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閣夜 《閣夜》教學設計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閣夜 《閣夜》教學設計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閣夜 《閣夜》教學設計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閣夜 《閣夜》教學設計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閣夜 《閣夜》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閣夜》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杜甫的詩歌風格,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積累名句。2、技能目標:把握詩歌風格,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想象、欣賞,領會詩歌內涵。3、情感目標: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導入新課】導入語:詩歌的鼎盛時期唐代出現了兩位大詩人:詩仙太白、詩圣杜甫,一個代表浪漫主要的高峰,一個代表現實主義的高峰。誰能分別說說代表這兩位詩人的“浪漫”與“現實”的經典詩句?(學生回答)教師:杜甫的詩歌大多流露出關心民眾,同情疾苦的憂國憂民情懷。你們一定讀過許多杜甫的詩歌,你們從中了解到他的詩歌有哪些風格呢?(學生回答:悲涼、滄桑、憂國憂民)教師:是的。這是大家一貫以來所接受的杜甫的詩風。然而,杜甫的詩風不僅如此,還記得那首《江畔獨步尋花》嗎?大家一起來吟誦。(學生齊聲朗誦)這首詩歌中我們感受到凄涼、悲愴嗎?那么,在正式進入《閣夜》這篇課文之前,讓我們一起粗略地了解杜甫的不同詩風。新授課階段組織學生粗略探討杜甫詩歌中的兩種風格。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水檻遣心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風格一:閑適情趣,安靜明秀境界,細膩的景物描寫,形成蕭散自然的特色。別贊上人百川日東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蕩,何時有終極。贊公釋門老,放逐來上國。還為世塵嬰,頗帶憔悴色。楊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異縣逢舊友,初忻寫胸臆。天長關塞寒,歲暮饑凍逼。野風吹征衣,欲別向曛黑。馬嘶思故櫪,歸鳥盡斂翼。古來聚散地,宿昔長荊棘。相看俱衰年,出處各努力。赤谷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豈但歲月暮,重來未有期。晨發赤谷亭,險艱方自茲。亂石無改轍,我車已載脂。山深苦多風,落日童稚饑。悄然村墟迥,煙火何由追。貧病轉零落,故鄉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為高人嗤。風格二:杜甫處于干戈擾攘的亂世,奔走衣食,貧病交加,但在詩歌中,抒寫的卻不局限于他個人的苦難,而是更多地想到國家和人民,想到周圍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這種深厚的感情,寬廣的胸襟,使得他的詩歌體現的不是一種委瑣貧弱的感情,而是一種高尚的充實而有力的“悲而壯”的激情,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劇題材的作品表現為獨有的“沉郁頓挫”的風格。三、朗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歌風格與內涵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①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歌。②提問:《閣夜》的風格是怎樣的?從中你體會和感受到什么?(教師提示:展開想象,從景與情兩方面來回答。點評,充分肯定學生的作答,歸納: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詩歌風格是沉郁頓挫,在寫景、寫情中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四、簡介寫作背景為了幫助同學們深入理解詩歌內涵,有必要向同學們介紹作者寫這首詩歌的背景:這是大歷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鄭虔、蘇源明、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斷地遷徙飄蕩,他憂時傷亂,心情十分沉重,寫下了這首詩。五、朗讀詩歌,深入理解詩歌內涵(一)反復誦讀①范讀;②由學生齊讀;③教師作適當點撥,如在停頓、輕重、節奏、情感等的處理上要著重指導強調:“催”、“霽”“聲”“影”等字要重讀,要表達出沉郁、悲涼的情感。節奏、停頓如下所示: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二)、合作探究,理解詩意①歲暮陰陽催短景,②天涯霜雪霽寒宵。提問:開頭兩句點明了寫作的時間、地點分別是什么?“催”和“霽”如何理解?作者處在怎樣的一個特定環境中?1、學生合作、交流、作答。2、教師點撥、點評、補充、歸納:①注釋:歲暮:一年即將終結;指冬季。陰陽,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②賞析要點:一“催”字,形象地說明夜長晝短,使人覺得光陰荏苒,歲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淪落天涯意。當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晝,詩人對此凄涼寒愴的夜景,不由感慨萬千。霽,原指雨后或雪后轉晴,這里指霜雪之后轉晴。《紅樓夢》中有寫晴雯的詩句:“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這里的“霽月”指雨后月出,古人常用這種自然現象比喻人的品德高尚。3、學生根據分析朗讀①②句。

