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民族中學2022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過年紅柯皮芽子(即洋蔥)一直堆在墻角,媽媽好像第一次看到,眼睛刷地亮了。她望了孩子們一會兒,又去看那些土豆和皮芽子。“這些小飯桶,個個都是無底洞。”媽媽摸摸孩子們的肚子,又去看土豆和皮芽子了,她說:“缺一塊肉。”“媽媽你說什么?我們沒聽見!”孩子們跟一群群鳥兒一樣圍著媽媽飛旋。“媽媽你再說一遍。”“我說一塊肉。”一塊肉一塊肉!孩子們聽得清清楚楚是一塊肉。“媽媽這是過年嗎?”平時都沒有肉吃,只有過年他們才能吃一點肉。那正是秋天,離過年很遙遠。媽媽一個挨一個摸她的孩子,“媽媽給你們過年。”正說著,爸爸回來了。媽媽耳語了幾句,爸爸什么也沒說就走了。爸爸走進茫茫荒野。那是準噶爾邊緣一個很遼闊的地方,穿過田野和林帶就是一片大莽原。他掏了幾個兔子洞,都是空的。他嚼著草根,涼絲絲的汗液讓他興奮,荒原還活著。遠方升起虔誠的心靈之光。他朝那光走去。那是一頂白帳篷,帳篷前邊有個孩子,孩子朝帳篷飛跑,邊跑便喊:“來客人啦,來客人啦。”進了帳蓬,女主人端上奶茶和馕、麥粉打的馕很難見到了,他不好意思動這么好的馕。主人見狀,說:“這樣子吃這樣子吃嘛。”他只好掰一小塊塞嘴里,主人到咧開嘴大笑:“吃,就這樣子吃。”喝奶茶吃馕僅僅是開始,女主人又端上揪片子,羊肉湯煮揪片子。他吃出一頭汗。主人高說:“客人是我們的太陽,我的帳篷很久沒有照過太陽了,我的帳篷熱烘烘的,會熱整整一年。”主人剛宰了一只羊,肉差不多分光了,主人只能給客人一塊肉。爸爸走過沙漠走過荒原走進院子。媽媽和她的孩子坐在床上,孩子們的小腦袋埋在媽媽懷里,他們顫抖著不敢抬頭看,害怕自己失望。爸爸就用肉擦孩子們的小臉蛋,跟擦火柴一樣孩子們的心里噗一聲冒起火焰。“肉,肉肉!”孩子們跳啊叫啊沖上去,爸爸高高舉著肉就像舉著一盞燈,很豪邁地對媽媽說:“做飯去!”孩子們鄭重地告訴媽媽:“你要給我們做好啊。”媽媽給每個孩子下保證。孩子們高興壞了,幫媽媽打水燒火洗菜。孩子連院子都掃了,掃得干干凈凈一直掃到大門外的馬路上,灑上清水。村里人感到驚奇,孩子們就告訴他們:“今天我們過年。”孩子把門窗都擦干凈了。他們互相拍打塵土。老大,他們的哥哥還要洗手洗臉。大家樂意聽哥哥指揮,很乖。那個最小的孩子順著木梯爬到房頂上,孩子們都上去了。他們圍著煙囪,炊煙的芳香跟空氣一樣散向四面八方,整個村子籠罩在芳香里,準噶爾、天山、天山的那邊都能聞到他們家的肉香。那個最小的孩子看得最遠,他看見大漠深處有個叔叔。“嗬!我們有客人啦!”孩子們都朝那邊看,那個遠方的叔叔一點一點出現在孩子們明亮的眼睛里。“我們家有客人啦。”在孩子們的印象中,過年一定要有客人,沒有客人的年是很難過的。心急的孩子已經奔出門外,飛跑去迎接貴客。另外一些孩子去告訴大人這個天大的喜訊。爸爸說:“我去搞點酒。媽媽說:“再搞幾個馕。”媽媽問她的孩子:“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嗎?“讓客人先吃,讓客人吃飽。”媽媽又做一盒飯,玉米糊糊煮土豆。皮芽子剁碎炒一炒,澆到玉米糊糊上,熱氣騰騰。孩子們嚷著要吃土豆。不用媽媽動手,他們自己就把盆子里的玉米糊糊吃了。玉米糊糊里的土豆粉粉的,像一團白霧彌漫在肚子里,孩子們從來沒有這么饞人地吃過土豆皮芽子,“過年就是好啊。”媽媽給每個孩子喂一小塊肉。“啊,這是什么東西?”“肉,孩子,是肉。”媽媽仔細看她的孩子,確實像吃過肉的孩子。媽媽用剩下的小塊羊油給孩子們化妝,畫他們的小嘴巴,小嘴巴油乎乎的。爸爸帶回半瓶酒半包煙還有兩個馕,不是油馕,是麥粉打的馕。媽媽很滿足:“你趕在了客人前邊。”大人和孩子安心地等待遠方的客人。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出現在地平線上的人影就是他們心中的太陽。大孩子領著客人進來了。客人走過來去摸孩子毛茸茸的腦袋,他在戈壁灘上走了好幾天,就想摸一摸毛茸茸熱烘烘的東西。大人把煙插在他嘴上給他點著,他抽一口,噴出來的是天池煙的香味和煙霧。那些年天池煙是最好的煙了,金黃的煙絲就像黃金草原,在客人的嘴里化為青湛湛的天池水噴瀉而下。女主人遞給他一條新毛巾。臉在新毛巾里就不想動了,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明亮的野花和溫暖的青草從鼻孔從嘴巴從眼瞳里直入腑臟。他不知道他吃了多少,女主人不停地遞碗,腸胃發出咯咯聲,嘴里才嘗出飯食的滋味。他看見孩子們個個像天使,孩子手托下巴熱切地看著這個叔叔,叔叔說:“你們咋不吃?”“我們吃飽啦。”客人說他是地質學校畢業的,為了給國家找石油,在卡拉瑪依大戈壁里走了三天三夜實在支撐不住了。說著說著叔叔的頭點著點著打起盹,“早晨五點鐘叫我。”客人要在明天趕上大家。媽媽干完所有的活后想到了她的孩子。孩子們擠成一團圍在灶眼跟前,灶膛里的火已經熄滅了,灶眼里還有著熱乎乎的氣息,那只黑乎乎的大鐵鍋卻已經空蕩蕩的了。媽媽說“干什么呢?“煮肉,我們有好多肉。”“不嫌熱?”“不熱不熱。”大鐵鍋竟然咕嘟嘟響起來,鍋蓋噗兒噗兒地直噴香氣。(有刪改)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嗬!我們有客人啦!”“我們家有客人啦。”這兩句既表達了孩子們對客人的歡迎之情,又為下文這家人熱情待客作了鋪墊。B.小說注重從細微處寫人的內心感受,如客人洗臉時“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上……從嘴巴從眼瞳里直入腑臟”,客人放松享受的心態就生動體現出來了。C.小說寫了兩次人們熱情“待客”的過程,真摯動人,其中也蘊含著作者對當下人際關系的憂慮與反思,這也是小說的深刻之處。D.小說擅長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營造不平常的效果,如文末,在熱情招待客人后,孩子們還圍在鍋灶旁“煮肉”,這一情節就頗具匠心。8.小說前兩段寫了這個家庭的處境,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9.請結合文本分析這篇小說主要的語言特色。參考答案:7.C

