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干支紀年法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它以60年為一個周期。在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個“辛亥”年中,各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運動,對這兩次革命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都采取暴力革命斗爭的形式B.都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C.都把斗爭矛頭直指清朝統治者D.都未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參考答案:B根據材料“1851年……下一個‘辛亥’年……革命運動”即可知應為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屬于舊式的農民起義,所建立的政權仍為封建專制政權;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兩者都采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反對清王朝統治,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走向失敗,而辛亥革命的果實也被袁世凱竊取,民主共和名存實亡,兩者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故ACD正確,但不符設問,排除,所以選B。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兩個辛亥年”所對應的兩件重大歷史事件,然后運用所學知識比較兩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即可得出答案。2.某條約中有這樣的條款:“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大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這一條款應該出自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注意從材料中獲取關鍵信息,如“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等,據此可以判斷,這個條約應該是《南京條約》。3.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里“轉折點”指的是

()

A.通過《權利法案》結束了國王的權力

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參考答案:B4.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是(

)A.私塾

B.太學

C.書院

D.縣學參考答案:B略5.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下列反映這種趨勢的有(

)①歐元誕生

②中國加入WTO

③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

④“關貿總協定”誕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A6.馬克思曾說:“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受人敬仰。它的英烈們已永遠銘記在工人階級的偉大心坎里。”這主要說明巴黎公社:A.標志著無產階級首次登上世界歷史舞臺B.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C.是在歷史條件成熟的形勢下進行的第一次偉大嘗試D.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故D項正確;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是19世紀三四年代的三大工人運動,故A項錯誤;B項是指俄國十月革命,排除;巴黎公社的進行沒有成熟的歷史條件,故C項錯誤。【點睛】抓住關鍵信息“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受人敬仰,它的英烈們已永遠銘記在工人階級的偉大心坎里”,聯系巴黎公社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分析解答即可。7.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從1985年到1987年,我國指令性計劃的工業產品由120種減少到60種,計劃管理的商品由188種減少到23種,計劃供應出口商品由70種減少到36種。這說明了A.私營工商業逐漸恢復和發展

B.我國完全放棄了計劃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D.企業自主權不斷得到擴大參考答案:D略8.秦朝統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東周以來政治弊端的重要決策是(

)A.完善宗法制度

B.確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縣制

D.以法治理國家參考答案:C解答此題要認真審清題干,抓住關鍵詞語“東周政治弊端”,深入理解在春秋時期由于周天子衰微諸侯爭霸,也體現了分封制的弊端,才能選出正確答案C項。9.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的呂祖堂是目前我國僅存且較完好的義和團壇口,現為義和團運動紀念館。后殿陳列的當年使用的傳單和供奉著宋江、燕青等名號的神牌,顯系效法梁山好漢。這表明(

)A.義和團運動是一次反封建的農民起義 B.義和團運動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C.義和團對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認識

D.義和團運動帶有盲目排外的傾向參考答案:C10.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宣誓就職,發表了他的第一任就職演說。請判斷該演說的核心問題是A.重申“門戶開放”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主義C.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D.醫治危機中的美國經濟參考答案:D11.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為A、保證了長征的勝利

B、結束了左傾錯誤C、獨立自主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路線方針政策問題D、事實上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參考答案:C12.某地發現一座古墓,考古人發掘出的隨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請判斷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絲織品

②景德年間瓷罐

③唐三彩

④哥窯瓷瓶

⑤琺瑯彩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參考答案:D13.關于蘇俄(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蘇俄發生經濟、政治危機的重要原因B.實踐證明,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是行不通的C.農業集體化方針確立后,新經濟政策被逐漸取消D.新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是實行余糧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貿易參考答案:D14.每逢節假日,歌曲《常回家看看》總會勾起我們的思鄉情愫。子女要經常回家看望父母,影響我們這種行為觀念的古代政治制度完善于A.夏B.商C.西周D.秦朝參考答案:C【詳解】從材料“每逢節假日……思鄉情愫”“子女要經常回家看望父母”可以判斷是體現重視血緣和親情的宗法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的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政治制度,故C項正確;夏商時期宗法制還沒有完善,故AB項排除;秦朝晚于西周,故D項排除。【點睛】“每逢節假日……思鄉情愫”“子女要經常回家看望父母”是解題的關鍵。15.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說“我全國軍民經過這八年來無比的痛苦和犧牲,始結成今日光榮的果實;……中正個人感懷過去全國的奮斗”材料中蔣介石認為抗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全民族的團結與堅持

