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專業課資料冊含真題大綱分數線參考書完整版_第1頁
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專業課資料冊含真題大綱分數線參考書完整版_第2頁
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專業課資料冊含真題大綱分數線參考書完整版_第3頁
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專業課資料冊含真題大綱分數線參考書完整版_第4頁
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專業課資料冊含真題大綱分數線參考書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目錄TOC\o"1-3"\h\u18241一、考研資訊 312825北京大學簡介 311426北大中國語言文學系介紹 42052考研院校排行榜: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924668專業解析: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930096考研就業前景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10555北京大學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 11171202013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招生專業目錄 1511172北京大學(05)文學科碩士研究生歷年復試分數線(2013-2009) 165476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報錄比(2012-2010) 1615855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推薦參考書目 1623832關于2013年北京大學考研初試考點考場安排和考試用具的通知 175809二、初試真題 1816474北大620語言學歷年真題(2010-2003)北大619語言學理論真題 1891542000年北大中文研究生入學考試語言學專業試題 1824081北大851語言學專業基礎歷年真題(2010-2006) 1954722010年北大854語言學專業基礎真題 19134852010年北大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保研真題 22243972008年北大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全國統考試題(初試) 25320702009年北大中文大綜合 25254672008年北大中文大綜合 28254542007年北大語言學專業基礎題 30130772006年北大語言學專業基礎題 32245912005年北大語言學專業基礎題 3497282004年北大語言學專業基礎題 35193282003年北大中文系語言學專業基礎真題 3669652000年北大中文研究生入學考試語言學專業基礎試題 3814569其它真題參考 4043592002年科目429語言學概論 40117592001年語言學概論(488) 42319002001年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語言學概論 4284042000年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語言學概論 44169252000年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現代漢 46144351999年語言學基礎和現代漢語 4731588三、復試細則 4925690北京大學中文系201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名單和有關復試安排的通告 49269372010年北大復試 50一、考研資訊北京大學簡介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后,北京大學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高校于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400多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并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并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現任校黨委書記朱善璐教授、校長周其鳳院士。北大中國語言文學系介紹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中國文學門。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有“文學”科目,而無作為一種獨立組織形態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學正式開辦,中國文學門于是成立。1919年改稱中國文學系,并實行選科制。1937年因抗戰全面爆發,隨學校南遷,并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于1946年北歸,恢復了北大國文系的建制。1952年院系調整后,改稱中國語言文學系,并在原燕京大學新聞系基礎上設立新聞專業(1958年轉中國人民大學)。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并入北大,加強了語言學專業(后改稱漢語語言學專業,并于2002年又增設應用語言學專業);1959年設立了古典文獻專業,至此,北大中文系語言、文學、古文獻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目前北京大學中文系共設有4個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此外中文系還設有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全系現共有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有11個碩士點24個專業方向,以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中文系也是最早入選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中文系現有在職教職工103人,其中教師96人。教師中有教授53人,副教授38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4人;另外,教師中有北京大學資深教授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9人。中文系教學與科研并重,目前共設有9個教研室、1個研究所、1個語言學實驗室;設有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和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和14個虛體研究機構。在首次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定中(1986年-1988年),中文系有5個二級學科入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典文獻學;在第二次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定中(2001年-2002年),中文系有6個二級學科入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7年,以北大中文系為主體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被評為全國一級重點學科。百年學術,薪火相傳。從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門”開始,北大中文系名師輩出,林紓、魯迅、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馬敘倫、黃侃、錢玄同、沈兼士、楊振聲、劉半農、胡適、馬裕藻、孫楷第、羅常培、游國恩、楊晦、王力、馮沅君、俞平伯、廢名、唐蘭、魏建功、沈從文、袁家驊、岑麒祥、浦江清、吳組緗、楊伯峻、林庚、高名凱、季鎮淮、王瑤、周祖謨、陰法魯、朱德熙、林燾、陳貽焮、徐通鏘、金開誠、褚斌杰等眾多名家任教于此,他們秉承“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學術理想,為學科建設、學術傳承、文化進步乃至民族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文系還出現了“全國師德標兵”孟二冬這樣的先進典型。今天,每一個在北大中文系求學的學子,不僅可以浸潤于前輩學者的人格魅力和學術積淀,更可真切地感受諸多當代名師和一大批有為中青年學者的個性風采,得到知識和思想的雙重滋養。百年來,北京大學中文系已培養全日制本科生7285、專科生675人、碩士研究生1701人、博士研究生778人,共計10439人(其中外國及臺港澳939人);另外,接收博士后18人、國外訪問學者及進修教師1773人、國內訪問學者及進修教師1870人。目前在校學生中,本科生607人,碩士研究生247人,博士研究生230人,共計1084人(其中外國及臺港澳學生249人)。1987年以來,中文系教師共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4項(第1屆-第5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7項(第1屆-第11屆),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0項(包括全國優秀博士論文5篇,國家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2008年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獲評國家級特色專業。2007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全系7個博士點(學科)共有23個研究方向,大致的情況如下:(1)中國古代文學,全國重點學科,依時序分為4個研究方向,涵蓋面廣,目前在崗的教師13人,博導8人,其中50歲以下的教授5人,中青年在不同學科分支上已經形成各自的學術格局。