拉”。他們的主要分歧在于 (

)。 A.教會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