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城關第一中學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冬日絮語馮驥才①朋友送來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臺上說:“看吧,多漂亮的大葉子!”②這葉子像一只只綠色光亮的大手,伸出來,叫人欣賞。逆光中,它的葉筋舒展著舒暢又瀟灑的線條。一種奇特的感覺出現了!嚴寒占據窗外,豐腴的春天卻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③自從有了這盆“香棒”,我才發現我的書房竟有如此燦爛的陽光。它照進并充滿每一片葉子和每一根葉梗,把它們變得像碧玉一樣純凈、通亮、圣潔。我還看見綠色的汁液在通明的葉子里流動。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鮮紅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綠的,心靈的血液是透明的,因為世界的純潔來自于心靈的透明。但是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說自己純潔,而整個世界卻仍舊一片混沌呢?④我還發現,這光亮的葉子并不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為了證實陽光的明媚、陽光的魅力、陽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時證實著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偉大的出現說明庸人的無所不在,小人的惡言惡語不恰好表現你的高不可攀和無法企及嗎?而騙子無法從你身上騙走的,正是你那無比珍貴的單純。老人的生命愈來愈短,還是他生命的道路愈來愈長?生命的計量,在于它的長度,還是寬度與深度?⑤冬日里,太陽環繞地球的軌道變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陽光的雙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臺上,現在卻長驅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墻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佇立在陰影里沉思,此刻迎著一束光芒無聲地微笑了。⑥陽光還要充滿我的世界,它化為閃閃爍爍的光霧,朝著四周的陰暗的地方浸染。陰影又執著又調皮,陽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見被陽光照得晶晶發光的游動的塵埃。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與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與晨曦的界限呢?來自于早醒的鳥第一聲的啼叫嗎?……這叫聲由于被晨露滋潤而異樣地清亮。⑦但是,有一種光可以透入幽閉的暗處,那便是從音箱里散發出來的閃光的琴音。魯賓斯坦的手不是在彈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靈;他還用手思索,用手感應,用手觸動色彩,用手試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們像明明滅滅、強強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間!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鳥,扇著翅膀,飛進布滿陰影的地方。有時,它會在一陣轟響里,關閉了整個地球上的燈或者創造出一個輝煌奪目的太陽。我便在一張寄給遠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賀卡上,寫了一句話: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樂里。⑧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還是天空。⑨盛夏里,有時烏云四合,那即將被崢嶸的云吞沒的最后一塊藍天,好似天空的一個洞,無窮地深遠。而現在整個天空全成了這樣,在你頭頂上無邊無際地展開!空闊、高遠、清澈、莊嚴!除去少有的飄雪的日子,大多數時間連一點點云絲也沒有,鳥兒也不敢飛上去,這不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頭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間,寒空中才有星星閃爍。這星星是宇宙間點燈的驛站。萬古以來,是誰不停歇地從一個驛站奔向下一個驛站?為誰送信?為了宇宙間那一樁永恒的愛嗎?⑩我從大地注視著這冬天的腳步,看看它究竟怎樣一步步、沿著哪個方向一直走到春天。13.從全文來看,作者主要描寫了冬天哪兩種景物?又據此分別闡發了哪些道理呢?(6分)答:
14.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4分)(1)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樂里。答:
(2)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還是天空。答:
15.文章開頭部分寫“香棒”的用意是什么?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6分)答:
16.你能回答文章第⑩段提出的問題嗎?請結合文章的主旨簡要作答。(6分)答:
參考答案:13.(1)冬天的陽光(1分)。自己的心靈透明純凈,世界就會變得純潔光明(1分);世界上的事物既對立又統一(或“事物都是辯證的、兩面的”,答“有陽光的地方總有陰影”也可)(1分)。(2)冬天的天空(1分)。相對于空闊高遠的天空,人顯得非常渺小(1分);追求光明與愛,才是人們永恒的使命(1分)。14.(1)音樂能夠激發人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或“思索”)(1分),清除人心靈上的幽暗(1分),撫慰人的心靈。(2)冬日的天空空闊、高遠、清澈、莊嚴吸引著人們(1分);它深藏著奧秘,引人思索(1分)。15.(1)內容上,借寫“香棒”的綠葉襯托冬日的陽光(1分),突出了冬日陽光的燦爛、明媚、神奇(1分),闡明了萬事萬物相對而生的道理(1分)。(2)結構上,引出“冬日的陽光”,為歌頌冬日的陽光做鋪墊(2分);為文章增添了生活氣息,顯得自然生動(1分)。16.冬天沿著愛(或“光明”“溫暖”)的方向(1分),穿越黑暗(陰影),走出嚴寒(冷冽),走向春天(1分);我們應該用純潔的心靈(1分),走出人生的失意(1分),拓展人生的寬度與廣度(1分),創造一個充滿陽光和愛的世界(1分)。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大先生趙威
