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商丘市趙村鄉聯合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史學泰斗何炳棣孔子說過,一個人的血氣與他的年齡有內在關系,少年之時,血氣未定,壯年之時,血氣方剛,老年之時,血氣既衰,其行事特點也應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有所變化。血氣是籠統說法,若細分起來,似應包括體質、精力、斗志在內。常人大多如孔子所說,所以老年人通常與和藹可親、慈祥平和等詞匯聯系在一起。但是,也有例外。何炳棣青少年時代志存高遠,由南開中學到清華大學,勇猛進取,成績優異;壯年時代,在歐美學術界東征西討,成就斐然,為一代名家;到了耄耋之年,寶刀不老,思考大問題,開辟新領域,鴻篇迭出,新見紛呈。所寫回憶錄,亦是大氣磅礴,滔滔雄辯,氣勢如虹。歲月的風雨,似乎一點也沒有消磨他的血氣銳氣,他永遠是那么精力旺盛,一往無前。何先生祖籍浙江金華,1917年生在天津。其父為前清秀才,曾習日文及法政,在寧波、天津等地擔任法官,到48歲時才有了獨生兒子。少年何炳棣在父親的呵護和督責下,自小就對史學和英文有了興趣,并打下了基礎。父親是有志氣、有眼光、懂教育的人,他用生動的歷史故事培養兒子的興趣,在兒子讀小學時就叫他到夜校里學習英文,在兒子讀中學時又叫他圈點《史記》。父親諄諄教育兒子要有大志氣,好好讀書,進清華,留洋。宏闊的學術視野,敏銳的問題意識,扎實的資料功夫,是何先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他的博士論文《英國的土地與國家,1873—1910》,所引史料多為第一手資料,令答辯老師大為嘆服。以后,他的研究領域回到中國,舉凡上古土壤結構、耕作方式、先秦思想、六朝城市、宋代土地、明清人口、會館制度、揚州鹽商、甘薯花生玉米等農作物之傳入中國,都是他的課題,其中相當一部分論文發表在世界一流學術雜志上。幾乎所有課題背后,都有他宏大的學術關懷,有的開宗立派,自樹一說,如寫《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東方的搖籃》,對中國文明的起源提出獨到看法;有的推陳出新,前進一步,如寫《中國會館史論》,對會館的創設年代、社會功能的研究都在日本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推進一步;有的考證翔實,廓清迷霧,如寫《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遍檢北美各大圖書館近四千種方志,并搜集登科錄、同年齒錄,得出許多不易之論,《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中的數據則成學術定論。自學進修,永無止境,是何先生成功的另一因素。人生也有涯,學也無涯,要懂得那么多知識,殊非易事,沒有強烈的求知欲、持久的堅韌性是辦不到的。在何先生那里,從沒有什么學科壁壘,需要什么就補什么,考古學、地質學、人類學、生物學、訓詁學,他都有涉獵。在回憶錄中,可以時??吹剿蛉苏埥痰挠涊d。最具典型意義的是關于中國農業起源的辯論,即古代華北地區到底是實行“砍燒法”的游耕制,還是村落定居的定耕制,事涉“蒿類孢粉”與土質關系等極為專業的學問,令外行人望而卻步。何先生則專門向美國地質學權威請教,獲得了有力的學術支撐。如果一個聰穎的人,自信的人,成功的人,同時又是一個脾氣急躁的性情中人,則免不了得一“傲”字。何炳棣正是這樣。在他讀小學時,老師就誡勉他“如能愛眾親仁,則美玉無瑕矣”。何先生到老感慨,自己往往與中外學人不能和諧相處。這樣的人,遠望可畏,近看可敬,因為他真。讀了回憶錄,你會不時地為他的真誠所感動。他憶父親,憶老師,憶同學,憶好友,一片真情。他回顧自己,剖析自己,一片誠懇?;貞涗浀膶懽?,也是極其認真,一字一句,自出機杼,有些數據、資料,他還一一核對,自稱原原本本、坦誠無忌、不亢不卑。特別是書中對雷海宗先生的回憶,述其博學、卓識、真誠、寬容,師生之間的交往,對其學術地位的評價,自稱一生受雷海宗影響至深且巨,字里行間浸潤著對恩師的無限深情,令人讀后感慨不已。(選自《文匯報》,有刪改)(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開頭引述孔子關于血氣與年齡關系的論述,為評價何炳棣的“血氣”張本,同時襯托出何炳棣卓爾不群的個性。B.何炳棣在歷史學方面建樹頗多,其主要原因是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用生動的歷史故事培養了他的興趣。C.他研究中國的歷史,上古土壤結構、耕作方式,乃至明清人口、會館制度等都是他涉及的內容,可見其資料功夫之扎實。D.何炳棣為了在關于中國農業起源的辯論中讓自己的觀點更加可靠,專門向美國地質學權威請教,其求知欲于此可見一斑。E.本文擷取了傳主的若干人生片段,既全面地揭示了他成為史學泰斗的原因,也真實表現了傳主令人遺憾之處——“傲”。(2)請簡要概括傳主何炳棣的形象特點。(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從文中看,何炳棣成為史學泰斗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請簡要概括其中的主觀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炳棣在史學界取得斐然成就給你的學習帶來了哪些啟示?請選擇一個角度,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解析:B項,“其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當。C項,“可見其資料功夫之扎實”有誤,應為“可見其學術視野之宏闊”。