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應用心理學王璐2013326670020
短時記憶1、短時記憶容量2、短時記憶信息編碼3、短時記憶信息提取4、短時記憶中的遺忘短時記憶容量——有限容量長時記憶容量——無限(理論上)感覺記憶容量——20個項目以上(圖像記憶)短時記憶容量——有限(7±2)證據:William撒一把子彈在地上,人很難一下子看到超過6~7個子彈。Jacobs被試大聲念出一系列無特定順序的數字,結果回憶出的數字的最大數量約為7個。Ebbingbaus在閱讀一次后,可記住約7個無意義音節(jié)。1956年,GeorgeA.Miller發(fā)表了一篇著名論文,題為“神奇數7加減2:我們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確提出短時記憶容量為7±2。短時記憶容量——有限容量(組塊)如果呈現互不關連的字母,人大約可以記住7個;如果呈現一串無甚聯系的字詞,人也可以記住約7個。But一個詞由幾個字母構成,這樣短時記憶可容納的字母就遠超過7個!Put
forwardMiller提出組塊——將若干較小單位聯合而成熟悉的、較大的單位。他認為短時記憶不是以信息論中所說的比特(bit)為單位,而是以組塊為單位。注意的概念(認知)Moray(莫瑞)對注意的實質和特征,提出了6個方面:選擇性,選擇一部分。集中性,排除無關的刺激。搜尋,從一些對象中尋找其一部分。激活,應付一切可能出現的刺激。定勢,對特定的刺激予以接受并作出反應。警覺,即保持較久的注意。目前,認知心理學主要強調注意的選擇性維度,將注意看作一種內部機制,借以實現對刺激選擇的控制并調節(jié)行為,也即舍棄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問題:選擇性與搜尋有什么區(qū)別?1、注意的概念2、過濾器模型和衰減模型3、反應選擇模型與知覺選擇模型4、中樞能量理論5、控制性加工與自動加工過濾器模型——模型提出Broadbent(布羅德本特)提出的過濾器模型基本思想:1、注意類似于濾波器,它的作用在于對信息進行篩選,從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訊通道超載。2、選擇性裝置使人能從幾個有物理差別的同時性信息中知覺一個信息。3、濾波器是基于感覺特征選擇信息的,同時也是按照“全或無”的原則工作的。輸入通道的數量較多,而過濾器至高級分析水平通道只有一條,被稱為單通道模型。過濾選擇性受刺激強度、新鮮度以及人的期望等所影響。過濾器模型——實驗支持Broadbent(布羅德本特)的實驗及結果實驗過程:利用雙聽技術給被試兩耳同時呈現一定的刺激,如:
右耳左耳
469237呈現速度為每秒鐘兩個數字,然后要求被試回憶并說出剛才所輸入的是哪些數字過濾器模型——實驗支持Broadbent(布羅德本特)的實驗及結果被試有兩種再現方式:1)以耳朵為單位分別再現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如493,627;2)按雙耳同時接受信息的順序成對地再現,如4-6;9-2;3-7。結果:
以第一種方式再現的,正確率為65%,以第二種方式再現的,正確率為20%。如果不規(guī)定被試的再現方式,則多數采用第一種方式.結果解釋:每只耳朵都是一個通道,該通道的信息是單獨貯存的,過濾器允許每個通道的信息單獨通過。第一種方式,要獲得全部信息只需要在左右耳之間轉換一次,而第二種方式,需要轉換三次。過濾器模型——實驗支持Cherry(徹瑞)雙耳實驗及其結果實驗過程:利用追隨程序做的雙耳實驗。追隨程序:在實驗中,同時給被試的雙耳刺激時,要被試復述事先規(guī)定的那只耳朵所聽到的項目,利用復述使被試盡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隨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隨耳)。結果:1)被試能很好地再現追隨耳的項目,但對非追隨耳的項目則不能報告出任何東西。2)甚至當非追隨耳的刺激從法文改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被試也覺察不到這種變化,語文材料倒過來放也不知道。3)不過對非追隨耳刺激的物理特征還是能夠覺察的(男女聲,聲音大小變化等)。過濾器模型——實驗支持Moray(莫瑞)發(fā)現——雞尾酒效應