先生姓凌,有絕活兒,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一塊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讓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園三結義”還是“三英戰呂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間逃荒來的。凌木匠來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頭最短的時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進了三叔家的院門,繼而是一個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進來的,破衣舊絮,褡褳掛在肩頭,趿拉著一雙單布鞋的腳,有一只似乎受了傷,纏著破布條。正在院里喂雞的三嬸,委實被嚇著了,以為大白天撞到鬼。剛要喊人,“鬼”卻先開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飯的來了,給口吃的吧。”三嬸仔細一瞧,是個討飯的。只見他端著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從那里發出來的。給完吃的,三叔三嬸看他可憐,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過夜。凌木匠望著三叔三嬸的眼睛,變得渾濁了。天亮后,他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就對三叔說,他會做木工,可以幫忙,給口吃的就行。三叔尋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讓他試試吧。沒想到,凌木匠的手藝精得很,不但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好看極了。聊著聊著,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藝,還裝著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個先生。
就這樣,凌木匠留在了我們村,成了凌先生。“手藝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貴,而凌先生的尊貴,一部分來自他的手藝,一部分來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藝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稱他為“大先生”。
大先生活兒細,字兒好,可悶頭做活兒可以,寫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學問也便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而大先生卻總認為自己的理兒多,不光要講個“知其然”,還要講個“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講越糊涂,化簡單為復雜了。漸漸地,就不受娃們待見,老是捉弄他。一開始,大先生氣得直跺腳,罵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來,習慣了,也便沒了火氣,只顧講他的,哪管下面亂成一鍋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總是跟我們講,歷代風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還是半個。他說李白一半是詩,一半是酒,他最討厭喝酒,也便只佩服半個李白了。
大先生喜歡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說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欄。說這話時,身為木匠的大先生顯得頗有把握。我們卻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欄呢?每次我們一笑,他就一窘,嗓門提高了,像是要爭辯,說:“你們想想,床在屋里,窗戶是木頭的,還貼著紙,哪會看得見月光?在院子里,就著月光,看到井欄,才會思鄉,背井離鄉嘛!”
講到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頭望著窗外,我們也停止了議論,只有窗外不知誰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著。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變得渾濁。然后。他又扭過頭來,說:“這是思歸之辭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聲,“死鬼之詞”,大先生罵李白是個死鬼哩……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靈感,我站起來說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渾濁的目光向我投來贊許之意,似乎還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農村撤點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幾十年的書,一下子閑下來,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兒。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變成一口棺材,嚴絲合縫。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廂房里,是留給自己的。不教書了,自己也老了,
大先生認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著哪天躺進去了,身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卻越活越精神。
想不明白的事不只這一件。國家針對民辦教師的新政策出臺后,給大先生補上了退休待遇。頭次領到工資,他就跑到支書家里,不干了,說:“我教書時,每月不到300塊,現在不教了,
怎么還拿3000塊呢?不能白拿這錢。”支書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沒講明白,命令道:“國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渾濁起來。
后來,大先生用每月領到的錢買了好多木料,做了結實的課桌椅,給鎮上的學校送去。再后來,還設了助學會,村里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就贊助一筆。直到有一天,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
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辭海》,其中一條寫:“床,井上圍欄。”(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2月22日)(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A.本文開頭描寫大先生卻以“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的“絕活兒”呈現其木匠形象,頗能吸引讀者,并引出下文對大先生不平凡經歷的敘述。B.文中寫大先生“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可見其精明能干,有學問,這也是他成為村里人心中尊貴的好藝人和先生的契機。C.本文多次描繪大先生眼睛“變得渾濁”,分別表現了他對三嬸的感激之情、李白詩句觸動了他思鄉之情、對國家給他發放退休工資的感恩之情。D.文中寫大先生退休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將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變成一口棺材,留給自己用,這雖表現了他節儉的美德,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E.文中的“我”僅是線索人物,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更加真實地表現了一個鄉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我”沒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2)大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3)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大先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文末寫大先生:“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請結合文本,探究大先生“心滿意足”的原因。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AC