8.①情節上,交代了孩子較多,生活困難,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的處境,上下文熱情待客的故事情節形成對比,襯托這家人熱情好客的品性;②人物上,在物資緊缺、生活困難情況下,一家人卻能盡力準備食物熱情招待客人,突出這家人善良淳樸的性格;③主題上,在生活異常艱難的處境在中,一家人依然那么熱情、善良和樂觀,有禮地表達出小說真誠、友愛和溫情的主題。

9.①整體風格,語言樸實無華,率真不做作。如在描寫孩子們對肉食的渴望及迎接客人時,情感表達率真。②語體色彩、語言生活化、口語化,親切自然。如媽媽形容孩子們是“這些小飯桶,個個都是無底洞”,表達口語化不失親切之感。③人物語言、說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客人是我們的太陽,我的帳篷很久沒有照過太陽了,我的帳篷熱烘烘的,會熱一整年”,體現典型的新疆語言風格。④句式使用長短句交替使用,生動活潑。如文章最后一段,媽媽與孩子們的對話為短句,描寫鍋灶時多為長句。⑤語言表達,干凈利落,簡潔傳神。如寫媽媽交代爸爸去找肉,及客人進門前媽媽加做一道菜等。【7題詳解】該題屬于綜合考查文學類文本的基本體裁特征。考查內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作品主旨,小說的語言,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做此類題須細心和耐心,結合選項具體分析。仔細閱讀選項,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理解后和選項加以比對,看看是否有出入。A項,該項考查鑒賞人物語言的能力,正確;C項,“蘊含著作者對當下人際關系的憂慮與反思”錯誤,該信息于文無據,本文要表達的是困難時期,新疆地區人們的熱情淳樸之情,選項屬于過度解讀文本。B項,該項考查描寫人物的技巧,正確;D項,該項考查小說的情節,正確。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問的是“小說前兩段寫了這個家庭的處境,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然后要找出前兩段能體現這個家庭處境的內容,分析這個家庭的狀況,再分析這一內容與情節、形象、主題的關聯。從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來看,“孩子們跟一群群鳥兒一樣圍著媽媽飛旋”“媽媽一個挨一個摸她的孩子”說明這個家庭的孩子很多,“媽媽這是過年嗎”“平時都沒有肉吃,只有過年他們才能吃一點肉”說明這個家庭的生活很困難,這是前兩段交代的這個家庭的生活狀況;接著看下文的內容,小說下文寫父親從另外一個家庭拿來一塊肉,準備像過年一樣大吃一頓時,來了一位客人,全家人非常熱情地招待了客人,開頭家境的困難與下文待客的熱情真誠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這家人熱情好客的特點;再分析家境困難對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況下,全家人熱情招待客人,突出這家人的淳樸善良;最后看主題上的作用,作者把這家人熱情待客設置在家境困難這一情境之下,更能凸顯真誠友愛溫情這一主旨。【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結合文本分析這篇小說主要的語言特色”,然后回顧語言特色的答題角度,最后結合文本進行分析。語言特色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詞語、色彩、句式、修辭、語言風格、語體風格等。首先看本文的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沒有太多修飾,樸實無華,率真而不做作,如小說開頭,當媽媽說到“肉”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是“媽媽你說什么?我們沒聽見!”“媽媽你再說一遍”,作者沒有加一點修飾,直接地展現孩子們的驚喜,再比如當看到有客人來時,“嗬!我們有客人啦!”“我們家有客人啦”真實地展現孩子們的熱情,語言簡潔,干凈利落;接著分析本文的語體色彩,“這些小飯桶,個個都是無底洞”“這樣子吃這樣子吃嘛”“你們咋不吃”,這些都是口語,富有生活的氣息,如“客人是我們的太陽,我的帳篷很久沒有照過太陽了,我的帳篷熱烘烘的,會熱整整一年”,這又具有地域的色彩,展現出新疆地域的語言特色;從句式的角度來看,文章既有長句,也有短句,隨著情感的變化而改變句式,如媽媽和孩子之間對話的時候多使用短句,而描寫鍋灶等景物時則使用短句。考生可以圍繞這些方面分析作答。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我們知道中國從隋唐起就盛行科舉制,誰科舉成績好,誰就可以當官。