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第三十一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我國外交走向成熟的標志是(
)A.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D.“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參考答案:B本題旨在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后逐漸成為國際上各國普遍接受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外交走向成熟。B項正確。2.1875年法國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并統率武裝部隊,行使行政權”,而且“總統與參眾兩院議員共同享有創議法律之權”,同時又規定“共和國總統的每項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一人之副署”。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強大
B.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C.共和派與君主派的妥協
D.啟蒙思想的深入人心參考答案:B考查1875年法國憲法,根據所學知識,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是法國工業革命完成后進入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必然結果,而總統和參議院的權力很大程度上是保皇派和資產階級共和派相互妥協的產物。C是政治因素,其根本因素是經濟方面即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故應選B。3.鄭燮《紹興》詩云:“丞相紛紛詔敕多,紹興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欽返,其奈中原不安何。”文中“紹興天子”是指
(
)
A.宋神宗
B.宋真宗
C.宋徽宗
D.宋高宗參考答案:D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實施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得到內閣支持。”這說明美國總統A.他的權力受到國會牽制
B.
他沒有實權C.內閣與總統共進退
D.
總統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參考答案:A略5.西漢前期嫁過五次的女子不厭再嫁,寡婦的尊長不勸其守節,到了西漢中后期“從一而終”的觀念才開始內化心中。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經濟發展B.社會主流觀念的變化C.傳統儒學的影響D.自然經濟形態的反映參考答案:B【詳解】題干中有西漢前期“女子不厭再嫁”到中后期“從一而終”的觀念才開始內化心中,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社會主流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故選B;西漢前期和中后期相比,商品經濟并沒有明顯的發展,故排除A;傳統儒學經過了董仲舒的改造,形成漢代新儒學,才被漢武帝確立為統治思想,所以導致變化的不是傳統儒學,而是董仲舒的新儒學的影響,故排除C;整個西漢時期都是自然經濟形態,所以D不是變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點睛】這一題關鍵是要看到發生變化的現象是在西漢中后期,所以能夠導致變化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出現在西漢前期與西漢中后期之間,再結合上述現象是關于人的婚姻與倫理道德方面的,所以自然知道是在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考點。6.下表是對上海、哈爾濱兩地居民擇偶標準的調查統計,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上海、哈爾濱不同年代擇偶標準差異表
單位:%項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會關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學歷10.611.712.625.3A.計劃經濟時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更注重個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觀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會政治和經濟影響D.新中國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響婚姻習俗參考答案:D7.“漢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們也可說,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監察權。唐代宰相共有三個衙門,當時稱為三省:一中書省,二門下省,三尚書省。此三省職權會合,才等于一個漢朝的宰相,而監察權還并不在內。”此段材料意在說明唐朝時(
)A.分權制衡局面已經形成
B.三省體制提高了行政效率C.君權與相權矛盾尖銳化
D.皇權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參考答案:DA說法明顯錯誤;B說法正確,但與材料無關;C項材料無法體現。唐朝相權被分割,皇權加強,故D項正確。8.“竊以為今之為治,當以開創之勢治天下,不當以守成之勢治天下,當以列國并立之勢治天下,不當以一統垂裳之勢治天下。”1895年,康有為上光緒書強調的是A.著眼世界局勢,積極進取變革
B.沖破列強阻撓,維護中央集權C.建立憲政體制,重振天朝輝煌
D.利用列強矛盾,消除強者威脅參考答案:A9.1990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78號決議,“授權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會員國,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執行上述各決議(指無條件撤軍),否則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復該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依此決議,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采取了軍事行動。中國政府對該決議投了棄權票。對此分析正確的是A.中國政府反對軍事干預解決爭端B.中國政府反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C.聯合國的軍事行動違背了大國一致原則D.聯合國大會職責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參考答案:A【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時期的外交·新時期的外交建樹。10.結合所學知識和下圖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論不包括