其中先秦方向的特色是側重文學現象與相關的社會思想史研究,近年有《儒家經典與文化》(褚斌杰)、《秦漢士史》(于迎春)以及《詩經全注》(褚斌杰)、《漢賦辭典》(費振剛)等一批厚重的著作;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方向是本學科的“亮點”,有袁行霈、葛曉音、錢志熙等一批名家,有《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陶淵明研究》(袁行霈)、《漢唐文學的嬗變》、《八代詩史》(葛曉音)、《魏晉詩歌藝術原論》(錢志熙)、《<登科記>考》(孟二冬)等一批重頭的著作,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已經成為各校普遍采用的教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這兩個方向突出的成果除了《全宋詩》(76卷)的整理出版,還有《三國演義考評》(周強)、《近代文學史》(孫靜)、《晚期社會與文化》(夏曉紅)等一批著作。目前著手的重大項目有多卷本《中華文明史》、《中國詩史》,并參與“盛唐工程”的部分重大課題,此外,古代文體學研究、詩歌與樂舞的關系研究,等等,也是本學科的生長點。(2)中國現當代文學,全國重點學科,有4個方向,即現代文學、當代文學、現代文化和民間文學,在崗教師24人,博導7人。該學科的知名教授較多,與國際學界聯系密切,能在相當程度上對本學科領域起到主導的作用。如倡導“20世紀中國文學”,以及思潮流派研究、晚清文學與文化研究、四十年代文學研究,以及關于當代文學史寫作范式的討論等,都產生過大的影響,并相繼產生一批在同類研究中具有奠基性或代表性的著作。其中包括《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嚴家炎)、《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錢理群、溫儒敏等)、《20世紀中國文學史(第一卷)》(陳平原)《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孫玉石)、《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溫儒敏)、《1948天地玄黃》(錢理群)、《中國當代文學史》(洪子誠)、《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曹文軒)、《中國文學研究的現代化進程》(王瑤、陳平原等)、《九十年代中國文化研究》(戴錦華),《通俗文學15講》(孔慶東等)、《中國民間文學概要》(段寶林)、李揚討論十七年文學以及當代文學寫作問題的系列論文,等等,此外,張頤武和陳曉明的大量批評論作敏銳地介入當代文壇,也有很大影響。這個學科一部分側重文學史研究,一部分跟進當下文壇,對現實做出及時回應。目前正在進行的課題有20世紀文學史研究、現代“解詩學”研究,現代文學傳統的研究,現代學術史和散文史研究,當代文學批評研究,等等。本學科的特色還在于正將研究視野從文學延伸到文化,諸如報刊出版、大眾傳媒、現代教育,以及思想史等等,都和文學研究結合起來,博士論文也有許多這方面的選題。(3)文藝學,包括文學理論、西方文論、中國文學批評史、文藝美學4個方向。現有教師7人,教授4人。開設各類課程40多門。各個研究方向都有一些影響較大的著作,如《文藝學當代形態論》(董學文)、《文學原理》(董學文)、《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董學文)、《文學理論學導論》(董學文)、《中國文藝理論百年教程》(董學文等)、《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胡經之、王岳川)、《從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李思孝)、《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張少康)、《文心雕龍研究史》(張少康等)、《文心雕龍的傳播和影響》(汪春泓)、《中國藝術學》(楊鑄等)、《后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王岳川)、《中國鏡象: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王岳川)、《20世紀西方哲性詩學》(王岳川),《在文藝與意識形態之間—胡風研究》(王麗麗)等。目前承擔的國家、教育部和學校的課題主要有:中央實施的文學理論教材編寫工程、明代詩學研究、文藝美學前沿問題研究、文學理論學術史研究、西方文學理論史及當代文化問題研究等。(4)漢語言文字學,全國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依托的主體單位,包括4個方向,曾經擁有羅常培、王力、魏建功、唐蘭、高名凱、岑麒祥、袁家驊、周祖謨、朱德熙等一代名家。現有教師33人,其中博導16人,陸儉明、蔣紹愚、李家浩等都是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學者。現代漢語(含中文信息處理)方向的特色是既重視基礎性研究,也重視應用性研究,語音、語法、語義、語用和現代漢字諸方面都有突出成果;各個分支點都有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學術骨干,如陸儉明、沈陽、袁毓林、郭銳、詹衛東、王韞佳等。漢語方言學方向有李小凡和項夢冰等骨干學者,在方言語法研究和方言接觸和演變等方面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今后主攻方向是方言比較、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等課題。近代漢語研究方向以蔣紹愚為學術帶頭人,擁有宋紹年、耿振生、楊榮祥和劉子瑜等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在語音、語法、詞匯方面有系列重要成果,得到國內外學界的好評,目前主要研究目標是通過考察從近代到現代的語法演變,把近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研究貫通。古代漢語方向的學術傳統深厚,王力等開創的事業,經唐作藩、郭錫良、何九盈等的弘揚,現在已由張雙棣、張聯榮、孫玉文、邵永海等接續,在語音、語法、詞匯諸方面都有突破性成果。目前研究已經從上古擴展到中古,關注新材料(如出土文獻,翻譯佛經及梵漢對勘)的利用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更新,朱慶之、張渭毅、胡敕瑞等從事的中古漢語和佛教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在全國領先,并受到國外學術界的矚目。古文字方向李家浩等在甲骨文、青銅器銘文、戰國文字、秦漢簡帛文字的整理與考釋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漢語語言學學科分支多,陣容強大整齊,學風嚴謹,科研和研究生培養結合密切,已經先后有4篇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勵。另外,以該學科為主要依托的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成立四年來,先后獲得重大研究項目6個,每年邀請近十位國內國際的知名學者前來進行研究和交流,也有數量相當的學者應邀到國外進行學術交流,在發揮學科建設和國際學術交流的主導作用方面有突出的成績;中心主辦的學術刊物《語言學論叢》更被歐洲學術界評為國際知名語言學雜志;大型語料庫的建設也在進行當中。(5)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全國重點學科,有理論語言學、實驗語音學、比較語言學、對外漢語等4個方向,在崗教員7人,其中教授3人。由本學科點提出的方言接觸“疊置式音變理論”和析層擬測法、鑒別同源與借用的階曲線模型、漢語結構“字本位”模型、漢語語調音域模型、漢語嗓音分析等理論方法,不但在語言學理論學界,還分別在方言學、民族語、語音學、信息處理和對外漢語教學等不同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創出了從漢語事實中總結抽象普通語言學理論的研究特色。本學科中青年學者王洪君、陳保亞、孔江平、董秀芳分別在音系學、民族語、語音學、歷史句法詞法等領域中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德國波恩大學獲得印歐歷史比較語言學博士學位的王超賢更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專家。近幾年來這些中青年學者共獲得省部級科研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1人次。學科點把今后總體發展的方向定位在,打通共時與歷時,強調多語言比較或多語言對比在語言研究中的作用,強調語言的語音、語法等不同層面間的關聯與互動關系,堅持本學科點從語言事實中抽象理論模型的特色,立足于漢語挖掘普通語言學的規律。目前學科點承擔的科研任務主要有語言演變模型(包括漢語方言與民族語),嗓音與聲調的關系,漢語語音與語法語用的關聯,漢語句式研究,漢語語篇特點研究等。(6)中國古典文獻學,全國重點學科,有四個研究方向,在崗教員24人(含教育部古委會成員6人),其中教授8人。一是出土文獻整理研究方向,有李家浩等著名專家。這一方向在全國同一領域具有明顯優勢。近期他們的工作重點是《郭店楚墓竹簡》和上海博物館藏楚簡的整理和研究。其中,既有關于楚簡文字、內容本身的研究,也將對其在學術史乃至思想史上的意義進行全面、系統地探討。此外,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結合長期以來也是他們關注的焦點。二是傳統文化與傳世文獻的整理研究方向,有安平秋、楊忠等為學術帶頭人。本方向已經完成的72卷超大型古籍整理項目《全宋詩》是標志性成果,目前正在進行《全宋詩》“后續工程”。近期他們已經推出《宋代學術文化研究叢書》和《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叢書》兩個全國性大型叢書,叢書將充分吸收古文獻學研究和傳世文獻整理研究的優秀成果,促進本學科點的學術進步和學術成果轉化,真正地形成本學科點在全國古文獻學的核心地位和輻射作用。另外,由他們主持的《二十世紀古籍整理史》也在進行中,這將是第一部系統地總結中國近百年古籍整理歷史的著作。三是古文獻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方向,有孫欽善、董洪利等為學術帶頭人。他們在這個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已有多年,并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古文獻基礎知識叢書》(裘錫圭、楊忠主編)即將全部出齊。他們還將推出系統的古文獻學理論著作,如孫欽善主持的《中國古文獻學史》和董洪利主持的古文獻學系列教材。同時繼第一部古文獻學通史——《中國古文獻學史》(孫欽善)之后,各斷代古文獻學史的研究工作也將在“十五”期間全面展開。這些工作的開展和最終完成將促成古文獻學學科的規范化建設和學科體系的完善。四是海外漢籍整理與海外漢學研究方向,有李零、曹亦冰等為學術帶頭人。他們廣泛地搜集海外漢學研究學者、研究機構、刊物等方面的情況,出版了《北美漢學辭典》,此后將陸續推出歐洲、日本、韓國等地的漢學家辭典。另外,由本學科點和全國高校古委會共同組織的《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復制工程》現已完成過半,選擇了其中30種善本影印出版,這將是中國古籍整理史上的一大盛事。