對這個制度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實際上,科舉制是相當奇怪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有點“特殊”,在世界別的國家,極少見到這樣選拔官員的。即便在中國,在科舉制產生之前也有一條非常漫長的道路。從最早的貴族、門客,到軍功、推薦(察舉、征辟、孝廉),最后是九品中正制,隋唐起,開啟了科舉制度。科舉的出現,可以被視為國家治理復雜化與國家規模的超大化對現實政治的倒逼。如果我們把歷史追溯到周朝,就會發現那個時候的社會和后來的宋元明清完全不同,在制度層面上,反倒更像《冰與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國。和七大王國一樣,西周也是一個封建制的貴族國家。這里所說的“封建制”指的是其本義,就是“封國土、建諸侯”的制度。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等級社會,而不是后來君權至上的扁平化社會。孟子對這個社會有過一個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從這段話里我們可以看出來,天子也好,諸侯也好,雖然是君主,但他們和卿、大夫相去并不遠,只是在等級樹上高了一點點而己。在這樣的社會里,選拔官員自然傾向于世襲制。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邏輯推理。世襲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人們得到一些好處后,會很自然地傾向于把這些好處傳給后代。既然大家地位并沒有本質區別,天子能世襲,諸侯能世襲,我們卿為什么就不能世襲?大夫為什么就不能世襲呢?因此,在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這個制度到了春秋時期雖然開始有所松動,但依舊占據主流位置。我們翻翻《左傳》就會發現,許多家族都是世世代代為卿,比如魯國的三桓,鄭國的七穆,齊國的高國,都是如此。這個時候也不太需要經常從外界選拔官員,讓官員生官員就行了。世官制其實是個蠻穩定的制度,它具有可預測性,減少了貴族內部的摩擦,很適合一個靜態的社會。但是它沒有能夠永久持續下去。在春秋中后期,它就出現了崩塌的征兆。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周王朝不再能維持大一統局面,各個諸侯國各自為政,靜態社會變成動態社會,所有的政治實體都面臨巨大壓力。諸侯國必須追求軍事和行政效率,內部也必須重新切割權力格局。最終的結果是權力越來越集中。而權力越集中,官職也就越不像貴族的固有權利,而越像是國君的額外賞賜。第二個變動來自民間。在西周的時候,只有官學而沒有私學,民間完全處于無知無識的狀態,國君即使想從民間選拔官員也無從選起。但是到了春秋時期,知識開始普及,知識分子呈現爆炸式增長。一下子,官員潛在儲備極大豐富。而且這些知識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學了一肚子當君子的學問,怎肯老實待在家里澆糞種地?孔子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號召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學而優則仕”的理論,給不甘心在家種地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條現實出路。而這種來自民間的求職壓力也推動了選官制度的變化。到了戰國時期,士官制度就整體性地崩潰了。(節選自《科舉之前的選官史》,有刪改)10.下列關于世官制的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世襲是人類的本能,等級制度則給了天子、諸侯、大夫等階層采取世襲制的借口。B.世官制在春秋時期雖有所松動,但依然占據主流位置,這讓平民百姓很難獲得機會走上仕途。C.世官制作為相對穩定的制度,具有可預測性,可以緩解貴族內部的矛盾,在政局穩定的社會,能夠永久持續下去。D.在各種原因影響下,到了戰國時期,世官制度整體性崩潰了,官員世襲現象消失,而代之以察舉制度。11.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隋唐起盛行的科舉制,是我國獨有的“特殊”制度,可以看作是國家政治復雜化與囯家規模超大化倒逼現實政治的產物。B.不同于宋元明淸等時期君權至上的扁平化社會,西周是一個封建制的貴族國家,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等級社會。C.孟子對理想化社會的描述,明確了不同的階層在等級樹上相去不遠的地位,為世襲制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D.孔子“學而優則仕”的理論契合了當時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心理,給他們提供了一條現實出路,也推動了西周選官制度的改革。12.簡要概括世官制出現崩塌征兆的兩點原因。要求每點不超過20字。參考答案:10.B

