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網上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網上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網上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網上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網上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3河北省地方標準DB13/TXXXX-XXXX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13/TXXXX~XXXX金葉復葉槭苗木培育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金葉復葉槭(Acernegundo‘Aurea’)苗木培育的圃地選擇、育苗、大苗培育、病蟲害防治、苗木出圃、檔案建立與管理等技術內容。本文件適用于金葉復葉槭的苗木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標注日期的應用文件,僅標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標注日期的應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001-1985育苗技術規程CJ/T24-2018園林綠化木本苗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無可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圃地選擇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具備排灌條件、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土壤PH值6.5~8.0、的沙壤土或壤土地作為育苗地。5育苗5.1嫁接育苗5.1.1砧木選擇枝接選擇1年生復葉槭實生苗,芽接選擇當年播種的復葉槭實生苗,地徑0.7cm以上。5.1.2嫁接方法5.1.2.1枝接采用枝接方法中的劈接法進行嫁接。5.1.2.1.1嫁接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份樹木休眠期,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接穗尚未萌芽時進行嫁接。5.1.2.1.2接穗采集與處理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剪取,選擇品種純正、生長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金葉復葉槭1年生枝,粗度在0.7cm~1.0cm,剪成長8cm~10cm,具1-2對飽滿芽眼,封蠟保濕,在1℃~3℃的溫度下冷藏保存。5.1.2.1.3砧木處理嫁接前1~2d,在砧木距地面5cm~10cm處剪斷。5.1.2.1.4嫁接嫁接時,先削平砧木茬口,在砧木斷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深度2.5cm左右,在接穗下兩側各削長2.5cm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開,將接穗厚邊向外慢慢插入劈口內,使砧木劈口外側形成層與接穗外側形成層準確對接,并讓砧木緊緊夾住接穗,接穗削面的上端高出砧木切口0.2~0.3cm,然后用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5.1.2.2芽接采用芽接方法中的嵌芽接進行嫁接。5.1.2.2.1嫁接時間8月初至9月上旬進行。5.1.2.2.2接穗采集與處理選擇1年生健壯枝條上的飽滿芽,隨用隨采,采后立即剪去葉片,留1.0cm長葉柄。5.1.2.2.3嫁接用刀在接穗飽滿芽下方約1cm~1.2cm處向下以45度角切入木質部,再在芽上方0.5cm~1.0cm處向下斜削一刀,至第一刀切口下,取下芽片。砧木切法同接穗,注意使切口稍長于芽片為好。將芽片嵌入砧木切口,形成層對齊,芽外露,再用塑料條綁緊。5.1.3接后管理5.1.3.1檢查成活率嫁接10d~15d后,接穗上的芽新鮮、飽滿,或已經萌發生長,說明嫁接成活,沒有成活的及時進行補接。5.1.3.2除萌和解綁枝接苗,接穗萌發后,保留接穗上1個健壯向上生長芽,及時除萌除蘗,當新梢長到50cm左右,接口愈合牢固時,及時解綁。芽接苗,翌年春季接芽萌發后,在接口以上1cm~2cm處剪砧,及時解除捆綁物。5.1.4肥水管理視土壤墑情適時澆水,在新梢長到30cm高時,追施一次尿素,用量為每畝20kg~30kg,施肥后及時澆水,上凍前澆足凍水。寒冷地區越冬注意防寒。5.2扦插育苗5.2.1育苗棚建立建立簡易塑料大棚,安裝自動噴灌設施,覆蓋遮陽率為60%~70%的遮陽網。5.2.2插床準備苗床寬1.0m~1.2m,長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步道寬50cm,苗床四周和步道用磚砌好。基質為草炭土、珍珠巖,體積比例為1:1。基質厚度30cm~40cm,扦插前基質噴透水,再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消毒。5.2.3嫩枝扦插育苗5.2.3.1扦插時間宜在5月下旬~7月上旬進行。