(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全國重點學科,有“國際文學關系”,“比較詩學”,“大眾文化研究”和“國際漢學(中國學)”4個方向,8名專任教師,其中6位博導。本學科人員專業知識結構均衡合理,涵蓋中、英、德、法、日,韓,俄等多語種文化語境,在“文學的發生學”,“文學的形象學”,“文學的闡釋學”和“比較詩學”等比較文學的主要學術層面上形成理論研究與文本實證互相照應的多層面研究格局。如嚴紹璗主持的“東亞文學的發生學”與“東亞文學與文化關系”研究,孟華主持的“形象學研究”與“中西文學關系”特別是“中法文學關系”研究,不僅在國內而且也在國際相應的學界中具有相當的地位。樂黛云、陳躍紅、張輝主持的“比較詩學研究”,戴錦華主持的“大眾文化研究”在本學科領域也都處于領先水平。劉東主持的“美國漢學”研究與主編的《中國學術》期刊也多有影響。本學科點為博士生和碩士生建立的三十多門課程,已經形成系統,輻射全國同一學科。另一特色是與國際學界交往密切,事實上已經成為我國比較文學界與國外交流的學術中心,并參與在國外進行的比較文學相關研究活動的實際運作。考研院校排行榜: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排名學校名稱等級排名學校名稱等級排名學校名稱等級1北京語言大學A+5福建師范大學A9暨南大學A2北京大學A+6上海師范大學A10華東師范大學A3北京師范大學A+7浙江大學A11中央民族大學A4華中師范大學A8南京大學A12北京外國語大學AB+等(19個):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B等(19個):渤海大學、廣州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廣西民族學院、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云南師范大學、河北大學、廣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溫州大學、華南師范大學C等(13個):名單略專業解析: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一、學科簡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專業。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鑒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二、培養目標1、具有堅實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語言文字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2、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3、具有嚴謹、求實的學風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4、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能勝任語言規劃、語言研究、高校教學等工作;5、熟練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絡進行科研工作;6、能夠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文化工作;7、能夠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應用。三、相近專業相同一級學科下的其他專業有: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考研就業前景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一、就業前景1、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隨著21世紀的學術發展和文化進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的攀升。因此,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素養,較強的讀說寫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語言學專業研究和教學的新型學術人才和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新聞、出版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也變得尤為重要。2、學科的極其重要性對任何一個民族而言,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的象征,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直接反映人類思考的實際情形。語言的改革改變,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其他學科的研究與其他諸如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等學科密切聯系。同時,語言對當今社會進步、文化發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二、就業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后很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或者就是進大學、中學做老師,或進報社、出版社之類,另外由于其屬于中文類專業,對于考公務員的限制也不大。北京大學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我校2013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將按照“推薦免試”和“報名考試”兩種方式錄取。一、推薦免試2013年我校將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規定,通過“推薦免試”方式接收全國重點大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含學術型碩士生、專業學位碩士生、碩博連讀生以及“直博生”(擬錄取的“直博生”按我校博士生報名辦法辦理報名手續,招生人數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具體辦法如下:(一)、基本條件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2、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全國重點大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二)、申請材料1、北京大學2013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申請表(下載)2份;2、北京大學2013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個人陳述(下載)1份;3、北京大學2013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專家推薦信(下載)3封,即需要3位專家分別推薦,且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4、本科階段成績單1份,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后,裝入自備信封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加蓋教務處公章;5、獲獎證書復印件各1份;6、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或TOEFL成績、或GRE成績等體現自身英語水平的證明1份;7、寫好申請人通訊地址及郵政編碼的信封3個;8、申請免試攻讀我校碩士研究生,須由所在學校提供推薦指標,并由其教務處提供申請人獲得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證明信,須加蓋教務處公章,否則申請無效。此外,申請人還可提交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北京大學本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攻讀本系研究生須提交如上1、2、6三項各一份,外校同學及本校跨院系申請的同學須向所申請院系研究生教務辦公室提交以上全部申請材料。(三)、申請辦法1、提交申請材料(1)有意者請訪問北大研究生院網頁(/zsxx/sszs/tjms/)或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查閱招生專業目錄、下載申請表格。并于2012年9月20日之前,將填好的全部申請材料(統一使用A4紙)裝入自備的信封,直接寄(或送)達所報考的學院(系、所、中心)研究生教務辦公室,郵政編碼為100871。過期不再接受申請。全部申請材料一經收到,恕不退還。申請材料中,正式成績單以及具有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證明信(如確有困難)可延至2012年10月上旬補交。(2)申請免試我校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專業學位的同學,請按照相關專業的招生簡章和選拔辦法申請。(3)為做好推薦免試研究生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我校將開通北京大學2013年推薦免試研究生網上申報系統(網址::8080/students)。申請推薦免試研究生的同學,除按照以上要求向院系提交各項申請材料外,還需登錄網上申報系統提交本人的基本信息。具體安排請見網站的有關通知。(4)申請免試攻讀我校醫學部下屬各院系免試生的同學,請將相關材料直接寄往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郵政編碼為100083,聯系電話為(010)82802338。2、經各學院(系、所、中心)招生委員會對申請材料初審后,將于2012年9月下旬之前,通知通過初審的申請人來參加差額復試。3、通過復試并同意接收的外校推薦免試碩士生,還須持我校的接收函,到所在學校教務處(或學生處)領取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簽發(加蓋公章)的推薦免試碩士生報名表,并在規定的時間到所在學校指定的報名點辦理正式報名手續,未辦理正式報名手續的同學不能錄取。(四)、初取公示申請人必須保證提交的申請表和其它全部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我校將在復試結束后在10月中下旬對擬初取免試研究生張榜公示,屆時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或各院系網頁查閱相關信息。