11.B

12.(1)大一統局面破壞后權力集中致使官職不固定。(2)知識分子群體產生并渴望走上政治舞合。10.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關于世官制的表述最恰當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A項,子、諸侯”錯,由原文第四段“既然大家地位并沒有本質區別……大夫為什么就不能世襲呢”可知,沒有包含天子、諸侯。C項,“政局穩定的社會,能夠永久持續下去”說法過于絕對,原文笫六段是“很適合―個靜態的社會”。D項,“官員世襲現象消失,而代之以察舉制度”無中生有。11.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設題的誤區如下:因果關系不當、于文無據、以偏概全、說法過于絕對化、變未然為已然。A項,“獨有的”說法過于絕對,原文第一段是“在世界別的國家,極少見到這樣選拔官員的”,文中“極少”,并非沒有。C項,“為世襲制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無中生有。D項,“也推動了西周選官制度的改革”錯,原文第七段是“推動了選官制度的變化"。12.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簡要概括世官制出現崩塌征兆的兩點原因。要求,每點不超過20字”。這是考查學生篩選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確題干篩選的方向,“世官制出現崩塌征兆的兩點原因”,然后到文中找到語言標志,第六段說“在春秋中后期,它就出現了崩塌的征兆”,可見原因在后面,“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周王朝不再能維持大一統局面,各個諸侯國各自為政,靜態社會變成動態社會,所有的政治實體都面臨巨大壓力”“第二個變動來自民間……”,依據這些內容概括即可。點睛:對于篩選概括類的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即從題干中審出篩選的依據,比如本題中,“簡要概括世官制出現崩塌征兆的兩點原因。要求,每點不超過20字”,“出現崩塌征兆”“兩點原因”,這應是考生到文中尋找信息的語言標志,由此可以找到第六段,“它就出現了崩塌的征兆”,后面接著說“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第七段的開頭說“第二個變動來自民間”,順著這些信息即可概括出答案。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材料一:亞洲國家地區貿易發展情況預測表明,到2030年,亞洲的經濟將會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所占世界GDP的份額將從30%增加到40%以上。區域內貿易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再加上GDPG(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高增長率,可能會使這個地區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區域集群。亞洲仍然引領著整個世界經濟的復蘇。全球危機凸顯了地區必須解決的問題。對于亞洲太平洋而言,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支持國內需求從而保證區域內的持續增長。中國以及亞洲政府已經采取措施,如在設施改善、政府激勵方面進行投資來提升國內消費、進口量,進行財政改革,以及進一步促進交換率的靈活性。在2013年,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并成為了區域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市場。中國的增長主要是由于亞洲內貿以及國內活動導致的貿易增長。(摘編自《2014年全球物流市場報告》羅蘭貝格)材料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材料三:我國快遞業呈飛速發展態勢,農村電商潛力巨大,國務院提出“快遞下鄉”戰略,快遞企業向下向西發展。在農村電商和政策助力下,農村快遞量將迎來較快增長。另外跨境電商有望成為快遞行業增長的新動力。當前國內的消費結構進入了改革升級的關鍵階段,從標準化、大眾化進入到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國內部分商品的供給端無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這種國內外需求缺口會保持下去,成為推動跨境進口增長的內在動力。跨境電商中出口的比例超過80%,成為拉動國內商品出口的動力之一,獲得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電商依舊是驅動快遞增長的核心動力,在消費碎片化、農村網購滲透率提升以及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下,預計未來三年快遞行業仍將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

(摘編自《2017年中國快遞行業前景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材料四:當前我國快遞業迅猛發展,已經連續6年保持約50%的爆發式增速。但高速發展帶來了企業管理及行業治理能力水平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的問題,離消費者的期望和現實需求尚有差距。比如,春節過后,圓通快遞公司在北京的個別末端網點出現運營異常、包裹積壓無人派送等情況,造成消費者不滿。目前快遞發展過程中暴露的諸多問題,反映的深層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末端服務問題有待系統性解決,快件延誤、投遞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存在;信息科技應用水平不高,智能終端、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不足,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業人才建設相對滯后,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升,快遞員流動性大。群眾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粗放式發展的快遞業已經到了亟須轉型升級的時候了。一方面,穩步推進快遞條例立法,積極參與電子商務立法,推動快遞服務納入立法內容。同時,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認真開展快遞服務質量評價,積極化解消費糾紛矛盾,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國家郵政局已建立包括局長信箱、消費者申訴、滿意度調查、輿情監測等多種手段在內的用戶反饋體系。(摘編自《人民日報》2017年02月28日《快遞行業發展快問題多,多舉措推進行業治理》)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全球危機凸顯了各地區必須解決的問題,為了保證區域內的持續增長,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多項措施。B.跨境進口增長的內在動力是國內部分商品的供給端無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而形成的國內外需求缺口。C.我國快遞業呈飛速發展態勢,預計未來三年快遞行業仍將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增長率超過美國。D.我國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說明粗放式發展的快遞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A.2016年我國快遞行業收入近4000億元,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收入逐年上升,增速平穩。B.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2016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2.6萬億元,同比增長30%。C.從材料二的數據統計看,2016年快遞業增長態勢強勁,行業增長仍有較大空間,完全因為農村電商潛力巨大。D.國家郵政局已建立了多種手段在內的用戶反饋體系,這就完全能解決消費者對運營異常或包裹積壓等情況產生不滿的問題。9.根據材料,請簡要談談面對快遞行業暴露的問題,今后應采取哪些措施。(6分)

