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第二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嘉靖年間(1522—1566年)實行“海禁”,濱海人民被“斷其生路”,“于是所在連結為亂”。有識之士發現“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材料主要說明“海禁”政策A.有一定的合理性B.影響了沿海百姓生計C.妨礙了外貿發展D.激化了民間經濟糾紛參考答案:B【詳解】通過材料信息“斷其生路”、“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因為實行海禁政策,導致沿海靠海為生的商民失去生計,很多人淪落為“寇”,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其不合理的一面,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到外貿的發展,排除C項;材料與民間的經濟糾紛無關,排除D項。【點睛】本題主要考察“海禁”政策,旨在考察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2.“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首詩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獨尊儒術”C.王陽明“心學”D.顧炎武“經世致用”參考答案:C3.1973年,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說:“我跟一個外國朋友談過,我說要搞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毛澤東提出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不包括A.蘇聯對中國的威脅日增B.美國的霸權地位相對衰落C.中美建交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所以毛澤東提出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當然不包括中美建交,本題主要從時間上來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即可。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4.齊國管仲說:“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事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某研究者據此得出“中國精耕農業的產生與專制國家農業政策密切相關”的結論。該判斷A.材料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參考答案:D考點:精耕細作。結合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再聯系材料,可知管仲認為治國方略中最要緊的是,必先禁止工商業中追求奢侈牟利之風,如此才能使民無所游食而務農墾田、積粟富國、強兵勝戰、廣地稱王。材料沒有提到專制制度。故選D。5.中日雙方對1894年7月25日發生的豐島海戰記述各異。中方《濟遠航海日志》記載:“7點45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戰史》稱:“7點52分,彼我相距約3000米之距離,濟遠首先向我發炮,旗艦吉野立即迎戰,以左舷炮火向濟遠轟擊。”這說明A.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
C.日方是后來出版的文獻記錄篡改了歷史真相
D.中方是原始記錄記載了歷史真相參考答案:B6.“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寫的懷念戰友的詩句。詩中的“會”指的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參考答案:答案:A分析:此題是一道詩歌式材料解析題,考查中共召開的重大會議。解答此題可從以下兩個角度出發:第一,根據時間解題。題干明確指出董必武寫此詩是在1861年,而四十年前,即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成立,所以應該是中共“一大”。第二,根據地點解題。由詩句中“南湖泛舟”可知,此次會議曾在南湖召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只有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召開,故本題答案選A項。其他選項與題干時間和地點不符合。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共一大7.它發端于廣東一隅而最終進入華北,使上國帝京一時成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潰.昔日京華景象正如洪水過地,蕩然無存。它使A.中國被迫開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B.列強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流域C.列強獲得在通商口岸投資廠權D.清政府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參考答案:B【詳解】第二次鴉片戰爭從廣州開始,一直打到京津地區,材料中“國帝京一時成為夷狄世界”說明外國列強侵入京津地區,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南京等通商口岸,說明列強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流域,故B項正確。A是《南京條約》內容。C是《馬關條約》影響。D是《辛丑條約》的影響。8.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顧格曼的信中寫道:“工人階級反對資本家階級及其國家的斗爭,由于巴黎人的斗爭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不管這件事情的直接結果怎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新起點畢竟是已經取得了。”這里的“新階段”是指A.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
B.無產階級合法斗爭階段C.無產階級暴力斗爭階段
D.無產階級奪取并建立政權階段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對巴黎公社性質的理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新階段”和所學史實應該是指巴黎公社力圖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理想,為世界爭取民族民主運動的國家提供了學習的榜樣。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D。A項是十月革命后,因此A項錯誤;B項是在19世紀90年代;C項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最佳選項。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實。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通過了一些有利于工人階級的利益的政策,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為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因此說無產階級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9.20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被全面否定,曾經提出洋務運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學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現了一股研究洋務運動的熱潮,盡管在一些問題上爭論較大,但洋務派引進西方技術符合時代潮流的觀點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以上說法體現的史觀有(