如果申請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實或不準確,我校將取消申請人免試資格。(五)、資格復審及錄取在發出錄取通知書之前,將對獲得初取資格的免試生,按以下要求進行資格復審,通過者方可被錄取,未通過者,將被取消錄取資格,由學生所在學校本科教務部門按本科學籍管理規定辦理相應手續。1、完成本科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及實踐環節(含畢業論文或實習)的學分要求;2、畢業論文或實習成績應在“良”以上;3、取得初取資格后,本科必修、限選及公選課程不得出現不及格;4、自取得初取資格至入學報到之日未受過任何處分。二、報名考試(一)、報考條件報名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須符合下列條件: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一般應有學士學位;(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自考本科生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一般應有學士學位;(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4)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13年9月1日)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只能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5)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3、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考生,須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以上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署名前2位),通過初試后,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還將加試實驗等科目;4、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5、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6、參加專業學位考試考生的報考條件,詳見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網頁上(/zsxx/sszs/zyxwzsjz/)所公布的相關簡章。(二)、報名辦法1、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報考考生的資格審查將在復試階段進行,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2、報名采取網上提交報考信息的方式。具體報名方式、時間、地點請于9月下旬見北大研究生院網頁。3、報名費:按北京教育考試院規定收取。(三)、初試時間初試時間為2013年1月5日至6日。招生院系、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招生人數及相關說明請見招生專業目錄。(四)、復試安排復試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具體說明如下:1、參加初試并獲得復試資格的考生,應在復試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網頁下載相關表格,按規定時間提供可以證明自身研究潛能的各種材料,包括攻讀研究生階段的研究計劃、學校正式成績單、科研成果等。2、報考考生的資格審查將在復試階段進行。3、我校采取筆試、口試或兩者相兼的方式進行差額復試,以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專業基礎、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等。4、參加復試的同學一般應達到復試分數線。5、除專業目錄規定或特別說明外,復試人數一般為招生規模的120%左右。對于復試階段進行專業課筆試的學科專業,復試人數將適當增加。6、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復試成績及格者能否錄取,以考生的總成績名次為準。總成績包括兩部分,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一般在30%至50%的范圍內。7、具體差額比例和初試、復試成績所占權重由各院系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及生源狀況在復試前確定。對于經過初試和復試仍不能確定是否錄取的考生,我校將進一步組織復試。8、參加復試考生需繳納復試費,復試費標準按北京教育考試院規定執行。三、健康檢查體檢在新生入學時統一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體檢醫院為北京大學校醫院。體檢標準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四、學習年限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法學院(除法律碩士)、信息管理系、政府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2年。其它院系、學科、專業,除專業目錄特殊說明外,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五、畢業就業人事檔案不轉入學校的研究生,畢業后應回原單位工作或自謀職業,學校不負責就業。如原為在職人員,在學習期間發生原單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由學生自謀職業。其他研究生按國家和學校有關就業政策辦理。六、碩士轉博凡錄取為我校碩士研究生的同學,可在入學之后根據我校各學院(系、所、中心)規定申請碩博連讀,人數、比例、學習年限和選拔辦法由各學院(系、所、中心)決定。七、獎助學金1、學校設立的學業獎學金參考標準為:基本學習年限為2年的碩士生一等獎學金27900元/年,二等獎學金23100元/年,三等獎學金13500元/年。其中含生活費部分和沖抵學費部分(學費13500元/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的碩士生一等獎學金24400元/年,二等獎學金19600元/年,三等獎學金10000元/年。其中含生活費部分和沖抵學費部分(學費10000元/年)。2、各學院(系、所、中心)參考上述標準自行制定獎學金設置和評定辦法,并實行動態評審。3、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研究生、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外國留學研究生以及其它經特別說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招收的研究生除外)獲得獎學金的平均覆蓋面一般不低于90%。4、學校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設立獎優性質的“科學實踐創新獎”(醫學部、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深圳研究生院另行各自制定)。標準為10000元/人/學年,每年的獲獎人數比例占全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10%左右。5、除專業學位研究生、外國留學研究生以及其它經特別說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招收的研究生按其招生簡章繳納學費以外,各年度未獲得獎學金的同學,也須按上述標準繳納學費。6、各學院(系、所、中心)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根據崗位工作發放津貼。7、有關獎助學金具體規定參見研究生院獎助辦網站(/jzgz/wjhb/)。八、學生住宿1、2013年我校繼續實行住宿收費制,住宿費用自理。2、除在軟微學院和在深圳就讀的同學外,其它專業學位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研究生以及其它經特別說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招收的研究生,住宿及其費用自理,學校不提供住宿。3、屬于“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新疆研究生培養基地計劃”、“北京大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校院合作計劃”招收的研究生,學校可以協助安排住宿,費用自理。九、調劑錄取1、我校各院系內各招生專業名額可根據生源情況相互調劑。2、我校努力協助達到教育部復試分數線及相關要求,而由于本校名額所限未能錄取的考生調劑其他單位。十、違紀處罰如發現考生有申報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我校將通知其所在單位,并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嚴肅處理。十一、招生咨詢北大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及有關注意事項、可在北大研究生院招生網頁(/zsxx/sszs/shuozsjzjml/)查詢;咨詢熱線(010)62751354、(010)62756913、(010)82802338(醫學部)。免試生咨詢電子郵件為grsmss@,應試生咨詢電子郵件為grszsb@。醫學部電子郵件為zsyjs@。北大研招辦對外咨詢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四(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及周五上午,辦公地點為北京大學紅二樓2102房間(郵政編碼為100871),歡迎廣大考生來函來訪。十二、其他事項1、北京大學醫學部及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獎助學金和住宿等具體事宜請詳見其招生簡章。2、如在2013招生年度國家出臺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及時予以公布。2013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招生專業目錄系所名稱招生人數專業研究方向初試科目(代碼)中國語言文學系70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人數:501.理論語言學