E項,文中,作者并沒有認為“傲”是“傳主令人遺憾之處”,作者只是想借助“傲”引出他的“真”。答案:答A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答B、C不給分。(2)解析:作答此題,要注意理清文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為何炳棣作傳的。通過劃分層次可知,本文分三個部分講述了何炳棣的事跡,第一部分講的是何炳棣老而彌堅的進取精神;第二部分講的是何炳棣成功的原因,從中可提煉出其“視野宏闊,問題意識敏銳,資料功夫扎實,求知欲強,在史學界成就斐然”這一形象特點;第三部分講的是何炳棣至真至性的性格特點。分析出了這些內容,答案也就不難得出了。答案:銳意進取,耄耋之年仍思考大問題,開辟新領域,鴻篇迭出,新見紛呈;視野宏闊,問題意識敏銳,資料功夫扎實,求知欲強,在史學界成就斐然;至真至性,對人對事一片誠懇。(6分)(3)解析:答題時可以關注文中的相關內容,關注文段中概括性的句子。通過篩選可知“興趣”“基礎”“宏闊的學術視野,敏銳的問題意識,扎實的資料功夫”“自學選修,永無止境”等為重要信息,對它們進行歸納整合即可得出答案。答案:①自幼對史學產生一定的興趣,有相應的知識基礎;②有良好的研究習慣,視野廣闊,善于發現問題,踏實治學;③勤于鉆研,學無止境。(6分)(4)解析:談傳主的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啟示,選擇角度提煉觀點很重要。考生作答時要注意選擇自己最有感觸的角度,提煉觀點時,要注意觀察文中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對缺乏有力佐證的觀點最好進行調整。作答時,要注意先列觀點,后列佐證,最后聯系自身進行闡發。答案:要有踏實誠懇的求學精神。何炳棣為了在關于中國農業起源的辯論中讓己見更有學術水準,專門向美國地質學權威請教;在何炳棣那里,從沒有什么學科壁壘,需要什么就補什么。他遍檢北美各大圖書館近四千種方志。正是由于在學術上的踏實誠懇,何炳棣才無畏那些跨學科的難題,在學術問題上廓清迷霧,取得佳績。我們在學業上也應培養踏實誠懇的求學精神,如此才能彌補不足,不斷進步。(如,從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要學會發展自己的興趣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8分)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馬三立笑與淚解宏乾曲藝界認為,是馬三立真正將相聲從撂地擺攤帶進劇場殿堂的。相聲界甚至有這樣的說法:“誰不學馬三立誰不會說相聲,誰刻意模仿馬三立誰說不好相聲?!边@樣的贊譽在同行之間實屬難得,他被公認為“相聲泰斗”。馬三立的相聲,情節荒誕,但并不離譜,使人覺得合情合理。他善于觀察社會生活,注意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以其含蓄雋永、質樸自然、溫文爾雅的藝術風格,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因此有行內人認為,直到馬三立才真正形成了本色自然、冷面滑稽、外松內緊、有條不紊、表演細膩的“馬派相聲”。馬三立出身曲藝世家。祖父馬誠方年紀輕輕就漂泊江湖,跟評書藝人學會說書,最拿手的是《水滸》,娶妻生子后進北京城安了家。他在什樣雜耍門中頗有聲望,交游甚多,其中包括相聲前輩春長隆、恩緒。這兩位見多識廣,又有才氣,所說的相聲趨向雅而不俗。馬誠方讓兒子馬德祿拜在他們門下學藝,再傳至馬三立兄弟。因深知做藝人的艱辛,父兄一直竭盡全力供馬三立讀書。但最終因家境窘迫,1930年,馬三立迫不得已子承父業,入了相聲一行,走街串巷,嘗盡了江湖險惡。雖然生活艱難,但馬三立在相聲創作上卻從沒有丟掉過自己的風格和格調。他早年表演的傳統相聲,主要是最見演員功力的“貫口”活兒與“文哏”段子。中年之后,在表演對口相聲的同時,馬先生也善演單口相聲,并且常能使所演節目給觀眾帶來“余音繞梁”的美感。據不完全統計,他演出過傳統相聲兩百多段,創作、改編并演出新相聲六七十段;同時,他還創作有兩百多個相聲小段。他一生都扎根市井大眾,評說的是家長里短,刻畫的是街坊四鄰,對小人物的演繹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的作品以諷刺見長,超越了對一事一物表面現象的關注,更注重于對人性的反思與揭露。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前,說相聲屬于“下九流”,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但馬三立卻一直秉承老藝人敬師敬業、自珍自重的態度,對于相聲也抱有一種敬畏的心理。他畢生都記得“門長”裕德隆的訓話:學藝不是兒戲;干一行,敬一行,愛一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多學多看多想多練,明白相聲的道理;上臺兢兢業業,下臺沉穩自重,不貧不賤,不奸不懶,守禮守節守義。在馬三立看來,相聲就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后的9年里,他滿腔熱情地改編表演新相聲。1952年,他主動申請參加赴朝慰問團,回國后加入天津廣播曲藝團,致力于相聲的整舊創新,后轉到天津市曲藝團,還當上了副團長。但直爽的性格,又讓他吃了苦頭。1958年9月,“反右”運動卷土重來。電臺共有500余名職工,先是揪出了4名“右派”,有關部門嫌“太少了”,又分下11個指標來。領導們為難了,重又打起精神在剩余人員中查找,直到確定馬三立。從1958年秋天當上“右派”到1977年秋返回市曲藝團,19年間馬三立只說了3年相聲,其余則是長達11年的下放勞動和5年“關牛棚”做雜役的生涯。