)A.整體史觀
近代化(現代化)史觀B.文明史觀
社會史觀C.革命史觀
近代化(現代化)史觀D.全球史觀
文明史觀參考答案:C10.參考答案:A11.一位西方學者評論秦始皇:“建立了絕對的專制制度,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襲和教育。”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這一政治轉向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A.從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B.從軍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轉變C.從分權政治向專制政治轉變D.從地方分權向中央集權轉變參考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貴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以血緣為基礎的世襲;官僚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官員選拔依據是能力,由皇帝任命,有一定任期。因此“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襲和教育”材料體現的是意義是從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A選項符合題意。文治強調的是以文教禮樂治民,而秦朝強調的是法治,B選項排除。專制政治屬于皇帝獨裁,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中央集權強調的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D選項排除。12.《四洲志》是林則徐在英人所著《世界地理大全》基礎上編譯而成,簡要敘述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狀況,是當時中國最早的世界地理志書。這一著作A.明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B.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C.編寫受到《海國圖志》影響D.開啟國人向西方學習之先河參考答案:D【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四洲志》是當時中國最早世界地理志書,這一著作開啟了國人向西方學習之先河,故D項正確;魏源的《海國圖志》明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故A項錯誤;林則徐等人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器物,還遠未涉及政治制度,故B項錯誤;《海國圖志》的編寫受到《四洲志》的影響,故C項錯誤。13.1985年,鄧小平指出,“過去我們的觀點一直是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這幾年我們仔細地觀察了形勢”,“由此得出結論,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這一判斷A.緣于美蘇關系的全面緩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C.有利于推進國內經濟建設
D.有助于確立改革開放方針參考答案:C14.“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段話的作者認為A.世界各國的孤立有利于大工業的發展 B.工業革命促進了整體世界的形成C.世界市場的形成擴大了地區間的不平衡 D.大工業不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參考答案:B15.下列文獻中,有較多反映西周時期平民社會生活內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辭c.《詩經》
d.楚辭參考答案:C古代中國的文學。《詩經》收錄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詩歌,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的社會生活。16.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材料中所說的這項制度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參考答案:D17.“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甘肅固原東南)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這是指與北宋并立的哪一個政權(
)A.遼 B.西夏 C.金 D.大理參考答案:D此題為基本常識題,依據所學知識可選擇D.18.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凋整、中國的改革開放告訴我們
(
)①經濟體制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
②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能夠適應不同民族和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需要
③突破傳統的束縛是經濟體制調整和創新的前提
④只有不斷調整和創新才能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C19.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對日本產生極大的震動。面對美國的舉動,日本政府A.結束了日美同盟關系B.正式與中國政府建交C.深刻反省其戰爭罪行D.積極謀求“政治大國”參考答案:B【詳解】中美關系的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建交,B正確;1972年,日本并沒有結束美日同盟關系,A錯誤;日本和中國建交并沒有深刻反省其戰爭罪行,C錯誤;材料說明日本與中國建交,并不是積極謀求“政治大國”地位,D錯誤。20.英國格雷斯頓曾這樣評價鴉片戰爭:“在人類歷史中,我從未見過如此不正義并故意要使國家蒙受永久恥辱的戰爭。飄揚在廣州城頭的英國國旗只是為了保護一樁可恥的交易進行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認為英國發動對華戰爭是正義的
B.為英國發動戰爭作辯護C.未看到英國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