A.古代中國和歐洲的人口曾經長期維持穩定
B.中國人口在兩宋時期突然達到第一個高峰
C.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人口出現第二個高峰
D.世界人口數量急劇攀升主要是緣于工業化參考答案:D11.《舌尖上的中國》中曾有這樣的描述:“(明中期)揚州是中國食鹽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來到這里,靠著食鹽貿易發家,他們同時帶來的還有來自家鄉的廚師、食材、口味……富有鹽商,沒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園和家廚的手藝……”這反映出明朝揚州地區A.商品經濟發達
B.重農抑商政策松動
C.鼓勵對外貿易
D.私商成為商人主體參考答案:A12.在古希臘,泰勒斯推測萬物始源于水,因為液體、固體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始基是火,因為火非常活躍,能轉變成萬物。這反映了(
)A.哲學源于民主政治
B.理性精神開始萌發C.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D.古代科學荒誕不經參考答案:B13.15世紀西歐一些地區成立了新式寄宿學校,課程設計圍繞著教育學生快樂而健康地生活,使學生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公民。這一課程設計理念體現了
(
)
A.功利主義思潮
B.現實主義思潮
C.人文主義思潮
D.理性主義思潮參考答案:C14.“漢朝早期,統治者試圖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聯盟和秦朝嚴格的中央專制間走一條中間路線。”材料中所說的“中間路線”是指
A.郡國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舉制度參考答案:A略15.蘇聯是20世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國家。下列關于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十月革命后的工兵農代表蘇維埃是社會主義代議制度的形式B.列寧是蘇聯的建立者,戈爾巴喬夫是它歷史上唯一的總統C.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了第一次重大失敗D.1936年確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被徹底廢除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蘇聯的歷史演變。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兵農代表蘇維埃擁有行政權、司法權和立法權,屬于代議制的形式,A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1922年,蘇聯成立,當時的領導人是列寧;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實行多黨制,他由“總書記”變為“總統”,故B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莫斯科保衛戰重創了德軍,故C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勃列日涅夫時期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導致改革失敗,故D項不符合史實,符合題意。16.1953年,中國在世界制造業中所占的比例僅有2.3%。20世紀50年代,中國采取哪些重大措施來改變制造業的落后狀態。
①提出優先發展重工業;②實施五年計劃;③大躍進;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A17.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記載:“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應蠶桑所用,以至車檐、椽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其值千緡至萬緡者。”對此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種類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鄉村出現C.商品貿易以服務農耕為主
D.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打破參考答案:D18.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的會議是第幾屆全國人大(
)A.一屆人大
B.二屆人大
C.三屆人大
D.四屆人大
參考答案:C19.關于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改革者是基督教的叛逆者
B.摧毀了羅馬教會的統治
w.w.w.k.s.5.u.c.o.m
C.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社會
D.以理性的態度挑戰教皇的權威
參考答案:D20.袁世凱曾說:“我現在不怕國民黨以暴力奪取政權,就怕他們以合法手段取得成功,把我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國民黨如果取得成功,最有可能把袁世凱“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的舉措是(
)A.強化責任內閣制
B.廢除總統制C.實行政黨政治
D.推行三權分立制度參考答案:A21.《說文解字》釋讀為:“大冊也。”今人認為似手捧冊置于架上。該釋讀與下列記錄文字信息材料相關的是A.甲骨
B.絲帛
C.竹木簡
D.石碑參考答案:C【考點】古代文字這是一個象形文字,上面是串成串的竹木簡,很容易選出答案,但這個題目的設問很繞,通俗的說就是這個冊是用什么材料來記錄文字信息的。22.“第一,立即與同盟國停戰;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給農民;第三,沒收資本家的工廠、礦工和其他工業企業,交給各廠的工人委員會管理;第四,確認蘇維埃取代臨時政府為最高權力機關。”為貫徹上述綱領,俄國布爾什維克(
)
A.頒布了和平法令
B.實行戰時共產主義
C.施行新經濟政策
D.建立斯大林模式
參考答案:A23.據不完全統計,到辛亥革命爆發前,全國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過850個,鎮自治公所超過530個,鄉自治公所在1970個以上。據此可以推論出此時期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B.《臨時約法》初見成效C.出現了一定規模的民主實踐活動
D.“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初現參考答案:C24.下圖所示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中國1930—1936年的貨幣供給(年終總量)
