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寧市第二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菲利普?內莫《羅馬法與帝國的遺產》一書中說:“如果說,羅馬法……能有所創制,那是因為羅馬共和國以及之后的帝國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多種族’的大國的緣故?!睋丝芍_馬法的發展是因為A.羅馬的擴張與各民族的融合B.羅馬法基本原則獲得認可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認同D.封建經濟不斷發展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羅馬法的認識。意在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以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材料信息說明羅馬法的創制是因為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是“多種族”的大國,也就是民族融合。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B項不符合材料信息,C項說法錯誤,D項不符合史實。考點:古代希臘羅馬?古代羅馬?羅馬法發展的原因【名師點睛】古代羅馬法是新課標高考和各類考試的重點知識,該知識也是考生理解困難的地方。特總結如下:羅馬法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從整體結構上看,包括公民法、萬民法等。公民法基本上屬于羅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還包括一些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萬民法是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國際法,適用于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調整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羅馬法保護除奴隸以外自由民的權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他們的多種權利。2.圖為1956年的一副漫畫《兩把尺》(畫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測量祖國,建設杜會主義。”該漫畫反映了A.社會主義建設以工業化為中心B.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運動蓬勃開展D.城鄉差別發生根本性改變參考答案:B漫畫中一位老奶奶用尺量布做衣服,小孫女在一旁翻看書本陪著老奶奶;兩位女勘探隊員肩上扛著工作用的長尺和三腳架等工具向這邊走來。此畫以小孫女的口氣,用了這樣的副標題:“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測量祖國,建設社會主義。”“奶奶的尺”與“阿姨的尺”這兩種不同性質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兩代婦女的不同社會地位和作用,謳歌了新中國女青年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故選B;工業化是用機器生產的形式,而材料中奶奶的用尺子做新衣屬于手工勞動,故A排除;人民公社化運動發生在1958年,與題干中的“1956年”不符,故排除C;題干信息沒有體現城市還是鄉村,更沒有城鄉之間的對比,故D與題意不符,所以排除。名師點睛:漫畫入題是新課標全國卷2017年開始出現的,今年再次出現,體現了全國卷堅持的創新風格,而且漫畫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使得試卷圖文并茂,由于濃縮了文字信息所沒有的風格,所以對考生解讀不同類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準確而快速的解讀漫畫信息,是值得高三師生備考時努力的地方。這一題也考查了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3.嘉定二年,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臨終前寫下了那首千古絕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卑磧伤沃醒牍僦疲撠熁I劃“王師北定”事務的是:A.尚書省 B.參知政事 C.樞密院
D.軍機處參考答案:C4.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斷傳入,改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張有才的爺爺張富貴1915年結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結婚典禮上他的穿著應該是(
)A.對襟褂子
B.唐裝
C.西裝
D.長袍馬褂參考答案:C略5.厘金原是1853年實行的一種臨時籌款方法,即一種由地方督撫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業稅,實行遇卡抽厘,稅款完全出自華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襲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廢除。下列對厘金影響的分析不準確的是A.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
B.削弱了本國商品競爭力C.是強化重農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據勢力抬頭參考答案:C6.直到1879年1月,法國資產階級共和派歷經百年才把眾議院、參議院、內閣及總統職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樣,“公爵們的共和國”才變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國”,第三共和國最終確立起來。這反映出A.法國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強大B.法國民主政治之路的艱難C.法國民主政治構建任務的完成D.保皇派實際上主張建立共和制參考答案:B“歷經百年才把眾議院、參議院、內閣及總統職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強調了法國民主政治之路是漫長的、艱難的,故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強大,故A項排除;僅僅是“共和派的共和國”確立還不能說民主政治構建任務的完成,故C項排除;保皇派實際上反對建立共和制,故D項排除。7.據統計,19世紀40年代后半期,廣東對外貿易的絕對值出現下降的趨勢,對英國的貿易總額由3100萬元下降到1600萬元,來廣州的美國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B.鴉片戰爭時期廣東人抵制洋貨C.鴉片戰爭打擊了廣州對外貿易D.清政府加強限制廣州對外貿易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所涉及的時間40年代下半期,即鴉片戰爭以后,所以排除D選項。B、C選項說明不了問題的實質,《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簽訂,開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分散了對外貿易,所以選A選項。考點:近代中國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南京條約》8.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謂“堅實的基礎”是指:①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國民政府的性質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③人民武裝力量的發展壯大
④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⑤國共兩黨在建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參考答案:C9.臺灣問題與香港問題最根本的不同是