(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D、E不給分,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2)①落魄的乞討者:早年逃荒乞討,寄住他鄉.②手藝精湛的木匠: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更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③有知識有學問卻不善言辭的教書先生: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有高見i肚子里的學問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④知恩圖報的慈善家:用每月領到的錢做了結實的課桌椅送到學校去,還設了助學金.(6分,答出三點即可.)(3)①正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描寫:運用動作描寫(“先是一根打狗棍進丁…繼而是一個身影”)、外貌描寫(“破衣舊絮,褡褳掛在肩頭,趿拉著一雙單布鞋的腳…纏著破布條”)和語言描寫(“大娘啊,要飯的來了,給口吃的吧.”).側面描寫:描寫“三嬸,委實被嚇著了,以為大白天撞到鬼”.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大先生起初落魄,走投無路的窘況,與下文形成受人尊重,國家供養的幸福人生形成鮮明的對比.(4)①落魄時,有人及時相助;②受人尊重,任教書先生,一生有所作為;③晚年捐助孩子上學;④最終能如愿躺進自己精心打制的棺材.(8分,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1)賞析小說內容與藝術特色,能力層級D.B“可見其精明能干,有學問”不準確,這一句看不出“有學問”.D“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不符合本文的主題.E“沒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錯,“我”有推動情節的作用.(2)鑒賞人物形象,能力層級D.解答此題要注意“人物形象特點”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的區別:人物形象特點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點,但還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職業、地位、技能(能力)、行為習慣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則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點.答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本題題干“什么樣的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也要概括其身份、職業、技能.如:他是手藝精湛的木匠: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更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3)賞析人物描寫手法,能力層級D.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從內容上來看,有如下幾種: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從表達形式上來看,有以下兩種: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文中畫線句正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描寫主要采用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大先生的形象特點,及起初落魄、走投無路的窘況,與下文形成受人尊重,國家供養的幸福人生形成鮮明的對比.(4)探究小說內容,能力層級F.解答時要立足文本,主要從情節內容探究.“心滿意足”是對自己經歷的滿足,是對自己地位的滿足,更是自已愿望得以實現的滿足.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王播,字明揚。播擢進士第,登賢良方正制科,歷侍御史。貞元末,幸臣李實為京兆尹,恃恩頗橫,嘗遏播于途,不避。故事,尹避臺官。播移文詆之。實怒,后奏播為三原令,欲挫之。播受命,趨府謁謝,盡府縣之儀。及臨所部,政理修明,恃勢豪門,未嘗貸法。歲終考課,為畿邑之最。實以其人有政術,甚禮重之,頻薦之于上。德宗奇之,將不次拔用,會母喪。元和五年,代許孟容為京兆尹。時禁軍諸鎮布列畿內,軍人出入,屬鞬佩劍,往往盜發,難以擒奸。播奏請畿內軍鎮將卒,出入不得持戎具,諸王駙馬權豪之家,不得于畿內按試鷹犬畋獵之具。詔從之,自是奸盜弭息。播長于吏術,雖案牘鞅掌,剖析如流,黠吏詆欺,無不彰敗。時天下多故,法寺議讞,科條繁雜。播備舉前后格條,置之座右,凡有詳決,疾速如神。當時屬僚,嘆服不暇。長慶中,內外權臣,率多假借。播因銅鹽擢居輔弼,專以承迎為事,而安危啟沃,不措一言。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明年三月,留度復知政事,以播代度為淮南節度使。播至淮南,屬歲旱儉,人相啖食,課最不充,設法掊斂,比屋嗟怨。時揚州城內官河水淺,遇旱即滯漕船。乃奏自城南閭門西七里港開河向東,屈曲取禪智寺橋通舊官河,開鑿稍深,舟航易濟;所開長一十九里,其工役料度,不破省錢,當使方圓自備,而漕運不阻。后政賴之。播出自寒門,以文辭自立,踐升華顯,郁有能名。而隨勢沉浮,不存士行;奸邪進取,君子恥之。然天性勤于吏事,使務填委,胥吏盈廷取決,簿書堆案盈幾,他人若不堪勝,而播用此為適。(選自《舊唐書》)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故事,尹避臺官故事:慣例B.恃勢豪門,未嘗貸法貸:寬免C.詔從之,自是奸盜弭息弭:停止D.其工役料度,不破省錢省:節省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B.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C.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D.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播治縣有術。王播在三原任縣令時,依法治理,政績為畿邑之最;在揚州任職時,興修水利,使漕運暢通無阻,造福于民。B.王播長于治吏。當時胥吏欺詐成風,盡管事務繁多,王播條分縷析,斷案如流,下屬的欺詐行為一一被揭露,并被繩之以法。C.王播征斂無度。王播在任淮南節度使時,淮南地區正遭受旱災,他不但不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反而橫征暴斂,以至于民怨沸騰。D.王播不守操行。王播一心鉆營權術,以奉承迎合為本事,對國家大計卻一言不發。他的以奸邪進取的劣行,在當時已遭唾棄。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德宗奇之,將不次拔用,會母喪。(5分)(2)播出自寒門,以文辭自立,踐升華顯,郁有能名。(5分)參考答案: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五年,督廣東學政。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干訟者,牒報治之,士風以肅。任滿,授陜西漢中知府,歷河南糧道,陜西、四川、江蘇按察使。在川、陜嚴治刀匪、啯匪,屢擒其魁置之法。先是,永昌回亂,迤西道羅天池濫殺,不分良莠,眾回益擾。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急于主撫,降者輒復叛。至是,緬寧匪首馬國海被剿亡走,潛結云州回馬登霄、海連升等復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論肇亂之由,長齡、天池并獲譴。二十七年,遣兵進剿,解散被脅回眾,首逆就殲,余匪肅清。詔嘉其功,加太子太保銜,賜花翎。尋調兩江總督。