單位:100萬元年份銀幣銅幣紙幣銀行存款總貨幣19302200287.7956.33392.16836.119312271281.4896.93591.57040.81932:2289275.1924.43880.87369.319332275268.8978.84290.67813.219341995262.51108.94620.97987.319351703256.21413.55460.18832.8193613912502438.66394.210473.8A.通貨膨脹嚴重 B.國內政局穩定C.“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開展 D.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參考答案:D考點: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1930—1936年中國處于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國民政府調整經濟政策,推行幣制改革等措施,導致銀幣供給量減少、紙幣供給量、銀行存款、總貨幣供給量增加。25.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立的《蘇州府長洲縣永禁機匠叫歇碑》記載“……嗣后如有不法棍徒(指織工),膽敢挾眾叫歇(停工),希圖從中索詐者,許地鄰機戶人等,即時扭稟地方審明,應比照把持行市律究處,再枷號一個月示儆。”此碑①可以作為研究清朝時期經濟史的重要材料②可以作為中國先于歐洲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生產關系的有力佐證③從側面反映出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勞資雙方的矛盾和斗爭④反映了封建政府堅持奉行重農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參考答案:D26.宋代有人說:“人生不可無田,有則仕宦出處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則仰事俯育,不致喪失氣節。有田方為福。”宋人的這種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間十分流行。這一現象(
)A.促進小農經濟的穩定與強固 B.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內在矛盾C.導致土地占宥趨向豪強地主 D.阻礙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參考答案: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學生解讀信息,調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宋代擁有田地就是福,可見對田地的重視,這樣有助于促進小農經濟的穩固,A項正確。官僚政治的內在矛盾是互相傾軋,爭權奪利,與材料現象無關,B項排除。土地兼并現象的出現是土地私有制決定的,與材料現象無關,C項排除。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受阻取決于政府對其的態度,但對商業和手工業的態度如何,材料無法體現,D項排除。故選A。27.伯利克里說:“我可斷言,我們沒個公民,在許多生活方面,能夠獨立自主;并且在表現獨立自主的時候,能夠溫文優雅和多才多藝。”他這種自信源于(
)A領袖地位
B充裕的物質生活
C雅典人所受的良好教育
D雅典的民主制參考答案:D28.下表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A在1720—182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總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長率高于整個歐洲地區。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高于英國B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在色當俘獲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及其親率的近十萬法軍。先進的社會制度是奪取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C蘇聯糧食產量1954年為8560萬噸,1956年為12500萬噸,1958年為13470萬噸。赫魯曉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D“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以來的20年間,三個經濟體間已發展出更寬、更深、更高效的供應鏈。三國互惠使墨西哥一躍成為發達國家參考答案:考點:蘇聯赫魯曉夫的改革1720—182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總值的比重高于歐洲,不能說明經濟增長速度高于英國,故A項錯誤;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是封建制國家,法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結果法國戰敗,不能體現先進的社會制度是取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故B項錯誤;蘇聯從1954年到1958年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說明赫魯曉夫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故C項正確;“北美自由貿易區”使三個經濟體發展出更寬、更深、更高效的供應鏈,但墨西哥并沒有成為發達國家,故D項錯誤。C29.“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朝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主要反映的是當時A.依據性別的分工方式 B.耕織結合的田園生活C.世代相承的學藝傳統 D.安居樂業的社會狀態參考答案:B30.“歷史意見”指的是在那制度實施時代的人們所切身感受而發出的意見。這些意見,比較真實而客觀,待時代隔得久了,該項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單憑后代人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以往的各項制度,那只能說是一種時代意見。下列屬于時代意見的是A.“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東漢·王充《論衡》)B.(實行均田制)“國家殷富,庫藏盈溢,錢絹露積于廊者不可較數”(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C.(王安石變法)“舍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宋·司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D.(以皇帝名義“詔定國是”,其目的是)“以變法為號令之宗旨,以西學為臣民之講求,著為國是,以定眾向,然后變法之事乃決,人心乃一,趨向乃定。”(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參考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達于皇帝的奏章。雍正元年,雍正賦予全體封疆大吏密折權,下令各省總督巡撫密上奏折,一折只言一事,無論大小時務,皆許據實敷陳。后來雍正又給提督、總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學政全體官員密折權,甚至特許一些“品級卑微”、“無奏對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將之類的小臣徑上密折之權。