1961年3月16日,天津東郊軍糧農場,馬三立已經下放到此勞動兩年了。當晚農場開大會,領導突然宣布馬三立是“摘帽右派”了,可以返回原單位重操舊業,他當場落淚。1999年4月,“馬三立老人院”正式落成,在他的晚年生活中,除了大量的慰問演出之外,他幾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這上面,親自安排醫療、伙食等事務,還常常到各個房間,與老伙伴們說笑聊天。2003年,這位最會講笑話的老爺子走了。他在遺囑中說:“我畢生只想把笑留給人民?!保ㄟx自《國家人文歷史》,有刪改)相關鏈接①馬三立把為觀眾演出看成是天大的事,為此他一生都把觀眾視為衣食父母。他常說:“人家買票看我們的表演是對我們的抬愛,他們懂相聲、愛相聲,我們不能騙觀眾?!保ㄟx自《文史春秋·相聲泰斗馬三立》)②和馬老談話,絲毫感覺不出他有一丁點名人的架子。他樸實、謙虛,句句大實話,有時拿自己解嘲,卻毫無嘩眾取寵之處。(選自《馬三立:動、靜、學、樂》)(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A.相聲界對馬三立的贊譽表明馬三立的相聲藝術代表著相聲的高度,不學就不能知道相聲的真正特點,而模仿是不能超越馬三立的相聲成就的。B.馬三立學相聲是受生活所迫,在馬三立的父親和兄長看來,當時的相聲太過俗氣,是“下九流”,說相聲是根本沒有任何出路的。C.“門長”的話是教育馬三立要熱愛、尊重相聲,讓他知道說相聲可以拿自己解嘲,但不能嘩眾取寵,不能因別人看不起自己就忘記藝術的嚴肅性。D.新中國成立后的9年間是馬三立在相聲方面收獲最多的幾年,但隨后的日子卻顯得很艱難,比如在“反右”中被打成“右派”后他就很少說相聲了。E.“我畢生只想把笑留給人民”是馬三立畢生致力于相聲事業的寫照,表現了馬三立對待相聲的虔誠態度,體現了他為相聲而活的崇高境界及其對觀眾的尊重和奉獻。(2)馬三立在相聲創作上注重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6分)(3)文章以“馬三立笑與淚”為題的好處有哪些?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6分)(4)馬三立被人們稱為“相聲泰斗”,他的經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參考答案:(1)A(3分)E(2分)D(1分)(2)①堅持自己的風格。雖然生活艱難,但馬三立在相聲創作上一直堅持自己的風格和格調。②關注社會底層人物。馬三立一生扎根市井大眾,其相聲作品演繹的是小人物。③注重對人性的反思。馬三立的相聲以諷刺見長,注重對人性的反思與揭露。(3)①點明了文章的寫作對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馬三立的相聲滑稽,是“笑”;新中國成立前,馬三立生活貧窮,是“淚”,后來被打成“右派”,他艱辛的生活,也是“淚”。②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相聲本身的“笑”和馬三立生活中的“淚”對比,體現了馬三立對相聲藝術的摯愛和其生活的艱辛。③是文章的線索。文章緊緊圍繞馬三立的“笑”與“淚”行文,這是敘事的主要線索。(4)①善于觀察并深入生活。馬三立注重觀察生活,從社會生活中獲得知識,汲取相聲養分。②敢于創新。馬三立致力于相聲的整舊創新工作。③堅持自己的風格。馬三立為“馬派相聲”的真正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形成了馬派相聲的表現風格,同時他也一直堅持自己的風格。④做事認真而懷有敬畏之心。馬三立遵從“門長”的訓示,敬畏相聲,把為觀眾演出看成是天大的事情,把觀眾視為衣食父母。(1)試題分析:B項“當時的相聲太過俗氣,是‘下九流’,說相聲是根本沒有任何出路的”無中生有。C項“可以拿自己解嘲,但不能嘩眾取寵”是來自相關鏈接的話,在“門長”的語句中不能完全體現。D項“收獲最多的幾年”不準確,文中無明確體現??键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試題分析:回答此題時要注意理解馬三立“相聲創作”的兩個方面:一是馬三立寫相聲,二是馬三立說相聲。從寫的角度看,馬三立關注社會底層人物,注重對人性的反思;從說的角度看,馬三立從沒丟掉過自己質樸自然、溫文爾雅等的藝術風格。考點:分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3)試題分析:把握文本題目的好處,可以從題目的意思、使用的手法、在結構上的作用、表達的情感等角度分析。如從內容上來說,“笑與淚”一方面體現的是傳主馬三立的相聲給觀眾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表現了馬三立的生活經歷等。馬三立的相聲本身是給觀眾帶來歡笑的,但從馬三立的個人生活看,也有一部分時間,他的生活是充滿著辛酸“淚”的。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4)試題分析:回答本題時要注意“啟示”這個詞語。所謂“啟示”,即傳主的某些做法體現的人生意義、社會價值等。比如馬三立被稱為“相聲泰斗”的原因之一是他善于從生活中找到相聲的素材,而根據現實生活編寫的這些相聲也深受觀眾的喜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要“善于觀察并深入生活”這一啟示。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
訪北大教授錢理群
錢理群,北京大學資深教授,生于1939年,中國內地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被視為北大的神話和傳奇。
記:印象中古人立傳必歌功頌德,您怎么看自己寫的這本《我的精神自傳》?
