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優秀作品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優秀作品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優秀作品_第3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優秀作品_第4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優秀作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12: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學習目標】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表現形式。能結合實例說明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能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塑造。【活動過程】活動一:讀下列材料,嘗試分析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表現形式。外力作用是指由太陽輻射、重力、日月引力等來自地球外部的營力(通過大氣、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巖作用。外力作用又叫外營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陽能的影響所產生的作用,主要包括流水作用,風力作用,冰川作用,生物作用等。通常各種外力(流水、風力、冰川、生物等)對地表隆起部分逐漸蝕低。外力作用總的來說是不斷地起著破壞和夷平那些由內力作用而產生的隆起部分,同時把這些破壞了的碎屑物質搬運、堆積到低地和海洋中去。1.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于哪兒?2.說出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3.讀圖思考:下列地表形態分別是哪種外力作用形成的?活動二:舉例說明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并認識典型的地貌景觀圖。1.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有哪些。(舉例說明)2.風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有哪些。(舉例說明)3.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有哪些。(舉例說明)4.判別下列幾種典型地貌景觀的成因。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花崗巖球狀風化地貌風蝕蘑菇活動三: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1.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改造作用。2.在下面兩圖中任選一例,分組討論圖示現象,及其帶來的影響。梯田景觀填海造陸活動四:結合上一個課題的知識,歸納總結內外力作用的相互關系。【課堂反饋】單項選擇題1.下列地質作用,屬于外力作用表現形式的是()A.火山活動 B.變質作用 C.風化作用 D.地殼運動2.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沉積作用 B.流水溶蝕作用C.流水侵蝕作用 D.風力侵蝕作用3.下列各組地表形態中,由同一種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瀑布、戈壁 B.沙丘、黃土高原崎嶇地表C.三角洲、沖積扇 D.黃土高原、溶洞4.關于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背斜巖層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微弱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斷地質構造和地貌成因的唯一方法D.斷層構造地帶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5.關于地表形態及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由于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B.角峰、U形谷是海浪侵蝕作用形成的C.海蝕地形是由于洋流的侵蝕作用形成的D.我國西北地區的沙丘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6.讀下面的地貌由于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是()二、判斷題7.河流上游外力作用以侵蝕為主,下游以沉積作用為主。()8.在坡地開荒會加劇水土流失。()9.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是以風力作用為主。()三、綜合分析題10.讀下圖分析回答:甲圖為沖積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作用形成的。(2)乙圖為__________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3)兩地所受的主要地質作用是_____________。【鞏固提高】一、單項選擇題讀“巖溶洞穴示意圖”回答各題。1.下列地形單元中,廣泛分布有圖中地貌景觀的是()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云貴高原2.形成溶洞的巖石是()A.花崗巖 B.石灰巖 C.玄武巖 D.大理巖3.該地貌景觀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物理風化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C.化學溶蝕作用 D.冰川侵蝕作用4.河流沖出山口,大量泥沙,碎屑物質在山前堆積,形成()A.瀑布B.峽谷C.沖積扇 D.三角洲《科技日報》報道:河西走廊發現一處面積約100多平方千米,形狀特殊的花崗巖地貌。該處花崗巖巖體表面千瘡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組合在一起,入流云翻浪、似百獸飛禽。偉碩巖體已被淘蝕得薄如蛋殼。花崗巖體綿延分布百里,相對高差百米以下。閱讀上述材料,據此回答各題:5.造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巖漿活動B.風力沉積C.風力侵蝕D.流水侵蝕6.下列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判斷題7.塔里木盆地中的沙丘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8.在海岸帶只有海水的侵蝕作用,沒有沉積作用。()9.V型谷地是由冰川作用侵蝕形成的。()三、綜合分析題甲甲乙丙(1)河流在A(上游)、B(中游)、C(下游)三處對應的剖面圖(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以作用為主;B:,以作用為主C:,以作用為主。(2)A處河段特征:河流侵蝕作用明顯,深,大,多,水能資源;C處河段特征:,泥沙,江面寬廣,利于(交通)。(3)若河流A段的縱剖面如上圖所示,則形成的理景觀最有可能是()形谷B.喀斯特深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參考答案】課題12: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活動一1.太陽輻射能。2.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巖作用。3.風力侵蝕、流水侵蝕、流水侵蝕、海水侵蝕、流水沉積、冰川侵蝕。活動二1.流水侵蝕作用:峽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流水沉積作用:沖積平原、三角洲、沖積扇。2.風力侵蝕作用:風蝕蘑菇,雅丹地貌。風力沉積作用:沙丘。3.冰川侵蝕作用:角峰,冰斗。冰川沉積作用:冰磧地貌。4.流水侵蝕作用內力作用內力作用和風化作用風蝕作用活動三1.緩坡修筑梯田,填海造陸。2.緩坡修筑梯田:減少生物多樣性,水土流失加劇,荒漠化加劇,形成滑坡泥石流。填海造陸:緩解人多地少矛盾,改變了海岸帶的自然景觀,破壞生態平衡,如形成赤潮。活動四內力作用總體趨勢是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外力作用總體趨勢是使地表起伏變得緩和。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起作用。所以地球表面形態是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課堂反饋】一、單項選擇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