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堂使用)_第1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堂使用)_第2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堂使用)_第3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堂使用)_第4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堂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課知識回顧2023/2/3宋明理學三教合一理學的發展創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發展:陸王心學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背景:

知識·梳理對宋明理學的認識2023/2/3

新興的儒學思潮既要回答佛、道關于宇宙、自然的深層思考,還要把這些思考與傳統儒家對現實人生的關懷聯系起來。到宋代,逐漸確立了一個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觀念系統,因而被稱為“理學”。理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國家的新儒學。道佛儒目的什么是理學?2023/2/3程朱理學代表人物及主張程顥、程頤(北宋)朱熹(集大成者)理是本原社會倫理認識論客觀唯心主義*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先理后物(核心)理之源在于天理;“人倫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學之真2023/2/3高考真題1.(2007·海南單科6)宋代理學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學B.佛教思想融入儒學

C.儒家的倫理觀出現本質變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學闡釋儒學的新發展2.(2008·上海單科A組1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長者,斂足拱手。尊長在前,不可口唾。”這是在敦煌發現的唐宋時期少兒啟蒙讀物中的句子,它反映當時的教育

A.鼓勵兒童活潑機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學相長D.注重儒家倫理道德3.(2010·上海單科9)宋代,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

A.從矛盾對立轉換出發B.從天人感應出發

C.從萬物本源出發D.從人的本性出發DDC2023/2/3陸王心學代表人物及主張陸九淵(南宋)王陽明(集大成者)心是本原認識論主觀唯心主義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心即理也“反省內心”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致良知”,“知行合一”2023/2/3高考真題1.(2008?廣東單科5)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在世界的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顥

C.朱熹D.王陽明2.(2009?江蘇歷史3)某思想家強調孝、悌、慈等倫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

C.朱熹D.王陽明DD2023/2/3高考真題3.(2010?遼寧、湖南、寧夏文綜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

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也,物也”

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4.(2010?廣東文綜15)“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首詩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獨尊儒術”

C.王陽明的“心學”

D.顧炎武的“經世致用”AC2023/2/3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共同點:

3、內容相同:4、影響相同:A、都有助于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

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子“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理”。B、都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產生了積極影響1、地位相同:都是宋明理學的突出代表;2、實質相同:都是以儒家綱常來約束社會,維護封建專制統治。2023/2/3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不同點: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物之先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理”在心中。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亦即如何加強個人修養)3、哲學范疇不同:程朱理學屬于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屬于主觀唯心主義。2023/2/3四、現在應該怎樣對待宋明理學?

觀點1

以往對宋明理學,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對朱熹、王陽明全盤否定說:“宋明理學是封建后期的統治思想,為強化封建社會后期的統治服務。從政治作用說,理學是思想史上的濁流。”

觀點2

目前一些學者們,則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學:侯外廬、邱漢生諸先生主編之《宋明理學史》有一段說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學達到了思想發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疇、命題,所討論的問題,是新的,它探究的學術理論的廣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批判、繼承、改造;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2023/2/3精華積極——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自我節制,強調責任使命,凸顯人性莊嚴。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023/2/3糟粕“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清人戴震

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2023/2/3“二十四孝”—郭巨埋兒自己打消了當孝子的念頭,而且也害怕父親做孝子特別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況下,若父親真當了孝子,那么該埋的就是他了。

——魯迅《舊事重提》消極:宋明理學壓抑、扼殺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2023/2/3宋明理學在塑造中華民族性格方面的作用積極作用(可取之處):1)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人與自然、家庭、國家的和諧相處;2)具有憂患意識,鼓舞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3)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自我約束,有利于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4)強調身體力行和自主自強的精神,對中華文化起了推動作用。消極作用(不可取之處):宋明理學壓抑、扼殺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輕視個體自由、重禮輕法、輕視自然科學)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如尊卑等級觀念、重男輕女的觀念。今天我們的態度:批判、繼承、改造;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2023/2/3多元史觀:以社會史觀看宋明理學對古代中國婦女地位的影響(社會史觀主要指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重研究歷史結構和進程。它包括社會變遷史、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等。)從社會史觀來看,程朱理學強調的“存天理、滅人欲”、(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變成了束縛女性自由的綱常名教,成為地方道德標準和地方教化的工具,使女性地位更加低下。女子“從一而終”、“望門寡”和貞節牌坊所彰顯的女性貞節觀,是程朱理學的體現之一,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斷強化,從而成為地方道德標準。2023/2/32023/2/3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4課

明清之際

活躍的儒家思想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溫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