02.對外漢語教學

03.語音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選一門③620語言學④851語言學專業基礎系所說明:擬錄取推薦免試生38人(推免生總數中含碩博連讀生(3年+3年)5人),總名額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參考書目,不提供復習資料和往年試題。北京大學(05)文學科碩士研究生歷年復試分數線(2013-2009)學科門類年份總分政治英語專業課專業課文學(05)2013年34050509090文學(05)2012年35050509090文學(05)2011年34550509090文學(05)2010年33550509090文學(05)2009年33050509090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報錄比(2012-2010)系所名稱專業年份報考人數錄取人數推免人數報錄比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12年3633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11年3723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10年3644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推薦參考書目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

陳保亞《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

徐通鏘《語言論》《歷史語言學》《基礎語言學教程》

郭錫良《古代漢語》唐作藩《音韻學教程》

王力《漢語史稿》《漢語音韻》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

朱德熙《語法講義》《語法答問》《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林燾、王理嘉《語音學教程》

王理嘉《音系學基礎》關于2013年北京大學考研初試考點考場安排和考試用具的通知根據教育部研究生入學考試考場規則要求:考生遲到15分鐘后,不得參加當次科目考試,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于考試結束前30分鐘,考生交卷出場后不得再進場續考,也不得在考場附近逗留或交談。一、關于考場安排的說明1、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下載打印本人《準考證》,其上已注明參加入學考試的考場及所屬教學樓、教室的名稱。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考生,考場安排在北京大學醫學部逸夫教學樓。2、北京大學校本部及北達資源中學考場分布示意圖請參見“北京大學考場位置圖”(見附圖)。3、考生應于考試前一天(1月4日)了解考場所在位置及交通情況。由于北達資源中學尚有期末考試,請勿進入其校園。4、考生須在每科開考前30分鐘到達考場。由于考場周邊車位有限并根據我校《關于限制校外機動車進入校園的通告》的要求,考試期間請考生不要自駕車前往。5、考試期間,請遵守校園管理規定,特別是不得在中學校園內吸煙、喧嘩。6、考試期間為方便考生中午用餐,餐飲中心在農園食堂、燕南美食、康博思快餐和暢春園設立臨時飯卡出售柜臺,考生可憑準考證購買臨時飯卡就餐。餐卡每張20元(實際可用16.15元),有效期僅限5-6日,過期作廢,余額不退。二、關于入學考試使用考試用具的說明考生憑準考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進入考場,除使用必要的文具(如鋼筆、圓珠筆、2B鉛筆、橡皮)參加入學考試以外,還可以根據以下說明攜帶相應的考試用具:1、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文件要求,統考科目(含數學一、數學三、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等)的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2、準考證上已注明的專業課考試科目,可以使用無字典存儲和編程功能的算術計算器,未做說明的科目均不得使用計算器。3、報考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命題創作專業課考試要求校方提供4開素描紙兩張,草稿紙(8開)一張,考生自備畫具(畫板、直尺、鉛筆、橡皮等)。考生嚴禁攜帶參考書、圖片、速寫本等與考試相關的資料進入考場,違者取消考試資格。國家統考科目答卷全部采用答題卡作答,統考科目答題卡選擇題使用2B鉛筆作答,非選擇題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三、部分管理類專業學位碩士的復試思想政治理論和英語聽力考試安排根據我校相關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規定,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匯豐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工程管理碩士,2013年招生實行提前面試,故已參加提前面試并獲得有條件錄取的考生必須參加復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以及英語聽力考試,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未參加提前面試者,不參加本次考試。具體安排詳見北京大學關于2013年MBA、MPA和MEM復試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的通知。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2012年12月26日初試真題北大620語言學歷年真題(2010-2003)2010年北大619語言學理論真題自擬一個具有二層性的符號,并以此為例說說你對符號二層性的理解。(15)

2、音素劃分為輔音和元音的依據是什么?請舉例說明。(15)

3、中古全濁聲母到現代漢語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以此為例說明語音演變的規律特點。(15)

4、舉例說明“時”和“體”的區別。

5、換喻是什么?換喻有幾種類型?請舉例說明。(15)