B.國共兩黨的持久戰方針C.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支援配合

D.蔣介石與國民黨的領導參考答案:A16.對閉關政策的分析,正確的是A.封關閉疆,一概禁絕與外國的經濟文化交往B.有效地維護了民族獨立,保證了國家的穩定與發展C.嚴重削弱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穩定性D.使中國長期處于與外界基本隔絕的狀態,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參考答案:D略17.下列對我國古代自秦漢以來中央和地方關系演變趨勢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A.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和監視

B.地方獨立性增強,中央集權削弱C.地方權力愈來愈小,中央權力愈來愈大

D.中央對邊地治理漸趨嚴密參考答案:B18.中國封建社會始終固守“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基本經濟政策,主要反映了A.商品經濟的特征B.自然經濟的特征C.對外貿易的現狀D.手工業的發展要求參考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重農抑商政策限制商業的發展,這與商品經濟的特征不符,A錯誤。古代中國采取“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經濟政策,是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決定的,B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對外貿易是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這與重農抑商政策的內涵不符,C錯誤。重農抑商是指限制工商業的發展,重視農耕經濟,“手工業的發展要求”與此不符,D錯誤。19.一戰期間,我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春天“短暫”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華僑競相投資辦廠

B.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C.各種實業團體廣泛建立

D.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參考答案:B20.右圖是秦始皇發給駐陽陵將領的銅鑄虎符。虎符中分為二,有十二字銘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陽陵”。調發軍隊,必須左、右半符驗合,方才生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皇帝總攬全國的軍事大權

B.陽陵將領有絕對軍事調動權C.皇帝任命地方軍事將領

D.虎符頒布于秦統一前參考答案:A21.“社會主義”一詞在馬克思以前就已出現,近代以來比較有影響力的社會主義流派有三支: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改良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20世紀初,他們分別在俄國、英國、德國得到了實踐,這反映了當時()A.無產階級革命在歐洲各國廣泛出現B.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嚴重危機

C.社會主義道路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識D.國際工人運動正走向聯合參考答案:B【考點】《共產黨宣言》【分析】根據材料“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改良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20世紀初,他們分別在俄國、英國、德國得到了實踐”可知:隨著這些社會主義流派的實踐,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嚴重的危機,B正確;

A說法錯誤,“廣泛”二字不符合史實;

C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

D說法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工人運動的聯合;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材料中三支社會主義流派思想的實踐使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危機。22.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農業經濟的基本特征。下列的農業生產工具或技術出現時間最晚的是A.耬車

B.筒車

C.耦犁

D.翻車參考答案:B23.從19世紀90年代起,德國出現了建立巨型企業的趨勢。到20世紀初,占全國企業總數0.9%的3萬多家大型企業占有3/4以上的蒸汽動力和電力,其中586家巨型企業幾乎占有蒸汽動力和電力總數的1/3。上述現象說明A.軍國主義政策推動了生產集中

B.能源革新成為生產集中的主要動力C.生產集中有利于新興工業的發展

D.生產集中根本改變了輕重工業比例參考答案:C24.下圖是1934—1936年中國對外貿易變化示意圖。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A.實業救國興起B.國際局勢穩定C.社會性質改變D.政府政策推動參考答案:D【詳解】由材料的數據信息可知,1934—1936年中國對外貿易中出口額越來越多,入超額越來越少。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和“幣制改革”帶來的結果,故D項正確;實業救國興起是在甲午戰后,故A項錯誤;此時的國際局勢陰云密布,并不穩定,故B項錯誤;此時中國社會性質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C項錯誤。25.2009年2月25日佳士得拍賣行將圓明園鼠首兔首以1400萬歐元(三千九百四十萬美元)拍賣,總價高達人民幣2億元。佳士得這一拍賣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國內地社會各界的極大憤慨。造成這一惡果的源頭是()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參考答案:C26.毛澤東曾對美國記者斯諾說:“從城市的觀點來看,這個運動似乎是注定要失敗的,因此中央委員會這時就明確地指責我。我被撤銷政治局常委的職務。湖南省委也攻擊我們,說我們是槍桿子運動”。材料中的“這個運動”

