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_第1頁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_第2頁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_第3頁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_第4頁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章計算機網絡基礎

10.1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10.2局域網技術10.3Internet應用基礎10.4Internet接入方式10.5瀏覽器的使用10.6電子郵件10.7網絡應用10.8信息安全學習目標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功能和分類。了解:組成計算機網絡的常用組件。了解:局域網技術的相關應用與設置重點:掌握網頁瀏覽、信息下載和相關網絡應用難點:掌握電子郵箱的使用。了解:信息安全與病毒防治。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0.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相互連接起來,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系統。要點:1、計算機設備;2、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3、網絡軟件。(計算機網絡的三個關鍵要素)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數據通信;2、資源共享;3、進行分布處理。1954年第1代計算機網絡(單機為中心、面向終端)1969年ARPA網,第2代計算機網絡(多處理中心)1978年OSI模型,第3代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標準化)20世紀90年代后,Internet的建立,第4代計算機網絡(信息高速公路)開啟了國際互聯的新時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0.1.2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計算機根據其在網絡中的作用劃分為兩類:工作站、服務器;2、傳輸介質有線傳輸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釬)無線傳輸介質(微波、紅外線、激光、無線電)3、通信設備用于信號的轉換和恢復,直接影響網絡的傳輸效率。包括:網卡(NIC)、調制解調器(modem)、集線器(HUB)、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er)等。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0.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按照地理覆蓋范圍的大小劃分:(1)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2)城域網(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3)廣域網(WideAreaNetwork,WAN)按傳輸介質劃分:(1)有線網(2)無線網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按照拓撲結構分類: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0.1.4計算機網絡協議網絡協議是最重要的網絡軟件之一。在整個計算機網絡通信中,TCP/IP協議是最為廣泛使用的通信協議。TCP/IP參考模型的分層結構將計算機網絡劃分為四個層次:應用層、傳輸層、互聯層、主機至網絡層10.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0.1.4TCP/IP協議工作原理

應用層傳輸層互聯層主機至網絡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數據,為應用軟件提供網絡接口為兩臺主機間的進程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確定數據包從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選擇路由規定了數據包從一個設備的網絡層傳輸到另一個設備的網絡層的方法10.2局域網技術10.2.1局域網的概念

局域網是在一個局部地區范圍內,把各種計算機、外圍設備、數據庫等通過傳輸介質連接起來的計算機通信網絡。特點:1、覆蓋范圍有限;2、較高的傳輸速率;3、較低的傳輸誤碼率;4、采用基帶傳輸;5、訪問控制方法相對簡單。10.2.2局域網的組成分為網絡硬件和網絡軟件兩部分。包括:服務器、工作站、互連設備、傳輸介質、操作系統。10.2局域網技術10.2.3局域網的組網技術無線局域網無線局域網(WLAN):

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LAN)是一種基于射頻(RF)無線通信技術的局域網。Wi-Fi(WirelessFidelity)Wi-Fi由于較高的傳輸速度、較大的覆蓋范圍等優點,在無線局域網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無線網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由,網絡覆蓋范圍內,可以隨時隨地與服務器及其他工作站進行連接。10.2局域網技術10.2.4設置無線局域網

