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假體腔動物
假體腔動物門是動物界中僅次于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廣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也有寄生于動物和植物體內的。常見種類:人鞭蟲(Trichuris)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
duodenale)蟯蟲(Enterobius
vermicularis)人蛔蟲(Ascaris
lumbricoides)血絲蟲(Wuchereria)輪蟲第一節線蟲動物門1.主要特征①兩側對稱,體不分節或僅體表具橫紋(假分節)體表有角質膜(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堅韌富有彈性,起保護作用。角質膜下面是一層合胞體(無細胞界限)的表皮層。②三胚層具假體腔(又稱
初生體腔-是胚胎時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體形成的體腔,只有體壁中胚層,沒有腸壁中胚層及體腔膜。
腔內充滿體腔液,將體壁和腸道分開,能促進腸道在體內獨立運動。③完全的消化系統。有口和肛門,具發達的肌肉質咽,但腸壁無肌肉層。為管中套管結構。構造簡單,為一直管,口——咽——腸——直腸——肛門(雄蟲為泄殖孔)④排泄系統:為原腎管型的排泄系統。但是是由原腎細胞(一般為1個細胞)或腺細胞(一般為2個細胞)衍生形成。在動物的演化中,任何具有排除代謝廢物的排泄系統,可能最初都是滲透壓調節系統,其排泄功能是后來獲得的線蟲的排泄細胞與扁形動物一樣,起源于外胚層,屬于原腎管。但與扁形動物不同的是,線蟲無纖毛及焰細胞。腺型是原始的類型,存在于海產自由生活的種類通常由1-2個大的腺細胞構成,位于咽和腸交界處或其附近的腹面此細胞未形成細胞內管,但有一頸,以排泄孔開口于神經環附近的腹中線上管型由腺型演化而來。寄生線蟲多屬該型通常由1個排泄細胞構成,細胞內形成復雜的細胞內管,分別向前和向后各伸出1對其中向前的一對退化,向后的一對發達并縱貫在左右側線中,兩縱管間有一橫管相連,構成“H”形,橫管再突出一短管,其末端以排泄孔通體外⑤生殖系統:發達,為管狀。雌性生殖系統:一對,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生殖孔。雄性生殖系統:1個,精巢、輸精管、儲精囊、射精管、泄殖孔、交合刺。線蟲卵孵化后,除生殖系統外,細胞分裂一般停止,因此其細胞核或細胞的數目不再增加。因此,根據此特性,線蟲一般作為發育生物學的理想研究材料。2.代表動物——人蛔蟲(Ascaris
lumbricoides)
是人體最常見的腸道寄生線蟲之一,感染率高,尤其是兒童。(1)外形結構:口:(在前端頂部,有3片唇,即背唇:1片,具有2雙乳突。腹唇:2片,各具一雙乳突和一側乳突。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線上。生殖孔:雌性生殖孔:體前1/3處,腹中線上;雄性生殖孔:與肛門合并成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一對交合刺(spicule)。雌雄性鑒別:雌蟲:粗長;雄蟲:細短、尾呈鉤狀,具交合刺。人蛔蟲及其前端1背唇;2腹唇;3乳突;4頭感器;5側乳突
(2)體壁也為皮膚肌肉囊,主要結構有:角質層:發達,由皮層、原纖維層、基質、纖維層和基膜構成。表皮層:一層,為合胞體。肌肉層:為縱肌,不發達。背線:1條體線:包括腹線1條,內有腹神經索;側線2條,較發達,內部各有一縱排泄管。(3)消化系統:簡單,為一直管,口——咽——腸——直腸——肛門(雄蟲為泄殖孔)。腸壁為單層柱狀上皮細胞構成,內緣有微絨毛。無消化腺。
(4)呼吸和排泄:為無氧呼吸。排泄器官是由一個原腎細胞特化形成的“H”型管,伸向體后的2條縱排泄管,位于側線內。(5)神經系統:筒狀,咽部有一圍咽神經環,由此向前向后各伸出6條神經,其中在背線1條,腹線1條,側線2對。神經和感覺圓筒形神經系統圍咽神經環從圍咽神經環向前和向后各發出6條神經,神經索都嵌在上皮中縱神經索之間有橫神經相連蛔蟲生殖系統1口;2咽;3側線;4排泄管;5腸;6肛門;7卵巢;8輸卵管;9子宮;10陰道;11雌性生殖孔;12精巢;13輸精管;14儲精囊;15交合刺
