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18【異論】達爾文的危險觀念※萬能酸——我們所知的科學未必完美【譯者按:這是《達爾文的危險觀念》(Darwin'sDangerousIdea)一書的第三章。作者丹尼爾.C.丹尼特(DanielC.Dennett)是美國塔夫茨(Tufts)大學認知研究中心主任、藝術與科學杰出教授。該書是近年來出版達爾文主義哲學著作中較為重要的一部,中文翻譯獲得授權,將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一、早期反應人的起源現在被證實了。-—形而上學必定興旺。—-了解狒狒的人對形而上學的貢獻將會勝過洛克.
——查爾斯。達爾文,寫于一本不打算出版的筆記中
?他的議題是“物種起源”,而不是組織的起源;對后者做任何猜測,看來都是無必要的損害。
——達爾文的朋友哈里特.馬提紐(HarrietMartineau)于1860年3月13日致范尼.威吉伍德(FannieWedgwood)?
達爾文從中間,或者,你甚至可以說,從結尾開始其解釋:從我們現在看到的生命形態開始,然后顯示,今天生物圈中的格局是怎樣地能夠被解釋為由昨天生物圈中的格局經過自然選擇過程而產生的,依此類推,直到回到極其遙遠的過去。他從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開始:今天所有的生物都是父母的后代,父母又是祖父母的后代,依此類推,因此今天活著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一個家庭的一個分支,而家庭本身又是一個更大宗族的一個分支。他繼續論證說,如果你回溯得足夠遠,你會發現所有家庭的所有分支都是逐漸從共同祖先大支萌發出來的,因此存在著單一一株生命樹,所有的大支、分支和細支被有變更的傳代聯結在一起.具有一株樹的分支式組織這一事實,對解釋涉及的這種過程是很關鍵的,因為這樣一株樹能夠由一個自動的、遞歸的過程創造出來:首先建一個x,然后變更x的后代,然后變更這些變更,然后變革變更的變更……如果生命是一株樹,它就全部能夠從一個不可阻擋的、自動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設計的重建過程產生。?
把工作倒著做,在詢問一個過程如何能夠產生出來之前,從它的“結尾”或接近結尾開始,然后解決倒數第二步,是計算機程序員已嘗試過而且真實可靠的方法,特別是在編寫用到遞歸的程序的時候更是如此。通常,這是一種出于實際需要的虛心:如果你不想咬下來的一口讓你嚼不了,就該從最后一口開始咬,假如你能發現它的話。達爾文發現了它,然后非常小心地逆向而行,繞開了他的研究所引發的許多重大問題,在私人筆記中沉思它們,但是無限期地延遲發表。(例如,他在《物種起源》中有意地避免討論人類進化。)但是他能夠看出所有這一切將導向何處,而盡管他對這些令人煩惱的解釋幾乎完全保持沉默,許多他的讀者也能夠看出來.有一些人喜歡他們自以為見到的東西,而另一些人則憎恨它。
?卡爾.馬克思為之興高采烈:“自然科學中的‘目的論’不久首次遭受了致命一擊,而且它們的理性含義被經驗地加以解釋."弗里德里希.尼采——透過他蔑視一切英文東西的迷霧——甚至看到了達爾文信息之中又一個宇宙論啟示:上帝死了。如果尼采是存在主義之父,那么達爾文也許應該被冠以祖父的頭銜.其他人則并不愉快地想到達爾文的觀點最終是對神圣傳統的顛覆。牛津主教塞謬爾。威爾伯佛斯(SamuelWilberforce)在1860年6月那一場發生在達爾文主義和傳統宗教之間的最著名沖突之一曾與托馬斯.赫胥黎辯論,他在一篇匿名評論中說:??“人類做為地球上天賦的萬物之靈;人類流暢的語言能力;人類的推理才能;人類的自由意志和責任……所有這一切,都與這種認為以上帝的影像創造而來的人類有獸性起源的下賤觀念,同樣地且極度地不可調和。”
?當人們開始猜疑這些對其觀點的擴展時,達爾文明智地選擇撤退到其大本營的安全地帶,那個被極好地充實和捍衛的論證,即從生命已出現的中間開始,并“僅僅”顯示了,一旦這個累積設計的過程啟動,它就能夠進行下去,無需來自任何心智的任何(進一步?)干預.但是,正如他的許多讀者認識到的,不管這個謙遜的主張是何等地可能令人感到慰籍,它并非真的是一個穩定的休息地點。
?你是否曾經聽說過萬能酸?這個幻想一度讓我和我的一些同學覺得好玩—-我不知道是我們發明了還是繼承了它,它與斑蟊和硝石【譯注1】一起,屬于地下青年文化的一部分.萬能酸是一種腐蝕性強到能吞噬任何東西的液體.問題是:你用什么裝它?它能像溶解紙袋一樣溶解玻璃瓶和不銹鋼罐。如果你偶然發現或制造出一點萬能酸,將會發生什么事?是否整個地球將會逐漸被摧毀?它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在每一樣東西都遭遇萬能酸而被轉化之后,這個世界會是什么樣子?當時我沒有料到的是,在幾年之后我會遇到一個觀念——達爾文的觀念——有著與萬能酸確切無疑的相似性:它吞噬了幾乎每一個傳統觀念,過后留下了一個發生革命性巨變的世界觀,以前的標志物大多還可以認出,但是已發生了根本的轉化。
?【譯注1】斑蟊(SpanishFly)在西方民間被認為是一種春藥。美國民間一度盛傳軍隊、學校等機構在伙食中加硝石以抑制男性性欲。
達爾文的觀念是做為對生物學問題的一個回答而誕生的,但是它威脅要滲透出去,為宇宙學(朝一個方向前進)和心理學(朝另一個方向前進)的問題提供答案,不管是否受歡迎。如果重新設計能夠是一個無心智的、算法式的進化過程,那么為什么這整個過程本身就不能夠也是進化的產物,依此類推,一直到底?而如果無心智的進化能夠解釋生物圈中驚人地聰明的制造物,我們自己“真正”心智的產物又如何能夠免除進化的解釋?這樣,達爾文的觀念也威脅要擴散至直達頂峰,消除我們對自己的創作源頭,對創造力和理解力的神圣亮點的幻覺.?