硬件設備連接10.2局域網技術10.2.4設置無線局域網

無線路由器的設置1、進入路由器管理界面打開瀏覽器,地址欄輸入“”;根據出廠設置鍵入用戶名、密碼;2、根據自己的上網模式進行相應設置“設置向導”——選擇“上網類型”——“下一步”3、無線功能設置選擇“開啟”路由器無線功能;設置無線路由器“SSID”名稱“無線信號頻段”;*設置“加密方式”,修改“無線安全選項”。4、完成路由器設置,重新啟動,查看“運行狀態”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地址格式,它為Internet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網絡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是運行TCP/IP協議的標識。XXX.XXX.XXX.XXX0~2556(中國教育科研網)10.3Internet應用基礎10.3.1Internet的發展10.3.2IP地址點分十進制IP地址使用32位二進制數標志,由于32位二進制數不好記憶,將它按8位一組,用小數點隔開,以十進制數形式表示出來,成為點分十進制。一個完整的IP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DNS等4部分內容。10.3Internet應用基礎10.3.2IP地址IP地址結構:網絡號+主機號分類:A、B、C網絡地址表示其所屬的網絡段編號,主機地址表示該網段中該主機的編號。按照網絡規模的大小,IP地址分為5類,其中3類是常用的類型。~54~191.255.254~54A類B類C類12616384209711521677721465534254B類A類18162432網絡號網絡號機器號機器號C類機器號網絡號011010允許數量10.3.2IP地址類型10.3.2Windows7系統下設置IP地址(1)屏幕右下角網絡快捷按鈕,點擊打開菜單,選擇打開“網絡和共享中心”或使用“開始”—“控制面板”—“網絡和Internet”—“網絡和共享中心”對話框中選擇“更改適配器設置”10.3.2Windows7系統下設置IP地址(2)右鍵單擊“本地連接”彈出菜單中選擇“屬性”10.3.2Windows7系統下設置IP地址(3)選擇“TCP/IPv4”—“屬性”,打開右圖對話框;(4)勾選“使用下面的IP地址”,輸入相應IP地址,點擊“確定”完成。10.3.2查看本機IP地址和子網掩碼1、在“開始”菜單中打開“運行”窗口;2、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輸入“cmd”,點擊確定。?10.3.2查看本機IP地址和子網掩碼3、輸入“ipconfig”并回車,顯示本機的IP地址。4、輸入“ipconfig/all”并回車,查看網卡型號、物理地址、DNS服務器地址等。?10.3.2檢查本機與遠程計算機的連接命令1、在“開始”菜單中打開“運行”窗口;2、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輸入“cmd”,點擊確定。?10.3.2檢查本機與遠程計算機的連接命令3、輸入“ping”制定計算機的IP地址,如;連接正常顯示數據傳輸信息,連接錯誤則顯示錯誤信息。10.3.3域名系統(DomainNameSystem,DNS)

IP地址難以記憶,Internet引入以“域名代替IP地址”的域名管理系統。域名使用文字來表達,采用層次結構,每層構成一個子域名,子域名之間用圓點隔開,各域名按由低到高的順序自左至右分別排列,結構如下:主機名.機構名.頂層域名如:

通用頂級域名代碼10.3.3域名系統(DomainNameSystem,DNS)域名代碼意義COM商業組織EDU教育機構GOV政府機關MIL軍事部門NET主要網絡支持中心ORG其他組織INT國際組織<countrycode>國家代碼(地理域名)10.4Internet接入方式1、電話線路接入。主要方式有:撥號上網、ADSL、ISDN;2、DDN專線(數字數據網),采用專用數字傳輸通道:光釬、數字微波、衛星;3、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Modem)接入,主要應用于有線電視;4、局域網接入技術;5、無線網接入技術。10.5.1相關概念WWW(萬維網)

WWW是一種建立在因特網上的全球性的、交互的、動態的、多平臺的、分布式的、超文本超媒體信息查詢系統。

WWW網站中包含很多網頁(又稱Web頁)。網頁是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編寫,并在HTTP協議支持下運行。10.5瀏覽器的使用超文本和超鏈接超文本(Hypertext)中不僅包含文本信息,還可以包含圖形、聲音、圖像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因此稱之為“超”文本。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WWW用統一資源定位器(URL)來描述網頁的地址和訪問它時所用的協議。URL的格式如下。協議://IP地址或域名/路徑/文件名瀏覽器瀏覽器是用于瀏覽WWW的工具,安裝在用戶端的機器上,是一種客戶軟件。目前最常用的Web瀏覽器是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簡稱IE)。FTP文件傳輸協議

FTP(FileTransferProtocol)即文件傳輸協議,是因特網提供的基本服務。啟動IE

方法一:單擊Windows系統左下角任務欄上的“開始”按鈕,在“所有程序”菜單中找到,單擊之即可打開IE瀏覽器了。方法二:可以在桌面及任務欄上設置IE的快捷方式,以后操作時,可直接點擊快捷方式圖標打開IE瀏覽器。10.5.2IE瀏覽器的啟動和設置IE瀏覽器的介紹前進、后退按鈕地址欄、搜索欄網頁名選項卡主頁、收藏夾、工具功能按鈕最小化、最大化、關閉窗口控制按鈕

頁面瀏覽填入Web地址將插入點移到地址欄內即可鍵入Web地址。瀏覽頁面進入頁面后即可瀏覽了。Web站點的第一頁稱為主頁(Homepage)或首頁。單擊一個鏈接就可以從一個頁面轉到另一個頁面。在瀏覽中,可以使用“后退”、“前進”按鈕來瀏覽最近訪問過的頁面。保存Web頁