A.臺灣問題是現實問題,香港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
B.臺灣問題是不同政黨間的問題,香港問題是兩國間的問題C.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香港問題是國與國間的外交問題D.臺灣問題是中美間的問題,香港問題是中英間的問題參考答案:C10.梁啟超曾把清朝的某一機構比喻成“將留聲機器所傳之聲,按字謄出的寫字機器”。這一機構是A.刺史 B.通判 C.內閣 D.軍機處參考答案:D【詳解】軍機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各種詔令由軍機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擬寫成文,經皇帝審批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執行??梢娷姍C大臣像留聲機,故D項正確。刺史屬于漢代監察機構,故A項錯誤。通判是宋代負責監察機構,故B項錯誤。內閣是明朝時期設立輔助皇帝處理政事中樞機構,故C項錯誤。11.美蘇兩極對峙是二戰后國際關系的顯著特點。為遏制蘇聯、謀求霸權,在經濟方面美國A.實施馬歇爾計劃
B.提出杜魯門主義C.籌劃建立北約
D.支持歐洲一體化參考答案:A12.近代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經歷了由手工工場、工廠制度到大企業的演變。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世界市場擴大
D.殖民擴張參考答案:A13.有學者稱;商業革命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幾個滿足的因素。當時有評論家評論說“知道美洲對釘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沒見到過美洲極大量地用木頭建造的房屋,是會感到驚異的……”。從這段評論中我們判斷商業革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A.技術支持
B.原料的支持
C.資本支持
D.市場需求參考答案:D14.關于下表所描述的歷史事件的表述正確的是戰役時間指揮者組織兵力破壞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1940年8—12月彭德懷100多個團2000多千米近3000個A.這是抗戰以來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B.打破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C.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D.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的標志參考答案:C“100多個團”等字眼體現的是百團大戰,而百團大戰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抗戰以來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是平型關大捷,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打破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的是淞滬會戰,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的標志是廣州、武漢失手,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15.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主要表現在
A.中國不能單獨決定關稅稅率
B.英國有權決定中國的關稅稅率
C.中國海關須由外國人管理
D.中國關稅必須保持低稅率參考答案:A16.“辯論上帝所做的事情等于侮慢神圣,臣民辯論國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動叛變”,持這種觀點的人在宣傳()A.直接民主
B.君主專制
C.君主立憲
D.民主共和參考答案:B直接民主是指全體公民直接參與政權,故A項錯誤;從“臣民辯論國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動叛變”,可知反對臣民反抗國王,宣傳君主專制,故B項正確;君主立憲是指君主的權利受憲法制約,不能行使全部的權利,故C項錯誤;民主共和是指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而不是由世襲的國王擔任,故D項錯誤。17.據《白銀資本》統計數據:美洲在17世紀和18世紀分別生產了42,000噸和74,000噸,各有27,000噸和54,000噸運到歐洲,兩個世紀合計81,000噸。在歐洲獲得的白銀中,大約一半(39,000噸)又轉手到亞洲,這些白銀最終主要流入中國。對這組數據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中國的商品在歐洲很受歡迎
B.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世界各地的經濟交流C.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歐洲需要更多貴金屬
D.中國成為了世界貿易的中心參考答案:D18.近代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下列現象最能說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是A.農民喪失土地的現象嚴重
B.洋紗、洋布暢銷,手工棉紡織業衰敗C.五口通商后關稅大幅降低
D.洋務派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參考答案:B略19.美國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都是實行共和政體的國家,兩國總統的共同點是A.由議會選舉產生B.掌握行政權力C.經參議院同意可以解散眾議院D.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參考答案:B美國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法國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故A項錯誤;兩國總統都行使行政權,故B項正確;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各機構獨立行使權力,美國總統無權解散眾議院,經參議院同意可以解散眾議院是法國總統的權力,故C項錯誤;法國總統對議會負責,美國總統不對國會負責,對憲法負責,故D項錯誤。20.美國1787年憲法第六條規定:“本憲法及依本憲法所制定之合眾國法律;以及根據合眾國權力所締結或將締結的一切條約,均為全國的最高法律;每個州的法官都應受其約束,任何一州憲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內容與之抵觸時,均不得有違這一規定。前述之參議員和眾議員、各州州議會議員,合眾國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員,均應宣誓或誓愿擁護本憲法?!痹摋l款體現了什么原則①憲法至上②主權在民
③中央集權④三權分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參考答案:C21.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材料一體現了新中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為什么要確立這樣的外交政策?(4分)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憶錄中,尼克松回顧道:我知道,1954年日內瓦會議時,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級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變化的原因。(6分)材料四