發(fā)現:將一個刺激重復呈現給非追隨耳多達35次,被試也不能識別和再現。但若將被試自己的名字呈現給非追隨耳,他是能夠識別的。例如在雞尾酒會上,當你專注于某人談話時,你對周圍的人們交談是不能辨識的,但你對偶然傳來你的名字是能察覺的。這個現象就是雞尾酒效應。過濾器模型——實驗質疑Gray(格雷)&Wedderburn(韋德伯恩)實驗及結果實驗設計改變:在雙聽實驗中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材料。不像上述實驗多按耳朵為單位再現,而是多按意義再現,即從兩只耳朵分別接收的音節(jié)組成詞,或從單詞組成一個短語。實驗材料:左耳:OB2TIVE右耳:6JEC9
左耳:DEAR5JANE右耳:3AUNT4實驗結果:被試聽到:Objective或DearauntJane.即不是以耳朵為單位,而是按意義再現.這表示過濾器允許不止一個通道的信息通過。Solso(索爾索):這種應用有意義材料的實驗極易引起注意迅速轉移,不同與一般的實驗,所以不能否定Broadbent的模型。過濾器模型——實驗質疑Treisman(特瑞斯曼)追隨程序實驗說明:當有意義的材料從追隨耳轉到非追隨耳時,被試不顧實驗者的規(guī)定而去追隨意義,即轉向另一只耳朵。這只有在過濾器允許兩只耳朵的信息均能通過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即人可同時注意兩個通道的刺激.過濾器模型——質疑總結對這個模型的核心思想,即只存在一條通向高級分析水平的通道,提出嚴重疑問。Broadbent本人也承認,如果刺激呈現慢,信息流動慢,是可以同時注意幾個通道的。就這個過濾器模型的實質來說,它是一種單通道的模型,因而也引起許多爭論。衰減模型——模型提出Treisman(特瑞斯曼)提出模型基本觀點:1、過濾器不是按“全或無”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減的方式工作的。2、過濾器有兩種,一種位于語義分析之前,稱為外周過濾器,根據刺激信息的特點對它們給予不同程度的衰減;另一種在語義分析之后,稱為中樞過濾器,它是根據語義特征來選擇信息的。3、信息的選擇不僅依賴于感覺特征,而且依賴于高級分析水平的狀態(tài)(語義特征)。衰減模型——引入新概念提出問題:受到衰減的非追隨耳的信號如何得到高級的分析而被識別的呢?解答問題:Treisman(特瑞斯曼)將閾限概念引入高級分析水平。她認為已經貯存的信息如字詞在高級分析水平(意義分析)有不同的興奮閾限。非追隨耳的信號由于受到衰減而強度減弱,常常不能激活相應的字詞,因此不能被識別,但像自己名字一樣的有意義的項目有較低的閾限,可以激活被識別。影響各個項目閾限的因素:記憶因素(個性的傾向、項目的意義、熟悉程度等)情境因素(上下文、指示語等)衰減模型——實驗支持實驗發(fā)現:1)當給被試的追隨耳呈現英文小說材料,而給非追隨耳也呈現同一材料時,非追隨耳的信息可以得到一定的識別;如給非追隨耳呈現關于物理化學的材料時,則很難加以識別。解釋:因為追隨耳的信號所激活的項目使非追隨耳的相同或相似的項目閾限降低了。2)在英法雙語被試的實驗中,如果給追隨耳呈現英文小說,給非追隨耳呈現同一內容的法語材料,則法語差的被試只有2%的人知道兩耳的材料內容,而法語好的被試55%的人知道。解釋:對法語的熟悉度降低了非追隨耳對法語的閾限。過濾器-衰減模型比較共同點:1)這兩個模型的根本點是相同的,即都認為高級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須通過過濾器調節(jié)。2)這種過濾器的位置在這兩個模型中是相同的,都處在初級分析和高級的意義之間。3)這種過濾器的作用基本相同,即選擇一部分信息進入高級的知覺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識別,注意選擇都是知覺水平的。不同點:1)衰減模型將過濾器的“全或無”的工作方式改為衰減。2)衰減模型將單通道模型變?yōu)榱穗p通道或多通道模型。3)衰減模型承認注意在通道間的分配。