錢:《我的精神自傳》沒有歌功頌德,應該只是一本個性化非常鮮明的思想學術人生自傳,更是一部結合我個人身心創痛和研究心得,來總結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思潮的變遷和中國經驗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識界、學術界所遭遇的大問題、大困境,表達一個真正知識分子的立場和追求的東西。
記:您覺得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出現的哪些新問題值得反思?
錢:知識分子在90年代后出現了新問題,那就是知識分子與民眾的分離。首先是生活本身的變化,知識分子自身越來越貴族化,越來越脫離中國的土地,特別是兩極分化之后知識分子越來越關注自己,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自戀、自憐、自娛之中,而忽略了身外的廣大的世界。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有知識分子把知識分子與民眾關系的問題推向極端,在他們心中,民眾就是暴民,民眾總是非理性的。這就導致了知識分子與民眾的分離。
記: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一直期待能出一個像魯迅那樣有知識分子精神的人,您覺得有可能嗎?
錢:我們年輕的時候,所有人類文明都在被批判,所以我們的知識結構有非常嚴重的缺陷,跟魯迅那個年代不能相比。知識結構有缺陷,生存狀態緊隨其后,暴露出致命的問題,所以我們這一代是最沒趣味的、最沒文化的一代,就是這樣一個差距,導致我們不太可能再出現魯迅這樣的人,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不會有。我在北大每年都要講魯迅,都受到學生的歡迎。這說明,喜歡思考問題的人還是很多的,他們對魯迅的態度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接受魯迅,另一派不接受魯迅,但我發現,這與學生個人的生命選擇有關系,一部分人選擇“生命之輕”,他們就難以接受魯迅,另一部分人選擇“生命之重”,他們就接受魯迅。
記:您曾是被北大學生投票直選出來的10位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退休5年,您現在可以評價一下目前北大的狀態嗎?
錢:就目前北大的現狀,我只能說她已經和我們理想的北大漸行漸遠了。北大的很多傳統已經被摒棄。令人焦慮的是現在的中學教育與升學無關的不教,大學與就業無關的不教。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這完全與做學問相違背。大學不能成為職業沭陽銀河學校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月考高二語文試卷
,也不是一個取得就業資格的地方。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大學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東西,這就是學術和精神。20.上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出現了什么新問題?試分條概括出現的原因。(6分)
21.錢理群為什么認為現今出一個像魯迅那樣的人不太可能?(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20.知識分子在90年代后出現了新問題,那就是知識分子與民眾的分離。(2分)
①知識分子貴族化,脫離民眾。
②知識分子過于關注自己,而忽略了包括民眾在內的身外的世界。
③有的知識分子把知識分子與民眾關系的問題推向極端,認為民眾總是非理性的(每點2分,以上三點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21.①知識結構有缺陷。成長的時代,所有人類文明都在被批判,跟魯迅那個年代不能相比。②生存狀態有問題。是最沒趣味的、最沒文化的一代,和魯迅那個年代比有差距。③部分選擇"生命之輕"的人,難以接受魯迅。(每點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四十二年春,靈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靈公少子也,字子南。靈公怨太子出奔,謂郢曰:“我將立若為后。”郢對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圖之?!毕?,靈公卒,夫人命子郢為太子,曰:“此靈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聵之子輒在也,不敢當?!庇谑切l乃以輒為君,是為出公。六月乙酉,趙簡子欲入蒯聵,乃令陽虎詐命衛十馀人衰绖①歸,簡子送蒯聵。衛人聞之,發兵擊蒯聵。蒯聵不得入,入宿而保,衛人亦罷兵。出公輒四年,齊田乞弒其君孺子。八年,齊鮑子弒其君悼公。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聵之姊,生悝??资现Q渾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于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于太子。太子與良夫言曰:“茍能入我國,報子以乘軒②,免子三死?!迸c之盟,許以悝母為妻。閏月,良夫與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羅御,如孔氏??资现蠙桢竼栔Q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與五人介③,輿猳④從之。伯姬劫悝于側,強盟之,遂脅以登臺。欒甯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仲由。召護駕乘車,行爵⑤食炙,奉出公輒奔魯。仲由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弊痈嵩唬骸安患?,莫踐其難?!弊勇吩唬骸笆逞刹槐倨潆y。”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闔門,曰:“毋入為也!”子路曰:“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庇惺拐叱?,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雖殺之,必或繼之。”且曰:“太子無勇。若燔臺,必舍孔叔?!碧勇勚?,懼,下石乞、盂黡敵子路,以戈擊之,割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苯Y纓而死。孔子聞衛亂,曰:“嗟乎!柴也其來乎?由也其死矣?!笨足沽⑻迂崧?,是為莊公。[注]①衰绖:指喪服。②乘軒:乘坐大夫的車子,后用以指做官。③介:鎧甲。④猳,古代祭祀用的牡豕。⑤行爵:即行觴,飲酒。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亡人太子蒯聵之子輒在也
