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社會福利思想_第1頁
中世紀社會福利思想_第2頁
中世紀社會福利思想_第3頁
中世紀社會福利思想_第4頁
中世紀社會福利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

中世紀的社會福利思想主講:周紹賓xnzhoushaobin@163.com導入從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到17、18世紀英國和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是西歐封建社會統治的時期,史稱“中世紀”。這個階段又可分為兩個時期:5-15世紀,是封建社會形成、發展和繁榮的時期;16~18世紀,是封建社會開始瓦解,資本主義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

第一節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背景:在西歐封建化的過程中,羅馬帝國后期已被奉為國教的基督教,被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教會成為一種封建組織,僧侶成為擁有1/3土地的大土地所有者。世俗的和宗教的封建領主經過激烈的權力爭斗,于11世紀確立了教皇在宗教事務和世俗事務中的至高無上的權力。為鞏固封建秩序和神權統治,教會發展了一種與基督教教義完全符合并與封建主義相適應的理論體系,這就是經院哲學。經院哲學體系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也是該體系的最后完成者叫托馬斯·阿奎那。

第一節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生平與著作:(1225~1274)

[ThomasAquinas]13世紀意大利神學家

,經院哲學家,有“天使博士”之稱。阿奎那畢生從事宗教活動,寫了60多本著作,主要有《亞里士多德著作注釋》、《反異教大全》、《神學問題討論》和《神學大全》。《神學大全》是一部用基督教觀點說明自然和社會的一切問題的、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百科全書,阿奎那也因此被奉為“神學泰斗”。

第一節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阿奎那的主要福利思想:阿奎那的社會歷史觀上帝創造了世界,它既是世上萬物運動變化的“第一推動者”,又是萬物行動目標的指揮者。

阿奎那的幸福觀

個人幸福和公共幸福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還有質的區別。個人從屬于社會,個人幸福不是最后的目的,而公共幸福才是其他一切幸福所促成的最高價值。人們組成社會和國家的目的是為了到天國去獲得最后幸福,與上帝在天國享受永恒的快樂。

第二節重商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重商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15~18世紀,是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形成其所必備的三個條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廣闊的市場、大量的貨幣資本——一一準備就緒。商業資本家空前活躍,商業資產階級在社會上的地位愈益重要,封建莊園經濟遭到進一步打擊,重商主義經濟思想逐漸占據主導。

第二節重商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重商主義的主要福利觀點:國家主義獎勵增加人口管制食物價格盡力積累貴金屬對外貿易是財富增殖的源泉強調生產勞動的重要性

殖民地理論第三節資本主義早期的濟貧思想及其制度一、世界上第一部《勞工法》1349年,英王愛德華三世頒布了最早的一部《勞工法》,但其初衷并不是關注貧窮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勞工法》規定:所有有勞動能力而沒有資產的勞工必須接受任何雇主的雇工,以防止勞工離開教區。同時規定,任何國民不得提供救濟給有工作能力的乞丐。

第三節資本主義早期的濟貧思想及其制度二、英國社會福利實踐的變化教會救濟責任(1536年)濟貧稅(1572年)《濟貧法》(1601年)新《濟貧法》(1834年)斯賓漢姆制度(1795年)一系列社會福利制度(1870-1914年)第三節資本主義早期的濟貧思想及其制度三、對《濟貧法》的評價濟貧法以立法的形式將社會福利制度化,規定了政府在濟貧事業中的責任和主導作用。政府通過征稅救濟貧民,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成為福利制度形成的標志。強調救濟對象要盡可能地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救濟。規定了家人親屬有救濟貧困家庭成員的責任。

第四節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一、文藝復興的涵義和背景文藝復興(Rebirth,Revival都是復活,法國百科全書派首次用Renaissancen)是與宗教神學、經院哲學和封建文化不同的、以人和自然為研究對象的世俗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漫長的發展進程中,雖也出現過對反動神學、經院哲學等進行批判的“異教”,但從沒有和也不可能出現像文藝復興時期這樣,對所有舊秩序和舊思想進行猛烈抨擊,對人類自然本性大力推崇。第四節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成長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在古代思想寶庫中尋找有力武器,以一句古老箴言“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無所不有”為口號,主張以個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

第四節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二、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詩人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稍后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佩脫拉克(FranCesoPetrarch,304~1374)、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達.芬奇(LeonardDaVinci,1452~1519)、彭波那齊(PietroPomponazzi,1462~1524)等;法國的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1495~1553)、蒙臺涅(MichelEyquemuDeMontaigne,1533~1592);英國的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等等。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