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之昨天、今天、明天課件_第1頁
證券業之昨天、今天、明天課件_第2頁
證券業之昨天、今天、明天課件_第3頁
證券業之昨天、今天、明天課件_第4頁
證券業之昨天、今天、明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昨天、今天、明天證券金融的概念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廣而言之,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金融就是指資金的融通。即由資金融通的工具、機構、市場和制度構成的有機系統。

金融業三大支柱產業金融業銀行證券保險1234昨天明天今天大市·中國《股市人生》目錄一昨天公元前256年以前周代出現的辦理賒貸業務的機構,《周禮》稱之為“泉府”。南齊時(479~502)出現了以收取實物作抵押進行放款機構“質庫”,即后來的當鋪明朝末期錢莊(北方稱銀號)曾是金融業的主體,后來又陸續出現了票號、官銀錢號等其他金融機構。中國明朝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發展比較緩慢。早期金融市場近代金融市場鴉片戰爭以后,英國,德國,日本,法國以及俄國等都相繼在中國設立銀行。1897年,中國創辦自己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辛亥革命以后,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銀行逐步成為金融業的主體,錢莊、票號等相應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梢哉f辛亥革命后,中國銀行業與證券業的發展真正開啟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大門。中國銀行開始出現證券市場的起源股份制度是股票市場之母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于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1695年英國100家19世紀中葉,股份制在美國逐步進入了主要經濟領域,當時美國制造業產值的90%由股份公司創造。19世紀后半葉,股份制傳入日本和中國。1873年中國成立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中國的第一支股票。證券交易所的形成1611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英國成立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后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后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7年,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二十世紀初及建國初期發展概況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推動了證券交易所的建立1917年北洋政府批準上海交易會開設證券經營業務1918年夏天成立北平證券交易所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20年7月,原上海交易會改名為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1945年5月,國民黨政府籌備上海證券交易所,同年9月正式營業1952年,隨著天津證券交易所關閉,舊中國的這些證券市場也就相繼消失了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近十幾年發展概況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6月,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首次出臺2000年3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出臺股票發行核準程序,證券發行制度由此從審批制過渡到核準制。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證券市場發展初期,股票發行采用定向募集的方式在企業內部發行,后來陸續推出了采用發行認購證、無限量發售、與儲蓄存單掛鉤、上網定價發行方式等辦法2001年確定“上網定價發行”、"網下詢價、網上定價發行"和"網上、網下詢價發行"三種主要發行方式

二今天

證券市場的結構證券市場縱向結構關系發行市場交易市場橫向結構關系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籌資功能資本定價資本配置指證券市場為資金需求者籌集資金的功能。證券是資本的存在形式,證券的價格實際上是證券所代表的資本的價格。通過證券價格引導資本的流動而實現資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股票的有關概念股票的定義指股份有限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股票的三個基本要素發行主體、股份、持有人股票的性質有價證券、要式證券、證權證券、資本證券股票的特征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永久性、參與性、波動性股票的作用參股出資證明、股東參與公司經營、享受分紅股票的分類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根據上市地點劃分為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A股

人民幣普通股由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臺、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B股人民幣特種股票

在中國注冊

在中國上市

以人民幣標明面值

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H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上市的股票S股國內生產經營新加坡注冊并上市N股在中國注冊在紐約上市的外資股

股票的分類根據利潤財產分配劃分普通股優先股利潤分紅優先ST股

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ST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垃圾股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集優股

公司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5元以上藍籌股在其所屬行業內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上證180指數深證綜合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成份A指成份B指基金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的區別它們所反映的關系不同。股票反映的是所有權關系,債券反映的是債權、債務關系,而基金放映的則是基金投資者和基金管理人之間的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它們所籌資金的投向不同。股票和債券是融資工具籌集的資金主要是投向實業,而基金主要是投向其他有價證券等金融工具。它們的風險水平不同。股票的直接收益取決于發行公司的經營效益,不確定性強,投資于股票有較大的風險。債券的直接收益取決于債券利率,而債券利率一般是事先確定的,投資風險較小。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有價證券,而且其投資選擇相當靈活多樣,從而使基金的收益有可能高于債券,投資風險又可能小于股票。