歷來包圍著達爾文的觀念的那些爭議和焦慮,大多可以理解為是一系列失敗了的戰役,掙扎著要將達爾文的觀念遏制在某種可接受的“安全”且僅僅是局部的革命之內。也許,可以將某部分或全部的現代生物學割讓給達爾文,但是守住防線!不要讓達爾文思想進入宇宙學,進入人類文化,進入倫理、政治和宗教!在這些戰役中,遏制部隊已贏得了許多戰斗:達爾文觀念的錯誤應用已被揭露并喪失信譽,被前達爾文傳統的斗士擊退。但是達爾文思想的新浪潮不斷涌來。它們似乎是經過改進的版本,不易被那些擊敗其前身的駁斥擊倒,但它們究竟是對無疑是合理的達爾文核心觀念的合理擴展,還是--這也可能-—對它的歪曲,甚至是比達爾文已拒絕過的更加惡毒,更加危險的濫用??
反對這種擴散的人士對戰術有尖銳的不同看法。防護堤究竟應該建在哪里?我們是否應該在生物學本身范圍內,用種種后達爾文的反革命遏制這個觀念?在那些支持這一戰術的人士中包括斯蒂芬.杰。古爾德(StevenJayGould),他提出了幾種不同的遏制革命方案。或者,我們是否應該把障礙設置得遠一點?要確定我們在這一系列的戰役中的方位,我們應該從一張前達爾文時期的簡陋地圖開始。就像我們將會看到的,它將不得不一再地根據輸掉的各種小型戰斗做出修訂。
二、達爾文對宇宙金字塔的攻擊前達爾文時期的世界觀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將事物從上到下全盤制圖排列。這常常被描述為一個階梯;上帝在頂端,人類在下面的一級或二級(取決于天使是否是這個框架的一部分)。階梯的底端是虛無,或者也許是混沌,或者也許是洛克的惰性、靜止的物質。這個等級的另一種描述法是一座塔,或者,用思想史學家亞瑟.洛夫喬伊(ArthurLovejoy)的令人難忘的說法(1936),一個由許多鏈接組成的“事物大鏈條”(GreatChainofBeing)。約翰.洛克的論證已經使我們注意到這個等級體系的一個特別抽象的版本,我將稱之為宇宙金字塔:
?上帝?心智
設計?秩序
混沌?虛無?
(警告:金字塔中的每一個用語,都必須用前達爾文時期的過時含義來理解!)?
任何東西都能在這個宇宙金字塔的某一層次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空無一物的虛無也有自己的位置,即其根基。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有秩序的,有的是處于混沌中;只有某些有秩序的物質也是有設計的;只有某些有設計的事物有心智,而當然了,只有一個心智是上帝。上帝,這第一心智,是其下面的每一事物的源泉和解釋。(既然每一事物因之都依賴上帝,也許我們應該稱之為一個懸掛在上帝之上的吊燈,而不是一個支撐他的金字塔。)?
秩序和設計之間有什么不同呢?做為首次嘗試,我們可以說秩序僅僅是規律性,僅僅是格式;設計是亞里斯多德的泰勒斯(telos),是為了一種目的對秩序的利用,如我們在設計巧妙的制造物上所看到的那樣。太陽系顯示了驚人的秩序,但是(很顯然)沒有目的——它不是為了什么。相反地,眼睛是為了看。在達爾文之前,這種區分并非總是很清楚的。的確,它曾是相當模糊的:
“在13世紀,阿奎那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自然物體(例如行星、雨點、火山)的運行似乎是被導向一個確定的目標或結局,‘以便獲得最佳結果’.阿奎那論證說,賦予結局以意義暗示了一種意圖。但是,鑒于自然物體缺乏意識,它們自己不能提供那種意圖.‘因此必定有一種智能存在,引導所有的自然事物達到其結局;而這種存在我們稱之為上帝。'”(戴維斯(Davis)1992)??休謨的克里安提斯(Cleanthes)【譯注2】遵循這一傳統,把生物界的適應性奇觀和天國的規律性混為一談-—對他來說,它完全像一個美妙的鐘表裝置。但是達爾文提出了分歧意見:他說,給我秩序和時間,我將給你設計。讓我從規律性—-僅僅是沒有目的、沒有心智、沒有意義的物理規律性——開始,我將向你顯示一個過程,它逐漸產生的產物不僅展示了規律性,而且展示了有目的的設計。(這就是當卡爾.馬克思宣布達爾文給了目的論致命一擊時,他認為他所看到的:達爾文已把目的論還原為無目的論,將設計還原為秩序。)
?【譯注2】克里安提斯是英國哲學家休謨《有關自然宗教的對話》(1779)一書中的人物。
?在達爾文之前,秩序和設計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因為不管怎樣,它們全都來自上帝。整個宇宙是他的制造物,他的智能、他的心智的一種產物。一旦達爾文跳進中間,對設計如何能夠僅僅從秩序中產生出來的問題提出答案,宇宙金字塔的其他部分也就處于危險之中.假定我們接受達爾文對植物和動物身體(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必須承認達爾文已將我們牢固地置于動物界)的設計現像的解釋。如果我們將我們的身體交給了達爾文,往上看看,我們能否防止他也把我們的心智拿走呢?(在第三部分,我們將以許多形式討論這個問題)。往下看看,達爾文要求我們給他秩序做為前提,但是有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防止他下踏一個臺階,讓他為秩序的起源給出一個來自混沌的算法式的解釋?(在第6章我們將討論這個問題)?
這一前景使許多人頭暈、惡心,這極好地表露在1868年匿名發表的對達爾文的一次早期抨擊中:?