星沅未第時,客陶澍幕中,為掌章奏。又歷官江南,習于鹽、漕、河諸利弊。時度支告匱,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①,于北省采買。星沅謂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買不敷。谷賤銀貴,民間展轉虧折。且州縣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難。迭疏論列,折色之議遂寢。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謁梓宮,復以母老陳請歸養。會廣西匪亂方熾,起林則徐督師,卒于途,命星沅代為欽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廣西,駐柳州。時左右江匪氛蔓延,諸賊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為最悍。巡撫鄭祖琛、提督閔正鳳皆以貽誤黜去,周天爵、向榮繼為巡撫、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負意氣,議輒相左,星沅調和之,仍不協,軍事多牽掣。咸豐元年春,向榮進剿,賊由大黃江、牛排嶺竄新墟、紫荊山。星沅檄總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躡,賊復竄武宣。榮、天爵各進擊,賊踞東鄉,兩軍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權不一,奏請特簡總統將軍督剿,詔斥其推諉。尋命大學士賽尚阿率總兵達洪阿、都統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將以代之。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遺疏言:“賊不能平,不忠;養不能終,不孝。歿后斂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覽而哀之,依總督例賜恤,賜金治喪,存問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闋引見,謚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選自《清史稿·列傳一百八十》,有刪改)【注】①折色:舊時謂所征田糧折價征銀鈔布帛或其他物產。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B.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C.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D.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糧道”,指軍隊運送軍糧等補給的通路,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供應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B.“迤西”,明清時稱云南西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大理、麗江、永昌等地。“道”在秦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于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C.“花翎”,清官員、貴族冠飾。清制,武職五品以上,文職巡撫兼提督銜及派往西北兩路大臣,以孔雀翎為冠飾,綴于冠后,稱花翎,除因軍功賞戴者外,離職即摘除。12.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廣東督導學政時,在川陜治理匪徒時,發現問題后均及時整治,并處理得當,效果顯著。B.李星沅辦事有理有據。在追究永昌回亂的緣由時,認為禍亂不僅與匪首有關,還與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政策失當有關。C.李星沅富有遠見。在討論“南漕改征折色”問題上,認為這一做法不妥,可能會導致官員貪污腐敗,上下其手。可惜皇上及眾臣并未聽從,依舊推行。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在其死后,文宗悲傷哀痛,褒封謚號,授予撫恤金,并厚待李星沅的母親和兒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干訟者,牒報治之,士風以肅。(2)星沅以事權不一,奏請特簡總統將軍督剿,詔斥其推諉。參考答案:10.B
11.A
12.C
13.(1)廣東讀書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發文在全省范圍登記熱衷追求打官司的書生,并發布公文治理這件事,士風因(此)得以肅整。(2)星沅因為軍事上的權宜處理不統一,上奏請求專門選拔統帥率領軍隊督導圍剿,皇帝下詔斥責他推卸責任。10.試題分析: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再根據句子中的主謂語或動賓關系,名詞作主語或賓語以及文言虛詞等標志性詞語斷句。例如本題中名詞用作主語或賓語的“賽尚阿、湖南、欽差大臣、師”。完整的動賓結構“至湖南”“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督戰”等。還有這句的意思是:賽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欽差大臣,趕赴廣西督導軍隊,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務。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趕赴武宣前敵督戰,到達已經非常疲憊,幾日后在軍中去世。故選B。點睛: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逐步縮小范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借和語境(上下文)的關系,作出相應調整,然后再注意常見的句末語氣詞“者、也、矣、乎、歟”和句首語氣詞“故、夫、蓋、惟”,同時還需注意陳述主語的變化和事件的切分。做斷句題的具體思路是:第一步,通讀文段,整體把握文段的內容大意及主題;第二步,找出標志性的詞語,如名詞、動詞、句首句末虛詞、有特殊用法的詞語等;第三步,先易后難,逐步斷句(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后斷吃不準的部分);第四步,誦讀全文,詳加驗證。