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化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第四小組:李樂樂、楊婷婷、康榮、馬鑫、王鑫鑫、白曉昕、常悅、王偉、劉璐一、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財政支出結構的差異西方發達國家的財政支出結構(以美國為例)發展中國家的財政支出結構(以中國為例)西方國家財政支出增長過程中支出結構變化
從以上表格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府承擔著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這就使政府在社會保障支出等轉移性支出方面增長得更快,而在和平時期,國防支出等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就隨之而下降了。我國各類財政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
發展中國家的財政支出主要集中在購買性支出,特別是集中在公共投資領域,而社會保障等轉移性的比較慢。總結: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財政支出結構的差異1、經濟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2、某些消耗性支出增長過快,偏離了建設公共財政模式的要求。3、某些公共性較強的支出和轉移性支出比重過低。二、我國財政支出結構年度支出合計經濟建設費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其它支出占總支出比重支出占總支出比重支出占總支出比重支出占總支出比重支出占總支出比重199810798.184179.510.3872930.780.271934.700.0871600.270.1481152.920.107199913187.675061.460.3843638.740.2761076.400.0822020.600.1531390.470.105200015886.505748.360.3624384.510.2761207.540.0762768.220.1741777.870.112200118902.586472.560.3425213.230.2761442.040.0763512.490.1862262.260.120200222053.156673.700.3035924.580.2691707.780.0774101.320.1863645.770.165
我國1998~2002年財政費用類別支出
單位:億元我國現行的財政支出結構特點(1)經濟建設費所占比重自1998年以來有所下降,但仍占財政支出的較大比重,超過30%.(2)社會文教費所占比重自1998年以來總體上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2000年到2001年保持穩定,2002年略有降低。(3)國防費所占比重下降穩定,2002年略有提高。(4)行政管理費所占比重由降轉升,對經濟“起飛”極為不利。(5)其它費用所占比重保持在0.10左右,但從2000年起,包括國內外債務付息支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三、我國財政支出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1)經濟建設費比重偏大,內部結構不盡合理(2)財政支出范圍不規范,“越位”與“缺位”并存(3)行政事業管理經費支出嚴重膨脹(4)民生投入比重上升緩慢(1)經濟建設費比重偏大,內部結構不盡合理
經濟建設費所占比重自1991年以來有所下降,已經由1991年的42.18%下降到了2003年的30.06%,但與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仍然偏高。許多國家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的支出不超過30%,如:美國為4.28%,英國為4.29%,印度為9.53%,印尼為7.47%,泰國為16.12%。經濟建設費用過多,對競爭性領域過度介入,擠占了稀缺的公共資源,侵蝕了政府的財力,使得用于社會急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投入不足。
(2)財政支出范圍不規范,“越位”與“缺位”并存
政府及財政在資源配置領域的定位不明確。
一方面財政支出嚴重越位,即政府行政干預過多,充分發揮市場調節較少。
另一方面財政支出又嚴重缺位,即財力過于分散,支出重點不明確,使得在應由財政供給的市場失靈的領域出現保障不足和無力保障的情況。(3)行政事業管理經費支出嚴重膨脹
行政事業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穩定在10%以上,甚至在“九五”時期平均達到14%以上,高于10%的國際平均水平,也高于同期的經濟增長水平。到2005年費用已經高達6000億元,占當年的財政收入的20%,是教育的5倍。(4)民生投入比重上升緩慢一、是社會保障支出明顯不足。據統計,我國2006年的“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兩項合計,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為6.9%,占當年我國GDP的比重僅為1.33%,遠低于發達國家20%和5%的比重。
二、是教育投資力度不夠。2008年全國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為3%。這個數據低于2002年的3.41%,也低于2003年的3.28%,與世界平均水平7%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三、是農業投入仍然不足。據統計,我國從1952年到2007年,農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歷史最高點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四、優化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的建議(1)科學界定財政支出范圍,提高支出結構效率(2)加強社會公共性開支,建設服務型政府(3)強化重要產業和領域投資,增強國民經濟發展(4)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1)科學界定財政支出范圍,提高支出結構效率
一、是改變國家財政包攬一切的分配格局,國家財政對競爭性領域的投資要逐步退出。
二、是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清理和規范事業單位的財政經費供給范圍。
三、是對國有企業的虧損補貼制度進行改革。(2)加強社會公共性開支,建設服務型政府遵循公共財政原則,加大對教育、社會保障、科學技術、環境保護等重點公共領域的投入力度。(3)強化重要產業和領域投資,增強國民經濟發展一、要進一步加大水暖電氣、公共交通、城市綠化等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二、著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三、積極支持能源節約。(4)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進一步推進部門預算管理改革,實現預算管理“公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