5.2.3.2穗條采集在幼齡母樹上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節間距離較短、芽飽滿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進行采集。5.2.3.3插穗制備將穗條剪成10cm~15cm長插穗,每段帶1~2對飽滿芽,保留上部一對葉片并剪半。插穗上端剪口距芽上方1cm~2cm處平剪,下端45°斜剪,剪口平整。5.2.3.4插穗處理將剪好的插穗在800~10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8min~10min后,插穗下部2cm~3cm以下部分,用500ppm吲哚丁酸:500ppm萘乙酸(NAA)1:1的混合溶液速醮。5.2.3.5扦插方法打孔直扦,株行距5cm×5cm,孔深3cm~5cm,將插穗基部垂直插入,用手指按壓插穗周圍基質,插后立即噴透水。5.2.3.6插后管理5.2.3.6.1溫濕度控制每天及時觀察棚內溫度和濕度,控制棚內溫度25℃~28℃,相對濕度85%以上。5.2.3.6.2光照管理生根前,遮陰60%~70%,生根后逐漸增加光照。5.2.3.6.3殺菌扦插后立即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以后每隔7天噴1次。生根后可適當減少噴藥次數。5.2.3.6.4追肥生根后,每隔7d~10d,在傍晚用濃度為0.3%的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混合液噴施葉面,連續噴2~3次。5.2.3.6.5煉苗與移栽當根長大于5cm后,逐日減少噴水次數,每次加大噴水量,將基質完全噴濕噴透。傍晚或清晨在扦插棚兩頭通風,后逐步加大通風量。再經15d~20d后逐漸撤除遮陽網,進行全光煉苗。20d~30d后進行移栽,株行距20cm×50cm。5.2.3.6.6栽后管理栽后立即澆透水,以后視土壤墑情適時澆水。澆水或雨后進行松土除草。翌春平茬,平茬前先澆一遍透水,早春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8kg~10kg,6~7月份每株每年追施復合肥100g~150g,追肥后及時澆水。6大苗培育6.1移植時間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6.2整地施肥宜在秋季整地,翻耕深度25cm~35cm,隨耕隨耙,及時平整,清除雜物。結合整地視土壤肥力情況,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kg~3000kg或復合肥50kg~100kg。6.3苗木規格嫁接和扦插苗經過一周年培育后,達到苗高3m,地徑2cm之上即可進行大苗培育。6.4移植密度苗木移植株行距100cm×150cm,以后隨著苗木的生長,根據不同規格調整株行距,見表1。表1培育不同規格苗木的移植參考密度苗木規格(胸徑/cm)株行距(m)6以下1.5×26~82×38~123×412~153~4×4~615以上4×66.5移植方法采用打點挖穴法,樹穴徑寬深均為40cm~60cm。6.6移植后管理移植后加強肥水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苗木生長期視氣溫狀況和土壤墑情適時澆水,雨季及時排水,土壤封凍前澆足凍水。6~7月份每株每年追施復合肥100g~150g;定植大苗每株每年追施復合肥400g~600g,追肥后及時澆水。9月份停止施氮肥和澆水。6.7樹干培養沿幼苗排布方向在兩端設置錨固桿,錨固桿澆筑于混凝土中,地上部分設置4腳支撐。在幼苗地面以上高度的2/3處懸空設置尼龍或合成維的穩固纜繩,兩端連接錨固桿上并拉緊。在幼苗地面以上2/3處用全棉彈力布進行纏繞,兩端拉緊用細鐵絲固定在穩固纜繩上。隨著苗木高度增加隨時調整穩固纜繩高度位置。6.8樹冠培養保持樹冠其自然生長,逐年逐級修除主干上的側枝和萌條,直到滿足枝下高度要求。每次修枝后的主干高度不應超過整個樹高的1/3。選留分枝點以上間隔20cm~40cm的健壯側枝為骨干枝,修去樹干上多余的側枝,保留骨干枝上的小枝。修剪應避開傷流期,剪口要平滑,修除大枝后傷口部位涂抹護傷劑。7病蟲害防治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見附錄A。8苗木出圃8.1土球根系和冠幅要求按CJ/T24-2018中4.2執行。8.2苗木檢測方法與規則按CJ/T24-2018中第5章和第6章執行。8.3檢疫苗木出圃前應經當地植物檢疫部門檢驗,獲得檢疫合格證后方可向外地調運。8.4標識、包裝和運輸按CJ/T24-2018中第7章執行。9檔案建立與管理按照GB/T6001-1985中相關章節執行。附錄A(規范性附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表A.1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防治對象防治方法枯梢病1.全面剪除生病枝條并集中銷毀。2.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1.加強通風,發病植株及時清理。2.采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600倍液噴霧防治,藥物交替使用。白粉病及時清理病枝落葉并集中燒毀。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1000倍液噴霧防治黃刺蛾1.人工捕殺。2.用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3.采集蟲繭,修剪病枝并集中燒毀。蚜蟲1.誘蟲板粘蚜。2.采用10%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