語段斷好后,再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語感,根據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結合文段意思,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賽尚阿、湖南、欽差大臣、師”等名詞可用作主語或賓語,表時間“四月”前要斷開。...11.試題分析:該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解答此類題,這需要考生平時加強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識記。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本題A項,根據上下文意思,這里的“糧道”指官名,明清兩代都設督糧道,督運各省漕糧,簡稱“糧道”。故選A。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C項中,“可惜皇上及眾臣并未聽從,依舊推行”錯誤,原文“迭疏論列,議遂寢”,這件事最終廢止不行,并沒有繼續推行。故選C。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分析能力。翻譯時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原則,整體理解把握句子大意,推敲關鍵詞的意思。第一句翻譯時注意“健”、“檄”、“籍”、“干”、“以”等詞語;第二句注意“至是”“亡走”“潛結”“起事”的翻譯。參考譯文: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予編修。十五年任廣東學政。粵地讀書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發文在全省范圍登記熱衷追求打官司的書生,并發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風因(此)得以肅整。任期滿后,被授予陜西漢中知府,歷任河南糧道,陜西、四川、江蘇按察使。在川、陜嚴厲整治寇匪,多次擒獲他們的首領并將其繩之于法。這之前,永昌發生回亂,迤西道羅天池胡亂殺人,不分好人壞人,眾多回人更加滋擾生亂。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急于主張安撫,投降的人動不動就又反目叛亂了。至此,緬寧匪首馬國海被追剿而逃亡,暗中勾結云州回人馬登霄、海連升等再次發動叛亂,迤西大為動蕩。星沅追究造成禍亂的緣由,長齡、天池一并受到責斥。二十七年,派遣軍隊進行圍剿,解散被脅迫的回族眾人,造反作亂的首領被殲滅,其余的匪徒也被消滅干凈。(皇上)下詔嘉獎他的功勞,加封太子太保官銜,賜花翎。不久調任兩江總督。星沅沒有中第時,寄居在陶澍幕府,掌管章奏(臣僚呈報皇帝的文書)。又先后連任官職江南,熟悉鹽、漕、河諸多利弊。當時度支(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與支調的官員)訴說用度缺乏,朝廷大臣主張南糧改為用征銀布帛等代替,在北方省份采購糧食。星沅說折銀太多征收不容易,折銀太少采購不夠。糧食低賤銀兩貴重,民間經過太多環節損失虧耗。且州縣以此為借口額外勒索,官吏玩弄手法,串通做弊,防備他們都很難。(星沅)屢次上疏論述,改征的提議于是廢止不行。
三十年,宣宗駕崩,(星沅)赴京拜謁皇帝的靈柩,又因為母親年老請求回家奉養。恰逢廣西匪亂正盛,最初起用林則徐為督師討伐,(卻)在途中去世,命星沅代為欽差大臣。這年十二月,抵達廣西,駐守柳州。當時兩岸的江匪發展勢頭日益蔓延,眾多賊匪尤其以桂平金田洪秀全為最剽悍。巡撫鄭祖琛、提督閔正鳳都因為貽誤戰機而被免官,周天爵、向榮繼任為巡撫、提督。二人者都有很好的名聲,但都頗為自負,意氣用事,謀議總是不一致,星沅調和他們的意見,仍然不能使他們協調一致,軍事很多時候相互牽制掣肘。咸豐元年春,向榮進軍圍剿,賊匪由大黃江、牛排嶺竄入新墟、紫荊山。星沅發文總兵秦定三、李能臣率領滇、黔軍隊循跡追剿,賊匪又竄入武宣。榮、天爵分頭進擊,賊盤踞東鄉,兩軍攻打不下。星沅因為行使指揮職權不能統一調度,上奏請求專門選拔統帥率領軍隊督導圍剿,皇帝下詔斥責他推卸責任。不久命大學士賽尚阿率總兵抵達洪阿、都統巴清德趕赴湖南防堵,將讓他們代替李星沅。賽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欽差大臣,趕赴廣西督導軍隊,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務。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趕赴武宣前敵督戰,到達已經非常疲憊,幾日后在軍中去世。遺言上奏:“賊不能消滅,是不忠;父母不能終養,是不孝。死后用常服收殮,用以表明我的錯誤。”文宗看后非常傷心,依據總督的規格賜予撫恤金,賜予金錢置辦喪事,恤問他的母親,下令他的兩個兒子等服喪完畢后引見朝廷,授予李星沅“文恭”的謚號。李星沅的兒子李桓,后來官至江西布政使。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緒,貞觀中尚書左丞。父知遜,夔州長史。仁杰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辯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圣賢對,何暇與吏語耶?”以明經舉,授汴州判佐。后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絕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鄭崇質,母老且病,當充使絕域。仁杰謂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遠使,豈可貽親萬里之憂!”乃詣長史藺仁基,請代崇質而行。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萬七千人,無冤訴者。時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坐誤斫昭陵柏樹,仁杰奏罪當免職。高宗令即誅之,仁杰又奏罪不當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左右矚仁杰令出,仁杰曰:“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愚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昔漢文時有盜高廟玉環,張釋之廷諍,罪止棄市。且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今陛下不納臣言,瞑目之后,羞見釋之于地下。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古人云:‘假使盜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后,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數日,授仁杰侍御史。時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寵用事,朝廷懾懼,仁杰奏之,請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之類,陛下何惜罪人而虧王法?必欲赦本立,請棄臣于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誡。”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肅然。高宗將幸汾陽宮,以仁杰為知頓使。并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過者必致風雷之災,乃發數萬人別開御道。