保存全部Web頁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打開要保存的Web頁面;②按“Alt”鍵顯示菜單欄,單擊“文件”—“另存為”命令,打開“保存網頁”對話框,或使用快捷鍵“Ctrl+S”;③選擇要保存文件的盤符和文件夾;④在文件名框內輸入文件名;⑤在保存類型框中,根據需要可以從“網頁,全部”、“Web檔案,單個文件”、“網頁,僅HTML”、“文本文件”四類中選擇一種。文本文件節省存儲空間,但是只能保存文字信息,不能保存圖片等多媒體信息;⑥單擊“保存”按鈕保存。打開已保存的Web頁打開已保存Web頁的具體操作如下:①在IE窗口上單擊“文件/打開”命令,顯示“打開”對話框;②在“打開”對話框的打開文本框中輸入所保存的Web頁的盤符和文件夾名。也可以單擊“瀏覽”按鈕,直接從文件夾目錄中指定所要打開的Web頁文件;③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打開指定的Web頁。保存部分Web頁內容將Web頁面上部分感興趣的內容復制、粘貼到某一個空白文件上。具體步驟如下:①用鼠標選定想要保存的頁面文字;②按下Ctrl+C快捷鍵,將選定的內容復制到剪貼板;③打開一個空白的Word文檔或記事本,按Ctrl+V將剪貼板中的內容粘貼到文檔中;④給定文件名和指定保存位置,保存文檔。注意:保存在記事本里的文字不會保留頁面上的字體和樣式,超鏈接也會失效。保存圖片文件保存圖片的具體步驟如下:①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②在彈出的菜單上選擇“圖片另存為”,單擊打開“保存圖片”對話框;③在對話框內選擇要保存的路徑,鍵入圖片的名稱;④單擊“保存”按鈕。保存音頻、視頻文件和壓縮文件等保存音頻、視頻文件和壓縮文件等資源的具體步驟:①在超鏈接上點擊鼠標右鍵;②在彈出的菜單上選擇“目標另存為”,單擊打開“另存為”對話框;③在對話框內選擇要保存的路徑,鍵入要保存的文件的名稱;④單擊“保存”按鈕。這時,在IE底部會出現一個下載傳輸狀態窗口,其中包括下載完成百分比,估計剩余時間等信息和暫停、取消等控制功能。更改主頁更改主頁的步驟如下:①打開IE窗口;②單擊“工具”命令,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③單擊“常規”標簽,打開“常規”選項卡;④在“主頁”組中,單擊“使用當前頁”按鈕,此時,地址框中就會填入當前IE瀏覽的Web頁的地址;也可以在地址框中自己輸入想設置為主頁的頁面地址;或單擊“常規”選項卡中的“使用空白頁”按鈕。⑤單擊“確定”或“應用”按鈕。“歷史記錄”的使用1)“歷史記錄”的瀏覽操作步驟如下:①在IE窗口上單擊按鈕,IE窗口左側會打開一個“查看收藏夾、源和歷史記錄”的窗口;②選擇“歷史記錄”選項卡,搜索歷史記錄;③在默認的“按日期查看”方式下,單擊指定日期的圖標,進入下一級文件夾;④單擊希望選擇的網頁文件夾圖標;⑤單擊某個網頁地址圖標,即可打開該網頁進行瀏覽。“歷史記錄”的設置和刪除對“歷史記錄”設置保存天數和刪除操作如下:①單擊“工具”按鈕,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②單擊“常規”標簽;③點擊“瀏覽歷史紀錄”組中的“設置”,打開設置窗口,在下方輸入天數,系統默認為20天;;④如果要刪除所有的歷史記錄,單擊“刪除”按鈕。在彈出的“確認”窗口中選擇要刪除的內容;⑤單擊“確定”按鈕,關閉“Internet選項”對話框。收藏夾的使用將Web頁地址添加到收藏夾中向收藏夾里添加Web頁地址常用方法之一是:①打開要收藏的網頁;②單擊按鈕,在打開的窗口中選中“收藏夾”選項卡;③單擊“添加收藏夾”按鈕,在隨后打開的“添加收藏”對話框中,選擇要保存到的文件夾位置;④在“名稱”框中,鍵入設定的文件名稱;或直接使用系統給定的文件名稱;⑤單擊“確定”按鈕,就會在收藏夾中就添加一個網頁地址。使用收藏夾中的地址使用收藏地址的常用方法是:①單擊IE上的按鈕,在打開窗口中選中“收藏夾”選項卡。②在“收藏夾”窗口中,選擇所需的Web頁名稱(或先打開文件夾,然后再選擇其中的Web頁名稱)并單擊,就可以轉向相應的Web頁。整理收藏夾為便于查找和使用,可以利用整理收藏夾的功能對收藏夾進行整理,使其含有的網頁地址存放更有條理。在收藏夾選項卡中,我們在文件夾或Web頁上點擊右鍵就可以選擇復制、剪切、重命名、刪除、新建文件夾等操作,還可以使用拖拽的方式移動文件夾和Web頁的位置,從而改變收藏夾的組織結構。使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網上,搜索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搜索引擎,根據關鍵詞來搜索需要的信息。因特網上有很多好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搜狐()搜狗()

