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開國大典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與特征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三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主要內容毛澤東在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理論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提出了怎樣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這是對新民主主義(社會思想的繼承和新)理論的發展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與特征(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過渡時期,我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體現了工人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而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195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662人,代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及國外華僑。會議執行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毛澤東主持會議并致開幕詞,他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會議一致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中的特征
第一,在經濟上,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在國營經濟領導下的五種經濟成份并存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五種經濟成分
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國家資本主義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
第二,在政治上,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
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關系:領導階級——工人階級階級基礎——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第三,在文化上,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方針。新民主主義論
“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澤東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
思考: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由此而決定的任務是什么?
新中國成立后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地主階級、國民黨反動派殘余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的矛盾
中國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鞏固人民民主政權,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為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全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
土地改革的完成,國內階級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新中國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國內;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
土地改革后中國人民面臨的任務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必須適時地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三、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思考:新民主主義社會必然要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然而何時過渡?怎樣過渡?
七屆二中全會上的毛澤東“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國家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即“兩個轉變”
黨的探索歷程1951年前后,黨內大體形成了先用三個五年計劃搞工業化建設,再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共識。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得到恢復,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已經完成,政治、經濟及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9月,毛澤東在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提出,我們現在就要開始用10年到15年時間基本上完成向社會主義過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開始過渡,這是醞釀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開始。1953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同年12月形成關于總路線的完整的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化三改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實質,就是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成為我國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的經濟基礎。
“一化”是主體
毛澤東參觀工業設備上海江南造船廠制造的中國第一艘兩萬噸級貨輪“長風號”下水“三改”是兩翼
思考:為什么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一方面,就當時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卻又分散、脆弱的個體經濟來說,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擺脫了封建主義的束縛,農業生產在一個時期內有過相當大的發展,但受小農經濟的局限,增產潛力有限,難以適應工業化對糧食和工業原料作物迅速增長的需求,(同時,個體經濟自發發展必然導致兩極分化,)無力為國家工業化積累資金和擴大工業品的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不僅工業資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業的基礎,依靠它本身的力量無法有力地推進工業化的發展。而且在私營企業和國家各項經濟政策之間,在私營經濟和國營經濟之間,以及私營企業內部資本家與職工之間,利益沖突越來越明顯。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第一,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為發展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廣大農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內在)要求。第三,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在合理調整工商業的過程中,(創造)出現了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第四,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有利于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建國后我國發行的硬幣工人支持抗美援朝珠江大橋建成通車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國營企業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土改后的農民毛澤東與斯大林毛澤東訪問蘇聯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定
思考題:1.為什么說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的過渡性的社會?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3.新民主主義社會中的特征有哪些?4.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什么?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改造是怎樣實現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怎們形成的?
主要內容:一、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一、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一)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一,農業合作化必須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以互助合作的優越性吸引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確分析農村的階級和階層狀況,掌握正確的階級政策。
第一階段是1953年底以前,主要發展互助組,同時試辦初級社。第二階段從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第三階段從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由于對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批判,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步伐加快,進入農業合作化的高潮,將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有些由互助組直接轉為高級社。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步驟:第一步是辦手工業供銷小組。第二步是辦手工業供銷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一,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1894年恩格斯說:“我們決不認為,贖買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容許的;馬克思曾向我講過他的意見:假如我們能贖買下這整個匪幫,那對于我們是最便宜不過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03頁恩格斯
“對那些肯接受并能實施‘國家資本主義’,能精明干練地組織真正以產品供應千百萬人的大企業而對無產階級有益的資本家謀求妥協或向他們實行贖買。”
——《列寧選集》第3卷第530-531頁列寧毛澤東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設想,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和平贖買的方針。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問題:為什么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和平贖買而不是暴力沒收?
1.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具有兩面性的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同官僚資產階級不同,在民主革命時期,它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協性的一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資產階級仍然具有兩面性。它有剝削工人階級取得利潤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愿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他們在擁護工人階級領導、抗美援朝、土改、鎮反、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際宣傳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2.我國經濟落后,需要盡可能地利用民族資本,以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3.我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一定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可以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第二,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國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有初級形式和高級形式之分。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國家對私營工商業實行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工業)、經銷代銷(商業)等.
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公私合營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在1953年以前,主要實行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第二步是從1954年到1955年夏,主要實行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第三步是從1955年秋到1956年,主要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第三,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
“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保護和發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中國共產黨指引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
——榮毅仁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采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進行和平改造。如何評價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社會主義改造中的失誤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于簡單劃一,以致在長期間遺留了一些問題。列寧雕塑
“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
——《列寧全集》第2卷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上,有兩個事實是世界歷史上各種革命大變動中罕見的:一是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二是這樣的變革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蕩,反而極大地加強了人民的團結,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擁護的情況下完成的。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2、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表11956年與1952年相比,不同經濟成分在國民收入結構中的變化情況年份
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195219.1%15%0.7%69%71.8%195632.2%53.4%7.3%07.1%表21956年與1952年相比,不同經濟成分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年份社會主義工業國家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工業195256%26.9%17.1%195667.5%32.5%0表31956年與1952年相比,不同經濟成分在商業零售額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年份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商業國家資本主義商業和原來的小私商組織的合作化商業私營商業195242.6%0.2%57.2%195668.3%27.5%4.2%
1956年底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社會結束了)長達數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的結束,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從這時開始的。經濟上;中國幾千年來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財經大學論文答辯模版
- 高中生涯規劃課程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義興片區2025年小升初科學模擬試卷(含答案)
- 臨床基礎測試試題及答案
- 船舶消防考試題庫及答案
- 教育學概率試題及答案
- 手機變遷-改革開放
- 安徽信訪考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師考點與試題及答案曝光
- 中考試題分式及答案
- 西南科技大學井巷工程課程設計樣本
- 《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課程標準
- 船舶修造業通用安全知識講義課件
- 新生兒死亡討論模板課件
- 曼娜小說全文的回憶
- 《精益生產培訓》課件
- 快遞客戶服務與營銷快遞客戶維護
- 《中國的生物災害》課件
- 《吸煙的危害性》課件
- 賓館飯店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2022杭州新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全部教案(共7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