D.支持中國的反侵略戰爭參考答案:C鴉片戰爭。“我從未見過如此不正義并故意要使國家蒙受永久恥辱的戰爭”說明作者明顯指出鴉片戰爭是不正義的,故A、B項錯誤;“飄揚在廣州城頭的英國國旗只是為了保護一樁可恥的交易進行的”說明作者只認為鴉片戰爭是“為了保護一樁可恥的交易”,沒有看到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根本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故C項正確;作者只是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評價,沒有反映出支持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故D項錯誤。21.1956年9月24日,毛澤東同參加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代表團談到中國在抗戰中的作用時說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是一個支隊,不是主力軍。”毛澤東強調A.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戰的作用B.中國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國作用D.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參考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根據題意內容可知,毛澤東認為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一個支隊,突出了主力軍的重要作用,而這個主力軍指的就是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大國。A、B、D項在題意中無從體現,故排除。故選C。【點睛】1942年元旦,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并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22.孫中山建議國史院修撰《國史前編》時“欲至其詳細,當從海外各地再行收集材料,乃可呈采。”“若里居、生歿、婚異,凡為群之眾,非家乘(注:族譜)一無所稽焉……家乘所詳,視官史且信”。孫中山意在強調A.民間史料比官方史料信度高 B.史料孤證不立,應廣搜博采C.要堅持民生主義的史學觀念 D.治史應立足國情并學習西方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史料指向歷史的真偽,主要取決于史料的真實性,不能說民間就比官方可信度高,故A項錯誤;《國史前編》和家乘均具有一定史料價值,但使用時須用其他史料印證,符合歷史“不取孤證“的原則,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民生主義,而且沒有這種史學研究方法,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向西方學習觀點,故D項錯誤。考點:史學理論·史學研究方法·史料的搜集與論證23.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A.提出“另起爐灶”方針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奉行不結盟政策參考答案:考點:FL: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的外交,主要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要掌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和意義.解答:根據所學,新中國成立后,外交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并提出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準則,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故B項正確;而AC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4.中國最精美的手工業產品大多來自()A.家庭手工業 B.民營手工業 C.私營手工業 D.官營手工業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解答本題應注意從官營手工業的特點分析,中國最精美的手工業產品大都來自官營手工業。故選D。A項錯誤,家庭手工業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BC項錯誤,民營手工業或者說是私營手工業在封建社會很長的一個時期里規模較小,只是在明朝中后期才超過了官營手工業。考點:古代中國經濟·古代手工業發展·官營手工業【名師點睛】我國古代手工業分為三種經營形態: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官營手工業質量高,但是不進入市場,在西周時期官府壟斷了手工業和商業;私營手工業進入市場,在明代后期占據著手工業的主導地位;家庭手工業是農業的補充。私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都是在春秋時期以后出現的。25.據史書記載,清代前期漢口市場上商品琳瑯滿目,除了食鹽仍為大宗販運商品外,山陜的木材、皮毛,江漢平原的棉花、布匹,湖南、鄂南的茶葉、糧食等,都經由長江和漢水匯集漢口。這反映出當時A.國內經濟區域的互補性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便捷C.重農抑商政策逐漸松弛D.跨區域長途販運的發達參考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可知,這體現了清代前期漢口市場上匯聚了各個地區的商品,反映出當時跨區域長途販運的發達,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當時跨區域長途販運的發達,并未強調國內經濟區域的互補性;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比較南方與北方的交通條件;C選項錯誤,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重農抑商政策日益強化,并未松弛。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6.跨世紀的革命老人、“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曾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廿世紀初零五年,東京盛會集群賢。”詩句描述的事件應是()A.武昌起義 B.中國同盟會的成立C.中華民國誕生 D.廣州黃花崗起義參考答案:考點:9A:辛亥革命.分析:本題考查的辛亥革命,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廿世紀初零五年,東京盛會集群賢.”解答:題中的“廿世紀初零五年,東京盛會集群賢.”的大意是:在1905年,在日本的東京資產階級革命黨建立了同盟會.故選B.27.讀下表,1870-1890年間美國部分州的農村人口變化,據此可知當時美國(