因此多傾向于將這兩個模型合并,稱之為Broadbent-Treisman過濾器-衰減模型,并將它看作注意的知覺選擇模型。1、注意的概念2、過濾器模型和衰減模型3、反應選擇模型與知覺選擇模型4、中樞能量理論5、控制性加工與自動加工反應選擇模型——模型提出基本思想:幾個輸入通道的信息均可進入高級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覺加工,注意不在于選擇知覺刺激,而在于選擇對刺激的反應。他們設想中樞的分析結構可以識別一切輸入,但輸出是按重要性來安排的,對重要的刺激才會作出反應,對不重要的刺激則不作出反應。該理論認為注意是對反應的選擇,因而稱之為反應選擇模型。反應選擇模型——實驗支持Hardwick哈德威克(1969)實驗過程:給被試的雙耳同時呈現刺激,其中包括給右耳或左耳隨機呈現特定的靶子詞,要求被試同時注意雙耳,當從右耳或左耳聽到靶子詞時,都要分別作出反應。結果:右耳和左耳對靶子詞的反應率都超過50%,達到59-68%,雙耳的結果十分接近。Shiffrin謝福林(1974)實驗過程:讓被試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識別一個特定的輔音。實驗條件分為三種。1)用雙耳聽,同時注意雙耳;2)只用左耳聽,只注意左耳;3)只用右耳聽,只注意右耳;結果:在三種條件下,對特定輔音的識別率沒有顯著差異。無論是單耳或雙耳都能識別輸入的信息,只要所處的條件相同,就能有相同的識別率。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主要差別:在于對注意機制在信息加工系統中所處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實驗理論Treisman(特瑞斯曼)&Geffen(格芬)雙聽技術和追隨程序實驗過程:在同時呈現給兩耳的刺激中,分別隨機地安排一個特定的詞(靶子詞),要求被試無論是追隨耳還是非追隨耳聽到靶子詞時,都分別作出反應。做出預測:
1)依照過濾器模型:追隨耳能聽見靶子詞做出反應,而非追隨耳不能。2)依照衰減模型:追隨耳和非追隨均可聽見靶子詞并作出反應,但追隨耳一方反應次數應多于非追隨耳。3)依照反應選擇模型:追隨耳和非追隨耳均可聽見靶子詞并作出反應,由于雙耳都有同樣的反應形式,雙耳的反應次數將相近。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實驗理論Treisman(特瑞斯曼)&Geffen(格芬)雙聽技術和追隨程序實驗結果:追隨耳的反應率為87%,非追隨耳的反應率為8%,有利于衰減模型,支持知覺選擇模型。質疑:Deutsch(多伊奇)(1967)Treisman(特瑞斯曼)使兩耳處于不等的地位。1)一耳為追隨耳,另一耳不是。2)在追隨耳一方,對靶子詞既要復述(追隨)又要作出敲鍵反應,即要作出兩次反應,但在非追隨耳一方,對靶子詞只要作出一次敲鍵反應。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實驗理論Treisman(特瑞斯曼)&Riley(賴利)實驗改進:被試當從追隨耳中聽到靶子詞后,不對靶子詞進行復述,使兩耳在接收靶子詞的條件上相一致。結果:追隨耳的反應率為76%,非追隨耳的反應率為33%,仍支持知覺選擇模型。質疑:新實驗仍然使兩耳處于不等的地位。不僅是因為一耳朵被安排為追隨耳,而且即使從靶子詞本身來看,雙耳也未必保持相同的條件,當追隨耳的刺激受到逐個復述,只是到靶子詞時停止復述,反而會顯得突出而變得重要,以致影響反應輸出,使追隨耳的反應率高于非追隨耳。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實驗理論進行信號檢測論分析,研究追隨耳與非追隨耳的在感受性d’和判定標準β上是否有差異。βMoray(莫瑞)&O’Brein(奧布萊茵)應用雙聽技術和追隨程序進行實驗。實驗過程:給被試雙耳同時呈現數字并隨機插入字母,被試從追隨耳或非追隨耳中聽到字母后,要分別作出按鍵反應。根據雙耳對字母的反應次數來計算d’和β。實驗結果:雙耳的d’有顯著差異,追隨耳高于非追隨耳,但雙耳在β上沒有顯著差異。支持知覺選擇模型。d’意味知覺選擇,β意味反應選擇。