死亡B.雖殺之,必或繼之
或許C.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圖之
考慮D.孔悝竟立太子蒯聵
竟然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子路乃得入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B.由也其死矣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C.我將立若為后
吾為若德D.食焉不辟其難
盤盤焉,囷囷焉8.從詞類活用角度,下列各句加點詞語與“悝母杖戈而先”中“杖”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如寶裝屏風 B.項王軍壁垓下C.栗深林兮驚層巔 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B.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C.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D.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10.本文節選自《史記·衛康叔
》,該篇記述了周代的諸侯國衛國從建立到滅亡的整個歷史,衛是周初姬姓封國,衛氏,始于衛康叔,秦始皁滅六國后,衛國因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貶衛君角為庶人,衛國世系徹底斷絕。按照《史記》的體例,在橫線處應填入的內容是(
)A.本紀 B.世家 C.列傳 D.表11.“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選文中體現出子路的哪些特點?(
)(1)仁(2)義(3)禮(4)智(5)信A.(1)(2) B.(2)(3) C.(3)(4) D.(4)(5)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莊公蒯聵、出公輒本是父子,竟發生君位的爭奪,一個出國,一個入國?!墩撜Z》中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發生在衛莊公和衛出公身上的事是“父不父,子不子”的典型體現。B.孔圉,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文”是他謚號。孔文子死后,孔悝的母親和孔氏的童仆渾良夫、家臣欒甯幫助蒯聵挾持其子孔悝,渾良夫幫助蒯聵挾持孔悝結盟,欒甯則挾持了出公。C.仲由,字子路;高柴,字子羔。在衛國政變時,二人都在衛國為官,但二人對待孔悝被挾持事件的態度不同。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對二人在政變后的結果做出了正確的預測。D.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選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春秋時期的這一特點。13.翻譯句子伯姬劫悝于側,強盟之,遂脅以登臺。參考答案:6.C
7.C
8.B
9.A
10.B
11.B
12.B
13.伯姬從側面逼迫孔悝,強行和他結盟,于是脅迫孔悝登上高臺?!?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A項,“亡”解釋成逃亡、逃跑;B項,“或”解釋成有人、有的;D項,“竟”解釋成最后,最終。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和理解虛詞意思的能力。注意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重點記憶考綱規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典例句。A項,第一個“乃”,副詞,才;第二個“乃”,副詞,于是、就。B項,第一個“其”,助詞,大概;第二個“其”,代詞,他的。C項,兩個都是代詞,你。D項,第一個“焉”,兼詞,相當于“于之”;第二個“焉”,形容詞詞尾,……的樣子。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活用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根據選擇項中的實詞活用逐一加以辨析判斷,得出結論;最后與選項比對,得出答案。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作狀語、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等。例句的“杖”是名詞活用成動詞,拿、持的意思。A項,“寶”,名詞作狀語,用寶石;B項,“壁”,名詞用作動詞,駐扎、駐守;C項,“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顫栗;D項,“鑒”,意動用法,以……為鑒。故選B。【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笆枪珜O也”意思是這是公孫,是判斷句,在“也”后斷開,排除掉C項和D項;“利其祿必救其患”,意思是享受人家的俸祿,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難,在“利其祿”后斷開,排除掉B項。故選A?!?0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主要是涉及《史記》的體例,《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氨炯o”記載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現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關于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題史;“世家”是歷朝諸侯貴族的活動和事跡;“列傳”為歷代各階層有影響人物的傳記,有少數篇章記載少數民族等的歷史。根據題干的講述應該是世家。故選B。【11題詳解】本題考查賞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人物形象特征要從兩點入手:一是重視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和氣質等,因為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二是結合小說對人物語言、外貌、行動和心理的直接描寫,以及對環境、與他人的關系等的間接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解答此題,就要先明確“仁義禮智信”的內涵?!