A.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B.扭轉了長征以來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C.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產物

D.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參考答案:D27.下面對1787年憲法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確立了共和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專制制度B.它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C.為聯邦政府建立提供法律基礎,帶來了美國長期的穩定D.否定了奴隸制和種族歧視,與《獨立宣言》的原則一致參考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確立了共和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專制制度,為聯邦政府建立提供法律基礎,帶來了美國長期的穩定,ABC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1787年憲法沒有否定奴隸制和種族歧視,與《獨立宣言》的原則不一致,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8.錢穆曾說“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內閣學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廳秘書,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職,于是皇帝在法理上變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領袖”。錢穆認為皇帝成為“政府的真正領袖”是因為()A.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B.元朝實行一省制,下總百司C.明朝廢除了丞相制度D.清朝設軍機處,皇權高度集中參考答案:C29.1933年羅斯福就職演說:“嘆交換手段難逃長河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敗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這句話說明A、經濟危機來勢兇猛

B、經濟危機范圍廣、破壞性強C、危機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D、危機持續時間長參考答案:B30.英國的煤炭消費量從1800年的1000萬噸,猛增到1856年的6000萬噸。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機的推廣 B.相對論的提出 C.內燃機的出現 D.發電機的發明參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相對論提出于20世紀初,故排除B;內燃機不使用煤作為燃料,故排除C;發電機出現于1866年,故排除D;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8世紀后期,瓦特改良蒸汽機,隨著蒸汽機的推廣,作為蒸汽機燃料的煤炭用量猛增,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走向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一書指出:20世紀在世界現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調整機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國,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機時期的美國,還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國。結合在關史實,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不同時期發生在俄國、美國、中國三個國家的“改革調整”各是指什么?(3分)(2)三國的“改革調整”各有何特點?分別產生了什么積極作用?(12分)(3)三次改革作用的共同之處是什么?據此談談你對經濟體制改革的認識?(3分)參考答案:(1)俄國實行新經濟政策;

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

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3分)(2)俄國: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圍內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最終達到社會主義成分戰勝資本主義成分的目的。(2分)得到廣大工人和農民的支持,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2分)美國: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國家干預經濟,調節資本主義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2分)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為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調整提供了借鑒。(2分)中國: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解放生產力,最終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2分)中國現代化建設出現繁榮景象。(2分)(3)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分)認識: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只是經濟手段,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可以互相借鑒,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種經濟手段發展經濟;判斷發展經濟政策或形式的標準應是否有利于本國生產力的發展。)學生若能從其它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同樣賦分。(2分)32.“輝煌屬于希臘!宏偉歸于羅馬!”雅典的民主政治與羅馬的法律曾經在地中海世界各領風騷、交相輝映,這兩大古代文明,為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寶貴遺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要感謝天地,因為我生就是一個人,而不是一頭不能講話的動物;其次我生為一個男人,而不是一個女人;我生就是一個希臘人,而不是一個外國人。”——柏拉圖(前427年——前347年)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羅馬法律之大成而著稱于世,他所編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間得到了實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羅馬在法學上天才性的創造成果,后來成為歐洲許多國家制定法律的藍本。也許沒有哪一部法典對世界有這么持久的影響。——邁克爾·H·哈特《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你認為柏拉圖“感謝天地”的原因是什么?在雅典哪些人則是不幸的呢?(2)據材料二回答,邁克爾·H·哈特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3)“雅典的民主政治與羅馬的法律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寶貴遺產。”試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原因:生為一個公民,可以享受民主政治。奴隸、女性、外邦人。(2)①查士丁尼積極推動羅馬法的整理編纂,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②查士丁尼法典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3)①雅典民主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法治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運作方式。②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歐洲許多國家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羅馬法直到今天對我們仍有借鑒意義。例如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制度等。【詳解】(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不是一頭不能講話的動物”并結合雅典公民可以享有民主政治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材料“不是一個女人;而不是一個外國人”和所學從不具有公民權人回答。(2)依據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羅馬法律之大成而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