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學的基本研究內容及研究進展,免疫學論文免疫學是研究人體免疫系統構造和功能的科學,主要討論免疫系統辨別抗原后發生免疫應答及去除抗原的規律,并致力于說明免疫功能異常所致疾病的病理經過及其機制。免疫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是診斷、預防和治療某些免疫相關疾病的基礎。免疫學在生命科學和醫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由于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等學科與免疫學的穿插和浸透,免疫學已成為當今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和當代醫學的支撐學科之一。機體通過完善的免疫系統來執行免疫功能。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系統除了能夠辨別和去除外來入侵的抗原(如病原生物)外,還可辨別和去除體內發生突變的腫瘤細胞、衰老死亡的細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概括為免疫防御、免疫監視和本身穩定三個部分。(1)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是指機體防止外界病原體的入侵,去除已入侵的病原體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功能。免疫防御功能過低或缺乏,可發生免疫缺陷病。但若應答過強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在去除病原體的同時,可以導致機體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異常,發生超敏反響。(2)免疫監視免疫監視是指隨時發現和去除體內出現的非己成分的功能,如去除由基因突變而發生的腫瘤細胞以及衰老、凋亡細胞等。免疫監視功能低下,可能導致腫瘤發生和持續性病毒感染。(3)本身穩定本身穩定是指通過本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調節兩種主要的機制來到達免疫系統內環境穩定的功能。一般情況下,免疫系統對本身組織細胞不產生免疫應答,稱為免疫耐受。這賦予了免疫系統區別本身和非己的能力。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調節功能紊亂,就會導致本身免疫病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免疫學的基本研究內容可概括為下面幾個方面。(1)基礎免疫學基礎免疫學研究免疫應答的基本經過、特性和分子與細胞機制。免疫應答分為三個階段,即辨別階段、活化增殖階段和效應階段。大量已經知道和未知的免疫細胞亞群和免疫分子介入到免疫應答的各個階段,并構成立體調控網絡。隨著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在免疫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免疫新分子被克隆和功能確認,新的CD分子、黏附分子、細胞因子和胞內信號分子的構造和功能進而得到說明;小鼠轉基因和基因敲除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人們對免疫分子體內功能的認識;造血/胚胎干細胞的培養和定向分化技術,使人們得以進一步完好地認識了轉錄因子、生長因子等對免疫細胞亞群譜系發育經過的調控;細胞分析和分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精到準確地認識細胞亞群的外表標志和功能。因而,有關固有免疫、調節性細胞、記憶性淋巴細胞的作用機制近年來得到了更全面的闡述。(2)臨床免疫學免疫學與臨床醫學學科互相穿插和浸透已構成眾多的分支學科,例如免疫病理學、腫瘤免疫學、移植免疫學、血液免疫學、老年免疫學、免疫藥理學、感染免疫學等。應用免疫學理論和方式方法診斷、預防和治療免疫相關疾病,成為當代醫學的重要手段。在診斷免疫相關疾病方面,新的免疫學診斷方式方法不斷涌現,常規的免疫學診斷技術向著微量、快速、自動化方向發展。各種芯片技術(DNA、蛋白和抗體)已經引入免疫學的診斷技術之中。在預防免疫疾病方面,疫苗還是消滅傳染病的最重要手段。固然人類已經在征服傳染病的斗爭中獲得了很多決定性的勝利,但是還是那樣面臨宏大的挑戰,一些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的傳染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等仍無有效的疫苗加以預防。在免疫治療方面,免疫生物治療的發展特別迅速,例如單克隆抗體制劑在治療腫瘤、移植排擠反響和本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已獲得突破性進展;細胞因子在某些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顯示出獨特的療效,已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腫瘤和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則有效地拯救了白血病等血液系統和腫瘤病人的生命。(3)應用免疫學免疫學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是生物技術產業有力的生長點。免疫學研究在為諸多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的同時,也為生物制藥產業提供了新的生長點,如HIV疫苗研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靶向藥物治療等。近年來,高特異性、高敏感性、高通量免疫學技術方式方法的開發與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生物高科技產業、藥物研制開發、臨床診斷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在過去5年中,歐美批準的生物制品中有1/3屬于抗體產品。全球排名前10位暢銷的生物制品中,抗體藥物占據6席。基因工程方式方法制備的免疫分子和抗體等已成為當今生物技術產業的龍頭。最近幾年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上市藥物中,有1/3屬于免疫制品。免疫分子試劑及藥品的開發和應用,也將有力地拉動生物技術產業的整體發展。總之,免疫學的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嚴密結合,促進了生物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用文獻計量學方式方法對國際免疫學領域近10年中受同行高度關注的重要成果(高被引論文)進行本文關鍵詞語的聚類統計,觀察到若干熱門研究方向,結合作者了解的研究進展,分別舉例如下。(1)本身免疫應答及其炎癥的免疫調節機制研究基于天然免疫應答和獲得性免疫應答的炎癥經過是諸多疾病的病理學基礎。免疫應答的調控對炎癥應答經過的影響是國際同行共同關注的研究問題。近年來,有關分泌白介素17的輔助型T細胞的轉錄因子調控、IL-17在促炎癥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以及與促本身免疫疾病的關系等研究成為焦點內容。同時,有關分泌轉化生長因子-Beta的調節性T細胞的轉錄因子Foxp3調控、TGF-beta在抑制炎癥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以及與本身免疫疾病的關系等研究,也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門內容之一。