“在我們不得不對待的這個學說中,絕對無知乃是制造者;因此我們可以把這整個系統的基本原理表述為,為了制造一個完善而美麗的機器,我們不必知道怎么去制造它。通過仔細檢查,將會發現這個表述,它以簡略的形式表達了這個學說的要旨,并以三言兩語表達了達爾文的全部意思;他用一種奇怪的推理倒置,似乎認為在創造性技能的所有成果中,絕對無知完全有資格取代絕對智慧的位置。”
?一點不錯!達爾文的“奇怪的推理倒置"事實上是一種新穎而美妙的思維方式,完全推翻了由洛克“證明"并讓戴維.休謨看不到其他出路的以心智為第一位的方式。多年之后,約翰.迪威(JohnDewey)在其富有深刻見解的《達爾文對哲學的影響》一書中,很好地描述了這種倒置:“興趣改變了……從一種一蹴而就地塑造事物的智能,到事物甚至至今還在塑造著的特定智能.”(迪威1910)但是這種將心智當做一種結果而不是第一因的觀念對有些人來說是過于革命性了——一個他們自己的心智沒法舒服地適應的“可怕的拉伸機"【譯注3】。1860年時是如此,在今天也同樣如此,對一些進化論的最好朋友,連同其敵人,也一向如此。例如,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PaulDavies)在其近著《上帝的心智》(TheMindofGod)中聲稱人類心智的思考能力“不可能是無關緊要的瑣事,由沒有心智沒有目的的力量產生的不重要的副產物”(戴維斯1992)。這是以最直露的方式表達了一種熟悉的否定,因為它暴露了未做好調查的偏見.我們可以問問戴維斯,沒有心智沒有目的的力量的副產物就是無關緊要的嗎?最重要的事物為什么不能夠從不重要的事物產生?為什么任何事物的重要性或優越性就必定是來自高處的,來自某種更重要事物的賜予,來自上帝的禮物?達爾文的倒置建議我們放棄那種假設,而去尋找能從“沒有心智沒有目的的力量”脫穎而出的種種優越性、價值和目的。??【譯注3】語出達爾文:“相信孔雀的尾巴是這樣形成的,這是一個可怕的拉伸機;但是,在相信它的同時,我相信同樣的原理做些修改也能用于人類。”
?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從未認識到這一點,雖然他自己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的版本在達爾文還在推遲《物種起源》的發表時,抵達達爾文的桌上,達爾文設法把他當做這條原理的共同發現者【原注1】.雖然一開始華萊士在人類心智的進化問題上要比達爾文所愿意做的更為直截了當,但是他沒能看出“奇怪的推理倒置”是這一偉大觀念之所以偉大的關鍵.華萊士重復約翰.洛克的觀點,宣稱“那些控制著物質-—如果不是實際組成它的話——的力量的不可思議的復雜性,是而且必定是心智的產物”。在華萊士晚年皈依唯靈論并讓人類意識全都免受進化的無情法則主宰的時候,達爾文看到罅隙變大,并寫信給他說:“我希望你還沒有完全殺死了屬于你自己也屬于我的孩子。”??【原注1】這個迷人的,甚至極其痛苦的故事已被很好地講了許多次,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爭議。為什么達爾文原先要推遲發表?他對待華萊士是慷慨大方的還是極其不公平的?達爾文和華萊士之間不穩定的關系,不僅與達爾文在如何處理華萊士無意中搶奪優先權的通信時不安的良心有關;正如我們在此見到的,他們兩人對他們所發現的觀念的看法和態度存在著巨大分歧,這也使他們疏離。?
但是達爾文的觀念是否真的無可避免地將導致這樣的革命和顛覆?“很明顯,批評家們不希望去理解,而在某種程度上,達爾文自己也鼓勵他們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艾黎格德(Ellegard)1956)華萊士想要問的是,自然選擇可能有什么目的,而雖然現在回頭來看,這似乎是在揮霍他和達爾文發現的財富,但是達爾文自己對這個觀念也常常表示同情。為什么我們不能夠不把目的論一直還原為無目的的秩序,而是將所有塵世的目的論還原到唯一一個目的:上帝的目的?難道這不是一個明顯的、誘人的堵塞堤壩漏洞的方式?達爾文在他自己腦中很清楚,自然選擇過程所依賴的變異必須是無計劃和無設計的,但是這個過程本身可以有一個目的,不是嗎?在1860年致早期支持者、美國博物學家阿薩。格雷(AsaGray)的一封信中,達爾文寫道,“我傾向于把每一樣事物都當做來自于被設計的規律,其細節的好壞則留給我們可以稱為機遇的東西去解決。”
自動過程本身常常是極為卓越的創造。站在今天的優越地位,我們能看出自動傳輸裝置和自動門的發明者不是白癡,而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于能夠創造出某種無需思維就能做“聰明”事情的東西。放縱一下懷舊情緒,我們也可以說,對達爾文時代的某些觀察家來說,他似乎保留了一種可能性,上帝通過設計一個自動設計者而留下其手筆。對這些人中的某些人來說,這種觀念不只是絕望的權宜之計,而是對傳統的積極改進。《創世記》的第一章描述了一系列的創造浪潮,每一個都以疊句“而神認為它是好的”結束。達爾文已發現了一種方式消除這種智能質量控制的瑣細應用;自然選擇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而無需上帝的進一步干預。(17世紀哲學家戈特弗里德.威爾海姆.萊布尼茲已為一種讓上帝脫手的類似觀點辯護過).正如亨利.瓦德.比切爾(HenryWardBeecher)說的,“批發式的設計要比零售式的設計更偉大。”阿薩.格雷被達爾文的新觀念所吸引,但是試圖將它和他信奉的傳統宗教信條盡可能地調和,提出了這種權益婚姻:上帝計劃了“變異的潮流”,并預見了他所制定的自然規律在漫長的歲月中將會如何消減這一潮流。如約翰.迪威用又一個商業比喻恰當地評論的,“格雷堅持的觀點,可以稱之為分期付款式的設計”.
在進化論的解釋中,這種彌漫著資本主義氣息的比喻并不罕見.那些達爾文的批評家和注釋者常常愉快地列舉例子,認為這種語言表明了——或者我們應該說是暴露了-—達爾文研究其觀念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推翻了它們的科學客觀性.達爾文做為一位凡人,確切無疑地繼承了與他的社會身份相隨的大量的觀念、表達模式、態度、偏見和觀點,但是同樣確切的是,在人們思考進化論問題時如此自然地想到的經濟比喻,乃是從達爾文的發現中的一種最深刻的特征那里獲得了威力的。?三、設計累積原理理解達爾文的貢獻的關鍵,是承認“來自設計的論證"的前提條件。如果人們在曠野荒地中發現了一塊手表,應該得出什么結論呢?如佩利(Paley)(以及在他之前的休謨的克里安提斯)所堅持的,一塊手表展示了大量的做好的工作【譯注4】。手表和其他被設計的物體并不是偶然出現的;它們必定是現代工業稱之為“研發”——研究和開發——的產物,而研發在時間和能量方面都是要付出高代價的。在達爾文之前,能從事這種研發工作的有關過程的唯一模型,是一位智能制造者。達爾文所看到的是,在原則上,相同的工作能由一種不同的過程完成,將工作分散到大量的時間中,節儉地儲存在每個階段完成的設計工作,因此不必重新去做。換句話說,達爾文想到了我們可以稱之為“設計累積原理”的原理.世界上的事物(例如手表、生物體以及誰知道還有別的什么)可以被視為含有一定量的設計的產物,而且以某種方式,該設計必定是由一種研發過程產生的.完全沒有設計——在過時的意義上,純粹的混沌—-是零點或起點。
?【譯注4】英國神學家威廉.佩利在1803年出版的《自然神學》(NaturalTheology)一書中表達了這個觀點.??有關設計和秩序之間的差異——以及緊密聯系——的一個更新的觀念有助于澄清這個局面。這是由物理學家歐文.薛定諤(ErwinSchrodinger)(1967)首先普及的一個主張,認為生命能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術語加以定義。在物理學上,秩序或組織能用空間區域之間的熱量差異加以測定;熵只是無序,即秩序的反面,并且根據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統的熵將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換句話說,事物無可避免地敗壞下去。根據第二定律,宇宙正從一個更有序的狀態演變成最終的無序狀態,即所謂宇宙的熱寂.【原注2】
【原注2】而最初的秩序從哪里來的?我所見到的對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討論,是彭洛斯(Penrose)在1989年出版的《宇宙學和時間箭頭》一書第7章。?