鄧小平在1984年5月接見外賓時指出:“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3)材料四反映了新時期中國怎樣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響。(4分)(4)綜合上述內容,就新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變化,談談你的認識。(2分)參考答案:(1)外交政策: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原因:二戰后美蘇冷戰,兩極對峙格局;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采取敵視的政策。(4分)
(2)變化:中美兩國結束長期對立,開始走向正?;?。(2分)原因:美國的霸權地位面臨著蘇聯的挑戰;長期敵視中國的政策破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中蘇關系惡化。(4分)’(3)政策:獨立自主;不結盟。影響: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有利的發展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4分)(4)認識:外交政策的發展變化必須符合國家利益;外交政策要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2分,答出其中兩項即可)22.古書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我國的青銅器主要用于(
)A.農具和酒器
B.禮器和兵器
C.禮器和農具
D.兵器和農具參考答案:B23.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原因主要是(
)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C、廢除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D、確立了國民的權利與自由參考答案:A24.羅伯特?沃波爾對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在于()A.提出了1787年憲法 B.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C.促使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D.推動了責任內閣制度的發展參考答案:考點: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確立.分析:本題考查的國的責任內閣制,考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識記與運用.答案: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提出了《大抗議書》、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促使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均不是沃波爾對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其實1721年沃(爾)波爾成為英國的首相,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并逐漸向責任制內閣的方向發展.故選D.25.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災,省委書記萬里說:“我們不能眼看著農村大片土地撂荒……,與其拋荒倒不如讓農民個人耕種,充分發揮各自潛力,盡量多種‘保命麥’,渡過災荒?!庇谑鞘∥瘺Q定“借地渡荒”,即借給每一個農民三分地用于種麥,對超產部分不計征購,歸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灘種植的糧油作物誰種誰收。安徽省委的做法A.公開違背了中央精神
B.實際上否定了人民公社體制C.充分滿足了群眾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參考答案:B略26.閱讀下邊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表格,其中史實和推論都正確的是序號史實推論A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到1927年革命勢力由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北伐戰爭取得重大成果,孫中山先生起了重要領導作用B遵義會議選舉毛澤東為黨的總負責人,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正確領導C進入抗戰相持階段后,敵后戰場抗擊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及幾乎全部偽軍。進入抗戰相持階段后,敵后戰場逐漸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主戰場D1949年4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覆亡。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A項史實正確,推論錯誤,孫中山先生逝世于1925年,不能領導北伐戰爭,故A項錯誤;B項史實錯誤,推論正確,遵義會議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張聞天是總負責人,故B項錯誤;C項史實和推論都正確,故C項正確;D項史實正確,推論錯誤,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社會制度確立在1956年,故D項錯誤??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戰爭27.1911年10月11日,某城貼滿了告示,上面寫道:“今奉軍政府令,告我國民知之:凡我義師到處,爾等不用猜疑?!矆D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建立中華民國,同胞其毋差池!”這座城市是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漢參考答案:D從材料“1911年10月11日”“今奉軍政府令”“建立中華民國”可以看出這是武昌起義后,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28.從1895至1913年,隨著通商口岸的外國工業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資制造業和采礦企業在華建立,它們創辦時的資本投資額都超過十萬中國元,導致“通商口岸的外國工業合法化”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C:《馬關條約》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根據片面最惠國待遇,其他國家也能享有這項特權。因此,在甲午戰爭后,列強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的情況日益增多。所以本題選D項。29.四川有舉辦“牛王會”的風俗。崇州農戶要給牛喂湯圓,簡陽農戶要給牛披紅戴花,雅安農戶要給牛王菩薩祝壽……這反映了()A.四川地區農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間習俗廣泛傳播C.牛耕在農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區小農經濟的生產特點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全面解讀材料,提煉信息的能力,題干中的“牛王會”“崇州農戶要給牛喂湯圓,簡陽農戶要給牛披紅戴花,雅安農戶要給牛王菩薩祝壽”都說明了當時農民對牛的重視,聯系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中實行的是牛耕勞作,因此可知得出牛耕在農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故選C??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牛耕勞作30.“它以東印度公司為組織形式,逐步占領了跨越非洲和亞洲的諸多重要貿易據點,1619年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為基地在東方編織起囊括臺灣在內的龐大商業貿易網絡。”