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_第1頁
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_第2頁
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_第3頁
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_第4頁
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大班數學教案模板九篇大班數學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四周事物的愛好,讓幼兒樂意參與各種類型的數學活動。

2、從生活和嬉戲中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對應、排序等,發展思維實力。

3、在操作活動中,培育幼兒視察實力、合作共享和解決問題的實力。

活動打算:

1、幼兒的生日卡(有年月日)、

2、天平稱、不同重量的物品若干、記錄紙。

3、骨牌若干。

4、木制方形盒、各種木制圖形片若干。

5、貼有6~10數字衣架各一個、貼有數字的衣服若干。

6、自制鐘面。

7、水果轉盤。

8、飲料瓶10個,皮球一個,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區活動內容及玩法。

1、生日卡:幼兒學習按年、月、日的依次比較出誰大誰小。

2、比輕重:幼兒分組操作活動—比較兩種物體輕重。

(1)請幼兒從籃子里拿兩樣東西比輕重。

(2)請幼兒與同伴溝通操作結果,然后把結果記錄下來。

3、單雙數接龍:幼兒按單數接雙數、雙數接單數的規則,進行骨牌接龍的嬉戲。

4、圖形拼拼樂:取出盒中的圖形片,用圖形片拼搭各種不同的圖形。并說說每個圖形是由幾個圖形片組成。

5、曬衣服:幼兒依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

6、整點與半點:幼兒按硬紙片上的數字時間在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9:30分做操,10:30戶外嬉戲,中午11點吃午餐,12點午睡,下午4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

7、水果轉盤:依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改變,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8、打保齡球:三個小摯友一組,先商議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議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嬉戲與記錄。

二、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區域進行活動。

三、老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四、老師巡回指導活動狀況與過程。

五、小結活動狀況。

大班數學教案篇2

設計意圖:

對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過簡潔的統計,如:舉手表決評比"文明小標兵",確定誰當小組長等等,但對運用標記符號等統計的規范要素接觸不多,尤其是對流淌數據的統計。對幼兒來說具有肯定的挑戰性,所以,本次活動擬將對流淌數據的整理作為主要的內容主體,從中幫助幼兒習得關于統計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本活動考慮了盡可能多的敬重幼兒原有閱歷和各自的學習方法,從自主學習入手,了解幼兒的原有閱歷,在同伴互助,老師提升過程中,形成新閱歷,在小步遞進,不斷嘗試中駕馭新閱歷。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流淌的數據,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通過比較、推斷,選擇又快又精確的方法進行記錄。

3.體驗學會統計的勝利感。

4.讓幼兒學習簡潔的數學題目。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嬉戲的樂趣。

活動打算:

閱歷打算:已有基礎的統計閱歷物質打算:ppt;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愛好、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播放ppt,激發幼兒揣測的愛好播放禮物ppt,請幼兒揣測是什么禮物,激發幼兒想得到禮物的愛好。

師:大家都想要禮物,怎么辦?引出嬉戲《石頭剪刀布》

2.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嬉戲《石頭剪刀布》。

師:嬉戲次數多,記不清贏了多少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

3.幼兒再次進行嬉戲并嘗試為猜拳競賽記錄輸贏。

要求:兩人記錄在一張紙上。

4.溝通記錄的方法,提升做標記,用記號記錄等統計閱歷。

師:介紹自己是怎么記錄的,"怎樣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畫符號或寫名字做標記的方法。

二、統計獎品數量

1.播放獎品ppt,出示統計表,學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獎品。

(1)快速播放ppt,引導幼兒接著用記錄的方法來記錄。

(2)出示統計表,學習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師:剛才ppt里的三種獎品,我們可以為做個什么樣的標記呢?

(3)幼兒記錄,老師指導。

2.溝通在記錄獎品中出現的問題。

集體探討:怎樣用又快又精確的方法記錄?

3.再次統計獎品數量,在記錄中提升"用又快又精確的方法記錄"的新閱歷。

(1)引導幼兒先在白紙上畫上表格和做標記。

師:這次白紙上什么都沒有,那我們應當首先做什么?