2023/2/3請閱讀以下故事片斷,結合書本內容找出明清之際批判思想出現的背景?2023/2/3明朝,番禺秀才吳必中帶著書童正走在赴京考會試的途中。他是家中獨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縣試都不中,于是老爸吳老爺拿錢為他買了個秀才的頭銜,這樣,吳必中帶著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們走到湖南時,他們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爛,瘦得只剩下骨頭的難民坐在路邊,接著又看到一大幫農民手拿著鋤頭和大刀,一邊大喊:“狗官錢弓梓,拿命來”。他們趕緊避開。后來才知道他們的土地被錢弓梓給強行霸占了。社會拜金逐利風氣盛行專制腐朽的王朝政治,社會矛盾尖銳,人民起義風起云涌。2023/2/3吳必中一邊趕路一邊還不忘死記硬背四書五經,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記住。終于來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熱鬧,大街兩邊都是做買賣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擺賣的西洋玩意,他實在愛不惜手于是買了一個望遠鏡。來到客棧,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樣的考生,有的在高聲談論科舉考試,有的埋頭苦讀,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飯早早地回房看書。以程朱理學為標準的科舉考試,使思想界呈現因循守舊、陳腐不化的習氣。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工商業階層壯大。西學東漸,沖擊中國文化思想2023/2/3◆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產生的社會背景(1)經濟因素:一方面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另一方面統治者極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商品經濟發展。(2)階級基礎: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工商業階層隊伍日益壯大,他們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3)思想因素:日益僵化的宋明理學和八股取士扼殺人的天性,摧殘人的思想,啟蒙思想家要求掙脫思想束縛,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4)政治因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高度強化,日趨腐朽;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5)外部因素:西學東漸(西方科技傳入)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為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綜述,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一時期封建統治危機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義的風起云涌為思想批判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焚書·答耿中丞》余自幼讀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謂矮子觀場,隨人說妍,和聲而已。《續焚書》“萬物皆生于兩”,源于矛盾著的陰陽二氣,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綱五常”的天理。

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李贄的什么樣的“異端”思想?“異端”思想: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一、李贄及其“異端”思想:

李贄宣稱“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贊揚漢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是“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李贄也招收女弟子。從材料中我們又可以看出李贄的什么樣的“異端”思想?

“異端”思想:抨擊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歟。”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各從所好,各馳所長”。李贄及其“異端”思想:李贄

離經叛道生平李贄,號卓吾,福建泉州人。經歷:少年求學—中年做官—晚年入獄思想⑴挑戰孔子和儒學的正統地位⑵批判道學家的虛偽,強調人的正常私欲⑶認為人不能脫離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德⑷批判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主張男女平等影響⑴具有鮮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帶有民主色彩;(3)但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著作《焚書》《藏書》學思之窗:李贄的這封信說明了當時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這封信一方面說明了當時的部分封建官僚和道學家貌似圣賢,實際上自私自利,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反映了理學的沒落;另方面也說明了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工商業者的興起,一批先進的士大夫開始抨擊封建正統思想,要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自由。2023/2/3二、三大進步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2023/2/31、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思想——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西學東漸中,近代科技傳入中國2023/2/3黃宗羲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訪錄》

材料二“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批判君主專制,主張民權2023/2/3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

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認為“工商皆本”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

——《明夷待訪錄》

提出限制君權的主張,學校是決定是非的最高機構2023/2/3黃宗羲思想的影響

顧炎武看過《明夷待訪錄》后說到“中國有人才,民族有大希望!”

梁啟超曾說:“我們當學生時代,《明夷待訪錄》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一再介紹黃宗羲等人進步的政治學說,大量印發《明夷待訪錄》等著作,以有助于宣傳反對君主專制,動員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2023/2/3黃宗羲生平黃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稱梨洲先生。思想⑴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⑵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⑶提倡“法治”,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⑷提出君臣平等⑸主張“工商皆本”影響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推動作用著作《明夷待訪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顧炎武——實踐家

中國宋代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要求經書研究與當時社會的迫切問題聯系起來,并從中提出解決方案的治學方法。

材料一、“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結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國與亡天下?亡國:改朝換代,統治者政權的變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淪亡,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命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材料二“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許官位世襲)于郡縣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輔人君之治。”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時代背景,歸納、評價顧炎武的觀點。觀點:主張“眾治”,把君主的權力分散給百官,以削減君主權力;郡縣長官世襲,擴大地方權力;加強宗法制度。評價:反映了當時社會進步的愿望和要求,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縛。2023/2/3學習延伸:梁啟超,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警句自勉。談談顧炎武和梁啟超為什么有同樣的感受。答案:顧炎武和梁啟超生活的時代都處在國家危亡之際,不約而同地產生了救國救民的思想。顧炎武生平江蘇昆山人,人稱亭林先生。思想⑴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⑶批判君主專制,主張“眾治”⑷反對不切實際學風,提倡實踐和真知影響顧炎武以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著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