)州名賓夕法尼亞新澤西紐約康涅狄格佛蒙特減少量40%25%83%60%75%A.農村經濟出現了嚴重衰退B.農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C.工業化發展的程度不均衡D.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惡化參考答案:C【詳解】本題考察學生對美國工業化的認識,分析題目的表格,1870-1890年正值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工業革命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大批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但由于各州工業化程度不同,各州農村人口減少量也不同,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故選C。材料不能反映農村經濟出現衰退,故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農村人口出生率”的信息,故排除B。圖表也不能體現“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惡化”的信息,故排除D。【點睛】本題考查了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即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學生只有熟知兩次工業革命,才能正確回答。28.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籌》記載:“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搶劫,予聞鑼聲不絕,即帶水勇應之,……來會者眾數萬,刀斧犁鋤,……將夷兵困在垓心矣。”該記載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爭
B.義和團運動
C.反割臺斗爭
D.反洋教斗爭參考答案:A29.在遭到中國軍隊打擊之后,侵華日軍某部在一份報告中稱:“其上級干部多為經驗豐富干練之士,其統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之多數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上述評論所指的戰役應是A.太原會戰
B.平型關戰役
C.百團大戰
D.武漢戰役參考答案:C30.恩格斯指出,“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權關系”,是“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材料所要表明的觀點是A.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B.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C.羅馬法實現了真正的人人平等D.羅馬法為今天歐美國家直接使用參考答案:B根據材料可知,恩格斯認為羅馬法與近代資本主義法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存在一致性和繼承性,說明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立法的基礎,B項正確。羅馬法是羅馬統治階級制定的法律,不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典,A項錯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羅馬法保護的是公民的利益,羅馬帝國時期保護的是自由民的利益,而不是實現真正的人人平等,C項錯誤。羅馬法被近代歐洲國家借鑒,而不是為今天歐美國家直接使用,D項錯誤。點睛:本題考查羅馬法,需要掌握羅馬法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信息“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權關系”解讀與分析,從羅馬法對近代歐洲法律的影響的角度思考。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中國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高度文明,農耕經濟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經濟已含有近代商業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紀中國出現了匯票形式的紙幣(飛錢),用于從遙遠的外地購買商品。隨后私人金融家開始發行票據,只需付3%的手續費即可兌換成現鈔。1023年政府收購了最有名的一家錢莊,票據首次兌換成由政府擔保的紙幣。……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需要同樣發達的經濟組織。宋朝時的中國已經有了一些經紀人,奔走于地方市場與中央市場之間。宋朝人精通批發和零售的概念,……已經有了專業經理,負責經營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時還有理財專家,負責客戶的投資業務。——(美)查爾斯·默里《文明的解析》(1)根據材料一指出,宋代出現了哪些近代經濟因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材料二:明清時期手工業的興盛突出反映在民間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節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據《明神宗實錄》、乾隆《蘇州府志》等文獻記載,“明萬歷蘇民無積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鴉片戰爭前,已經進入產業革命和工業化的準備階段并向工業文明發展的過渡階段。——《明清農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中的殞落》(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時期我國手工業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材料三:兩次鴉片戰爭以后,大量外國商品涌入中國各地城鄉。時人指出:“中國絲、茶及其他商品的出口量不斷增加,但價格卻在下跌。”在某些地區,洋紗洋布排擠了土紗土布,使中國城鄉出現生產凋敝、經濟蕭條的狀況。外國商品大肆在中國傾銷,一方面破壞了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結構;另一方面又為中國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有限空間。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場,農作物商品化趨勢加快。——張豈之《洋務運動與近代化的起步》(3)根據材料三,概括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參考答案:(1)因素:出現匯票:政府擔保銀行票據;專業經紀人;批發和零售的形式;專業經理;理財專家等。原因:政局相對穩定,政府重視;科學技術居于當時世界的最前列;農業發展,手工業、商業、貿易的高度繁榮;國內市場的發展,海外市場的形成。(2)新變化:私營手工業發展迅速,取代了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紡織領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場主、包買商等早期資本家。(3)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出現了近代商品市場。逐步淪為資本主義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孕育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走向經濟的近代化)。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蕭何治(建造)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劉邦)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日:“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蕭何)日:“……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無)以重威,且亡(無)令后世有以加(修補,超越)也。”