(2)幼兒記錄,老師指導。

4.集體驗證溝通統計結果。

5.發放獎品

活動反思:

在盒子教學中一起先我抓住學生的新奇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一看到這個盒子就浮想聯翩,激發學生的愛好。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身邊取材,一方面讓學生很簡單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新奇心。教學一起先通過導入圖片,讓學生視察圖片,集中學生的留意力。接著拿出打算好的盒子,放在講桌上,讓學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激起學生的新奇心,和想象力。讓學生們在猜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樂趣。這樣一來很快就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

接著我又提出了要求讓學生在猜盒子的時候,留意視察老師和同學的動作,表情,語言。讓學生一邊在做嬉戲,一邊讓學生視察,這樣把嬉戲和學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樂于視察,樂于說話,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要求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進行,接著我又要求學生把進行的嬉戲分為三部分,并圍繞這三部分來寫一寫。學生通過嬉戲,通過視察,能清晰的把自己視察的,和別人的動作,語言,表情清晰的寫下來,要求寫真實,寫詳細,生動。這樣整節課都在學生的互動中,在學生的嬉戲中,在學生的視察中完成了本節課。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是因為有些話題與生活實際聯系的不夠緊密,而本次習作,老師讓學生談自己、談同學。學生因為對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有話可說;而與之朝夕相處的同學,孩子們對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葉圣陶先生曾說:“小學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樸實說理,不生謬誤。”當然在本次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時間支配不合理,導致下課了還沒有總結。其次在嬉戲的過程中,玩和視察沒有分開,導致有的學生在嬉戲的過程中只會玩,而沒有視察,因此在寫話的時候沒有可以寫的內容。第三在教學中應當用精練的語言,這樣才能讓教學更有效。總之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品。

大班數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二維空間上較快的找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大膽講解并描述自己的發覺。

3、讓幼兒學習簡潔的數學題目。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打算】

1、幼兒用書第25頁。

2、老鼠,貓,喜羊羊等動物片里的動物形象的貼紙。

【活動過程】

一、貓抓老鼠,說出老鼠的位置。

1、師:這是一家“森林旅館”,他有幾層樓。

2、師:有一天,來了一只老鼠,他躲進了房間里。(把老鼠卡片放在某一格子里)。旅館管理員小貓想把老鼠趕走,可他找不到老鼠,我們一起幫幫他吧。(引導幼兒說出老鼠所在的位置)。

3、老師分別用兩只手操作小貓和老鼠,出現逃和追的場面,幼兒集體,小組,個別說出老鼠的位置。

二、小動物的房間,按指令找房間。

1、師:小老鼠最終走了。小貓要不水果放到其次次第3個房間,誰來幫幫他。

2、同樣方法請個別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擺放實物卡片。

3、師:小動物也來住旅館了,喜羊羊說我的房間里有蘋果,喜羊羊的房間在那里?(引導幼兒說出房間的位置)。

4、同樣方法說出其他動物的房間位置。

三、操作活動。

發放書本,幼兒在幼兒用書第25頁上黏貼動物粘紙,老師循環指導,引導幼兒相互說說把小動物送到了哪個房間。

五、作業點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簡單使幼兒失去學習愛好。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嬉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篇4

大班數學活動:相識鐘

活動目標:

(1)觀賞各種各樣的鐘,了解鐘的功能。

(2)相識鐘面,相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

活動打算:

1、可以撥動的時鐘。

2.《各種各樣鐘》的觀賞課件

3.幼兒人手一只操作的模型鐘。

4.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入

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

嘀嘀嗒嗒提示你,時間肯定要珍惜。(打一日常用品)

(出示鐘的實物)

二.觀賞了解功能

師:小摯友家里都有鐘,,鐘的設計也越來越漂亮。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觀賞一下形形式式的鐘。你看到了什么樣子的鐘?鐘有什么作用呢?(幼1:可以叫我們起床。幼2:可以告知我什么時候干什么。幼3:可以告知我們時間。)

老師小結: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行少的東西,它可以告知我們時間還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有的鐘還有一些協助功能如:有燈、有音樂等等。

三.初步相識鐘面

1.細致視察學具鐘,問:細致瞧瞧,你發覺鐘面上有什么?

幼1:鐘面上有兩根針,

幼2:還有12個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

(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小結: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

3.誰來指給大家看看

4.老師來撥動后面的齒輪請你細致視察一下,分針和時針誰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5.你們再視察視察一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小結:鐘面上有1-12的數字,有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但它們都從1到12的依次轉的。

四.相識整點

現在看看老師把鐘撥到幾點啦?