③五更鼓角聲悲壯,

④三峽星河影動搖。提問:作者聽見了什么聲音?看見了什么景色?同學們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并把作者的所聞所見用帶有文學色彩的語言描繪出來。1、想象、進行再創造的描述、暢所欲言。2、組織學生互評、給予肯定、補充、歸納:①注釋:五更:時間已從初夜到夜盡,點出詩人獨坐之久,思緒之多。鼓角:暗示當時軍民混戰,內亂不已的時代環境。用悲壯加以形容,說明作者心之悲涼。動搖:山河之動搖,社會的動搖。說明詩人心之“動搖”。②賞析要點:這兩句寫“寒宵”的所見所聞,上句緊承上文“宵”字,寫黎明前聽到的當地駐軍的鼓角,暗示了詩人的徹夜未眠,可見憂心之重。“鼓角聲”“聲悲壯”與“五更”的巧妙結合顯示了夔州一帶的戰爭氣氛之濃。下句寫三峽美麗的夜景,因為雪過天晴,故三峽中隱星可見,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搖曳不定。此聯的妙處在于詩人把對時局的關懷和三峽夜深美景的欣賞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將詩人悲壯深沉的情懷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偉麗”中深蘊著詩人悲壯深沉的情懷。3、分析③④句。⑤野哭千家聞戰伐,⑥夷歌數處起漁樵。提問:這里的“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如何理解?1、合作、思考、交流、回答。2、引導、點評、補充、歸納:①注釋:野:村落之荒涼。千家:死者之多,災難之重。野哭千家:千家慟哭傳徹四野,暗指軍閥混戰給廣大人民生命財產所帶來的嚴重損失。夷歌:少數民族的歌謠,異鄉的歌謠,暗指自己衰年多病仍流落異鄉。與“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用法相同。②賞析要點:“野哭”二句,寫拂曉前所聞。一聞戰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慟哭,哭聲傳徹四野,其景多么凄慘!夷歌,指四川境內少數民族的歌謠。夔州是民族雜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間,漁夫樵子不時在夜深傳來“夷歌”之聲。“數處”言不只一起。這兩句把偏遠的夔州的典型環境刻畫得很真實:“野哭”、“夷歌”,一個富有時代感,一個具有地方性。對這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來說,這兩種聲音都使他倍感悲傷。3、學生根據分析朗讀⑤⑥句。⑦臥龍躍馬終黃土,⑧人事音書漫寂寥。“臥龍”、“躍馬”和“人事”、“音書”分別指什么?這兩句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①注釋:臥龍:諸葛亮——忠臣。《蜀書·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躍馬:公孫述——逆臣。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人事:交游,指家人、朋友。音書:書信。

人事音書漫寂寥:漂泊天涯,音書斷絕。②賞析要點: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象諸葛亮、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不論他是賢是愚,都同歸于盡了。現實生活中,征戍、誅掠更造成廣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這點寂寥孤獨,又算得了什么呢?這話看似自遣之詞,實際上卻充分反映出詩人感情上的矛盾與苦惱。尾聯借古人賢愚同歸于盡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顯示出內心的凄苦萬狀。課堂小結這首詩是詩人在大歷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閣作所。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的意思。作者從寒宵雪霽寫到五更鼓角,從天空星河寫到江上洪波,從山川形勝寫到戰亂人事,從當前現實寫到千年往跡,將恢弘的意象和沉郁頓挫的情感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那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悲愴之慨,表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作業見同步練習部分拓展提升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1949年4月,我解放大軍,縱橫捭闔,勢如破竹,直逼南京,國民黨反動派很快如鳥獸散。B.中國人民絕對不會允許任何形式的“臺獨”陰謀得逞,我們將聽其言、觀其行,對臺灣新領導人將把兩岸關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C.美國政府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于其軍用飛機侵犯我領空、撞毀我飛機一事,剛剛向中國人民道歉,馬上又否認其侵略罪行。這種朝秦暮楚的行徑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D.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億中國人的精華,對他們的宣傳、報道只要屬實,連篇累牘,都不算過分。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A.一名市民觀察員說,公交系統關乎于每一個市民的日常生活,它在整個城市建設中的分量不容忽視。B.要進行素質教育,關鍵在于應該以改變教育思想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變,取決于教育體制和整個社會人才觀念的轉變。C.最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有利于保護心臟,因為巧克力中含有一種叫做“多酚”的物質,它能保護細胞,使其免受損傷。D.進入21世紀后,我國加大農村飲水解困工作力度,把維護群眾的生命健康,解決群眾生活中的飲水難,作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進行優先考慮和安排。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憂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蚤夜憊心力不少懈,事細巨必躬親。(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苤①采采苤,薄言②采之。采采苤,薄言有③之。采采苤,薄言掇④之。采采苤,薄言捋⑤之。采采苤,薄言袺⑥之。采采苤,薄言襭⑦之。【注】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苤(fúyǐ):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ǒ):摘取、拾取。⑤捋(luǒ):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披在腰帶間裝物。(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2分)(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