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上海交易所(主板)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創業板)三板地方產權交易中心柜臺交易和場外交易美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全國市場美國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小型市場地方性產權交易所OTCBB及粉單市場中美多層次資本市場比較上海交易所(主板)深圳交易所(二板、創業板)三板地方產權交易中心柜臺交易和場外交易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全國市場美國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小型市場地方性產權交易所OTCBB及粉單板塊三明天1.支付結算:鏈接世界的血脈2014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5億人,移動網民5.6億人。同期互聯網支付用戶規模4.5億人,網民滲透率達到69.3%。移動支付用戶規模3.4億人,移動網民滲透率達到61.7%。從目前行業熱度、技術先進性和未來前景方面看,預計未來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提升速度會高于互聯網支付。2.P2P借貸:危機與機會并存P2P在中國已經發展了7年,國內P2P從簡單的模仿國外模式,發展成為當下結合本土特征,引入線下環節和擔保措施的綜合模式。在這過程中,用戶對P2P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人口紅利逐漸發酵。2014年活躍用戶猛增至327.5萬人,同比增長高達565.6%。而無論中國網民規模還是中國人口數量都遠遠高于這一數值,因此未來P2P用戶規模還有很大發展潛力。2012年是中國P2P行業爆發的一年,隨著媒體大規模、高頻次的報道P2P,使全社會迅速熟知這一高收益、低門檻的理財方式,也由于用戶的熱捧,使之后2014年P2P公司規模達到1544家,增長率為89.7%。預計未來兩年,P2P公司規模依然會保持每年90%左右的增速,所以未來P2P公司規模的上限或與我國小貸公司公司持平,也就是說全國最終大概會有8000-10000家左右的P2P公司。

3.眾籌融資:給夢想一個機會

2014年,我國眾籌融資用戶規模為100萬人,其中權益類眾籌用戶79.1萬人,同期網民規模為6.5億,從用戶規???,眾籌融資的滲透率不及2%,因此目前市場空間還非常有限,與其他互聯網金融模式不同,由于眾籌融資的本質是去中介化,因此項目的成功與用戶規模息息相關,而且現階段眾籌的群眾基礎還十分不足,只有充分了解之后,用戶才有可能實現在網上投資這種重大行為及思想的突破,因此未來如果眾籌融資這種形式要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其用戶規模必須大幅提高。同期,我國權益類眾籌交易規模為4.4億,在所有互聯網金融子行業中,交易規模最少,但也正是因為交易規?;鶖递^低所以未來增速更高。從市場格局看,京東、淘寶等巨頭已經進入眾籌領域,而眾籌網、追夢網等獨立眾籌平臺市場知名度越來越高,而且2014年一些新生眾籌平臺也陸續成立運營,其交易規模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爆發。4.金融征信:數據垃圾中掘金

我國信用體系的脆弱源于體系的封閉,數據來源非常單一,在過去社會融資需求并不旺盛,且經濟基礎并不穩定時,嚴格且固定的征信體系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信貸安全,最大程度的確保經濟穩定發展,但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信息來源增多,金融服務形式也大為豐富,因此固定單一的征信體系在新環境下適用范圍驟然縮小。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信用等級的評估是阻礙企業擴大業務規模的最主要阻力,因此互聯網金融的實際問題給征信行業的發展孕育了廣闊的市場。隨著我國征信體系的逐漸開放,無論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公司,都意識到數據對于征信的重要意義。5.網絡理財:活躍的金融市場

網絡理財是普通網民了解互聯網金融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對中國絕大部分網民的個人財富相關性最強的一類互聯網金融模式。相比之下,也是廣大互聯網公司切入互聯網金融領域最直接的方式。不僅如此,由于網絡理財的出現,使得金融機構也找到了新的產品輸出渠道,有效的促進了三者的結合。網絡理財的用戶滲透率是所有互聯網金融細分行業中最高的,因為行業屬性特殊,業務涉獵廣泛,所以能夠覆蓋多個行業的用戶,用戶環境比較優越。加之覆蓋行業較多,不同業務模式的相互交叉,給未來新業務的誕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按照不同模式所具備的的特性,利用金融技術放大所需的模塊,繞過其他模塊,以這種思路將不同產品的優勢提煉后二次組合,即可生成新業務、新產品或新模式,整體而言市場潛力巨大。趨勢前瞻

從P2P正式進入中國算起,我國互聯網金融已有8年歷史,通過8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