那么,生物是什么?它們就是那些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抗拒被碎成粉末的東西,通過不被孤立-—從環境中獲取必需品將生命和肢體結合在一起。生理學家理查德。格里高利(RichardGregory)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這個觀念:??“熵-—組織的喪失或溫差的喪失-—給定的時間箭頭是統計性的,它易于在局部小規模地逆轉。最引人注目的是:生命是有系統地對熵的逆轉,而且智能創造出了結構和能量的差異抗拒假定中的物質宇宙通過熵的逐漸‘死寂'.”(格里高利1981)
格里高利進而把這個使之成為可能的根本觀念歸功于達爾文:“應用自然選擇概念,我們現在才能夠理解生物體的復雜性和秩序在生物時間中的增加。"因此,不僅是個別的生物體,而且是創造它們的整個進化過程,能被看做是一個抗拒宇宙時間之更大趨勢的基本物理現像,威廉.開爾文(WilliamCalvin)在其探討進化論和宇宙學的關系的經典著作的題目含義中抓住了這個特征,《向山上流淌的河流:從大爆炸到大腦之旅》(TheRiverThatFlowsUphill:AJourneyfromtheBigBangtotheBigBrain)(1986)。??那么,有設計的事物,就或者是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或者是生物的制造物,無論如何是被組織起來加入戰斗抵抗無序。抗拒第二定律的趨勢并非不可能,但是代價很高。想一想鐵.鐵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元素,是我們身體健康必需的,而且做為鋼這種美妙的建造材料的主要成份也很有價值.我們的星球曾經含有巨量的鐵礦儲備,但是它們正逐漸地消耗。這是否意味著地球正在逐漸喪失鐵?很難這么說。除了近來以空間探測器的組成部分的形式發射到地球的有效重力范圍之外的幾噸鐵這種可忽略的例外,今天地球上的鐵和以前一樣多。麻煩的是,越來越多的鐵被以鐵銹(氧化鐵分子)和其他低級、低濃度物質的形式消散。原則上,它全都能被恢復,但是這會用到巨額的能量,費盡心機地集中用于提取和濃縮鐵的特別項目上.?
如此復雜的過程之組織構成了生命的標志。格里高利用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戲劇性地描述了這一點。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所強加的方向性的一個標準教科書表述是,聲稱你不可能復原打散的雞蛋.嘿,并不是絕對不可能,而是那將是個代價極其昂貴,復雜的任務,一路艱難地抗拒第二定律。現在考慮:制造一個以打散雞蛋為輸入和以完整雞蛋為輸出的設備,將需要多大的代價?有一個容易的解決辦法:將一只活母雞放進箱子中!喂它打散的雞蛋,它將能夠為你制造雞蛋-—過一會兒。在平常我們并不會把母雞當成幾乎是奇跡的復雜實體而感到驚奇,但是母雞能做到的這一件事,由于組織它的設計,仍然超越了人類工程師創造的設備。?
一個事物展示越多的設計,就必須有越多的研發工作產生它。像任何一位優秀革命家,達爾文盡可能地利用舊體系:宇宙金字塔的直線特征被保留了,并成為衡量在一個層次上的事物包含了多少設計的尺度。在達爾文的框架中,就像傳統的金字塔,心智的確位于接近頂端,屬于最有設計的實體(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是自我重新設計的事物,如我們將在第13章看到的)。但是這意味著它們是屬于創造過程的(至今)最高級的結果,而不是—-像舊版本那樣-—這個創造過程的起因或源泉。它們的產物——我們最初模型中的人類制造物——因之必須仍然被當成是更有設計的。乍一看這似乎是違反直覺的。一首濟慈的頌歌似乎表明了比一只夜鶯有更偉大的研發起源——至少在不懂生物學的詩人看來是如此-—但是一根回形針呢?與任何生物相比,不管這些生物是多么原始,回形針肯定是微不足道的設計產物。在明顯的意義上,的確如此,但是好好想一想。讓你自己步佩利的后塵,在一個外行星的明顯是荒涼的沙灘上行走。哪一個發現將會使你更為激動:一只蛤蜊還是一個蛤殼抓斗?在行星能夠制造出蛤殼抓斗之前,它必須制造蛤殼抓斗制造者,而那是比蛤蜊遠遠更有設計的事物。
只有一種含有達爾文式的邏輯形式的學說能夠解釋有設計的事物是如何形成的,因為任何其他解釋都將會是一種惡性循環或無限倒退。過去的方法,即洛克的心智第一性的方法,贊同這樣的原理,認為需要大智能才能創造智能。對我們的祖先,制造物制造者來說,這個觀念一定總是看來不證自明的,這可以追溯到巧人,智人的祖先。沒有人見過一根矛能用原材料制造獵人。童謠說,“要有人才能認識人”,但是一個甚至更有說服力的口號似乎是,“要有更大者才能制造更小者”。然而,從這個口號獲得靈感的任何觀點都馬上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如休謨注意到的:如果上帝創造并設計了所有這些奇妙事物,那么誰創造了上帝?超上帝?而誰創造了超上帝?超超上帝?或者上帝創造了自己?它是否很艱苦?它是否需要時間?不要問!嘿,那么,我們也許可以反過來問這種對神秘性的溫和擁抱,與干脆否認智能(或設計)必須來源于大智能的原則相比,是否有任何的改進。達爾文提供了一條實際上是在向佩利的洞察表示敬意的解釋途徑:真正的工作用于設計這塊手表,而工作不是無償的。?
一個事物展示了多少的設計?還沒有人提供一個能滿足我們的所有要求的設計定量化體系.與這個有趣問題有關的理論研究正在幾個學科中進行著,在第6章我們將考慮一種為特殊情形提供了干凈利落的解決辦法的自然尺度——但是同時,我們對不同量的設計有一種強有力的直覺。汽車比自行車含有更多的設計,鯊魚比變形蟲含有更多的設計,甚至一首短詩比一個“不要踐踏草地”的告示含有更多的設計。(我能聽到抱懷疑態度的讀者在說,“哇!慢點!莫非這是無爭議的?"長遠地看并非如此。在適當的時候我將會證明這些說法,但是此時,我要讓大家注意到,并依靠一些熟悉的——公認不可靠的-—直覺.)