——《漢書·高帝紀》材料二私居,執政、親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六品以上宅舍,許作烏頭門。父祖舍宅有者,子孫許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問兩廈而已。——《宋史·輿服志》(1)根據材料一,概括劉邦發怒的原因和蕭何營建未央宮的直接目的。(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代房屋建筑規范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建筑官方規范與政治制度的內在聯系。參考答案:(1)原因:國家貧困,興建豪華宮殿鋪張浪費,加重人民負擔。目的:顯示皇權的至尊和強大;一步到位,國家強大后,后人不用再修補。(2)特點:根據房屋主人不同的社會政治地位劃分不同的等級,每個等級房屋的名稱、樣式、裝飾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聯系:建筑的官方規范體現封建統治秩序,為政治統治服務,維護專制統治。【詳解】本題考查西漢未央宮的營建和古代中國房屋建筑規范的特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劉邦發怒的原因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分析得出。蕭何營建未央宮的直接目的,可以根據材料中的“非令壯麗亡(無)以重威,且亡(無)令后世有以加(修補,超越)也”分析得出。(2)宋代房屋建筑規范的特點,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六品以上宅舍,許作烏頭門”“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聯系所學可知,中國古代建筑的官方規范體現封建統治秩序,為政治統治服務,維護專制統治。33.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德法并舉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青銅時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為核心的同時,“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團體”,制度和禮皆是道德之器械。這種納法律于道德的傳統,流衍于后世。——梁治平《中華文明讀本·法律體系篇》材料二《十二表法》將作為家庭首領的家父享有獨特的巨大權力具體化并且細分化。其對家父唯一的明確限制是有一條“若家父出賣家子三次,家子即脫離家父”的規則。家父對隸屬于他的后裔的財產和生命擁有絕對支配權。當家父欲行使對其后裔處以死刑的權力時,必須召集理事會進行聽審,家父的行為要受到這個理事會裁決的約束。處在絕對家父權之下的家子,能夠和家父一樣自由地投票和擔任執法官,公法與私法并不相矛盾。——【英】H.F喬洛維茨巴里·尼古拉斯《羅馬法研究歷史導論》材料三政治意義上的“憲法”一詞在英美兩國含義迥然不同。于美國意味著某個特定時刻頒布的作為國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對于英國人而言意味著其實際的社會政治秩序——經由數個世紀漸積而成的——從前代繼承下來的且規范當下政府操作行為的法律、習慣和先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1)依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青銅時代的法律”與古羅馬《十二銅表法》的不同。(2)依據材料三,指出“憲法在英美兩國迥然不同”的表現形式,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英國憲法特點的理解。
參考答案:(1)夏商周時代的中國法律重刑法,與血緣政治相結合,強調法律是道德的補充;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以私法為核心,注重維護家父的支配權,注重法律程序、公法與私法并立。(2)表現形式:英國沒有統一的成文憲法,是由一系列的法律、習慣和先例構成;美國憲法是由1787年制定的成文憲法及憲法修正案構成英國憲法是歷經幾個世紀的漸積而成,美國1787年憲法由制憲會議制定。理解:從13世紀的《大憲章》到17世紀的《權利法案》及其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最終確立了議會主權(王在法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具有尊重傳統、漸進創新的特點【詳解】(1)根據材料一“中國青銅時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為核心的同時,“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團體”,制度和禮皆是道德之器械”、“《十二表法》將作為家庭首領的家父享有獨特的巨大權力具體化并且細分化”、“家父對隸屬于他的后裔的財產和生命擁有絕對支配權。當家父欲行使對其后裔處以死刑的權力時,必須召集理事會進行聽審,家父的行為要受到這個理事會裁決的約束”等信息從中國法律重刑法、重血緣、德禮互補;古羅馬以私法為核心、強調程序、公法與私法并立等方面概括兩者的不同。(2)表現形式:依據材料二信息“政治意義上的“憲法”一詞……于美國意味著某個特定時刻頒布的作為國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對于英國人而言意味著其實際的社會政治秩序——經由數個世紀漸積而成的——從前代繼承下來的且規范當下政府操作行為的法律、習慣和先例”聯系英國憲政形成的過程、美國1787年憲法等相關所學知識從英美兩國法律發展的特點和差異方面分析概括作答。認識:依據材料中“政治意義上的“憲法”一詞……對于英國人而言意味著其實際的社會政治秩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蔬菜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緩蝕抑霧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組胚世鄂課件上皮組織(2015級)學習資料
- 2025年玻璃水果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潛油電機定子測量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流域生態修復與可持續發展路徑探討
- 2025年油性321色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2025新版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典型題)
- 25年公司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達標題
- 課題開題報告:租賃產品對消費者行為的雙刃劍影響、機理及應對策略-心理所有權缺失和負擔雙視角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業用閥門材料 選用指南
- 招標代理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年陜西西安市長安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11年10月自考00567馬列文論選讀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寺院宣傳法治知識講座
- 《多源圖像融合技術及其遙感應用-圖像融合技術》課件
- 直播帶崗方案
- 瓶蓋自動封裝機的設計
- 無線局域網覆蓋方案
- 網絡安全前沿技術與未來趨勢研究
-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2024屆英語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