參考答案:7.C(“增長率超過美國”于文無據。)8.B(A項,增速2012到2013年下降,2014到2015年也下降,不平穩。C項從材料二的數據統計看不出因為農村電商潛力巨大,材料二只提供了跨境電商的數據。“完全因為”說法片面D不能完全解決消費者不滿的問題,說法太絕對。)9.①設施改善、政府激勵方面進行投資來提升國內消費、進口量,進行財政改革,以及進一步促進交換率的靈活性。②提高信息科技應用水平,重視技術裝備研發應用,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升。③穩步推進快遞條例立法,積極參與電子商務立法,推動快遞服務納入立法內容。同時,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制度。認真開展快遞服務質量評價,積極化解消費糾紛矛盾,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每點2分,酌情給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韋見素,字會微,京兆萬年人。見素學科登第。景龍中,解褐相王府參軍,歷衛佐、河南府倉曹。丁父憂,服闋,起為大理寺丞,襲爵彭城郡公。坐事出為坊州司馬。入為庫部員外郎,加朝散大夫,歷右司兵部二員外,左司兵部二郎中,遷諫議大夫。天寶五年,充江西、山南、黔中、嶺南等黜陟使,觀省風俗,彈糾長吏,所至肅然。見素仁恕長者,意不忤物,及典選累年,銓敘平允,人士稱之。天寶十三年,拜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院學士,知門下省事,代陳希烈。見素既為國忠引用,心德之。時祿山與國忠爭寵,兩相猜嫌,見素亦無所是非,署字而已,遂至兇胡犯順,不措一言。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兵敗桃林,潼關不守。是月,玄宗蒼黃出幸,莫知所詣。見素與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遇上于延秋門,便扈從之成陽。翌日,次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其亂,乃與飛龍馬家李護國謀于皇太子,請誅國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禮等禁軍圍行宮,盡誅楊氏。見素遁走,為亂兵所傷,眾呼曰:“勿傷韋相!”識者救之,獲免。魏方進為亂兵所殺。是日,朝士獨見素一人。是夜宿馬嵬,上命見素子京兆府司錄參軍諤為御史中丞,充置頓使。凌晨將發,六軍將士日:“國忠反叛,不可更往蜀川,請之河、隴。”或言靈武、太原,或云還京,議者不一。上意在劍南,慮違士心,無所言。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今兵馬數少恐非萬全不如且至扶風徐圖去就上詢于眾眾以為然。七月,至巴西郡,是月,皇太子即位于靈武。尋命見素宣傳詔命,便行冊禮。見素以奉上皇幸蜀功,加開府儀同三司,食實封三百戶。上元中,以足疾上表請致仕,許之。寶應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贈司空,謚曰忠貞,喪事官給。(節選《舊唐書·卷一百八·列傳五十八》有刪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今兵馬數少/恐非萬全/不如且至/扶風徐圖去就/上詢于眾/眾以為然/B.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今兵馬數少/恐非萬全/不如且至扶風/徐圖去就/上詢于眾/眾以為然/C.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今兵馬數少/恐非萬全/不如且至/扶風徐圖去就上/詢于眾/眾以為然/D.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今兵馬數少/恐非萬全/不如且至扶風/徐圖去就/上詢于眾/眾以為然/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任為官。古代常用穿著代指出身,如用“布衣”代指平民,以“青衣”代指高級官員。B.服闋,守喪期滿除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并須離職,稱“丁憂”。C.冊禮,冊立、冊封的禮儀。封建王朝皇帝的封禪、即位,實行冊禮;后來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贈官,皆行冊禮。D.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韋見素選拔官吏公正,糾正吏治,頗有威望,擔任江兩、山南、黔中、嶺南等道黜陟使,巡察各地,檢查各級地方官員政績優劣,懲辦貪官污吏。B.韋見素為感楊國忠的舉薦之恩,有意附會,但他也深知安祿山與楊國忠的爭斗,所以韋見素也不管是非,以致使兇險的胡人反叛,不置一言。C.韋見素深得民心,哥舒翰兵敗潼關,玄宗倉惶出逃,護從禁兵發動兵諫,殺死楊國忠,韋見素被認識他的相救,沒有被軍兵刺傷。D.韋見素因保護玄宗入蜀有功,受到加官進爵。后患腳病上表請求退休,朝廷答應了他。死后追贈司空,謚號忠貞,由官府辦理喪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見素仁恕長者,意不忤物,及典選累年,銓敘平允,人士稱之。(2)翌日,次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參考答案:10.B

