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歷史·必修3·第15、16課練習(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一、單項選擇題1.毛澤東在評價新文化運動時說:“他們們對于現狀,對于歷史,對于外國事物,沒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精神,所謂壞的就是絕對的壞,好的就是絕對的好,一切都好。”這段話指出運動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傳統文化B.脫離了當時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C.倡導資產階級民主否定馬克思主義D.沒有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2.胡適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說:“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是創造了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胡適所說的“三個時代”是A、辛亥革命、護法運動、新文化運動B、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護國運動C、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D、戊戌變法、護國運動、護法運動3.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后說:“孔子之說,亙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離”。其根本目的在于A.壓制民主科學思想B.恢復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C.弘揚民族傳統文化D.為復辟帝制作輿論準備4.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為此,他認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進行革命斗爭,反對獨裁專制B.建立革命政黨,發動工農群眾C.發動啟蒙運動,解放民眾思想D.提倡學術自由,普及白話文章5.一戰期間,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發刊辭有這樣兩句話“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作者“求變”主要針對A.思想觀念B.軍事技術C.經濟組織D.教育制度6.我們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早期在中國的傳播,可以參考的文獻不包括:A.《民報》B.《新青年》C.《工人月刊》D.《勞動周刊》7.洋務思潮、維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興衰反映了近代前期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期歷史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A.推翻清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勢力 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中國社會近代化8.晚清一位人士曾大聲疾呼:“何以立國?曰富。何以制夷?曰強。何以致富?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對材料中“治之以法”的最恰當解釋是 A.推翻君主政體 B.廢除不平等條約 C.改革科舉制度 D.變革政治制度9.陳獨秀曾說:“孔教與共和乃絕對勢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猶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這里“必排孔教”其實質是反對 A.儒家傳統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學說 D.封建專制制度10.歷史學家郝延平《守舊與革新》一文中談到:“中國對西方稱西方由(19世紀)60年代前的‘夷務’,到七八十年代改稱‘洋務’和‘西學為主’。”該變化反映了A.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漸深入 B.中國人由仇視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國中心到西方中心 D.對西方外交政策由對抗到和解11.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發表于A.《勞動界》B.《民報》C.《青年雜志》D.《新青年》12.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指出,“中國人從‘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與材料所說相關的歷史人物有①魏源②洪仁玕③李鴻章④孫中山⑤陳獨秀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13.歷史上的重大社會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為前提。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學,在政治上主張實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憲制C.蘇維埃體制D.人民民主制14.《東方雜志》某年2月發表文章說:“一年以來,社會主義的思潮在中國可以算得起風起云涌了。報章雜志的上面,東也是研究馬克思主義,西也是討論布爾什維克主義。”在當時,能夠佐證這種說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專號》B.《共產黨宣言》誕生C.《青年雜志》更名為《新青年》D.《變法通議》被廣泛傳閱15.與舊三民主義相比較,孫中山新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進步性主要體現在A.“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B.其最重要之原則有二,一日“平均地權”,一日“土地國有”C.“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D.“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16.中華民國國歌唱道“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建大同……”這里所說的“吾黨所宗”的核心是A.驅除韃虜B.恢復中華C.建立民國D.平均地權17.如圖所示為同盟會的綱領,孫中山把它闡發為三民主義,其中關于民族主義的主張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的是①“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②“(中國人民)一律平等”③“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國家”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殆不可須臾緩”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④18.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孫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愛戴,也就是順應了世界歷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順應的是當時世界A.政治民主化潮流B.民族主義潮流C.社會主義潮流D.經濟全球化潮流19.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權主義思想與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民權思想相比進步性主要表現在 A.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B.反對封建地主土地國有制 C.暴力推翻清王朝 D.國家的階級實質20.“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吾國縱能媲跡于歐美,猶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據此孫中山強調通過一次革命完成 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 C.民族革命和社會革命 D.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21.新三民主義發展了同盟會的政治主張,主要表現在 A.徹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C.強調反對民族壓迫 D.反對帝國主義侵略22.孫中山先生闡述的新三民主義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現在 A.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對民族壓迫,發展資本主義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權,節制資本23.孫中山先生說:“惟民生主義之意義為何?吾人所主張者,并非如反動派所言,將產業重新分配之荒謬絕倫,但欲行一方策,使物產之供給,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張之民生主義的定義。”由此,我們可認為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是A.管制經濟資源以達成真平等B.致力勞資和諧以求社會安合C.產業和平收歸國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產所得以求均寓24.王夫之認為:天下土地不能為帝王所得而私有,應當耕者有其田。下列思想家中曾提出與王夫之主張相似的是A.黃宗曦B.洪仁玕C.孫中山D.顧炎武25.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①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②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特點③是當時中國先進政治思想的主流④被當時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接受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26.孫中山在遺囑中說:“必須喚起民眾,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在他一生的斗爭中,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A.三民主義B.新三民主義C.三大政策D.國民黨“一大”宣言27.“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組中國國民黨,使本黨能有更多的工人參加進來。”下列選項與孫中山的這段話不符的是A.說明孫中山放棄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標B.孫中山的思想發生轉化,由效法英美轉向以俄為師C.孫中山改三民主義為新三民主義D.孫中山有了與共產黨合作的初步想法28.“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這句話反映出新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最大特點是A.反對民族壓迫B.反對君主專制C.反對滿洲貴族D.反對帝國主義29.“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①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④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30.蔡元培曾撰寫過這樣一副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無權,推翻歷時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A.康有為B.袁世凱C.孫中山D.陳獨秀二、主觀題31.閱讀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真正的統一民族主義國家和國內的和平,非打倒軍閥和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是永遠建設不成功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材料二民族主義,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變半殖民地的中國為民族獨立的中國。民權主義,即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生主義,即試圖通過解決土地問題達到兩個目的:其一,消除國民經濟生活中貧富懸殊和貧富尖銳對立的社會現象;其二,為消滅封建土地制度,發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不是奪富人田為己有”。而是由國家統一核定地價。——《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教學參考書材料三國民黨之主義:(1)民族主義。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族一律平等。(二)民權主義。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罔民以黎忠于帝國主義及軍間者,無論其為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三)民生主義。國民黨之民生主義,其重要之原則不外二者: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品質工程培訓
- 計算機網絡選擇題題庫100道及答案
- 2025流動資金貸款合同示范文本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健康宣教
- 2025年沈陽c1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題
- 小兒面部疼痛的健康宣教
- 2025年內江經營性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
- 2025年延邊貨運資格證考試有哪些項目
- 幼年性息肉的健康宣教
- 2025家用電器買賣合同模板
- 滬教版(五四學制)(2024)六年級下冊單詞表+默寫單
- 第五課+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第七章社會科學研究的世界視野課件
- DBJ61-T 105-2015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與安全規程-(高清版)
- 口服藥篇課件
- 計量經濟學期末考試題庫(完整版)及答案
- 安保工作“智能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持續改進工作
- 賈平凹《秦腔》
- 聯軸器找中心PPT課件
- 加 工 貿 易 手 冊
- CDP指標介紹及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