(2)本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研究與多發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本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本身抗體、遺傳因素和流行病學研究等都是免疫學研究的熱門問題。(3)傳染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免疫學致病機制研究對于傳染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其免疫學致病機制、免疫學診斷、疫苗及其佐劑研制、免疫學異常感覺和狀態的多因素分析、疾病流行的免疫學特征和可能的預防途徑等研究,一直是該領域同行關注的問題。華而不實,神經系統疾病中小膠質細胞研究、多種疾病的中性粒細胞研究備受關注。(4)獲得性免疫缺陷病和免疫缺陷狀態下結核菌感染的免疫學研究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導致人類死亡的免疫學機制和抗HIV治療的免疫學監測,仍然是免疫學領域的前沿問題之一。結核菌感染,尤其是耐藥性結核菌和免疫缺陷狀態下的結核菌感染,是該領域的前沿研究問題之一。研究人員尤為關注非洲人群中這兩種病原體的感染或合并感染。(5)過敏性疾病的免疫學機制研究特應性皮炎、皮疹、鼻炎、食物過敏等一系列過敏性疾病的免疫學機制研究,是該領域的前沿問題之一,十分是兒童在上述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遭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視。根據下面3組統計數據,能夠對中國免疫學在國際上的地位進行評估:在2002-2018年的10年間,中國免疫學領域發表的SCI論文從138篇增加到1537篇,世界排名從,到2018年增長到17篇,位于世界)。但是,與雄踞世界,是中國的5.4倍;被引頻次是中國的14.7倍。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提升滯后于SCI論文數量的增長是現前階段中國免疫學發展的特點之一。因而,在論文數量急速增加的同時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是我們國家免疫學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免疫學研究也獲得了若干可圈可點的成就,十分是在天然免疫及其信號通路、T細胞亞群與本身免疫病、肝臟免疫學、腫瘤免疫學、抗感染免疫等研究方面,中國發表了一批令國際同行矚目的研究成果,儲備了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才。近5年,中國免疫學家在頂級免疫學刊物NatureImmunology發表論文21篇,在Immunity發表論文4篇,在Cell、NatureMedicine、NatureBiotechnology、CancerCell等發表免疫學論文10余篇。伴隨著中國免疫學國際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曹雪濤院士中選為國際免疫學聯合會執委、亞太免疫學聯合會主席。2020年,Cell雜志社通過其子刊Immunity出版了介紹中國免疫學進展的專輯,從一個側面具體表現出了國際學術界對于中國免疫學研究的關注度。除此之外,中國免疫學會主辦的英文會刊CellularandMolecularImmunology的影響因子在亞太地區免疫學SCI刊物中名列前茅。在2020年8月舉行的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執委會代表大會上,中國北京在與德國柏林、俄羅斯莫斯科和希臘的二輪競爭中獲勝,獲準于2022年舉辦第三屆國際免疫學大會,實現了幾代中國免疫學人的夢想。免疫學在疾病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它是連接基礎生物學科(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遺傳學等)與臨床學科(內外婦兒等各類疾病)的橋梁學科。對疾病的整體認知的突破均無法離開免疫學的理論和研究手段,醫學教學材料中幾乎所有重大疾病均有免疫學學講,免疫學被譽為轉化醫學的核心學科。首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頒給了免疫學家,20世紀的一百年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對免疫學的惠顧達18次之多,十分是1970年代之后免疫學家平均每10年有3次獲此大獎。在進入21世紀之時,醫學科學家總結出拯救了數億人生命的20世紀醫學四大主要進步的標志為抗菌素、疫苗、骨髓與器官移植、基因治療,這四大進步中的每一項均蘊含著免疫學的宏大奉獻。詳細而言,抗菌素在抗感染免疫基礎上應運而生,疫苗是免疫學原理的成功應用,骨髓與器官移植的成功依靠于移植免疫問題的解決,基因治療所攜帶的功能基因80%是免疫基因。能夠講,免疫學的任何重大突破均會引起醫學變革。與此同時,與傳統藥物(化學藥、中藥、生化藥)研究相比,生物技術藥物代表著當代醫藥的綜合成就,而當前已經或即將上市的絕大多數生物技術藥物(如干擾素、升白能、各種單抗等)都是免疫學家發現的免疫功能分子或基因的結果。2018年度的兩個抗癌明星藥物DC疫苗和抗CTLA4單抗(阻斷免疫負調效應)引起世界關注,分別在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治療中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Nat.Med.2020年5月預測,2020年銷售前10位的藥物中,抗體占6個(主要以免疫分子為靶點)。隨著生物醫學研究新技術體系的建立與穿插融合,免疫學研究將在基因、分子和整體水平上得到全面發展。當前,免疫學作為一門前沿性學科面臨著眾多的發展機遇。過去困擾免疫學家的一些技術難關,隨著某些高通量技術平臺的建立而有所突破;過去難以觀察到的免疫現象或者免疫細胞與分子的變化,隨著高敏感、高特異性技術方式方法的建立與應用而易于被檢測。十分是隨著系統醫學、轉化醫學理念的不斷深化,免疫學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態勢,即圍繞著臨床實踐中重大疾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重慶合川花灘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昆明市西山區婦幼健康服務中心招聘真題
- 2024年吉林省應急管理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班主任在班級中開展批判性思維教育計劃
- 財務信息更新與維護計劃
- 2024年海南省監獄管理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5屆浙江省富陽市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學期交流反饋與計劃調整
- 2024年北京腫瘤醫院社會人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北京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方案
- 論管理者的性格培養與管理效能
- 2024年圖書管理員面試問題及答案
- 制造業質量控制計劃
- 動物防疫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青島科協面試試題及答案
- 政策傳播與接受-深度研究
- 2024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及答案第1套
- 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深度研究
- 臺安N2變頻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