仁杰曰:“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罷之。(《舊唐書·狄仁杰傳》)15.下列對文章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B.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C.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D.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卷,指道書或佛經。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紙以防蠹蟲,紙色黃,故稱“黃卷”。本文中的“黃卷”即是道書。B.明經,唐代科舉中的一種主要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C.象魏,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D.高宗,廟號,即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廟里立宣奉祀時被追尊的名號。高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號。文中的高宗是指唐高宗李治。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狄仁杰注重孝道,對友仁愛。父母在河陽,他登上太行山,思念父母,感慨不已;并州同府的參軍鄭崇質母親年邁,狄仁杰請求代他出使。B.狄仁杰直言勸諫,公正執法。大將軍權善才誤伐了昭陵柏樹,高宗要殺他,狄仁杰認為他罪不至死,上奏直諫,終使高宗免其死罪。C.狄仁杰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寵專橫,朝廷懾懼,狄仁杰上奏彈劾他,且在皇上面前據理力爭,因此得罪了王本立。D.狄仁杰體恤百姓,節用愛民。皇帝要去汾陽官,并州長史李沖玄擔心皇上途徑妒女祠會招致災禍,就征用百姓另外修路,狄仁杰下令立即停止。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吏就詰,眾爭辯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參考答案:15.C
16.A
17.C
18.官吏前來詢問情況,眾人爭著爭辯對答,狄仁杰讀書不放下,官吏責備他。【15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來斷。本句,根據名詞代詞“陛下”“法”“象魏”“等(等極)”“極刑”“萬姓手足”,虛詞“之”“既“則”“所”“其”,“陛下”是主語,“作”意思是制定,是謂語動詞,“法”意思是“法律”,是賓語,再結合本句意思“陛下制定法律”結構完整,其后斷開,排除AD兩項。“即令死”意思是“就讓立即判處死刑”、結構完整,前后斷開,排除B項;再結合本句意思:陛下制定法律懸,掛在象魏之上,無論徒刑、流放、處死等刑罰,都得按照罪行的大小輕重來判處等級,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讓立即判處死刑的?法律既然沒有準則,那老百姓該怎么辦呢?故選C。【16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忌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A項,本文中的黃卷即是道書說法錯誤,文中黃卷泛指書籍。故選A。【17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答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C項,“因此得罪了王本立”說法錯誤,這是對文中“得罪”理解錯誤,應解釋為“獲罪”。故選C。【18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時訓練隨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得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要點:“就”,前來、靠近;“詰”,詢問;“辯對”,爭辯對答;“置”,放下;“讓”,責備。
參考譯文: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祖父狄孝緒,擔任貞觀年間的中尚書左臣。父親狄知遜,做夔州長史。狄仁杰小時候,家里有個門客被人殺害,官吏前來詢問情況,眾人爭著爭辯對答,狄仁杰讀書不止,官吏責備他,他回答說:“我正在和書中的圣賢對話,哪有時間同官吏說話呢?”考取明經科,擔任汴州判佐。后來又被推薦擔任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的父母在河陽,狄仁杰前往并州時,登上太行山,向南望見一片白云孤飛,對身邊的人說:“我父母居住的地方,就在它的下面。”遠望佇立了很長時間,云彩飄走了,他才離開。仁杰孝順父母,友愛親朋超出常人。在并州時,同府的參軍鄭崇質母親年歲大而且有病,按規定他應該出使邊遠的地方。狄仁杰對他說:“您的母親有重病,您卻要出使遠方,怎么能讓您的母親為遠在萬里之外的您擔憂呢?”狄仁杰就到了長史藺仁基那里,請求代替鄭崇質前往。儀鳳年間,狄仁杰擔任大理丞,一整年里審判了長期積壓不決的案件涉及的人多達一萬七千人,沒有一個喊冤申訴的。當時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因誤伐昭陵柏樹獲罪,狄仁杰上奏認為應該被免職。高宗下詔立即殺了他。狄仁杰又上奏說罪不應該死,皇帝惱怒得變了臉色,說:“權善才砍了昭陵柏樹,這是讓我做不孝順的人,一定要殺了他。”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宮廷,狄仁杰說:“我聽說違背圣意,違抗君王,自古以來都認為是很難的事,我認為并非如此。如果處在桀紂時代就很難辦,但如果處在堯舜時代,就容易做到了。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堯舜一樣的賢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樣被殺掉。過去漢文帝時,有人盜竊了高祖廟里的玉環,張釋之在朝廷上向漢文帝諍諫,只按律判了棄市當街處斬,沒有誅其九族。況且,賢明的君主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改變,忠誠的大臣卻不能被威權所恐嚇。如今陛下不采納我的諫言,我死后,沒臉面去見地下的張釋之。陛下制定法律,懸掛在象魏之上,無論徒刑、流放、處死等刑罰,都得按照罪行的大小輕重來判處等級,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讓立即判處死刑的?法律既然沒有準則,那老百姓該怎么辦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變法律,請從今天開始吧。古人說:‘假如取了長陵一捧土,用什么法來處罰呢?’如今陛下為了昭陵的一株柏樹殺死一位將軍,那千年以后,人們會說陛下是什么樣的君王?這就是我不敢聽從陛下的命令殺權善才,陷陛下于不講道義的境地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氣稍稍緩解了些,權善才因此得以免去死罪。幾天后,官授仁杰侍御史。當時左司郎中王本立仗著受寵而專權,朝廷里很多人都怕他。狄仁杰彈劾上奏他的罪過,請求把他交給司法部門處理,皇帝特別下詔寬宥他。狄仁杰上奏說:“朝廷即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哪里缺少像王本立這樣的人呢?陛下為什么憐惜有罪之人,而讓法律受到損害呢?陛下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就請把我放逐到邊遠無人之地吧,以此做為對忠貞之臣今后的警告。”王本立終于受到懲處。從此朝廷上下安定平靜,秩序良好。