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1頁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2頁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3頁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4頁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第二節問問你:1、環境問題按性質可劃分為哪幾類?2、引起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問問你:什么是人地關系?人地關系就是人與地理環境關系

人類面臨著如此多、如此嚴重的環境問題,而這些環境問題是不是自古就如此嚴重的呢?人們又是如何逐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呢?人們又是如何看待人地關系的呢?看老虎不同待遇,討論人地關系思想:1、遠古時期,古人類懼怕老虎2、古代武松打死老虎被稱為英雄3、現代“武松”打死老虎,要被判刑懼怕老虎打老虎是英雄打老虎要判刑野生動物園人虎共存崇拜自然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地關系思想演變改造征服保護自然自然和諧閱讀教材P95頁“閱讀”內容,分析:

中國古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古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產生膚淺開始探索地理環境決定論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恐懼、依賴自然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人類利用地理環境、人地和諧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

中國古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地理環境決定論判斷:

下列說法反映的人地關系屬于哪個階段?1、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人類應制天命而用之。4、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環境決定論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人定勝天(一)古代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階段時期生產力水平主要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崇拜自然改造自然采獵文明水平低下

改造環境能力微弱

恐懼和依賴

農業文明水平提高環境趨于惡化環境科學萌芽

教材P96頁“活動”題我國的一個山區縣,決定修建一條渠道,從鄰縣的一條河流引水,以解決當地生產生活用水嚴重缺乏的問題。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艱巨,需要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渠道。該縣人民不畏艱辛,花了十余年的時間,終于修成了這條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進千百年來干涸的土地,使當地的生存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活動1、該縣的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種人地關系思想的表現?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會給地方經濟帶來哪些好處?會不會對該縣及其鄰縣的生態環境產生負作用?“人定勝天”思想的表現,體現了當地人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艱辛,敢于與自然抗爭的精神。使清澈的渠水淌進千百年來干涸的土地,解決當地生產、生活用水缺乏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使當地的生存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如果在引水過程中不注意環境保護(如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渠道若缺乏科學論證,可能會導致滑坡;開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會對土地資源造成破壞;開渠過程中若破壞陡坡上的植被,則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要根據引水量的大小來判斷。如果引水量太大,就會使鄰縣出現缺水現象,本縣也會出現土地的次生鹽堿化等生態問題。閱讀教材P96頁分析:現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地理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論、生態論觀點和諧論(人地協調論)可持續發展論二、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3.征服自然——人地關系深化階段時期生產力水平主要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征服自然工業文明發展速度驚人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區環境污染演變為公害人類試圖成為環境主宰

二、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4.謀求人地協調——人地關系思想完善階段時期生產力水平主要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謀求人地協調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激增,資源欠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達到較高的水平環境和發展得到關注,20世紀70以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認,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三、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地理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論生態論和諧論(人地協調論)可持續發展論P97活動:1.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經歷的四個階段(練習冊P78)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謀求人地協調

2、引起人類對人地關系的認識不斷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注意: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圍及程度不同,環境問題的表現不同,人地關系思想也不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工業社會時期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在方式、范圍、強度上都遠遠超過了農業社會時期,原始的刀耕火種,盡管對自然景觀有所破壞,但由于這種遷移農業的生產方式落后,作用范圍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觀還能得到恢復。而工業社會時期則是集約化大規模生產,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恢復。3、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時期,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方式、范圍和強度上有什么不同?人地思想發展階段人類文明時期人地關系特點后果崇拜自然采獵文明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較強,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微弱環境問題不嚴重改造自然農業文明人類對自然的依賴性減弱,對抗性增強環境趨于惡化征服自然工業文明人類改造自然能力增強,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謀求人地協調后工業化時期尋求人地協調的道路環境和發展問題得到普遍關注小結:工業社會時期古代人地關系思想原始社會時期農業社會時期人地關系思想現代人地關系思想二戰以后被動適應環境人地關系思想萌芽人地關系思想發展深化人地關系思想完善測一測:

1、關于農業社會時期人地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主動謀求與自然地理的和諧,使人地之間協調發展B、大規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態系統日趨復雜穩定C、人類利用資源的范圍和強度加大,出現了各種環境問題D、人類被動地適應環境,對人地關系的認識膚淺C

2、和諧論觀點的主要思想是()

A、各地區人類活動的特征取決于所在的地理環境的性質B、人類通過文化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變化產生長期的適應C、人類應主動謀求與自然地理環境的和諧,使人地之間得到協調發展D、強調社會經濟的發展要與人口、資源、環境等諸多因素相協調C3、日本派專家幫助中國防治酸雨,韓國公民自發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