密折可隨時隨事奏聞,“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屬員某優某劣,營伍是否整飭,百姓之生計若何,風俗之淳澆奚似,即鄰近遠省以及都門內外,凡有駭人聽聞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見,悉可以風聞入告也。”材料二:雍正推廣密折制度,使處理國家大小事務的權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內閣職權同時削弱。密折制度改變了過去皇帝僅靠少數官僚或機構獲取政治情報的傳統,廣泛增加了耳目和資訊渠道,密折人因此也不敢謊報政情,這便為其洞悉下情、決斷決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密折制度也成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諸如“耗羨歸公”、“攤丁入地”、“改土歸流”等被雍正稱為“機密緊要之事”,通過“無不立達”的密折和朱批諭旨,往復討論,迅速決定,雷厲風行地予以推行、指導和監督其實施。回答問題:(1)根據材料一,概括密折制度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7分)參考答案:(1)高度保密;授予的范圍逐漸擴大;密折內容要明確,一事一奏;所涉及的內容廣泛;可隨時隨事上奏,沒有時間和數量限制。(答出四點即可,共8分)(2)削弱了封疆大吏和內閣的職權,加強了官員間相互牽制,彼此監視,使皇權大大加強。(3分)擴展了獲取政治情報的渠道,為其決斷決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2分)取消中間環節,提高行政效率。(2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事情總是發展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45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1956年底中國發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變化材料二:1958年8月,在各層上級權力機構的關注和策劃下,徐水縣委第一書記張國忠喊出了“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口號。縣委制定草案規劃:“1959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并開始向共產主義過渡,到1963年即進入偉大的共產主義社會。”(2)簡要分析材料二現象出現的原因和產生的影響材料三:1958年春,上海農村根據中共中央的號召,開始了農業生產“大躍進”。同年9月21日,上海農村建立了第一個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區10個縣全面實現人民公社化,幾乎所有農戶都參加……結果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中的什么教訓參考答案:(1)完成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公有制基本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五”計劃的實施,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2)原因:社會主義總路線的提出;我國掀起“大躍進”的高潮影響:破壞了農村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忽視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片面追求生產關系高水平、高速度(1)本題根據材料一“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45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三大改造、“一五”計劃的作用等方面分析1956年底中國發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變化。(2)本題據材料二“1959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并開始向共產主義過渡,到1963年即進入偉大的共產主義社會”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社會主義總路線、“大躍進”等方面簡要分析材料二現象出現的原因。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破壞農村生產力、嚴重的經濟困難等方面分析這產生的影響。(3)本題據材料三“人民公社化,幾乎所有農戶都參加……結果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回答這反映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中的什么教訓。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李贄《藏書》材料二
理學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謂理學,……不取之“五經”而但資(宋明)之語錄,……又曰:“《論語》,圣人之語錄也。”舍圣人之語錄,而從事于后儒,此不謂不知本矣。
——顧炎武《亭林文集?與施愚山書》材料三
李贄還同樣以不留情面的態度解剖自己,指責自己缺乏誠信:“志在溫飽,而自謂伯夷叔齊;質本齊人,而自謂飽道饒德。”……如果李贄在某種程度上表現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在追求個性與行動的自由,而不是叛離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李贄的基本主張,指出這些主張產生的時代背景。(6分)
(2)顧炎武以儒學作為社會教化的資源。依據材料二,指出顧炎武對儒學進行了怎樣的取舍?并說明其理由。(6分)
(3)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從政治、經濟和思想三方面評析材料三的觀點。(8分)參考答案: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庫拆裝協議合同
- 施工合同續簽協議
- 合同協議平臺
- 門窗轉包合同協議書
- 托育園勞動合同協議
- 工廠運輸協議合同
- 口頭合同協議
- 企業間借款合同展期協議
- 集體合作社協議合同范本
- 醫院康復科承包協議合同
- 2021江蘇省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有答案)
- 1流域及流域水循環過程
- 2023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 GCMS-譜圖解析基礎
- 2022年江蘇安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不銹鋼304焊接工藝評定報告PQR(全氬弧)
- 《專利法》課程思政教學案例(一等獎)
- 安全事故案例圖片合集事故警示
- 工程建筑給排水外文文獻翻譯1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