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實驗理論Moray(莫瑞)皮膚電反射的研究實驗創(chuàng)新:對追隨耳中出現的特定字詞伴以對被試的電刺激,形成條件反射。實驗發(fā)現:當已成為皮膚電反射的條件信號的字詞從追隨耳轉到非追隨耳,盡管該字詞未被識別,但仍發(fā)現有皮膚電反應存在。后來發(fā)現同義詞也可以產生類似反應。兩類模型都可對此解釋衰減模型:說明另一通道的信號即使未被識別,也是受到一定水平的加工的。反應選擇模型:特別是對同義詞的反應說明,盡管這個詞未被意識到?,然而它還是經受了語義分析的。問題:對同義詞反應解釋衰減模型,信息的選擇不僅依賴于感覺特征,而且依賴于高級分析水平的狀態(tài)(語義特征)。反應選擇模型,不是指什么都被察覺,被分析,只是反應做出選擇,為何說是未意識到?兩類注意模型的比較——總結知覺選擇模型和反應選擇模型不那么尖銳的對立。兩個模型都認為,幾個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時受到注意,承認注意的分配。設想:注意既可以是知覺選擇,也可以是反應選擇,而在不同的條件下可以不同的選擇。改進:1)應用多種方法,做到集中性注意(主張知覺選擇的人多用追隨程序的雙聽技術,將注意引向一個通道,比較兩通道的作業(yè)情況)與分配性注意(反應選擇多應用不附加追隨程序的雙耳作業(yè),使注意分配到雙耳)的平衡。2)要利用其他感覺通道特別是同時利用不同的感覺道進行實驗,這有利于揭示注意的實質和機制。1、注意的概念2、過濾器模型和衰減模型3、反應選擇模型與知覺選擇模型4、中樞能量理論5、控制性加工與自動加工雙作業(yè)操作之前的實驗,都是同時進行性質相同的兩個聽覺作業(yè)。Allport(奧爾波特)實驗(不同感覺通道)實驗過程:原:讓被試追隨聽覺呈現的散文材料,同時識記聽覺呈現的另外一些字詞。新:讓被試追隨聽覺呈現的散文材料,同時識記視覺呈現的另外一些字詞。實驗結果:原:被試能識別和回憶這些字詞的數量很小。新:雖然同時仍有聽覺追隨作業(yè),可是能回憶出來的字詞數量就大多了。Shaffer(謝弗):熟練的打字員可以一邊看稿打字,一邊追隨聽到的話語。雙作業(yè)操作Sullivan(蘇利文)實驗(材料難易性)實驗過程:在帶有追隨程序的雙聽實驗中,給被試的追隨耳呈現難度不同的語文材料,讓他從非追隨耳中覺察所呈現的靶子詞。實驗結果:當被試追隨較容易材料時,他從非追隨耳中覺察出靶子詞多于追隨較難的材料時。Underwood(安德伍德)實驗(個人技能)實驗發(fā)現:當要求被試既從追隨耳又從非追隨耳覺察靶子詞時,沒有經驗的生手只能從非追隨耳覺察出8%,而訓練有素的專家能在非追隨耳覺察出67%。雙作業(yè)活動依賴于兩種作業(yè)的相似度、作業(yè)本身的難易度及個人技能等。其拓展了注意研究的范圍和方法。中樞能量理論基本思想:該理論并不設想一個瓶頸結構,即存在于某個位置的過濾器,而是將注意看作人能用于執(zhí)行任務的數量有限的能量或資源,用這種能量或資源的分配來解釋注意。Kahneman(1973)能量分配模型人可得到的資源和喚醒是連在一起的,其數量也可因情緒、藥物等因素的作用
而發(fā)生變化。資源分配方案(決定注意的關鍵)其受因素制約喚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當時的意愿對完成任務所需能量的評價個人的長期傾向作用中樞能量理論個人的長期傾向反映不隨意注意的作用,即將能量分配給新異刺激、突然動起來的東西和名字等;當時的意愿體現任務的要求和目的等;對完成任務所需能量的評價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不僅影響可得到的能量,使其增多或減少,而且極大地影響分配方案。只要不超過可得到的能量,人就能同時接收兩個或多個輸入,或者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否則就會發(fā)生相互干擾,甚至只進行一種活動。中樞能量理論遵循能量或資源分配的觀點,Norman(諾曼)和Bobrow(博布羅)還進一步區(qū)分兩類過程:資源限制過程(Resource-LimitedProcess)資源限制過程指其作業(yè)受到所分配的資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較多的資源,這種過程便能順利地進行。材料限制過程(Data-LimitedProcess)材料限制過程是指其作業(yè)受到任務低劣質量或不適宜的記憶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較多的資源也不能改善其作業(yè)水平。例如,在強噪音的背景上,覺察一個特定的聲音,如果該特定的聲音過弱,那么即使分配較多資源,也是難以覺察的。