6、什么是語言結構規則的遞歸性?請舉例說明。遞歸性和語言結構的層次性有什么關系?“山上架著炮”為什么會有歧義?(25)

7、什么是詞類?詞類劃分的標準是什么?請舉例說明。(25)

8、什么是音位的區別特征?什么是單向聚合?什么是雙向聚合?請說明它們在語言演變上的不同特征。(25)2000年北大中文研究生入學考試語言學專業試題1.根據下面材料,請分別建立AC的對應關系和BC的對應關系,并說明AC的對應關系和BC的對應關系有什么區別(20分)。

詞項A語言B語言C語言

人gogory

手gakari

走gikhirei

一ghogury

山ghakeri

水ghikhIrei

2.下面3列實例都是包含有“老”的片斷,請分析這3列實例有什么區別(20分)。

老李老虎老板

老張老鷹老手

老劉老鼠老實

3.漢語普通話的上聲字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調。漢語普通話的“一”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調。請說明這兩種變調有什么區別(10)。

4.比較以下漢語材料:

mei51妹

mu214姆

ma55媽

是否可以說m是跟“女性”意義有關的語素?為什么?(10)

5.對一個能夠完整記錄某語言的文字系統來說,任意性原則起什么作用?(10)。

6.請說明句法研究中轉換規則的必要性(10)

7.為了說明句法單位的組合條件,你認為語義研究需要從哪幾個層面入手?其中哪些層面是語言學研究可以控制的?(20分)北大851語言學專業基礎歷年真題(2010-2006)2010年北大854語言學專業基礎真題語言學基礎

一、大綜合

1、提出“為何寫作”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是()。

2、提出“別材別趣”的詩歌理論的南宋理論家是()。(代表作《滄浪詩話》

3、“其文凄而能諧,婉而多諷”是魯迅對《儒林外史》的評價。

4、古希臘神話中勇敢闖過16道難關的大力士是()。中國第一部詞典是()。

6、最后進入《十三經》的是()。

7、“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在古代漢語中,“衣”“食”的聲音和意思都不同,這叫做()。

8、17年文學中,被稱為“圖卷戲”的戲劇是老舍的()。

9、“艷”“yan(4)"的讀法是“四呼”中的()。

10、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詩的代表詩人是郭小川和()。

11、曲水流觴是古代傳統節日()的內容。

12、中國現代文學第一部詩歌集是()

13、郭沫若在作品()中運用了鳳凰在火中重生的傳說。

14、“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是清代著名詞人()的作品。

15、《文學革命論》的作者是()

16、語言的構成包括()和聚合關系。

17、語言的三大主要發源地是古希臘羅馬、中國和()。

18.從造字法來看,“煩”是會意字。

19、“望洋興嘆”的成語出自《莊子?秋水》。

20、紅拂夜奔的著名故事出自唐傳奇()。

21、我國古代收錄神話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經》。

22、茅盾的《春蠶》、《秋收》、《殘冬》被稱為農村三部曲。

選擇題:

1、《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出自哪部作品集()

A警世通言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驚奇

2、下列屬于抒情詩的是()

A《趕車轉》B《王貴與李香香》C《漳河水》D《向太陽》

3、90年代女性文學代表作是()A《一個人的戰爭》(林白)B《方舟》(張潔,1984)C《弟兄們》D《在細雨中呼喊》(2003,余華)

4、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類書是()A《永樂大典》BC《古今圖書集成》D

6、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在下列哪一步作品中正式成立()A《漢書、藝文志》B《隋書、經籍志》CD《四庫全書》

7、甲骨文發現后,第一部比較系統地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

A劉鶚《鐵云藏龜》B孫怡讓《契文舉例》C羅振玉《殷虛XXXX》D羅振玉《殷墟書契菁華》下列概念不屬于某人的是(非薩特)()ABC畏D惡心

9、馮夢龍搜集的吳語民歌集是()A《掛枝兒》BC《山歌》D

10《》是下列哪一個民族的史詩()

A孜族B藏族C蒙古族D維吾爾族

11、下列有詞素意丟失現象的是()A聽證B裙釵C人物D迷惑

12、古音韻學中,“促聲”指的是()

A仄聲B短調C入聲韻D入聲調

13、錢鐘書說:“唐詩多以風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見勝”。

A筋骨思理BCD

14.《人間詞話》的作者是()

A.王國維

15.語言發展演變的規律是()

A.漸變性和不平衡性

16.下列屬于現代派小說的是()

A無主題變奏B十八歲出門遠行C鋪花的歧路D動物兇猛語言學理論

一、名詞解釋(16)

音位文字詞義的模糊性洋涇浜歷史比較法

二.簡答題

1、列舉說明名詞有幾個語法范疇7分

2、舉例說明什么是聚合關系6分

3、舉例說明什么是音位歸納的互補原則6分

現代漢語

1.用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注音()雄壯典雅反省曲解懲處

2.舉例說明詞典釋義有幾種方式()

3.下列歧義句,說明有幾種可能的意義,并分析歧義產生的原因()

解釋清楚解釋得清楚我昨天吃的飯那孩子親了我一嘴油

古代漢語

一、用音韻學的相關知識分析和回答下列問題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粘衣。

1、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和韻腳,並指出它們屬於《廣韻》的什麼韻。

2、這首詩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請說明原因。

3、如果是近體詩,請指出詩中拗救之處,並指出詩中對仗的用法。

4、指出詩中哪些字是中古次濁聲母字。

二.下面這些繁體字現代漢語都簡化成同一個字,請從形音義的角度來分析它們的異同。(8)

1.憑憑慿

2.簾簾簾

3.吃吃口契

4.厭厭饜

三,標點并翻譯下面一段文字(19)