材料中的“它”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國D.荷蘭參考答案:D【詳解】由時間“1619年”,結合所學,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衰落,排除AB;1622年,荷蘭殖民者侵略臺灣,而17世紀上半期,荷蘭盛極一時,故排除C,選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近代歐美國家的崛起多與殖民擴張關系密切。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這樣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薄段鞣轿拿魇贰凡牧隙乐藿疸y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三17世紀是荷蘭的世紀,它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有“海上馬車夫”之稱。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憑借雄厚的資本和以政府為后盾,壟斷了東方的香料貿易。商貿的發展帶動銀行信貸業的發展,1611年,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進行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摘編自岳麓版經濟成長歷程材料四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殖民貿易的鼎盛時期正是在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期。這說明離開殖民貿易提供的充足的資金和原料,英國工業革命難以迅速完成。而工業革命的進展又為殖民貿易的進一步擴大提供了保障。英國就是在殖民貿易和工業革命相互促進的發展中,愈益富足起來。至18世紀80年代英國在責奉積累、工業投資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過西班牙、法國、葡萄牙等歐洲強國而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李德志《英國的殖民活動與日不落大帝國的崛起》請回答:(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推動西班牙人由世界的邊緣到達世界的中央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2)據材料二分析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客觀評價西班牙等國殖民活動的?(3)據材料三,概括荷蘭崛起的原因。(4)據材料四,指出殖民擴張對英國的主要意義,并結合材料三簡析英荷兩國崛起方式的異同。
參考答案:(1)新航路的開辟。(2)海外殖民擴張和掠奪。給亞非拉地區帶來了災難;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3)政府支持海外貿易;成立壟斷性貿易公司;實行金融創新(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4)意義:促進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同:都進行殖民擴張;異:荷蘭以商業立國,英國以工業立國?!驹斀狻浚?)第一小問由材料一“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以及所學可知是新航路的開辟。(2)由材料二“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的信息和所學從馬克思評價殖民擴張的破壞性和創造性回答。(3)由材料三“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憑借雄厚的資本和以政府為后盾,壟斷了東方的香料貿易”“商貿的發展帶動銀行信貸業的發展”加以歸納即可得出答案。(4)由材料“離開殖民貿易提供的充足的資金和原料,英國工業革命難以迅速完成”,可見殖民擴張促進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第二問,相同點依據兩國都進行殖民擴張可是答案;不同點:依據所學可知英國在工業革命后工業發展迅速,而荷蘭則主要是以從事對外貿易為主。32.下列材料分別摘自17世紀末和19世紀后期西歐某兩大國的歷史文獻: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薄胺轿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薄白h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辈牧隙簯椃ǖ?5條:“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第18條:(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第12條:“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闭埻瓿桑海?)上述兩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獻?(2)兩段材料反映的政治體制有何異同?原因是什么?(3)兩段材料反映的政治體制的實質是什么?(4)兩種政治體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參考答案:(1)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德國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4分)(2)異:英國王權受到限制,德國皇帝權力至高無上。
同:都實行君主立憲制。
原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德國自上而下的統一保留了封建殘余。(10分)ks5u(3)資產階級專政。(1分)(4)英國:議會權力至上,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展。
德國: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保留下來,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為后來法西斯專政局面的出現埋下了禍根。(10分)
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材料二、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摧毀了中國自身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瓦解著中國傳統的封建經濟,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面臨“千古未有的變局”?!詠?,中國的封閉狀態被打破,被納入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圈,開埠通商城市獲得優先發展,部分城市成為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廣州、南京、漢口等大城市?!獡我幻瘛稄霓r業時代到工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材料三、英國的城市興起與繁榮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曼徹斯特在產業革命剛開始時,人口僅萬余人,到了19世紀中葉,人口已達到40萬,成為一個比較典型的工業城市。1800年,倫敦人口已超過200萬,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達到了453.6萬?!獡U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較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特點和與這種經濟相適應的經濟政策是什么?
(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經濟發生的新變化并分析這種變化給中國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