兩個作業(yè)水平受互補原則所決定(一多則一少)中樞能量理論資源分配觀點對知覺選擇模型和反應選擇模型的解釋在應用追隨程序的雙聽實驗中,需要對追隨耳的項目進行復述,追隨耳占用大量資源,剩下給非追隨耳的只有少量的資源。若非追隨耳面臨的是需要較多資源的作業(yè),非追隨耳沒有足夠資源。其作業(yè)水平就會低于追隨耳。若非追隨耳面臨的是需要較少資源的作業(yè),那么非追隨耳的作業(yè)水平就不會低于追隨耳。若兩耳面臨相同性質的作業(yè),而且得到數目相近的資源,那么兩耳的作業(yè)水平也會相近。中樞能量理論——實驗支持Johnson(約翰遜)&Heinz(海因茨)(1979)實驗設計:雙耳呈現靶子詞和非靶子詞,要求被試追隨靶子詞低/高感覺可辯度:是否由同一男性(低)讀出低/高語義可辯度:兩種詞是否屬于同一范疇(低)實驗結果:不管語義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詞回憶的數量,在低感覺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覺可辨度下的。結果解釋:因為在低感覺可辨度下需要進行更深的加工,應用更多的資源,故而非靶子詞回憶的數量也較多。提出了注意選擇的多部位說(Multiple-LociTheory)即認為注意選擇可基于感覺信息在加工過程的早期階段實現,而依賴較深的語義加工的選擇則在后期階實現。
中樞能量理論——實驗支持Johnson(約翰遜)&Wilson(威爾遜)(1980)實驗設計:給被試的雙耳同時呈現各一個字詞,被試的任務是覺察事先規(guī)定的某個范疇的字詞,靶子詞是雙義詞。自變量:非靶子詞的類型:(1)偏向雙義詞的適宜意義的字詞
(2)偏向雙義詞的不適宜意義的字詞
(3)中性字詞靶子詞呈現的方式:(1)不固定呈現(分配性注意)
(2)只呈現給左耳(集中性注意)因變量:靶子詞覺察率
中樞能量理論——實驗支持Johnson(約翰遜)&Wilson(威爾遜)實驗結果:在分配性注意下,非靶子詞得到語義加工,適宜的非靶子詞有利于覺察,而不適宜的則有損于覺察。集中性注意下,非靶子詞的類型對靶子詞的覺察不起作用,未得到語義加工。集中性注意分配資源多,靶子詞的覺察率在集中性注意時高于分配性注意。中樞能量理論——實驗比較Johnson(約翰遜)&Wilson(威爾遜)與Shiffrin(謝福林)實驗比較后者實驗結果: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覺察一個特定的輔音,集中性注意與分配性注意沒有差別。實驗差異解釋:可從Norman(諾曼)和Bobrow(博布羅)對兩種性質的作業(yè)區(qū)分得到解釋,Shiffrin(謝福林)實驗可說是材料限制作業(yè),不是增加資源就可以得以改善的。Johnson(約翰遜)&Wilson(威爾遜)所應用的作業(yè)是資源限制作業(yè),其作業(yè)水平依賴于所得到的資源數量。中樞能量理論——總結以資源分配來取代設在信息加工過程某個階段上的過濾裝置或選擇機制。優(yōu)點:較好的解釋同時進行兩個作業(yè)所產生的各種復雜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覺選擇模型和反應選擇模型的對立。缺點:資源分配著眼于過程的整體,但沒有深入到過程的內部。1、注意的概念2、過濾器模型和衰減模型3、反應選擇模型與知覺選擇模型4、中樞能量理論5、控制性加工與自動加工兩種加工過程在能量有限理論的前提下,Schneider(施耐德)和Shiffrin(謝福林)(1977)提出了加工過程理論——控制性加工和自動加工。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Processing)需要應用注意的加工,容量有限,可靈活地用于變化著的環(huán)境。