11.A

12.C

13.(1)韋見素仁義寬容有長者之風,不愿意得罪人,主持考選多年,選拔官吏公正,受到人們的稱贊。(2)第二天,駐扎在馬嵬驛,軍土得不到飯吃,出言不謙遜(沒有禮貌)。【10題詳解】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句中“備”“扶風”作前句的賓語,后面斷開;“今”表時間,因為新的陳述對象,和“上”均作后句的主語,前面斷開。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A項,“青衣代指高級官員”錯誤,代指婢女仆役等。故選A。【12題詳解】此題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題中C項,“沒有被軍兵刺傷”錯誤,文中與“見素遁走,為亂兵所傷”。故選C。【13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重點注意,忤:得罪;典選:主持考選;銓敘:選拔官吏;之:代詞,代傳主;次:駐扎;流言:出言。【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的考核,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參考譯文】韋見素,字會微,是京兆萬年人。韋見素考中科舉。景龍年間,出仕相王府參軍,歷任衛佐、河南府倉曹。為父親守喪,服喪期滿,任命為大理寺丞,襲封父親爵位彭城郡公。受牽連獲罪出任坊州司馬。召入朝任庫部員外郎,加朝散大夫,歷任右司兵部二員外、左司兵部二郎中,升任諫議大夫。天寶五年,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嶺南等道黜陟使,省察風俗,奏劾糾察官吏,所到之處官吏畏懼。韋見素仁義寬容有長者之風,不愿意得罪人,主持考選多年,選拔官吏公正,受到人們的稱贊。天寶十三年拜任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任集賢院學士,知門下省事,取代陳希烈。韋見素是楊國忠引薦被用的,心中感激他。當時安祿山與楊國忠爭寵,互相猜忌,韋見素也不管是非,僅是簽名罷了,于是致使兇險的胡人反叛,不置一言。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在桃林戰敗,潼關失守。當月,玄宗倉惶出逃,不知往何處。韋見素與楊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在延秋門遇到皇上,便隨從護駕到成陽。第二天,駐扎在馬嵬驛,軍土得不到飯吃,出言不謙遜。龍武將軍陳玄禮懼怕他們作亂,就與飛龍馬家李護國和皇太子商議,請求誅殺楊國忠,以安定軍心。當天,陳玄禮等帶領禁軍包圍了行宮,全部誅殺了楊氏家族。韋見素逃走,被亂兵殺傷,眾人高喊說:“不要傷害韋相!”認識的人救了他,得以免死。魏方進被亂兵殺死。當天,朝士只有韋見素一人。此夜住宿在馬嵬,皇上命韋見素之子京兆府司錄參軍韋諤任御史中丞,充任置頓使。凌晨將要出發,六軍將士說:“楊國忠反叛,不能夠再去蜀川,請求前往河西、隴右。”有的說去靈武、太原,有的說返回京城,議論紛紜。皇上想去劍南,恐怕違背軍士的心意,沒有說話。韋諤說:“返回京城須要有抵御叛賊的軍備。現在兵馬數量少,恐怕不是萬全之策,不如暫且到扶風,再慢慢考慮去向。”皇上詢問大家,大家認為正確。七月,到達巴西郡,當月,皇太子在靈武即位,不久命韋見素宣告傳位的詔命,順便舉行冊立新皇帝的禮儀。韋見素因為侍從上皇前往蜀地的功勞,加開府儀同三司,享有實封三百戶。上元年間,因為患腳病上表請求退休,朝廷答應了他。寶應元年十二月去世,終年七十六歲,追贈司空,謚號忠貞,由官府辦理喪事。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題穆修,字伯長,鄆州人。幼嗜學,不事章句。真宗東封,詔舉齊、魯經行之士,修預選,賜進士出身,調泰州司理參軍。負才,與眾齟齬,通判忌之,使人誣告其罪,貶池州。中道亡至京師,叩登聞鼓訴冤,不報。居貶所歲余,遇赦得釋,迎母居京師,間出游丐以給養。久之,補潁州文學參軍,徙蔡州。明道中,卒。修性剛介,好論斥時病,詆誚權貴,人欲與交結,往往拒之。張知白守亳,亳有豪士作佛廟成,知白使人召修作記,記成,不書士名。士以白金五百遺修為壽,且求載名于記,修投金庭下,俶裝去郡。士謝之,終不受。且曰:“吾寧糊口為旅人,終不以匪人污吾文也。”宰相欲識修,且將用為學官,修終不往見。母死,自負櫬以葬,日誦《孝經》、《喪記》,不用浮屠為佛事。自五代文敝,國初,柳開始為古文。其后,楊億、劉筠尚聲偶之辭,天下學者靡然從之。修于是時獨以古文稱,蘇舜欽兄弟多從之游。修雖窮死,然一時士大夫稱能文者必曰穆參軍。慶歷中,祖無擇訪得所著詩、書、序、記、志等數十首,集為三卷。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幼嗜學,不事章句