①在IE的地址欄中輸入,打開百度頁面;在文本欄中鍵入關鍵詞,如“奧運會比賽項目”②單擊文本框后面的“百度一下”按鈕,開始搜索;

使用百度搜索引擎

③在搜索結果頁面中列出了所有包含關鍵詞的網頁地址,單擊某一項就可以轉到相應網頁查看內容了。搜索結果頁面

瀏覽器除了能夠搜索信息外,還可以以Web方式訪問FTP站點,如果訪問的是匿名FTP站點,則瀏覽器可以自動匿名登錄。使用IE瀏覽器訪問FTP站點并下載文件的步驟如下:①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要訪問的FTP站點地址,例如:②若不是匿名站點,則IE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然后再登錄;如果是匿名站點,IE會自動匿名登錄;③若需下載文件,則在鏈接上單擊右鍵,選擇“目標另存為”,即可以下載到本地計算機上了。使用FTP傳輸文件概述

電子郵件(E-mail)是因特網上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服務。常見的郵箱有:網易(***@126.com,***@163.com);新浪,雅虎,搜狐等。10.6電子郵件電子郵件地址每個電子郵箱都有一個電子郵件地址,地址的格式為:<用戶標識>@<主機域名>。例如:nyyz@126.com

電子郵件格式電子郵件都有兩個基本部分:信頭和信體。信頭相當于信封,信體相當于信件內容。其中,信頭中通常包括如下幾項:①收件人:②抄送:③主題:Outlook2010的使用帳號設置在使用Outlook收發電子郵件之前,必須先對Outlook進行賬號設置。①打開Outlook2010,執行“文件/信息”命令②單擊添加賬戶按鈕,打開“添加新賬戶”窗口③選中“電子郵件賬戶”,單擊“下一步”在Outlook中設置電子郵件帳戶(1)Outlook賬戶信息(2)添加新賬戶(3)設置賬戶信息(4)添加賬戶成功撰寫與發送郵件發送郵件的具體操作如下:①啟動Outlook;②單擊“開始”選項卡中的“新建電子郵件”按鈕,在新郵件窗口中相應欄目中,逐次填寫收件人地址(例如benlinus@)、主題、抄送(例如john_locke@163.com)等內容。③將插入點光標移到信體部分,鍵入郵件內容。④單擊“發送”按鈕,即可發往各收件人。在電子郵件中插入附件

在撰寫電子郵件時,按如下步驟操作來插入指定的計算機文件:①單擊“郵件”選項卡上的“附加文件”按鈕,打開“插入文件”對話框;②在對話框中選定要插入的文件,然后單擊“插入”按鈕。此時,在郵件“附件”框中就會列出所附加的文件名。“插入文件”對話框接收和閱讀郵件閱讀郵件的操作如下:①單擊Outlook窗口左側的Outlook欄中的“收件箱”按鈕;②在郵件列表區中選擇郵件并單擊,郵件內容顯示在郵件預覽區中。58

③若要詳細閱讀或對郵件做各種操作,可以雙擊郵件列表區中的某個郵件,在彈出的閱讀郵件窗口閱讀即可。預覽郵件窗口郵件閱讀窗口閱讀和保存附件如果郵件含有附件,則在郵件圖標右側會列出附件名稱。需要查看附件內容時,可單擊附件名稱;若某些不是文檔的文件無法在Outlook中預覽,則可以雙擊打開。如果要保存附件到另外的文件夾中,可右擊文件名,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另存為”,在隨之打開的“保存附件”窗口中指定保存路徑,并單擊“保存”按鈕。10.7網絡應用10.7.1云存儲

云存儲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存儲技術,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絡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1、百度云盤2、360云盤3、金山快盤10.7.2微時代1、微博2、微信微博是什么?微型博客服務,也稱一句話博客最早起源于美國推特(Twitter)公司140個字,最簡單就是真實的語言能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客戶端、手機短信、彩信發布消息或上傳圖片。能發布、轉發、關注、評論、搜索、私信……隨時隨地發布和獲得信息、圖片、視頻……微博正在積極的改變我們的溝通方式……10.7微博62使用新浪微博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進入新浪微博,如下圖右側界面。如果你已經有一個微博賬號,直接登陸;如果沒有,選擇立即注冊。63新浪微博注冊界面注冊方式分兩種一種是用郵箱注冊,如下圖所示,按步驟執行即可;另一種是用手機注冊,同樣如圖所示。在完善帶*號的信息后,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