專利法,包括版權法,是我們有效地抓住這個問題的寶庫。一個設計要有多少新穎程度才能足以正當地成為專利?能從他人的知識產品借鑒多少而無需付報酬或鳴謝?這些就像是我們必須在上面建造一些相當隨意的梯田的滑坡,針對那些會引起無休無止的爭端的問題編撰條例。在這些爭端中,取證的責任是被我們對多少量的設計不會僅僅是巧合的直覺確定了的。我們的直覺是非常強大的,而且我保證顯示,它也是合理的。假定一位作者被指控剽竊,而證據是,比如說,一個段落與推斷是其來源的一個段落幾乎完全相同。這可能僅僅是巧合嗎?其關鍵取決于這個段落的平庸和常規程度,但是大多數整段的文字內容足夠“特殊”(以我們很快就要探討的方式),做獨立的創作是高度不可能的。合情合理的陪審團不會要求一個剽竊案的原告精確地證明被指控的復制發生的因果途徑。被告很明顯將會有責任證明他的作品是,令人驚訝地,一件獨立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復制.?
類似的取證責任也落到一件工業間諜案的被告身上:被告新產品的內部構造與原告產品的內部構造的設計相似得令人起疑—-這是不是一個設計的趨同進化的無辜案件?的確,在這樣一個案件中,證明你的無辜的唯一辦法是出示清楚的證據表明你實際上做了必要的研發工作(舊藍圖,草案,早期模型和實體模型,關于遇到的問題的備忘錄,等等)。缺乏這樣的證據,但是也缺乏你從事間諜活動的任何實質性證據,你將會被認定有罪——而且你活該!這種程度上的無比巧合不會出現。
幸虧了達爾文,在生物學中現在盛行同樣的取證責任。我稱之為“設計累積原理”的原理并不在邏輯上要求(這個行星上的)所有設計都是從一個單一主干(或根、種子)的一個或另一個分支上傳代而來的,而是說,既然每一種新設計的事物都看來必須在某個地方對其來源有大量的設計投資,最便宜的假說將會總是這樣的,其設計大部份地從早期的設計復制而來,后者從更早期的設計復制而來,依此類推,以致實際的研發創新工作達到最小程度.當然,我們知道這樣一個事實,許多設計獨立地重新發明了許多次—-例如,眼睛重新發明了數十次——但是,每一個類似這樣的趨同進化的案例必須在大多數設計都是復制的這一背景之下加以證明。在邏輯上存在這種可能性,南美洲所有的生命形態都是獨立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所有生命形態被創造出來的,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夸張的假說,需要一點一點地加以證明才行.假定我們在一個偏僻島嶼上發現一種新種的鳥.即使我們還沒有關于這種鳥與世界上其他所有鳥有關聯的直接的確鑿證據,在達爾文之后,我們仍然可以極為安全地做這種缺省假定,因為鳥類是非常特殊的設計。【原注4】?
【原注4】順便注意一下,如果我們發現這種鳥的DNA的序列與其他鳥類幾乎完全相同,邏輯上也將不會推出它與其他鳥類有關聯!“只是一種巧合,而不是剽竊”是邏輯上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沒有人會認真對待它.
?因此,生物體—-以及計算機、書和其他制造物——是非常特殊的因果鏈的結果,這一事實,在達爾文之后,并不僅僅是一個可靠的歸納,而且是一個用于建立一種學說的深刻事實.休謨認識到這一點—-“將幾塊鋼扔在一起,沒有形狀或形態;它們將永遠不會排列自身組成一塊表”—-但是他和其他早期思想家認為他們必須將這個深刻事實建立在心智之上。達爾文發現了如何將它分散在非心智的廣闊空間,這要歸功于他的關于設計創新如何能被保存和繁殖,因此能被累積的觀念。
設計需要工作來創造,因此至少在它能夠被保存(因此能被偷或賣)這個意義上,它是有價值的,這個觀念,在經濟術語中發現了豐富的表達方式。如果達爾文沒有因出生在已產生了亞當.史密斯和托馬斯.馬爾薩斯的商業世界而獲益,那么他不會很方便地找到造好的零件放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增加了價值的產品(你看,這個觀念很好地用在自己身上)。這些融入了達爾文的偉大觀念的各種設計來源,使我們對這個觀念本身有重要的洞察,但是并不減低其價值或威脅其客觀性,就像甲烷的卑微出身不會減低其被當做燃料使用時的熱單位的值.?四、研發工具:空中吊鉤還是起重機?研發工作不像鏟煤:它在某種方式上是一種“智能"工作,而在這個事實基礎上產生了其他類型的比喻,使那些面對達爾文的“奇怪的推理倒置”的思想家同時感到誘惑和煩惱,受到啟發和混淆:達爾文堅信沒有智能的自然選擇過程看上去有著智能的性質。?
達爾文選擇將其原理稱為“自然選擇",它有著擬人化的含義,事實上,這難道不是很不幸的?如果像阿薩.格雷建議的,將這個意像代之以“自然的指引之手",并討論贏得生命競賽的不同方式,難道不是更好嗎?許多人不能理解這一點,而達爾文傾向于責備自己:“我一定是一個糟糕的解釋者,”他承認說:“我想‘自然選擇’是一個糟糕的術語。”肯定無疑地,這個兩面派的術語激勵了超過一個世紀的激烈爭論。達爾文的一位新近反對者如此總結:
“地球上的生命當初被當做是存在一位造物主的顯而易見的證據,而做為達爾文觀念的一個結果,卻被視為僅僅是一個過程的產物,并且,根據杜布贊斯基(Dobzhansky),是一個‘盲目、機械、自動和非人的’過程,而根據德比爾(deBeer),則是‘浪費、盲目和愚蠢的’。但是一旦這些評論(原文如此)被放在自然選擇的層次上,這個‘盲目的過程’自身就被比做詩人、作曲家、雕塑家、莎士比亞——恰恰是自然選擇最初已取代的那個創造性觀念。我想,很明顯地,這樣一種觀念是非常非常錯誤的。”(貝塞爾(Bethell)1976)?