事:研究B中道亡至京師

亡:逃跑C張知白守亳

守:太守D自負櫬以葬

負:背負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且求載名于記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B.士謝之,終不受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C.士以白金五百遺修為壽

耕植不足以自給D.居貶所歲余

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12.下列文言短文的畫線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A.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B.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C.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D.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28分)13.1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2分)①負才,與眾齟齬,通判忌之,使人誣告其罪,貶池州。(4分)

②迎母居京師,間出游丐以給養。(4分)

③修于是時獨以古文稱,蘇舜欽兄弟多從之游(4分)

參考答案:10.C(守:任太守)11.A(A都是“在”的意思

B代詞他/動詞去往C介詞用/來

D地方處所/所字結構)12.C四、13.①穆修自負才學,和同僚關系多有矛盾,通判嫉恨他,唆使人誣告他,穆修受到罪責,貶到池州任職。(“負”“齟齬”“忌”各一分,句意一分)②(穆修)接母親到京城居住,不時外出乞討來供養母親。(“迎”“間”“丐”各一分,句意一分)③此時穆修獨以善于寫作古文著稱,蘇舜欽兄弟經常與穆修來往。(“于是”“稱”“游”各一分,句意一分)參考譯文穆修,字伯長,(山東)鄆州人氏。自幼好學,(但是)不鉆研(當時流行的)文章詞句。真宗皇帝封禪泰山時,下詔(讓地方)舉薦齊、魯地區讀書人,穆修得到預選,賜進士出身,調泰州出任參軍。穆修自負才學,和同僚關系多有矛盾,通判嫉恨他,唆使人誣告他,穆修受到罪責,貶到池州任職。去池州路上,逃到京城,擊打登聞鼓訴冤告御狀,沒有得到回復。居住在受貶地方一年多,遇到大赦得到了赦免,接母親到京城居住,不時外出乞討來供養母親。很久之后,得到補潁州文學參軍的官職,遷往(河南)蔡州。明道中,死去。穆修性格剛直,喜歡談論斥責當時的社會弊端,詆毀譏笑有權有勢的人,人若和他結交,往往被拒絕。張知白任(安徽)亳州太守,亳州有豪士捐建的佛廟完工,張知白差遣人召穆修作紀念文章,文章寫成,不寫那個豪士的名字。豪士用白銀五百兩送來給穆修做壽,而且企求在文章之上記載自己的名字,穆修將白銀丟到院子外邊,(俶裝去郡....)瀟灑地離開郡城。豪士向他作揖,始終不肯接受,還說:“我寧愿以游走江湖來糊口,也不會讓行為不正玷污我的文字。”當時宰相想結識穆修,而且準備任用穆修為學官,穆修一直沒有去拜會宰相。穆修母死后,自己背負棺材下葬,(喪事期間)每天誦念《孝經》《喪記》,不用和尚做佛事。(中國)從五代開始,文章走入沒落,唐朝以來,柳宗元開始復興古文。從此后,楊億、劉筠偶爾嘗試寫辭賦,天下讀書人風靡跟從。此時穆修獨以善于寫作古文著稱,蘇舜欽兄弟經常與穆修來往。穆修雖然窮困到老,然而當時士大夫說起善于寫文章的一定說是穆參軍。慶歷年間,祖無擇尋找到穆修所著詩、書、序、記、志等數十首,收集為三卷(出版)。