動物由雌雄同體轉變為雌雄異體,進而轉變為雌雄異形,在進化上具有重要意義生殖系統發達,生殖力強雌性生殖系統:1對,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生殖孔雄性生殖系統:1個,精巢、輸精管、儲精囊、射精管、泄殖孔、交合刺線蟲門(Nematoda)雄蟲尾端縱切面1角質膜;2交配肌;3原體腔;4腸開肌;5腸;6射精管;7括約肌;8腹神經;9直腸;10直腸腺;11交合刺;12交合刺鞘;13交合刺鞘的牽引肌;14縮肌;15生殖郛突;16神經細胞線蟲在發育過程中,角質層出現周期性脫落,叫蛻皮。體表的角質層以及前、后腸和陰道壁的角質層也一同脫去。蛻皮的目的是為了使身體長大。直接發育線蟲卵孵化后,除生殖系統外,細胞分裂一般停止,因此其細胞核或細胞的數目不再增加。因此,根據此特性,線蟲一般作為發育生物學的理想研究材料蛔蟲圓柱形,向兩端漸細,全體乳白色,側線明顯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征生活在小腸內,分泌物含有消化酶抑制劑,抑制腸內消化酶,不受侵害不需要更換寄主繁殖能力強卵對溫度及化學藥物等抵抗力很強蛔蟲未受精卵蛔蟲受精卵危害:人腸內有蛔蟲寄生,除吸收養分外,危害并不嚴重。數量多時(根據報道曾有一人腸內有蛔蟲1448條),可造成腸道阻塞。成蟲有遷移習性,可侵入膽管、膽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癥狀,造成危害。國內有人發現,膽結石核心部分51.8%有蛔蟲皮或蟲卵。幼蟲可損傷肺、氣管等,并可在腦、脊髓、眼球、腎等器官中停留,造成嚴重病狀
肺體內移行途徑:肺泡蛻皮2-3次右心室氣管支氣管右心房咽喉
肝臟食道
腸系膜淋巴管腸系膜血管胃十二指腸小腸蛻皮一次(孵化)受精卵(無感染性)經口感染胚胎卵(感染性)生活史危害▲攝取人體營養,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尤其對兒童的身體和智力發育生成阻礙
▲蟲體的代謝產物、分泌物和分解產物產生的毒素作用:刺激神經系統引起失眠、磨牙、抽筋、頭痛、神經痛等刺激腸道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引起腸痙攣、腸套疊,產生腹痛、惡心、嘔吐等
▲機械阻塞:可阻塞腸道,引起機械性腸梗阻,產生腹絞痛。
▲機械損傷:幼蟲在人體內移行,可生造成一系列機械損傷引起炎癥和全身性過敏反應,出現咳嗽、發熱、蕁麻癥。嚴重時可引起暴發性哮喘、肺炎。蛔蟲受藥物刺激時可竄入肝臟、膽囊、腦等處,引起急性炎癥和絞痛。2、線蟲動物門其它類群象皮腫馬來絲蟲-四肢班氏絲蟲-生殖器官乳糜尿十二指腸鉤蟲寄生于人的小腸內,大多生活一年雌蟲長10mm—13mm,雄蟲8mm—11mm,口囊發達,腹側有2對鉤齒,背側有一對三角形齒板危害時,口囊吸附在腸壁上,以鉤齒咬破腸黏膜,并分泌抗凝血劑,使傷口不易凝血,有利于鉤蟲不斷遷移咬附部位,造成新老傷口不斷流血,其代謝快,吸入的血液約經10秒或幾分鐘很快從體內排出,根據測量,每條鉤蟲每日可導致失血量0.14—0.40毫升人蟯蟲世界性分布,兒童感染率特別高寄生于人的盲腸、結腸、直腸等部,蟲體前端鉆入腸黏膜吸取營養雌雄交配后,雄性死亡;雌蟲夜間爬出肛門排卵,之后大多死亡)通過自體傳染、逆行傳染、傳播,卵又入人體。危害:煩躁不安,失眠、消瘦、磨牙。感染蟲態傳播途徑寄生部位病癥
蛔蟲胚胎卵經口感染小腸營養不良、發育不良
蟯蟲受精卵經口感染大腸貧血消瘦肛門瘙癢
鉤蟲感染蚴經膚感染小腸嚴重貧血、異嗜癥
血絲蟲感染蚴接種感染淋巴系統乳糜尿、象皮腫第二節
輪蟲動物門(Rotifera)
1.外形:體分為頭、軀干和尾三部分。頭端具頭冠,軀干具兜甲,尾部具足腺和趾。
2.體壁與體腔:似線蟲,肌肉為分散排列的單獨的肌肉束組成。
3.消化:消化管分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山東燴道食品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5年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標準卷
- 2024-2025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名校卷】
- 2024-2025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典優】
- 2025信息技術服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國際貿易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年智能輸電系統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餐飲服務員勞動合同書
- 2025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格式(賣方)
- 2025私人車輛買賣合同范本范文
- 筆墨時空-解讀中國書法文化基因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計算機網絡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法
- GLB-2防孤島保護裝置試驗報告
- 的溝通技巧評估表
- 職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 卵巢囊腫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 兩癌篩查的知識講座
- 儀器共享平臺方案
- 深度學習模型優化-第1篇
- 櫥柜施工組織方案
- 磁材自動成型液壓機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