或者是非常非常正確的.在像貝塞爾這樣的懷疑者看來,將進化過程稱之為“盲目鐘表匠"(道金斯(Dawkins)1986),似乎是故意在制造悖論,因為這是以左手(“盲目”)拿走了右手給予的明智、目的和預見.但是其他人卻認為這種表達方式-—而像我們將會發現的,它在當代生物學中不僅普遍存在而且不可取代——正是表達達爾文學說幫助揭示的無數細節發現的正確方式。完全不可否認的是在自然界發現的驚人的優越設計.一次又一次地,生物學家被自然界中似乎是脆弱或笨拙的壞設計所難住,逐漸地才認識到他們低估了一種大自然母親之創造的精巧性、絕對的優越程度和洞察深度。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頑皮地以他的同事雷斯利.奧吉爾(LeslieOrgel)的名字為這種趨勢命名,他叫做“奧吉爾第二規則:進化比你聰明。”(另一種表達式:進化比雷斯利。奧吉爾聰明!)?
達爾文向我們顯示了,如何從“絕對的無知"(如他的憤怒的批評者所言)攀登到有創造性的天才,而無需回避任何實質性問題,但是正如我們將會看到的,我們落腳必須非常小心。在圍繞我們的爭議中,大部份(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是由對達爾文以下聲稱的不同挑戰組成的,即在足夠的時間內,他能夠把我們從彼(混沌或完全無設計的世界)一直送到此(我們生存的美妙世界),而除了他提出的沒有心智的、機械的算法過程,不必乞靈于其他任何東西.既然我們已保留了傳統宇宙金字塔的直線特征做為衡量(直覺的)設計程度的尺度,我們能夠借助另一個從民間傳說中拿來的幻想物,使這一挑戰戲劇化。??“空中吊鉤(skyhook),源自航空學。一種用于掛在空中的想像中的機械裝置;一種懸浮空中的想像中的方式。”(《牛津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注意到這一詞語的首次使用出現于1915年:“一位被命令在空中再停留一個小時的飛行員回答說‘機器與空中吊鉤不搭配’。"空中吊鉤的概念可能是古希臘編劇手法中的機關神(deusexmachina)的后裔:當二流劇作家發現,劇情的發展使他們的主角進入無法逃脫的困境時,他們常常樂于讓一位神降落到舞臺上,就像超人,用超自然的方式解救局勢。空中吊鉤也可能是民間傳說趨同式進化的完全獨立的創造。空中吊鉤將會是一種美妙的東西,用于將笨重物體從困難環境中吊走并加速所有的建筑項目,這真是妙極了。可悲的是,它們是不可能的。【原注5】
?【原注5】嘿,也不是非常的不可能。與地球自轉同步旋轉的地球同步衛星就是一種真實的、并非神跡的空中吊鉤。它們之所以如此有價值——之所以對其投資是合算的——是因為我們常常十分需要將某種東西(例如天線、照相機或望遠鏡)掛在高空中.衛星并不適用于起吊,唉,因為它們必須被放置在如此高的空中。這個主意已被仔細地探討過。結果發現,需要用到人類還無法生產出來的最強的人造纖維做為繩子,頂端的直徑至少要超過100米-—直徑可以呈錐形逐漸減小,直到吊物端細到幾乎看不見-—才剛好足以懸掛其自身的重量,更何況還有負載.即使你能夠抽拉得動這樣的繩子,你也不想見到它們脫離軌道落到下面的城市!
?不過,還有起重機。起重機能夠做我們想像中的空中吊鉤所能做的提升工作,而且它們用一種簡單的、直截了當的方式去做。不過,它們是昂貴的。它們必須被設計和從手頭已有的日常零件建造,而且它們必須被放置在已有地面的牢固基礎之上。起重機做為提升機一點也不遜色,而且有著它們乃是真實存在的這一決定性的優勢。像我這樣一輩子都在旁觀建筑工地的人,將會滿意地注意到,有時候一臺小起重機被用于建造一臺大起重機。許多其他的旁觀者必定會想到,在原則上,這臺大起重機也能夠被用于建造或加速建造一臺更大的壯觀的起重機.在真實世界的建筑項目上,起重機的逐級放大次數很少(如果曾經被用過的話)超過一次,但是在原則上,能夠被組織起來逐級放大完成非凡任務的起重機數目,是沒有限制的。??現在想一想在設計空間中產生我們在世界上遇到的卓越生物體和(其他)制造物所必備的所有“提升"。自從生命開端以來,以最早期、最簡單的自我復制體開始,廣闊的距離必定已被跨越,向外(多樣性)和向上(優越性)擴散。達爾文給我們描述了一種所能設想的最簡陋、最原始、最愚蠢的提升過程——自然選擇之楔。經由細小的-—最可能小的-—步驟,這個過程在極長的時間內能夠逐漸跨越這些巨大的距離。他如此聲稱。在任何一點,都不會需要任何奇跡—-來自高處的—-事物。每一步驟都是從由早期攀登努力建造的基礎開始,由非人的、機械的、算法式的攀登完成的。?
這的確看來是難以置信的。它真的能夠發生嗎?或者,這個過程是否時不時地(或許只在非常早的時期)需要被某種空中吊鉤“幫一把”?一個多世紀以來,懷疑者一直在試圖找到一個證明,證明達爾文的觀念就是不能生效,至少不是自始至終有效。他們一直在希望、尋找、祈禱空中吊鉤,做為他們見到的達爾文的算法滾滾向前的暗淡前景的例外。而一次又一次的,他們提出了的確很有趣的挑戰--跳躍、斷層和其他奇跡,咋一看似乎需要空中吊鉤.但是接著就來了起重機,它們在許多場合中正是被那些希望找到一個空中吊鉤的懷疑者發現的。
?現在是做一些更仔細的定義的時候了。讓我們這么理解,一個空中吊鉤是一種“心智第一位”的力量、威力或過程,是下述原理的例外,即所有設計,以及表面的設計,最終都是無心智、無動機的機械過程的結果。相反地,一個起重機是一個設計過程的亞過程或特殊性質,能夠被證明允許局部地加快自然選擇的基本、緩慢的過程,而且能被證明它本身就是這一基本過程的可預測的(或回過頭來能被解釋的)產物.某些起重機是明顯而無爭議的;其他一些起重機則還在被富有成果地爭論著.僅為了讓我們對這個概念的廣度和應用有個一般的感覺,讓我舉三個非常不同的例子.