略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補臨清尉。河東節度使王思禮署為度支判官。累進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異績。召授鴻臚卿,兼左右威遠營使。俄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梁崇義反東道,耽進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東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馬樊澤奏事。澤還,耽大置酒會諸將。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耽納詔于懷飲如故既罷召澤曰詔以公見代吾且治行敕將吏謁澤大將張獻甫曰:“天子播越,而行軍以公命問行在,乃規旄鉞,利公土地,可謂事人不忠矣。軍中不平,請為公殺之。”耽曰:“是何謂邪?朝廷有命,即為帥矣。吾今趨覲,得以君俱。”乃行,軍中遂安。俄為東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優詔許獵近郊。遷義成節度使。淄青李納雖削偽號,而陰蓄奸謀,冀有以逞。其兵數千自行營還,道出滑,或謂館于外,耽曰:“與我鄰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館城中,宴廡下,納士皆心服。耽每畋,從數百騎,往往入納境,納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謀。貞元九年,以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封魏國公。常以方鎮帥缺,當自天子命之,若謀之軍中,則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順宗立,進檢校司空、左仆射。時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屢移疾乞骸骨,不許。卒,年七十六,贈太傅,謚曰元靖。耽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與使夷狄者見之,必從詢索風俗,故天下地土區產、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其器恢然,蓋長者也,不喜臧否人物。為相十三年,雖安危大事亡所發明,而檢身厲行,自其所長。每歸第,對賓客無少倦,家人近習,不見其喜慍。世謂淳德有常者。(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九十一》,有刪改)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耽納詔/于懷飲如故/既罷召澤/曰/詔以公見代吾/且治行/敕將吏謁澤/B.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耽納詔/于懷飲如故/既罷召澤/曰/詔以公見代/吾且治行/敕將吏謁澤/C.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耽納詔于懷/飲如故/既罷/召澤曰/詔以公見代/吾且治行/敕將吏謁澤/D.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耽納詔于懷/飲如故/既罷/召澤曰/詔以公見代吾/且治行/敕將吏謁澤/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經,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B.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鄉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回老家安度晚年。這是古代官員請求退休的委婉說法。C.貞元,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D.“署”表示授予官職,“兼”“領”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權”則表示暫代官職。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耽胸懷寬廣,維護大局。大將張獻甫在樊澤將要取代賈耽為帥這件事上,心存不服。賈耽不為自己軍權旁落而生氣,反而對張獻甫好言相勸,并帶走了張獻甫,保證了軍隊的安定。B.賈耽誠心待人,處事有度。他不隨意評價別人;而且在李納士兵路過滑州時,沒有采納手下讓他們住在城外的建議,而是摒棄疑慮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請了他們,李納的士兵對他很信服。C.賈耽嗜愛讀書,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賈耽在讀書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拜見他,向他請教各地的風俗,以及物產、山川地理等知識。D.賈耽建言治軍,頗有見地。他建議應當由天子任命軍隊的將領,不應在軍隊將士中選拔,那樣容易導致軍心不穩,皇上雖然認為有道理,但沒有采納。參考答案:5.C

6.D

7.C5.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可先根據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斷開,再根據主謂或動賓關系及文言虛詞斷句。本題,“急詔至”的意思是緊急詔書來到,是一個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澤代耽”的意思是讓樊澤代替賈耽,結構對應,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見代”中“見”的意思相當于“我”,所以不能與“吾”劃分在一起,據此排除A、B、D三項。點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修辭、對稱、反復、辨句式。斷句有一個重要的方法,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以、于、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志: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于利用虛詞斷句,這里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后冒(:),“哉”后嘆(!),“夫”“蓋”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6.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平時的積累,將表述錯誤的選項找出即可。題中D項,“表示授予官職”錯誤,表述不正確。署,應該是暫時代理。7.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內容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題中C項,“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拜見他,向他請教各地的風俗”理解錯誤,由原文倒數第二節“耽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與使夷狄者見之,必從詢索風俗”可知,不是別人來向他請教,而是他向別人請教。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進行比較選項,即可發現錯誤。參考譯文: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期,通過明經考名,補任臨清尉。河東節度使王思禮讓他暫代度支判官一職。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異的成績。下詔授予他鴻臚卿一職,兼任左右威遠營使。不久做了山南西道節度使。梁崇義在東道造反,賈耽進駐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建中三年,調任東道。德宗在梁州,賈耽讓司馬樊澤去梁州奏事。樊澤回來后,賈耽大擺酒席會見諸將。一會兒有急詔送到,詔書中讓樊澤代替賈耽的職務,召樊澤做工部尚書。賈耽把詔書放在懷中,像剛才一樣飲酒。酒席散后,把樊澤叫過來說:“詔書中讓你代替我,我將要準備行裝了。”命令將吏們拜見樊澤。大將張獻甫說:“天子流亡,樊澤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訪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澤卻謀劃您的軍權,在您的地盤謀取利益,可以說是對人不忠心。軍中將士心中不平,請讓我為您殺了他。”賈耽說:“這是說的什么道理呢?朝廷有命令,樊澤就是統帥。我現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他帶著張獻甫一起走了,軍中于是安穩。不久做了東都留守。按照舊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為賈耽擅長射箭,皇上在褒獎他的詔書中允許他在近郊打獵。后來調遷為義成節度使。淄青李納雖然被削掉了偽號,卻暗中藏有奸謀,希望找機會實現。李納的數千士兵從行營回來,路過滑州,有人說讓他們住在城外,賈耽說:“與我相鄰,為什么要懷疑他們,使他們暴露在野外?”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館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請他們,李納的士兵內心都信服賈耽。賈耽每次打獵,帶著幾百人,經常進入李納的領地,李納大喜,然而敬畏賈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圖謀。貞元九年,以尚書右仆射的職務兼任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被封為魏國公。經常認為地方統帥缺少,應當讓天子來任命,如果在軍中謀求,那么下層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皇上認可他的話,但沒有采用。順宗即位,升遷為檢校司空、左仆射。當時王叔文等人干預朝政,賈耽很擔憂,多次稱病乞求退職回鄉,不被允許。死后,享年七十六歲,被贈予太傅這一職務,謚號叫元靖。賈耽非常喜愛讀書,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曉地理。見到四面八方的人與出使外族的人,一定會向他們詢問當地風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產、山川平坦崎嶇的狀況,一定會深入探究清楚。他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不喜歡評價別人。做宰相十三年,雖然安危大事方面沒有成就,然而檢點自身、做事嚴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