受人意識控制。(注意性加工)較慢的,以系列方式起作用,具有彈性。對應資源限制過程。自動加工(AutomaticProcessing)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無需應用注意,沒有一定的容量限制,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快速的,以平行的方式起作用,但缺少彈性。對應材料限制過程。兩種加工過程——實驗Schneider和Shiffrin的字母數字視覺搜索實驗實驗過程:先給被試識記1~4個項目(識記項目),然后再視覺呈現1~4個項目(再認項目),判斷再認項目中是否有識記項目。自變量:不同范疇條件(識記項目為字母,再認時包含一個識記過的字母,其余為數字)相同范疇條件(識記項目為字母,再認也全是字母)因變量:反應時,正確反應率兩種加工過程——實驗Schneider和Shiffrin的字母數字視覺搜索實驗實驗結果:在相同范疇條件下,當識記和再認項目均為1個時,要達到80%的正確反應率,再認項目的呈現時間需達120ms,而當識記項目和再認項目均為4個時,要達到70%的正確反應率,再認項目的呈現時間需達800ms。在不同范疇條件下,無論識記項目和再認項目的數量多少,再認項目的呈現時間只需80ms,就都可達到80%以上的正確反應率。兩種加工過程——實驗Schneider和Shiffrin的字母數字視覺搜索實驗實驗結論:1、不同范疇下的再認或搜索優(yōu)于相同范疇條件。2、識記與再認項目的數量對不同范疇條件下的反應沒什么影響。在相同范疇條件下,時間隨項目增多而增多。兩種加工過程——總結在相同范疇條件下,被試應用的是控制性加工;在不同范疇條件下,應用的是以平行方式起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泰州市相城區(qū)黃橋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4月份月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牡丹江大學《生化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商學院《地籍測量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環(huán)保法規(guī)在環(huán)境治理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推動作用考核試卷
- 玻璃基板電路印刷技術考核試卷
- 豬的飼養(yǎng)飼料添加劑研發(fā)考核試卷
- 創(chuàng)業(yè)空間人才選拔培養(yǎng)機制考核試卷
- 玻璃熔爐節(jié)能減排技術考核試卷
-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 11.1.3 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附答案
- 2025年稅務師考試知識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全真模擬試題與解析
- 眼科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 留置胃管技術操作
- 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 圍手術期病人安全管理
- 泵房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
- 幼兒園安全制度
- 人工智能在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22-2023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檢測練習卷
- 2025年江蘇淮安市漣水縣安東控股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