老師操作演示1點

看!老師的鐘上分針指在那里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在1上表示1:00)

同樣操作(2:00)

剛剛1:00和2:00時分針都是指在什么位置上?

老師小結:表示整點時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整。

五.幼兒操作小鐘面鞏固整點的相識。

六.制定作息時辰表。

大班數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一個數和它前后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2、學習依據已有條件找尋不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

3、學習正確書寫數字1-4,養成寧靜、獨立完成活動的習慣。

【活動打算】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學說順倒

師:今日老師要跟小摯友玩個小嬉戲,老師組織幼兒玩順倒數的嬉戲。

要求:我說倒數,小摯友們就說順數。

例:

師:1、2、3、4、5幼兒:5、4、3、2、1或者請一名幼兒隨意說一個數,其他的幼兒說順數和倒數。

(2)學習6以內的相鄰數。

老師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導幼兒視察提問:小摯友們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們有什么不同,誰會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并按依次排好?

請一個幼兒操作,提問: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時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為什么這么排?請幼兒上來在兔子下面貼上相應的數字,在引導幼兒細致的視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激勵幼兒說一說。

小結: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體說一說

2、操作活動:

(1)給小魚涂色老師出示未涂色的小魚圖片,我請一位小摯友來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有幾條魚呢?

小魚說“今日我是來找好摯友的,請小摯友們幫我找到我的好摯友吧!”引導幼兒給這5條魚找好摯友,想一想,上面應當涂幾條魚,下面應當涂幾條魚。

我們在涂色的時候要邊涂色邊說: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摯友。

(2)學習學數字1、2、3、4、

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找摯友”的填空組的活動,請幼兒說一說,他是如何進行活動的,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好的小摯友。

(2)表揚能夠寧靜、獨立完成活動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簡便的方法區分和記錄物體的輕重,初步了解輕重與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證關系。

2、培育幼兒好探究、敢實踐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實力。

3、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實力。

4、引導幼兒主動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活動,體驗勝利后的樂趣。

活動打算:

1、幼兒人手兩、三個小件物體、一張記錄單、一張操作單、一支水彩筆。

2、分組材料:用褲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亮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老師表演啞劇“舉重”,引出課題:

1、我在干什么?舉了幾次?每一次的結果怎樣?你覺得為什么會這樣?

2、說明:物體、人都有輕重之分,輕重是相對而言的,須要進行比較。你們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較輕重的方法嗎?假如沒有秤,你會用別的方法代替嗎?假如將“輕重”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樣表示最簡潔、最清晰?

二、幼兒嘗試用各種日常的材料比較物體的輕重并加以記錄。

介紹操作方法和記錄要領:

1、請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兩個物體的輕重,并把結果記在對應方法欄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選擇一種或幾種材料,試試:用它能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也將結果記在相應的方法欄下面;最終我們再來看看:你幾次比較的結果是否一樣?

2、幼兒嘗試用目測和其他各種簡便的方法比較盆中物體的輕重并加以記錄。

3、匯報并溝通: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樣比較物體的輕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的結果是否一樣?你覺得問題在哪里?你喜愛用哪種方法?為什么?

4、操作練習:

印章寶寶也想玩蹺蹺板比輕重的嬉戲,請依據紙上蹺蹺板的平衡狀況在兩邊敲上肯定數量的印章。

三、聽音樂想象搬很重或很輕的東西自然離開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篇7

大班數學教案:購物總動員

活動目標:

1、駕馭20元的錢幣兌換,進一步體驗錢幣與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

2、能依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適合的商品并填寫購物清單。

3、能按規則進行嬉戲活動,情愿與同伴合作。

活動打算:

1、帶面值1元、2元、5元、10元人民幣的骰子6個。

2、鉆圈、滑板車、桌子各6個;小數棒每組20根,共120根。

3、創設購物環境娃娃超市。

4、抽獎單、購物單各6份。

活動過程:

1、復習比較人民幣面值的多少。

提問:小摯友你們玩過骰子嗎?你見過的骰子是什么樣的?今日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特別的骰子看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覺面值的不同,邊扔骰子邊說出面值的多少。)