高宗將要到汾陽宮去,任命狄仁杰擔任知頓使。并州長史李沖玄因為皇帝的儀仗要經過妒女祠,而民間傳說盛裝經過此處的人一定會招來風雷之災,就征發了數萬民夫另外開辟道路。狄仁杰說:“天子出行,千萬輛車馬,風神雨神刮風下雨為天子清掃道路,妒女敢有什么妨害?”于是立即命令停止開辟新路。【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題。張雄飛,字鵬舉,瑯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薦之于世祖,召見,陳當世之務,世祖大說。授同知平陽路轉運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帝問處士羅英,誰可大用者,對曰:“張雄飛真公輔器。”帝然之,命驛召雄飛至。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臺事。阿合馬以子忽辛為中書右丞,行省江淮,恐不為所容,改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參知政事。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紀綱大壞,雄飛乃先自降一階,于是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貴人及中書雜問,忽辛歷指宰執曰:“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雄飛曰:“我曾受汝家錢物否?”曰:“惟公獨否。”雄飛曰:“如是,則我當問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與朝臣議大赦天下,雄飛諫曰:“古人言:無赦之國,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赦!”帝嘉納之,語雄飛曰:“大獵而后見善射,集議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遂降輕刑之詔。雄飛剛直廉慎,始終不易其節。嘗坐省中,詔趣召之,見于便殿,謂雄飛曰:“若卿可謂真廉者矣。聞卿貧甚,今特賜卿銀二千五百兩、鈔二千五百貫。”雄飛拜謝,將出,又詔加賜金五十兩及金酒器。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后阿合馬之黨以雄飛罷政,詣省乞追奪賜物,裕宗在東宮聞之,命參政溫迪罕諭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塔即古阿散請檢核前省錢谷,復用阿合馬之黨,竟矯詔追奪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誅,帝慮校核失當,命近臣伯顏閱之。中書左丞耶律老哥勸雄飛詣伯顏自辨雄飛曰上以老臣廉故賜臣然臣未嘗敢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二十一年,盧世榮以言利進用,雄飛與諸執政同日皆罷。二十三年,起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決壅[注]滯,黜奸貪,政化大行。卒于官。(選自《元史·張雄飛傳》,有刪節)[注]壅:堵塞。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帝然之,命驛召雄飛至然:答應B.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
用事:掌權C.忽辛遂伏辜
辜:罪D.竟矯詔追奪之
矯:假托、詐稱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B.C.D.3.下列四組中,能直接表現張雄飛清廉能干的一組是()①搜抉蠹弊,悉除之②張雄飛真公輔器③惟公獨否④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⑤決壅滯,黜奸貪⑥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雄飛受廉希憲推薦,世祖召見他,他陳述了當時國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興,授予他同知平陽路轉運司的職務。B.阿合馬讓自己的兒子忽辛擔任中書右丞,巡視管理江淮一帶的事務,阿合馬擔心兒子不被張雄飛容納,就讓兒子改任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貴人和中書省官員一起審問,忽辛說審問的官員都曾經收受過忽辛家的錢物,只有張雄飛沒有收過。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殺后,皇帝考慮到阿合馬的余黨檢查核實有誤,命令溫迪罕和丞相安童復查。張雄飛沒有聽從耶律老哥的建議自辯。5.斷句和翻譯。(1)用“/”給下面的語段斷句。中書左丞耶律
老哥勸雄飛詣伯顏自辨雄飛曰上以老臣廉故賜臣然
臣未嘗敢
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
可自辨乎(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①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赦!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A2.B3.C4.D5.(1)中書左丞耶律老哥勸雄飛詣伯顏自辨/雄飛曰/上以老臣廉/故賜臣/然臣未嘗敢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2)①所以赦免,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執政,怎么能幾次赦免犯人!②皇帝賞賜張雄飛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潔,不要受小人欺騙。1.A項,然:認為對,認為正確。2.B項,均為副詞,怎么。A項,均為副詞,前者為“就”;后者為“竟然”。C項,前者為連詞,表順承;后者為連詞,表轉折。D項,前者為介詞“因、憑”;后者為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來”。3.①直接表現其才能;②為羅英的話,間接說明其才能;③為忽辛的話,間接表現其清廉;④直接表現其清廉;⑤直接表現其才能;⑥間接表現其才能。4.D項,復查的人是伯顏,不是溫迪罕和丞相安童。5.參考譯文:張雄飛,字鵬舉,瑯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向世祖推薦他,世祖召見他,他陳述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興。授予他同知平陽路轉運司的職務,他調查揭發各種弊端,全部清除它們。皇帝問處士羅英,誰是可重用的人,羅英回答說:“張雄飛才是真正能輔助您的人才。”皇帝認為羅英的話是對的,令驛吏接雄飛來。十六年,任命張雄飛為御史中丞,管理御史臺的事務。阿合馬讓自己的兒子忽辛擔任中書右丞,巡視檢查江淮一帶的事務,擔心不被張雄飛所容納,改任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還沒去,阿合馬死了,朝中大臣都因犯罪離職。世祖任命張雄飛擔任參知政事。阿合馬專權的時間很久,他賣官枉法,朝中秩序很亂,張雄飛就首先自降官階一級,于是那些僥幸不按規定提拔的人都降級。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貴人和中書省一起審問,忽辛一個個地指著審問的官員說:“你們都曾經收受了我家的錢物,怎么能審問我!”張雄飛說:“我曾接受過你家的錢物沒有?”忽辛說:“只有你一個人沒有。”張雄飛說:“既然這樣,那么我可以審問你了。”忽辛于是認罪。二十一年春天,世祖和大臣們討論要大赦天下,張雄飛規勸說:“古人說,沒有赦免罪犯的國家,它的刑法一定是公平的。