郅都河東大陽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時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于朝嘗從入上林賈姬在廁野彘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姬等邪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不傷賈姬太后聞之賜都金百斤上亦賜金百斤由此重都濟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拜都為濟南守至則誅瞷氏首惡余皆股栗居歲余郡中不拾遺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為人勇有氣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常稱曰己背親而出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居(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2010年北大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保研真題大綜合(90分,回憶不全):一、選擇(40分):1、“文學性”是哪個流派提出的()A俄國形式主義B法國形式學派CD忘了2、下列哪個詩人不屬于前七子()答案是李東陽(要背過前后七子各有誰)3、不屬于聊齋系統的筆記()《閱微草堂筆記》4、采用第一人稱的是()A《遲桂花》BCD《斷魂槍》5、孫柔嘉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答案是《圍城》6、浙西詞派唱和的集子()·7、玉篇》的作者是()8、判斷四個詞的漢語拼音哪一個需要加隔音符號·一個關于洋涇浜語選不正確的表述9、關于j這個音選不正確的10、四個古漢語句式不是被動式的11、四個古漢句子沒用意動的12、李金發是()派13、選郭沫若詩的意象,答案是天狗14、曹七巧是哪部小說的二、填空(50分):趙州橋傳說是()建的“睡”的古義是(),“走”在古代的的基本義是()·《釋名》的作者是()·甲骨文研究的著作最早的是()·張炎《詞源》論詞要()·日語是()語·jqx發音部位的共同點()·對口相聲中配角叫做(捧哏)·王安憶1991年中篇小說()論及臺灣作家陳映真·中國當代文學中被稱為“東方意識流”的是()·回族民歌中有兩個常見人物,一個是馬五哥,一個是()·許慎對六書中形聲的描述()·《古潭的聲音》作者是(),《啼笑因緣》作者是()·古代指稱人的疑問代詞有()和()·紙本書籍最早的裝幀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把字寫在()和()上·“鄰”的繁體字寫法是()“義”的繁體字()·錢大昕提出的兩個上古音理論()()·《漢堡劇評》的作者是()·中國最早記錄灰姑娘故事的典籍是(《酉陽雜俎》)·“格調說”是()提出的·清代“京華三絕”是()、曹貞吉、顧貞觀·《西廂記》的故事來源是唐代的()·但丁的《神曲》包括《地獄篇》、(《》)、《天堂篇》·王國維研究中國小說的作品()借鑒了西方理論·和梁實秋一起翻譯莎士比亞,卻早逝的是()·家春秋叫()三部曲·吳梅村的那個“沖冠一怒為紅顏”是吳偉業()中的句子三、古文標點斷句10分。貌似出自《國語》。四、作文50分(語言:意內言外)專業課:語言學(50分):一、名詞解釋5*4=20音位文字;預設;復輔音;語言的譜系分類二、以“小王可能不去北京了”說明什么是情態(10)三、舉例說明音位歸納對于描寫語言有什么好處?(10)四、舉例說明研究語音發展需要哪些方面的材料(10)現代漢語(50分):五、普通話當中的輔音有多重互補現象,請闡釋這種現象并說明為什么拼音方案中沒有對這幾組輔音進行歸并?(15)六、樹皮動物皮人皮英語barkskinskin古漢皮皮膚現漢皮皮皮請闡釋這種現象。(10)七、一組“讓”字句,試從語義方面進行歸納(15)你讓他過來一趟。讓我們蕩起雙槳。不小心讓小偷跑了。政府讓我們明天就搬走。這個房間安靜得讓人發呆。老板,讓俺倆進去吧。……八、給了一張1933年的方言分區地區圖,分為華南官話、華北官話、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六大區(圖例中還有個海南方言)。請對該圖進行評述。(10)漢語史(50):九、名詞解釋:三十六字母;犯孤平(3*2=6)十、1簡要說明中古聲母到現代漢語中的發展演變。(6)2學界對詞綴“們”的來源主要有哪些解釋,請簡要評述。(6)3說明上古漢語當中的復音詞的構詞方式(8)?記不清題干了……這道題都沒來得及答十一、結合例句說明詞綴“頭”的發展演變。(12)十二、古文標點和翻譯。(12)使解揚如宋,使無降楚,曰:「晉師悉起,將至矣。」鄭人囚而獻諸楚,楚子厚賂之,使反其言,不許,三而許之。登諸樓車,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將殺之,使與之言曰:「爾既許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無信,女則棄之,速即爾刑。」對曰:「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信載義而行之為利。謀不失利,以衛社稷,民之主也。義無二信,信無二命。君之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無霣,又可賂乎?臣之許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祿也。寡君有信臣,下臣獲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歸。(左傳·宣公十五年)2008年北大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全國統考試題(初試)一、解釋下列概念并舉例說明(總分24分)1、語法手段2、語言的層級機制3、會話含義4、音位的區別特征5、語言融合6、波浪理論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總分48分,每題8分)1、舉例說明固定用語的特點2、試對比語言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并闡釋二者在語言系統中的重要地位3、句式變換有何特點,舉例說明句式變換中的平行性原則4、結合實例概說語義場的作用5、比較洋涇幫語和克里奧目爾語的異同6、語音有何種屬性,舉例說明三、簡述下列問題(總分40分,每題10分)1、說說語言與文字的關系2、語言結構中的歧義有哪些,有哪些辦法可以消解,這些方法給你何種啟示,請具體描述3、現在經常有年輕人這樣說,你有去圖書館嗎,你有吃飯嗎,你有買嗎,有人說這種用法不規范,需要加以規范,對此你有何看法4、比較古英語和當代英語中的第一人稱的數和格,談它們的變化,并用具體實例闡釋語法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對比人類的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闡述二者在人類言語交際交際中的作用(18分)2009年北大中文大綜合一.填空

1.《紅樓夢》中盛贊的“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詩句,出自宋代詩人范成大。

2.《九歌》是屈原別具風格的一組祭歌,共有11篇,其中最后一篇《禮魂》系送神之曲。

3.班固《漢書》中對司馬遷所著史書或稱之為《太史公》,或稱《太史公記》,或稱《太史公書》,從東漢后期(三國?)時期以后,人們才逐漸稱之為《史記》。(謝未名)

4.“無我之境”是王國維對陶淵明《飲酒》其五的詩歌評價,“金剛怒目式”是魯迅對陶淵明《詠荊軻》《讀<山海經>》等作品的評價。

5.明代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都因寫到夢境,文學史上遂稱之為臨川四夢。

6.新文學第一部小說集《沉淪》。

7.魯迅曾創作過的一部文言小說是《懷舊》。

8.吳蓀甫是小說《子夜》中的人物。

9.50年代中期,郭小川寫有《一個和八個》未及發表就在文學界內部受到批評。

10.中篇小說《叔叔的故事》作者是王安憶。

11.介子推的傳說和傳統節日寒食有關。

12.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詩是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