叭省?,就是以人為本,富有愛心;“義”,就是堅持正義,保持節操;“禮”,就是注重禮儀,尊重他人;“智”,就是提高素質,服務社會;“信”,就是誠信守法,一諾千金。根據原文子路說的話來判斷,“享受悝的俸祿,不能看他受難不救”“這是公孫吧!拿著別人的利祿卻躲避別人的危難,我不能這樣,享受人家的俸祿,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難”“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在地上”,最后系好帽纓死去可以看出,子路遵守的道德準則是“義”和“禮”。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B項,“欒甯則挾持了出公”錯誤,原文是“奉出公輒奔魯”,意思是護奉著出公輒逃奔到魯國。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關鍵詞:“劫”,逼迫;“劫悝于側”,狀語后置句,“于側劫悝”,從側面逼迫孔悝;“盟”結盟;“脅”,脅迫。【點睛】分析和概括題設錯誤特點:1.曲解文意,無中生有。命題者在選項中故意錯誤地解釋原文中關鍵的詞語,把好說成壞,把小錯說成大錯,把想法說成行動,把次要的說成是主要的,或無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無據的信息,從而造成干擾。2.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命題者故意在時間、地點、行為、因果等方面張冠李戴,攪亂混編在一起,造成干擾,引起錯解。3.強加因果,牽強附會。命題者把兩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說成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導致逆情悖理,不合邏輯。4.以偏概全,言過其實。文中主人公本來只有某一方面的優缺點或只有一件事做得妥與不妥,但選項中卻將其過高褒揚或全盤否定;本來只有個別人對之贊成或反對,卻說成全部贊成或反對。參考譯文:四十二年春天,靈公郊游,讓兒子郢駕車。郢是靈公的小兒子,字子南。靈公怨恨太子逃亡,就對郢說:“我將立你為太子?!臂卮鹫f:“我不夠格,不能辱沒國家,您還是另做打算吧!”夏天,靈公去世,夫人讓子郢當太子,說:“這是靈公的命令。”郢回答說:“逃亡太子蒯聵的兒子輒還在,我不敢擔此大任?!庇谑切l人就立輒為國君,這就是出公。六月乙酉這一天,趙簡子想送蒯聵回國,就讓陽虎派了十多個人裝扮成衛國人,身穿喪服,假裝從衛國來晉國迎接太子,簡子為蒯聵送行。衛人聽到消息,組織軍隊攻擊蒯聵,蒯聵不能回到衛國,只好跑到宿地自保,衛人也停止了攻擊。出公輒四年,齊田乞求殺死自己的國君子孺子。八年,齊鮑子殺死自己的國君悼公。十二年年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聵的姐姐為妻,生了悝。孔文子的仆人渾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后,渾良夫與悝的母親私通。太子對良夫說:“假如你能協助我回國,我將賜你大夫所乘的車作為報答,還赦免你三種死罪?!倍擞喠⒘嗣思s,太子還允許悝母做良夫的妻子。閏十二月,良夫和太子回到國都,暫住在孔氏的外園。晚上,兩個人身著婦人的衣服,頭蒙圍巾,乘車而來,由宦者羅駕車,到孔氏外園??资系募页紮桢竼査麄兊男彰?,他們自稱是姻親家的侍妾。于是順利地進入孔氏家,直抵伯姬住所。吃飯結束之后,悝母手持戈先到孔悝住所,太子與五人身穿甲胄,載著公豬隨后而行。伯姬從側面逼迫孔悝,強行和他結盟,于是脅迫孔悝登上高臺。欒甯將要飲酒,烤肉還沒有熟,就聽到一片混亂的聲音,派人告訴了仲由。召護駕著車,邊飲酒邊吃烤肉,護奉著出公輒逃奔到魯國。仲由將進孔宅,遇到剛剛逃出孔家的子羔,說:“門已經關閉?!弊勇氛f:“我姑且去看看?!弊痈嵴f:“來不及了,你不要跟著悝去受難?!弊勇氛f:“享受悝的俸祿,不能看他受難不救?!庇谑亲痈崽幼吡?。子路要進去了,來到門前,公孫敢關緊大門說:“不要進去了?!弊勇氛f:“這是公孫吧!拿著別人的利祿卻躲避別人的危難,我不能這樣,享受人家的俸祿,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難?!边@時有使者出來,子路才趁機進去。子路說:“太子為什么任用孔悝呢?即使殺死他,也一定有人接替他進攻太子?!庇终f:“太子缺乏勇氣,如果放火燒臺,必然會釋放孔叔?!碧勇犃?,十分害怕,讓石乞、盂黡下臺阻擋子路,二人用戈擊打子路,割掉子路的帽纓。子路說:“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在地上。”系好帽纓死去??鬃勇牭叫l國動亂的消息后說:“哎!柴將會回來的吧?可由卻死去了?!笨足ψ罱K立太子蒯聵為國君,這就是莊公。5.(一)文言文閱讀,完成4~7題。
菱溪石記
歐陽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臥于溪側,以其難徙,故得獨存。每歲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見其可怪,往往祀以為神。菱溪,按圖與經皆不載。唐會昌中,刺史李漬為《荇溪記》,云水出永陽嶺,西經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無所謂荇溪者,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楊荇密有淮南,淮人為諱其嫌名,以荇為菱,理或然也。
溪傍若有遺址,云故將劉金之宅,石即劉氏之物也。金,吳時貴將,與荇密俱起合肥,號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愛賞奇異,為兒女子之好,豈非遭逢亂世,功成志得,驕于富貴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臺榭、奇木、異草,與此石稱,亦一時之盛哉。今劉氏之后散為編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廢興,惜其可愛而棄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負城而近,以為滁人歲時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棄沒于幽遠則可惜,置之耳目,則愛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劉金者雖不足道,然亦可謂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豈不偉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孫泯沒而無聞,況欲長有此石乎。用此可為富貴者之戒。而好奇之士聞此石者,可以一賞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菱溪,按圖與經皆不載
按:察看B.與此石稱,亦一時之盛哉
稱:適合C.驕于富貴佚欲而然邪?