?進化理論家們現在普遍同意性是一種起重機。也就是說,有性繁殖的物種能以比無性繁殖的生物體能達到的快得多的速度在設計空間中穿行。而且,在一路上,它們能“辨別”無性繁殖的生物體所“察覺不到的"設計改進.然而,這不可能是性存在的理由.進化不能看到遠方的道路,所有它建造的任何東西必須有當前的報酬抵銷開支。如近來的理論家們所堅持的,有性繁殖的“選擇”擔負著巨大的當前開支:在每一次交易中,生物體只送出了百分之五十的基因(且不說一開始為了保證一次交易而投入的精力和風險)。因此,提高對重新設計過程之效率、敏銳性和速度--這些使性成為一種卓越的起重機的性質--的長期報酬對必須決定哪一個生物體在緊接的下一代占優勢的近視的、局部競爭而言,毫無用處.其他一些短期的益處必定維持了必要的正面選擇壓力,使有性繁殖成為極少物種能夠拒絕的開價。生物學家約翰.梅納德.史密斯(JohnMaynardSmith1978)首次有說服力地指出這個謎團,現在有多種令人信服的—-并相互競爭的——假說可能加以解決.對這一問題的現狀的明晰介紹,參見邁特.里德利(MattRidley)1993。(后面對此有更多介紹.)?
從性的例子中我們學到的是,一個威力巨大的起重機得以存在,并不是為了利用那種威力,而是為了別的原因,而創造出來的,雖然它做為起重機的威力有助于解釋為什么在后來它獲得了保存。一種顯然是被做為起重機而創造出來的起重機是遺傳工程.遺傳工程師——從事重組DNA拼接的人——現在毫無問題地能夠在設計空間中大步跳躍,創造出用“普通"方式永遠進化不出來的生物體。這并非奇跡——假如遺傳工程師(以及他們在工作中使用的制造物)自己全部是更早期更緩慢的進化過程的產物。如果神創論者的看法是正確的,即人類自身是一個神圣的物種,沒法通過非人的達爾文道路達成,那么在一個主要空中掛鉤幫助下創造出來的遺傳工程將終究不是一個起重機。我不能想像有任何遺傳工程師是這么看待自己的,但是它在邏輯上是個可以盤踞的高位,不管是多么的不牢靠。看上去較不愚蠢的是這個觀念:如果遺傳工程師的身體是進化的產物,而他們的心智能夠做的創造性事情具有不可還原的非算法性質,或不是所有算法途徑所能達成的,那么遺傳工程的跳躍可能要乞靈于一個空中掛鉤。探討這個前景將是第15章的主題.?
一種具有特別有意思的歷史的起重機是伯爾德文效應(BaldwinEffect),以它的發現者之一詹姆斯.馬克。伯爾德文(JamesMarkBaldwin)(1896)命名,但是多多少少已被另兩位早期達爾文主義者康維。洛伊德.摩爾根(ConwyLloydMorgan)(以洛伊德。摩爾根節省準則(LloydMorgan’sCanonofParsimony)【譯注5】聞名)和H.F.奧斯本(H.F。Osborn)同時發現。伯爾德文是一位熱情的達爾文主義者,但是對達爾文學說將在生物體(重新)設計中給心智留下不夠重要的和不夠有創造性的地位這一前景感到壓抑。因此設法要證明動物靠它們在世界上自身的聰明活動,可以加快或指導其物種的進一步進化。他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動物個體是否能夠通過在其一生中解決問題,改變其后代的競爭條件,而使那些問題在將來更容易解決?伯爾德文意識到,在某種條件下,這事實上是可能的,我們能夠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以插圖說明。?
【譯注5】洛伊德.摩爾根節省準則是奧卡姆剃刀在心理學上的一種表述,認為如果能把一種行為解釋為低級的心理因素的結果,就不可解釋為高級的心理因素的結果。
考慮這樣一個物種群體,它們在出生時大腦線路存在著值得考慮的變異.我們可以假定,其中只有一種賦予它的擁有者一種“好技巧”-—一種能顯著地保護它或提高它的機遇的行為方面的才能。表示一個群體中不同個體成員的這種適宜度差異的標準方法被稱為“適應性地貌”或“適宜度地貌"。在這樣一張圖表中,高度代表適宜度(越高越好),而經度和緯度代表個體設計的一些因子—-在這個例子中,為大腦線路的特征。每一種可能用于連接大腦線路的不同方式都以組成地貌的一根桿表示——每一根桿是一個不同的基因型。在特征組合中只有一種會有好處—-也就是說,比一般的要好—-這個事實,用它突出來就像立在沙漠中的一根電話線桿這種方式圖解.??就像圖3。1清楚表示的,只有一種線路是有優勢的;其他的線路,不管是如何地“接近”成為好線路,都有大致相等的適宜度。因此這樣一個孤立的高峰確實就像是海中一粟:實際上是自然選擇不能發現的.群體中那些極少數有幸擁有“好技巧”基因型的個體,一般地很難將該基因型傳給后代,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能找到一個同樣擁有“好技巧”基因型的配偶的機遇是極小的,而毫厘之差就是千里之謬。??但是現在讓我們只引入一個“細小的”變化:假定雖然生物體個體以不同的線路(哪一種線路則是由它們的特定基因型或遺傳配方決定的)開始—-正如它們在適宜度地貌上的散布所顯示的—-但是它們有能力調節或修改它們的線路,這取決于它們在生活中的遭遇.(用進化理論的語言來說,它們的表現型有“可塑性"。表現型是基因型在與環境的反應中最終產生的身體設計.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同卵孿生子將會有相同的基因型,但是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型。)那么,假定這些生物體在經過摸索后能夠獲得一種不同于它們出生時具有的設計。我們可以假定它們的摸索是隨機的,但是它們一旦偶然碰上了一種“好技巧”,就有內在的能力認識(并保存)它.那么那些在生命開始時擁有一種較接近“好技巧”基因型——距離它有較少的重新設計的步驟——的基因型的個體,要比那些出生時有一種距離遙遠的設計的個體,有更大的可能性碰上并守住它。?