經世致用的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開辟了一代重實際、重實證的新學風。王夫之

王夫之——唯物主義哲學家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矣”“事隨勢遷而法必變。”

——《讀通鑒論》

尊重物質運動規律的歷史觀。2023/2/3王夫之生平王夫之,湖南衡陽人。晚年隱居衡陽石船山麓,世稱“船山先生”思想⑴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循天下之公”⑵土地不能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⑶哲學思想:①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其發展有規律②認識論:主觀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③辯證法: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影響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意義,代表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頂峰著作《船山遺書》(《周易外傳》)(《讀通鑒論》)4、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

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二、明清進步思想家代表作主張評價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焚書》《藏書》《明夷待訪錄》《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船山遺書》1、反對神化孔子2、批判道學家偽善3、倡導個性自由發展。1、批判君主專制,提倡“天下為主,君為客”2、提倡“法治”,反對“人治”1、主張“經世致用”2、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世界是物質的2、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挑戰正統思想推動以后反專制斗爭樸實學風思維方法進步體現:(1)反傳統、反教條(2)反封建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3)提倡經世致用(4)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二、明清進步思想家主張評價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1、反對神化孔子2、批判道學家偽善3、倡導個性自由發展。1、批判君主專制,提倡“天下為主,君為客”2、提倡“法治”,反對“人治”1、主張“經世致用”2、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世界是物質的2、靜止是相對,運動是絕對挑戰正統思想推動以后反專制斗爭樸實學風思維方法作用: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批判: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②思想上:反對理學的空談主義唯心主義繼承:①繼承發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②繼承了理學提倡的探索精神和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樣從不同角度批判理學的?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對宋明理學進行了批判。三人批判理學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黃宗羲從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學視君臣之義為天理的倫常觀。顧炎武從經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實學,批判理學的空談。王夫之從唯物主義角度,對理學的唯心主義進行批判;通過運動絕對、靜止相對的辯證關系批判理學形而上學觀點。課堂探究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點(1)反傳統、反教條。以“異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贄,指出儒家經典并非“萬世之至論”,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還提出“男女平等”等觀點,令維護名教傳統的士大夫十分驚懼。(2)反封建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黃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顧炎武提倡“眾治”,反對“獨治”學風。當時的思想家還提出了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這些思想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產生了一定影響。(3)提倡“經世致用”。他們主張為學應求務實,致力于社會變革,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4)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黃宗羲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

★其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通過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構建起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沒有提出新的社會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沒有動搖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促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積極影響:局限:?參見《導學案》“走出誤區”三、明清之際儒學的影響

為什么中國明清時期的民主批判思想

沒能實現社會的轉型?明清時期,中國已經進入封建社會晚期。1.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發展缺乏有力的物質基礎。2.政治上:高度強化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壓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發展,缺乏政治基礎。3.思想文化:禮教綱常和文化專制,阻礙著早期民主想的傳播;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沒有動搖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缺乏思想文化基礎)4.國人風貌:人們深受禮教毒害,迷信愚昧,難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眾基礎。(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那樣波瀾壯闊的景象?)課堂檢測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反對理學家只談義理不談功利的虛無說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異端”思想家李贄A.提倡拜金主義,發展工商實業B.主張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內容的封建禮教D.倡導“經世致用”思想C課堂檢測明未李贄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是A.維護封建禮教B.主張學以致用C.反對迷信崇拜D.抨擊腐朽統治C課堂檢測《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反映了A.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B.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C.知識分子參與政權的愿望D.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要求B課堂檢測明末清初產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爭的高漲B.對文字獄的抗爭C.西方民主思想傳入

D.商品經濟發展和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D課堂檢測新文化運動時期,李大釗發表文章,認為孔子為“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是“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其目的在于說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理論基礎B、孔子是歷代專制統治的標志C、孔子提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D、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都是吃人的歷史A課堂檢測黃宗羲和韓非子對君主專制所持的觀點幾乎截然相反,其決定性因素是A.對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不同B.受外來思想影響程度不同C.所處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不同D.個人文化知識素養高低不同C課堂檢測兩千多年以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利益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發展的特性D.其他思想不能對儒家思想構成威脅C課堂檢測伏爾泰認為,“中國是個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國家。”“在道德上歐洲人應該成為中國人的徒弟”,信奉儒學的中國文人“沒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這足以證明A.當時中國的制度文明比歐洲各國優越B.當時中國文人充分理解“理性”之含義C.儒學的主要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相同D.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家產生過影響D

政治經濟思想代表作共同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重視手工業和商業,提倡“經世致用”都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明夷待訪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讀通鑒論》激烈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