佚:遺失D.亭負城而近
負:靠近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而乃能知愛賞奇異吾常終日而思矣
AaA
號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B
石即劉氏之物也養生喪死無憾也,王道之始也
以地求之,今無所謂荇溪者去以六月息者也
C
D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作者重新安置菱溪石的目的是滿足滁州百姓逢時過節玩賞,本文寫作目的只是告誡世人不要玩物喪志。B.菱溪石在劉金手中是私人藏品,在歐陽修手中供百姓觀賞,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這說明二人境界懸殊。C.劉金是一名勇猛之人,身處亂世,志向遠大,事業有成,他收藏菱溪奇石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驕奢淫逸。D.作者介紹了劉金在世時的盛極一時,后敘述劉氏后代泯然無聞之狀,兩相對比,突出了作者的興廢之感。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予感夫人物之廢興,惜其可愛而棄也。(4分)
(2)夫物之奇者,棄沒于幽遠則可惜,置之耳目,則愛者不免取之而去。(6分)
參考答案:4.C(“佚”通“逸”,放蕩。此題為了考查學生對通假字的理解和判斷方法的掌握。)5.C(都是表示判斷的語氣助詞。A、轉折連詞“可是”/假設連詞“假如”。B、代詞“其中的”/祈使語氣詞“還是”。D、介詞“根據”/介詞“憑借”。)6.A(根據最后一段的議論可知,作者的寫作目的有二,其一是富貴如浮云,奇物難以永遠占有;其二才是告誡世人不要玩物喪志。)7.參考答案:(1)我對那些人與物的興盛與衰廢產生感慨,可惜這塊大石讓人喜愛卻反而遭到遺棄。(其中“感”“人物”“廢興”和“棄”的被動句式各1分,全句通順1分)(2)那些奇異的事物,被棄置在偏僻悠遠的地方就很可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則喜歡它的人免不了會把它拿走。(其中“物之奇者”定語后置、“幽遠”活用、“置之”后的介詞省略、“耳目”各1分,全句通順1分。)參考譯文:菱溪的奇石共有六塊,其中四塊被人取走了,一塊稍微小一點但形狀特別奇異,也被收藏在老百姓家里;最大的一塊仰面躺于溪邊,因為它難以移動,所以能夠獨自存留下來。每年天寒霜降,溪水干涸就露出了石頭,溪旁住的人見它形狀怪異,往往把它作為神靈祭祀。菱溪,查閱各類圖冊經籍中都沒有記載。唐代會昌年間,刺史李漬寫了一篇《荇溪記》,說:“荇溪水出永陽嶺,向西從皇道山下經過?!备鶕乩砦恢脤ふ?,現在沒有被稱為“荇溪”的河流。問滁州人荇溪在什么地方,他們回答說菱溪就是這條河。楊行密占據淮南的時候,淮南人為了避諱他的名字,把“荇”改為“菱”,從道理上說也許就是這樣。溪旁有一處遺址,聽說是以前將軍劉金的住宅,奇石就是劉金的東西。劉金,偽吳時代的貴將,和楊行密同時在合肥舉事,號稱“三十六英雄”,劉金就是其中之一。劉金本來是一個驃悍武夫,卻也知道喜歡、欣賞奇異的事物,有了像小孩子一樣的愛好,難道不是因為在亂世之中功成志得,滿足于富貴人的安樂與嗜欲而使他這樣嗎?遙想這宅院當年的水池臺榭、奇木異草,和這些石很匹配,也是一時的盛事!現在劉金的后人,散居為平民,還有住在溪兩岸的。我對那些人與物的興盛與衰廢產生感慨,可惜這塊大石讓人喜愛卻反而遭到遺棄,就用三頭牛拖出來,放置于幽谷之中,又尋找那塊稍微小一點的,在白塔的老百姓朱某家得到了它,就將它們立在豐樂亭的南北。豐樂亭靠近滁州城,道路近便,可以作為滁州人每年游玩的好去處。那些奇異的事物,被棄置在偏僻悠遠的地方就很可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則喜歡它的人免不了會將它拿走。唉!劉金雖然不值一提,但也可以說是一個勇猛的人,他平生的理想志向,難道不大嗎?可是到了他的后輩,衰敗零落,以至于子孫沒落而默默無聞,何況是要想長久地占有這塊石頭呢?那這件事可以作為那些富貴者的警戒。而那些喜歡奇異事物的人聽到了這塊石頭的故事以后,也就可以欣賞就行了,何必取走占為己有呢!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趙韓王普①為相。太祖即位之初,數出微行,或過功臣之家,不可測。一日大雪,向夜,叩趙普門。普亟出,惶懼迎拜,問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逼赵唬骸氨菹滦√煜乱??南征北伐,今其時也。愿聞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钡蹎柶涔剩赵唬骸疤斘鞅倍叄挂慌e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钡坌υ唬骸拔嵋庹绱耍卦嚽錉??!彼於ㄏ陆现h。太祖既得天下,召普問曰:“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普曰:“鎮節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勿復言,吾已諭矣。”上因晚朝,與故人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駒之過隙,所為富貴,不過多積金帛,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泵魅战苑Q疾,請解兵權。上許之,皆以散官就第,賜賚甚厚,諸功臣皆以善終。趙韓王事太祖時,有臣立功,當遷官。上素嫌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曰:“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鄙吓?,起,普亦隨之。上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復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壞裂投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稱職。趙韓王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議,才歸第,則亟合戶,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后普薨,家人始開篋見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究,惟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藝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上意釋然,卒相之。(選自《言行龜鑒》,有改動)【注】①宋乾德二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趙光義,繼宋太祖趙匡胤后為帝。④藝祖:指一朝開國的帝王。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向夜,叩趙普門
向:臨近,將近B、普欲除某人為某官 除:授予C、太宗欲相普,或譖之曰
譖:中傷D、上素嫌其人,不與
與:參與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上因晚朝
B、啟篋取一書而讀之蒙故業,因遺策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C、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
D、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木欣欣以向榮
且庸人尚羞之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B、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C、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D、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太祖剛剛即位之時經常微服私訪,有時探訪功臣的家,不可預測有一次雪夜訪趙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來試探他。B、趙普指出將領的權力太大導致君弱臣強,這是宋太祖夜夜不能寐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終。C、趙普向太祖推薦人選,并不受太祖好惡的影響。他認為懲罪賞功是古今公理,事實證明他推薦的人選果然是合格的。D、面對別人的誣陷,趙普承認自己讀書不多,僅憑半部《論語》輔佐先帝,宋太宗明白這是他的自謙,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終繼續任他為相。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鎮節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5分)譯文:
(2)、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5分)
譯文:
參考答案:9、D與:贊成10、B(A.因,介詞,趁機;介詞,沿襲。B.連詞,表承接C.連詞,表示目的關系,來;表修飾。D.連詞,還;尚且)11、C12、B將領的權力太大導致君弱臣強,是戰爭不斷的主要原因。13、(1)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太重,君弱臣強罷了。只有漸漸地削奪他們的權力,控制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的軍隊,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給分點是“惟”“稍”“制”“兵”,句子通暢各1分)(2)刑法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給分點“以”“通道”“酬”,判斷句式,句子通暢各1分)【參考譯文】韓王趙普做宰相。太祖剛剛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訪,有時探訪功臣的家,不可預測。一天下了大雪,夜里,皇上敲趙普的家門。趙普趕忙出來,慌忙叩拜迎接,問:“夜深寒冷,陛下為什么出來?”皇上說:“我睡不著,一張床之外,都是別人的家,所以來看看你?!壁w普說:“陛下認為天下狹小嗎?南征北伐,現在正是時候,希望能聽聽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說:“我想攻打太原?!壁w普很長時間沒有說話,說:“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被实蹎柶渲械木壒?,趙普說:“太原阻擋著西、北兩面,假使一舉攻下太原,那么兩邊的禍患就要由我們來獨擋了,為什么不暫且留著等待平定各國(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這樣,只是試探一下你罷了?!庇谑嵌ㄏ鹿ゴ蚪系臎Q議。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見趙普問道:“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數十年間,帝王總共換了十個姓氏,戰爭不斷,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戰爭,替國家建立長治久安之計,有什么方法呢?”趙普說:“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太重,君弱臣強罷了。只有漸漸地削奪他們的權力,控制
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的軍隊,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話未說完,皇上說:“你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明白了。”皇上趁著晚朝,和老將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暢快的時候,宋太祖開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駿馬掠過縫隙一樣快,所求的富貴,不過多積聚些金銀,多一些自我娛樂,讓子孫沒有貧乏罷了。你們為什么不解去兵權,選擇好田產房屋作為子孫長久之業,多養些歌兒舞女,每天飲酒相歡,來度過一生。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都拜了兩拜說:“陛下顧念我們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說的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權。宋太祖答應了,都讓他們以散官的身份回家養老,給他們的賞賜也特別優厚,眾多功臣都因此善終。趙普輔佐太祖時,有一名大臣立功應當升官。太祖一向討厭他的為人,不贊成升他的官。趙普堅決地為他請求說:“刑法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況且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個人的刑賞,怎能憑自己的喜怒而獨斷專行呢?!碧娓討嵟?,起身就走,趙普也緊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宮,趙普立在宮門口,過了很長時間也不離去。太祖醒悟了,才認可他的上奏。趙普想任命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納。第二天,趙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納。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過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趙普臉色不變,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補連綴,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于是醒悟過來,采納了他的意見,后來那個人果然稱職。趙普做了宰相,每當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決議,剛一回到家,就馬上關起門,開箱取書,整天閱讀,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讀的是什么。等第二天處理政務,得心應手。后來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開箱子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太宗想任他為相,有人誣陷說:“趙普,山東學究,只是能讀《論語》罷了!”太宗懷疑,把這件事告訴趙普。趙普說:“我確實不懂得讀書,只是能讀一本《論語》輔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還有一半可以輔佐陛下?!碧谝蓱]消釋,最終任命他為相。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城市居民用電工程實施合同協議書
- 2025采購合同審批確認表
- 2025機械設備采購合同協議
- 小學生紅色文化教育主題班會
- 《探索養生》課件
- 2025四川省蘋果購銷合同
- 冀教版設計包裝箱
- 歐式路燈創意美術課件
- 鋼鐵行業安全教育
- 正班風、促學風、樹校風主題班會
- 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實戰 課件 任務5 E-mail人機交互自動化-2
- 【華為】通信行業:華為下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白皮書2023
- Python 程序設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師范大學
- 03D201-4 10kV及以下變壓器室布置及變配電所常用設備構件安裝
- 城鄉環衛保潔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鋰電池電解液)
- 《職業病防治法》知識考試題庫160題(含答案)
- 全國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教學設計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復習卷
- 環境監測儀器安裝施工方案(更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