在重新設計自身的比賽中,這種起跑時的占先將在馬爾薩斯危急關頭使它們具有優勢-—如果這種“好技巧"是如此之好,以致那些從未能學會它,或“太遲”學會它的個體,將處于嚴重的劣勢。在有這種表現型可塑性的群體中,近乎毫厘之差將勝于千里之謬。對這樣的一個群體,沙漠中的電話線桿變成了一個逐漸隆起的山坡的頂尖,如圖3。2所示;那些位于緊靠頂尖所在的,雖然它們在開始時的設計并不勝過其他個體,卻將會傾向于在短期內發現頂尖設計。
長遠地看,自然選擇——在基因型層次上的重新設計——將傾向于追隨并確認在生物體個體的成功摸索中采取的方向—-在個體或表現型層次上的重新設計。
我剛剛對伯爾德文效應所做的描述方式將心智保持在最低量,如果不是將它完全排除在外的話;全部需要的只是一種非人的、機械的能力能在一種好東西來臨時停止隨機行走,一種最低量的能力能“認識”一丁點進步,和通過盲目的試錯而“學習”.事實上,我已用行為主義的術語描述它。伯爾德文發現的是,有“強化學習”能力的生物不僅在個體上要比完全“定型的”生物做得更好;而且由于其在鄰近環境中發現設計改進的能力更強,它們的物種將進化得更快.【原注6】這并不是伯爾德文描述他提出的效應的方式.他的性情和行為主義離得最遠.如里查茲(Richards)指出的:
“這個機制符合極端達爾文主義者的假設,然而卻允許意識和智能在指引進化上占一個位置。根據其哲學意向和信念,伯爾德文是一個唯靈論玄學家。他感到宇宙中意識的心跳;其脈搏貫穿有機生命的所有層次。然而他卻懂得進化的機械性解釋的威力。”(R。J.里查茲1987)【原注7】
?【原注6】斯噶特(Schull)(1990)發現了這個前景,使我們得以看到,由于摸索表現型的能力有異,物種“看到”設計改進的能力也有異.??【原注7】羅伯特.里查茲對伯爾德文效應之歷史的介紹是刺激和指導本書思想的主要來源。我發現特別有價值的是,里查茲不僅和伯爾德文以及許多其他達爾文主義者一樣都有一種對空中掛鉤的潛在渴望—-或至少對那些堅持起重機的理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不滿——而且也有學術誠實和勇氣去揭露和檢驗他自己對他被迫稱之為“極端達爾文主義”的主張所感到的不舒服.里查茲的心靈很清楚和伯爾德文一樣,但是他的理智不允許他說大話,或試圖用紙糊住他在那些試圖豎立起來抗拒萬能酸的堤壩上見到的裂痕。
?多年以來,伯爾德文效應在幾種不同的名字下,已被以多種方式描述、捍衛和否定過,并且近來又幾次被獨立地重新發現(例如,辛敦和瑙蘭德(HintonandNowland)1987)。雖然生物學教科書經常描述和承認它,過于謹慎的思想家一般地卻回避它,因為他們認為它有拉馬克異端邪說(認為獲得性遺傳是可能的——詳細的討論見第11章)的味道.這種拒絕是特別有諷刺意味的,因為如里查茲指出的,伯爾德文提出它是要做為-—而且的確是——對拉馬克機制的一種可接受的替代。?
“確定無疑地,這個原理看來擺脫了拉馬克主義,為進化提供了甚至像洛伊德.摩爾根這樣的堅定的達爾文主義者也希望有的積極因素。而對那些有玄學胃口的人來說,它解釋了,在達爾文式自然的叮當作響的機械外衣之下,能夠發現心智.”(R.J.里查茲1987)
?嘿,不是“心智”-—如果我們指的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內在的、原本的、空中掛鉤式的“心智”的話--而只是一種絕對機械的、行為主義的、起重機式的心智。無論如何,這并非啥也不是。在無論發生于何處的自然選擇過程的底下,伯爾德文發現了一種能夠真正-—在局部-—增加威力的效應。它顯示了,在生物體個體活動中,有限量的“向前看"產生了自然選擇能夠起作用的適宜度的差異,如何能夠幫助自然選擇的基本現像的“盲目”過程。這是一個受歡迎的復雜性,一條進化論中的妙計,消除了一個合理和有說服力的懷疑源泉,并增強了我們對達爾文觀念的威力的洞察,特別是當它在多重的、串聯的應用中被逐級放大時。而這就是我們將探討的其他研究和爭議的一個典型結果:動機,激發研究的激情,是希望找到空中掛鉤;而結果卻是發現了同樣的工作如何能夠被起重機完成。
五、誰害怕還原主義?還原主義是一個骯臟的詞,而一種“比你更整體”的自以為是已成為時髦.?——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1982??在這些沖突中,最常被擺弄,通常是濫用,的一個術語,是“還原主義”。那些渴望空中掛鉤的人叫那些急切地想以起重機了結的人為“還原主義者",而他們常常能使還原主義看上去是低俗和沒有心肝的,如果不是徹頭徹尾的邪惡的話。但是像大多數濫用的術語,“還原主義”并沒有固定的含義。其核心形像是有人聲稱一種學科“還原為”另一種學科:例如,化學還原為物理學,生物學還原為化學,社會科學還原為生物學。問題是,對任何這樣的聲稱,都同時存在溫和的解釋和荒謬的解釋.根據溫和的解釋,統一化學和物理學,生物學和化學,以及,是的,甚至社會科學和生物學,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吸引人的)。畢竟,社會是由人類組成的,而人類做為哺乳動物,必須服從涵蓋所有哺乳動物的生物學原理。哺乳動物又是由分子組成的,而分子必須服從化學定律,后者又必須服從潛在的物理規律。沒有有理智的科學家會對這種溫和的看法表示異議;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集會和任何雪崩一樣受制于萬有引力定律,因為他們最終也是物理物體的集合。根據荒謬的解釋,還原主義者要放棄高層次學科的原理、理論、詞匯和定律,而贊同使用低層次學科的術語。在這樣的荒謬解釋下,一個還原主義者的夢想可能是寫“從分子的觀點對濟慈和雪萊的一個比較”或“氧原子在供應經濟學中的地位”,或“用熵波動的觀點解釋林奎斯特(Rehnquist)【譯注6】法庭的決定”。在這個荒謬的意義上,可能沒有人是還原主義者,而在溫和的意義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是還原主義者,因此對還原主義的“指控”是過于模糊的,不值得做出回應。如果有人對你說,“但是這種觀點是多么的像還原主義!”你這么回應就不錯:“這是多么古怪、老式的抱怨!你腦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譯注6】指1986年起擔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威廉。林奎斯特(WilliamH.Rehnquist)。
?我很高興地說,近年來,一些我最崇敬的思想家已站出來捍衛這種或那種仔細地劃定界限的還原主義的版本。認知科學家道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禮儀心得體會
- 朔州市朔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5月模擬預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結構選型與模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主題閱讀(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釀酒工業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答案
-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語法與翻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墾利縣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室內環境設計公共空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晉城市介休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英語試題文)一模試題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兒科用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測試試卷題庫及答案
- 樁基工程技術標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艾青詩選】40《解凍》思維導圖+批注
- 《廬山古詩詞》課件
- 金屬加工機械制造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塔吊司機安全培訓
- 失眠量表(PSQI)評分項目及標準
- 會議文檔制作的藝術與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