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5601-2010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是一項國家標準,該標準主要規定了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設計、使用及管理要求。根據這項標準,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是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為基礎設計而成的,這一圖案來源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的一件商周時期文物。圖案中的太陽與飛翔的神鳥形象,象征著中國古代文明中對于自然界的崇拜以及對生命活力的贊美。
標準詳細描述了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具體圖形特征:中心為一個圓形,內含一只展翅飛翔的鳥圍繞著太陽的形象;整個圖案采用了簡潔流暢的線條來表現,既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此外,還明確了標志的顏色應以金色為主色調,并給出了在不同場合下正確使用此標志的方法和規范,比如應用于國家或地方重要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標識牌上時的具體尺寸比例等要求。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1-01-14 頒布
- 2011-04-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01080
A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5601—2010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ThesignofChinaculturalheritage
2011-01-14發布2011-04-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5601—2010
前言
本標準依據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由國家文物局提出
。
本標準由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289)。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成都市考古工作隊深圳海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建華王毅何唯平賀占哲黃永衡鄧超邱方
:、、、、、、。
Ⅰ
GB/T25601—2010
引言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
。,、
產為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
。、
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
,、、、、、、,
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
、、、、;、
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
(、)。
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
、,、、
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
、、
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由國家文物局于年發布廣泛運用于有關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活動
2005,
和場所
。
Ⅱ
GB/T25601—2010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形式內容比例文字書寫格式顏色和允許誤差
、、、、。
本標準適用于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制作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中國顏色體系
GB/T15608—2006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
31
.
標志sign
由符號文字顏色和幾何形狀或邊框等組合形成的傳遞特定信息的視覺形象
、、()。
定義
[GB/T15565.2—2008,2.1.1]
32
.
色調hue
表示紅黃綠藍紫等顏色的特性顏色的三屬性之一
、、、、。。
定義
[GB/T15608—2006,3.15]
33
.
明度lightness
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明亮程度的視知覺特性值以絕對白色和絕對黑色為基準給予分度顏色的三
,。
屬性之一
。
定義
[GB/T15608—2006,3.12]
4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