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專題線索:主要闡述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今天中國社會歷史性的巨變: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從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有重大成就,也有失誤和挫折。(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三個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此為標志分為前后兩個時期)↓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國民經濟高速、健康、穩定發展,已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確了新的奮斗目標)第1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課標要求:概述20世紀50—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總結其經驗教訓。一、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背景1、改造的基礎:49-52年人民政府進行了土改和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在沒收官僚資本基礎上建立國營經濟。2、引導農民向社會主義集體化逐步過渡的開端是:互助合作運動。二、過渡時期總路線1、內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造: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實質: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并舉(即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系并舉)三、“一五計劃”:根據過渡時期總路線制定“一五計劃”:1、基本任務:一是集中發展重工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這是從中國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薄弱的國情出發做出的必然選擇;二是建立對農業、手工業以及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三改造的基礎。四、第一個五年計劃1、標志著我國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始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6年);2、第一個五年計劃目的: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3、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工礦業建設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長春第一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4、“一五計劃”的意義: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五、三大改造(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1、時間:1953——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2、內容:(1)農業——農業互助組(社會主義萌芽的性質)→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半社會主義性質)→高級農業合作(完全社會主義性質)(2)資本主義工商業——加工訂貨→經銷代銷→公私合營(贖買政策)(3)手工業——小組→供銷合作社→生產合作社3、實質: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4、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六、《論十大關系》(1956年9月):提出了開辟一條與蘇聯不同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問題的是。七、中共八大1、時間:1956年9月2、背景: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1)國內形勢: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2)國內主要矛盾:即階級矛盾已基本解決,3、內容:(1)八大確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是: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4、評價:中共八在提出的許多方針和設想富有創造性和正確性,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八、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3、大躍進:(1)表現:大辦工業、農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標——完全違反客觀經濟規律。(2)啟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4、人民公社化運動:(1)內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一平二調:絕對平均主義;(2)啟示: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5、主要標志: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6、后果: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7、面對三年經濟困難,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其中核心為調整。調整的含義是: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8、1956——1966年的成就: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福建、寧夏、青海、新疆四個省第一次通了火車。9、1966年國民經濟呈上升趨勢的原因有: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經濟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文革”動亂海沒有擴展到經濟領域。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1、1967、1968年國民經濟呈下降趨勢的原因:“文革”動亂擴展到經濟領域。2、1973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復蘇。原因是: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3、1975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以鐵路整頓為突破口。十、★50-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1、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制定符合國情的經濟建設方針。2、必須堅持事實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發展經濟不能違背客觀規律。3、國民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按比例進行。4、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要集中發展生產力。。第2課偉大的歷史性轉折課標要求: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政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間、主要內容、意義)1、思想基礎是: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結果是: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2、時間:1978年12月3、★主要內容有:(1)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2)政治路線: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4)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其中最能體現會議轉折性的決策是: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4、改革的根本原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二、★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所以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戰略決策是黨和國家的一次偉大轉折。三、提出改革開放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意義:1、改革開放大大了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加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2、政治體制改革,促進了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對團結全國人民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起了重要作用;3、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城市實行擴大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的活力得到增強;4、對外開放政策使中國出現了一批經濟飛速發展的特區,并在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四、★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政策的內容?(1)改革開放的政策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2)對內改革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新中國建立后政治體制的一個嚴重弊病是:黨政企不分新中國建立后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弊病是:權利過于集中。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提是: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3)對外開放的基礎是:自力更生;原則是:平等互利。課標要求: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五、經濟體制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1、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1)、★主要內容: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到組,聯產到勞;創辦鄉鎮企業;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鄉、鎮政府;(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最早從安徽、四川兩省開始。(3)、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到1987年,農村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革。(4)、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①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②使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全國農業得到大發展;③鄉鎮企業的創辦,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2、城市:國有企業改革(1)、1984年,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改革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3)、★內容:①管理體制上:把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改為以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的管理體制。②所有制上: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③分配制度上:把分配中的平均主義改為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④產權制度改革:1992年,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4)、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六、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了解即可)內容有兩大部分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2、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1)改革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2)不改革那些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就不能解放生產力。因此,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3)必須以改革總攬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項經濟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進社會發展,隨社會發展不斷深化改革。(4)我的看法:改革是手段,社會發展是目的;社會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系統的全面進步;發展與增長的區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關系。課標要求:概述我國創辦經濟特區、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和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史實,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七、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過程: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點)(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線)(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面)。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帶。(4)、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2、★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我國的對外開放從設立經濟特區——沿海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七、其它知識點:1、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深圳。2、被譽為“進入中國經濟的大門,打開中國市場的金鑰匙”的是浦東。3、經濟特區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成為全國排頭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4、1984年,我國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其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別是秦皇島和湛江。屬于江蘇的有連云港、南通。第3課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1、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確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決定,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具體化、系統化;3、2000年底,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2023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并把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重要內容。二、★市場經濟對現代化建設的意義: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并逐步完善。2、經濟穩定高速增長,創造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新奇跡。3、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邁進。三、其它知識點1、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生產關系中同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環節);3、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的標志是: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召開;4、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是中國,保持年均9℅以上。5、確立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是: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綜合性問題一、建國后工業經濟體制的三次重大轉變(了解)(1)第一次:建國初到1956年后,從建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經濟,向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轉變。①原因:a.照搬蘇聯模式。b.中共缺乏經濟建設經驗,照搬政治斗爭方式。c.主觀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業化。②核心內容:實行和強化計劃經濟,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片面追求工業發展的高速度。③結果:這種體制在建國初期,對于恢復國民經濟,發展工業化建設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其嚴重的弊端是使企業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上經濟成份并存的經濟,從計劃經濟轉變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①原因:黨中央總結了建國以來工業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并借鑒了外國經驗,決定實行工業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②核心內容: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體制,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企業管理方式,實行政企分開等。③結果:增強了企業活力,解放了生產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氣相二氧化硅粉末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植物肥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樹籬修剪刀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林用輪胎鏈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護理教育發展試題及答案探討
- 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木器涂料樹脂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有機除臭劑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有創呼吸機行業應用領域及前景需求潛力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智能工業泵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大學本科生入學登記表(系統版)
- 足球鞋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名著閱讀:簡答、閱讀題(解析版)-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練
- 保密法實施條例培訓
- 2024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地理試題卷
- 2022 年中國和美國的癌癥統計數據:概況、趨勢和決定因素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2022 profiles,trends,and determinants
- 2024年航空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深圳機場內場機動車駕駛員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三方共同借款協議書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XX道路危險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臺賬標準化表格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