所以赦免的行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執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世祖贊賞他并采納了他的意見,告訴雄飛說:“多次打獵之后才能發現善于射箭的人,集中各種想法之后才能聽到好的意見,你的話是正確的,我現在聽從你的建議。”于是下發只給犯罪的人減輕刑法的詔書。張雄飛為官剛直廉潔謹慎,始終不改他的節操。曾經在中書省辦理公務時,世祖派使者急速叫他,在便殿見他,對張雄飛說:“像你這樣的人應該可以說是真正廉潔的人了。聽說你非常貧困,現在我特意賞你白銀二千五百兩、錢二千五百貫。”張雄飛拜謝,即將出去時,世祖又下令再賞賜黃金五十兩和金酒器。張雄飛接受了世祖的賞賜,封存做上記號,收藏在家中。后來,阿合馬的同黨因張雄飛被停職,到中書省請求追回世祖賞賜給他的財物,裕宗在東宮聽說這件事,命令參政溫迪罕告訴丞相安童說:“皇帝賞賜張雄飛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潔,不要受小人欺騙。”塔即古阿散請求檢查核實張雄飛過去在中書省任上的財務,重新起用阿合馬的余黨,最終假借皇帝的命令追查并沒收皇帝賞賜給他的財物。塔即古阿散等人不久因犯罪被殺,世祖考慮到阿合馬的余黨檢查核實可能有誤,命令親近的大臣伯顏復查。中書省左丞耶律老哥勸張雄飛到伯顏那里為自己講明情況,張雄飛說:“皇帝因為我廉潔,所以才賞賜我,但是,我沒敢隨便使用這些東西并封存做好標記來等待的原因,正是料到有今天,又何必自己去說呢?”二十一年,盧世榮因善于阿諛被重用,張雄飛和許多官員同時被罷免。二十三年,起用擔任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判決疑案,清除奸惡貪婪之人,清廉的風俗盛行。死在官任上。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把下面一段話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不超過60個字。近代以來,國際社會的“雜音”時有出現有的外國學者認為中華文明能實證的沒有五千年,而只有3500年左右。如良渚水壩、良諸城墻以及高度發達的稻作農業和制作精美的玉器,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圣地。申遺成功意味著良諸遺址所代表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撥開了“雜音”,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自信.參考答案:關鍵倍息:①中華文明五千年被認為缺乏實證;②良渚遺址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③申遺成功表明中華五千年文明得到國際廣泛認可。【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壓縮語段的基本能力。這種題一般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詳細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個確切的信息術語,而與信息術語相關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這種工作,作題者需首先提取相關信息,然后重新組合成連貫的語句表達出來。本題,材料共三句話,每一句話抓住關鍵信息,“有的外國學者認為中華文明能實證的沒有五千年,而只有3500年左右”“如良渚水壩、良諸城墻……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申遺成功意味著良諸遺址所代表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撥開了‘雜音’,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根據字數限制,每一點壓縮成短句子,比如第一條壓縮為“中華文明五千年被認為缺乏實證”。【點睛】提煉語意題解題步驟如下:①讀懂原文,明確主要信息和側重點,用提取要點法,歸納出內容要點并審清題目的要求;②分析閱讀的語段,明確語段文體,劃分層次,概括層意,弄清其內在的關系,辨明題型,確立壓縮的角度;③明確閱讀材料的表達方式,找出關鍵語句,概括信息要點;依照字數要求,決定取舍;④按題目要求,選擇最佳句式,恰切表達,注意語言的連貫。8.按要求選擇(1)下列選項中,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A.一次語文工作會議上,王教授說:“那我就拋磚引玉,先說幾句吧。”B.評委會的成立得到了各位的鼎力支持,專家們紛紛頷首允諾,忝列其間。C.多年不見的老鄉捎來了家鄉的土特產,我推辭不了,最后只好笑納了。D.我因臨時有急事要辦,實在不能蒞臨貴校參加座談會,深表歉意。(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中國古典美學講和諧。_______________,可高度概括為陰陽統一,剛柔統一。____________,而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又稱之為“中和”,孔子觀東流之水,喟然長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①“中”,恰當之謂也②和諧不是同一重復,而是眾多因素對立的統一③這種和諧由于做到恰到好處④中華民族十分重視天人合一之美⑤這種統一不強調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統一A.③④⑤①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③⑤④①
D.④⑤③②①參考答案:
(1).⑴
A
(2).⑵
B【詳解】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能力。得體,就是適合語言環境,用語恰如其分。具體說,就是在某種特定的場合,同某個或某些有關系的人說一件事,怎樣說最恰當,合乎這種場合的要求,合乎聽話人和說話人相互關系的要求。是運用語言的一項重要要求。語言的運用受“語境”的制約。“語境”有“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內部語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體、句式、語言間的搭配和使用習慣等。“外部語境”指言語交際時的各種情境條件,如說話的目的,說話的場合,需要表達的方式,發話者的身份、職業、處境,受話者的年齡、性別、經歷、思想性格、愛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職業處境等。A項,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作品。謙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直銷協議書
- 董事內部協議書
- 電桿質保協議書
- 繼父建房協議書
- 糞肥還田協議書
- 線路租用協議書
- 簽訂戀愛協議書
- 松江區婚姻糾紛協議書
- 暑假生勤工儉學協議書
- 父親和兒女簽字協議書
- 中醫各家學說(湖南中醫藥大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湖南中醫藥大學
- 大學辦學模式改革創新的策略及實施方案
- 物業客服服務溝通技巧培訓課件
- 監獄消防安全生產課件
- 電力市場發展與人才培養戰略規劃
- 人力資源培訓:RACI表培訓課件
- DBJ33T 1020-2022 建設工程地質鉆探安全技術規程
- 高中家長會 共筑夢想,攜手未來課件-高二下學期期末家長會
- 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 醫院營養科建設方案
- 幼兒園伙食費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