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升華和凝華第三章物態變化學習目標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3、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課前導學1、升華:物體由
的過程叫做升華;2、升華要
熱。3、凝華:物體由
的過程叫做凝華;4、凝華要
熱。5、升華的例子:
、
、
。6、凝華的例子:
、
、
。大開眼界課堂導學放熱放熱吸熱吸熱固態液態氣態液化熔化汽化凝固??物質能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直接變化嗎?回顧碘的升華凝華探究實驗1、實驗過程中,給燒瓶里的碘加熱,杯中看到什么現象?有無液態碘出現?
2、為什么要用酒精燈加熱,不加熱行嗎?3、停止加熱,看到了什么現象?4、通過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
升華12
凝華生活物理水蒸氣凝華思考:窗花出現在玻璃窗的內側還是外側?內側小冰晶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會有冰花?!锴锒竟?,玻璃窗上會“出汗”霜是怎樣形成的生活物理生活物理“霧凇”水蒸氣凝華小冰晶
嚴寒的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锍睗褚路栏缮钗锢?、燈泡為什么會變黑?2、黑色的物質是怎么形成的?……燒黑的燈泡鎢絲鎢蒸氣鎢的顆粒?固態固態氣態升華凝華吸熱放熱生活物理冰棍外表的“白粉”生活物理衣柜里的樟腦丸消失裝彈人工降雨
固態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將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壓縮、冷卻而成的,如果將它放在空氣中,會長出如圖的冰狀胡須。固態的二氧化碳在空氣中極易發生升華,從而吸收了周圍空氣中的熱量,把干冰撒入冷云層中干冰升華吸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粒或液化小水珠人工降雨剖析圖小冰粒變大而下降人工降雨剖析圖下降暖流遇到暖流熔化為雨點降落人工降雨剖析圖干冰(固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升華吸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液化冰晶小水珠雨遇到暖空氣后,冰晶溶化舞臺上噴出的干冰瞬間升華,從周圍吸熱,導致溫度下降,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華成小冰晶懸浮在空氣中,即我們所見到煙霧。(離干冰比較近的地方的水蒸氣將直接凝華成小冰晶)
你一定看過中央電視臺文藝晚會吧,向舞臺上噴灑干冰,能產生縷縷青云或淡淡薄霧,這種特殊效果是如何產生的?干冰的其它應用:舞臺“煙霧”制冷防腐廣泛用于舞臺、劇場、影視、婚慶、慶典、晚會效果等制作放煙
當用火車運載鮮魚時,它就守衛在鮮魚的旁邊,起制冷防腐的作用.干冰外表像冰,可作為防腐劑,它比冰優越得多.干冰熔化時不會像冰那樣變成液體,它全部升華,四周干干凈凈.干冰冷卻的溫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華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能抑制細菌的繁殖生長.
升華凝華概念
特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干冰(固態的二氧化碳)空氣中的水蒸氣升華吸熱水蒸氣遇冷液化凝華舞臺制造“煙霧”實現人工降雨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質生產力政策
-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靜電場及其應用第一節電荷教學設計教案2份
-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數學七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肌纖維瘤的臨床護理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反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 服裝銷售總結模版
- 醫院護士面試試題及答案
- 一級消防試題及答案案例
- 2025年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期末檢測題及答案(一)
- 美妝品牌購物中心美妝專區綜合委托經營合作協議
- 血透室手衛生規范
- 儲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
- 社工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山東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電子商務教學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陜西省歷年中考作文題(2002-2024)
- 《全消光錦綸6切片制備工藝流程分析9200字(論文)》
- 收費室考核細則
- 《東莞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2020
- CHINET2024年全年細菌耐藥監測結果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