13.老舍先生的創作,既有濃重的北京文化特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國小說家的影響,其中對他的寫作題材乃至文體影響最深的英國作家是狄更斯。

14.周作人不僅是現代重要作家,同時還是翻譯家,他所翻譯的著名寓言作品是《伊索寓言》。

15.語言符號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依次出現,這是語言符號的線條性。

16.從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的發展經歷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等三個階段。

17.重慶話屬于北方官話的次方言西南官話。

18.從造字類型看,“眾”是會意字。

19.“一聽罐頭”的“聽”和“聽見”的“聽”的關系是同音詞。(同形詞)

20.“時有今古,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這幾句名言,出自陳第的論著《毛詩古音考》。

21.我國高校第一部音韻學教科書是《文字學音篇》,作者是錢玄同。

22.最早將殷墟甲骨文搜集出版的是劉鶚的《鐵云藏龜》。

23.《山海經》在中國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中屬于子部小說類。(一說史部地理類)

24.《國語》舊稱以《左傳》材料之余編成,故亦名《春秋外傳》(一說《左氏外傳》)。

25.八股文又叫制藝、制義(時文)、文章題目主要出自四書(或四書五經)。

二.選擇題

1.“審美體驗”與“非審美體驗”的關系是()

A.是對立的B.是互補的C.是無關的D.是相反的

2.下列哪種理論不屬于柏拉圖的理論()

A.模仿論

B.象征論

C.天才論

D.靈感論

3.下面哪一本書不屬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判斷力批判

B.歷史理性批判C.純粹理性批判D.實踐理性批判

4.“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是謝靈運哪首詩作中的名句?()

A.《登池上樓》B.《白云曲》C.《入彭蠡湖口》D.《過始寧墅》

5.韓愈主張“辟佛”的論說文是()

A.原毀B.原鬼C.原道D.原性

6.被魯迅先生稱為“有意為小說”(《中國小說史略》)的是()

A.六朝志怪B.唐代傳奇C.宋代話本D.明清章回小說

7.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結合作文理論的清代學者是()

A.劉大魁B.方苞C.姚鼐D.孫星衍

8.阿城的中篇小說《棋王》通常被劃歸為哪個文學流派的代表作?()

A.知青文學B.尋根文學C.現代派小說D.先鋒小說

9.散文集《隨想錄》的作者是()

A.金克木B.孫犁C.張中行D.巴金

10.以下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是()

A.《活著》B.《滄浪之水》C.《將軍吟》D.《九月寓言》

11.季羨林先生回憶文革苦難的散文()

A.《流年碎影》B.《牛棚雜憶》C.《干校六記》D.《清塘荷韻》

12.張愛玲的小說集是()

A.《商市街》B.《熱風》C.《雨天的書》D.《傳奇》

13.陳白露是曹禺哪部話劇里的主角?()

A.《日出》B.《北京人》C.《雷雨》D.《原野》

14.《看見她》的作者是()

A.劉半農

B.胡適

C.董作賓

D.郭沫若

15.盤古傳說最早記錄者是三國時代的()

A.徐整

B.曹丕

C張衡

D王粲

16.中國流行的棄老傳說是在()的《棄老國》故事影響下產生的。()

A.古希臘

B.古印度C.古巴比倫D.古埃及

17.中國神話傳說中,神圣的婚禮是()發明的。

A.黃帝B.伏羲C.炎帝D.神農

18.2008年去世的著名學者王元化先生其比較文學代表作是()

A.《文心雕龍創作論》B.《中國文化在啟蒙時期的英國》

C.《論契合》

D.《中德文學研究》

19.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中文譯者是英語文學專家和著名詩人()

A.卞之琳

B.梁實秋

C.孫大雨D.羅念生

20.英國著名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是()

A.生成語言學家

B.社會語言學家

C.功能語言學家

D.結構語言學家

21.下列各組輔音中,都是擦音的一組是()

A.【s.n】B.【z.p】C.【x.f】D.【v.m】

22.瑞典語屬于印歐語系的()

A.波羅的語族

B.日耳曼語族

C.羅曼語族

D.斯拉夫語族

23.以下哪個地區的方言不屬于吳方言?()

A.上海

B.蘇州

C.寧波

D.南京

24.下面哪個簡化字的簡化方式是“草體楷化”?()

A.雖

B.長

C.淚

D.塵

25.“用”的基本義是()

A.費用:貼補家用

B.使用:用筆寫字C.吃喝:用飯

D.因此:用特函達

第二部分

一名詞解釋

1.推恩令

2.《<紅樓夢>評論》(王國維)

二明人楊慎云:“唐人詩主情,去《三百篇》近;宋人詩主理,去《三百篇》卻遠矣。”請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30分)

三談談明代中后期思想文化領域反理學思潮的興起和影響。(30分)

四試論現代文學中的“故事新編”。(30分)2008年北大中文大綜合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楚,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出自(韓非子·五蠹)。

3、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4、《文心雕龍?才略》篇“盡銳于三都,拔萃于詠史”稱贊的是(左思)。

5、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激賞(《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

6、李白《渡荊門送別》中說“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7、陶淵明在(《飲酒·其五》)其二中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之句。

8、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9、評價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是(韓愈)。

10、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11、散文《金石錄后序》的作者是(李清照)。

12、(《西廂記諸宮調》)是現在唯一完整的一部諸宮調作品。

13、關漢卿《救風塵》劇中救助落難女子宋引章的是(趙盼兒)。

14、散曲的體式主要分為(小令)和套數。

15、對郭沫若影響最大的美國詩人是華爾特.惠特曼

16、曹七巧是(《金鎖記》)里的人物。

17、《山地回憶》的作者是:孫犁

18、聞一多的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

19、王國維自殺的時間是(1927年6月2日上午)年。

20、《春醪集》作者是(梁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