2、通過嬉戲,感知20元的多種兌換方式

(1)老師引入主題,激發幼兒愛好

提問:“你們想成為幸運者參與購物總動員,購買到自己喜愛的物品嗎?.3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骰子和活動場景圖,向幼兒介紹嬉戲玩法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6組(每組最好兩個人),一名幼兒從起點動身,鉆過圈,趴在滑板車上滑到終點,扔骰子,并取出一張骰出的人民幣(人民幣放在骰子面上用透亮塑料固定,留出一邊不封死,便可取出。同一面值需放若干。)同時取出與人民幣面值數量相同的數棒,拿好兩樣物品跑回起點,另一幼兒接力。這時第一名幼兒放好數棒和錢,并做好記錄。

規則:骰子只能扔一次,累計數額超出20元時本次自動放棄,下一個幼兒接著嬉戲。(如:已經抽到17元錢,又抽到5元就要放棄這次抽獎,返回起點。)

(3)幼兒嬉戲:“購物總動員”

①老師出示記錄表,交代記錄方法,重點引導幼兒視察本組面值的累加結果。(如:第一次抽到5元,其次次10元,這時引導幼兒累計一共抽到了多少錢,還差多少就到20元)

②嬉戲中老師重點視察指導幼兒數物對應,(如:抽到5元錢就拿5根數棒,老師引導實力差的幼兒通過點數剩下的數棒來得知還差幾元錢就滿20元了)并正確記錄。

3、引導幼兒通過視察記錄表說一說哪些面值組成了20元。

提問:你還有哪些組合方法?

4、購物活動:幼兒拿20元錢到娃娃超市購物區自由購物,并依據物品價格填寫購物單。

請幼兒說出自己買了哪些東西?花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老師重點引導幼兒與同伴共享自己的購物單。

大班數學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好玩的嬉戲活動知道相鄰數的概念,能找尋出10以內的隨意一個數(1和10除外)的相鄰數是幾和幾,理解并能說出一個數和它的兩個相鄰數之間分別是多一和少一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實力和視察實力,引導幼兒發覺相鄰數的特征:單數的相鄰數是兩個雙數,雙數的相鄰數是兩個單數。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嬉戲的方法。樂意參與數學活動,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思索結果。

4.培育幼兒邊操作邊講解并描述的習慣。

5.引導幼兒主動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找出10以內的隨意一個數(1和10除外)的相鄰數是幾和幾,理解并能說出一個數和它的兩個相鄰數之間分別是多一和少一的關系。

活動打算

自繪風景圖一幅,上有1——10個不同數量的各種物品組成的圖案;1——10的數字卡和點卡各一套;1—10的紙牌。

活動過程

一、嬉戲復習

1、嬉戲《拍手問答》復習5以內的相鄰數。老師邊拍手邊問,幼兒邊拍手邊回答。如老師問:小摯友,我問你,3的摯友是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知你,3的摯友是2和4。(可請個別或集體回答)

2.目測數群:出示自繪風景圖,讓幼兒說說上面有什么圖案,各有多少數量?當幼兒說出某種圖案有多少時,就將表示該圖案數量的數卡貼在旁邊。

二、引入新學問學習

1.師導語:我們都有好摯友,數字寶寶也有好摯友,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離它最近的好摯友,數數的時候,在一個數前面的數和它后面的數都是他的好摯友,也就是數寶寶的鄰居。

2.將數卡按1——10的依次在黑板上排好,老師指出隨意一個數,讓幼兒找出排在它前面的數和排在它后面的數各是幾,告知幼兒相鄰數的概念。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找尋某數的相鄰數,并練習說出:某數的相鄰數是幾和幾。嬉戲可反復進行,多人參加。

三、鞏固練習,加深相鄰數概念

1音樂嬉戲:《我的摯友在哪里》

(1)幼兒胸前佩戴數字卡1——10,圍成圓圈。幼兒聽音樂找自己的好摯友。如:5先找4,再找6,然后站成一排。

(2)紙牌樂:每2個幼兒一組,把1——10的紙牌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贏幼兒先取一張紙牌,輸的幼兒找出它的相鄰數。嬉戲類次進行,老師巡回指導。

2探討相鄰數的小隱私: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單數的相鄰數是兩個雙數,雙數的相鄰數是兩個單數。感知某個數和它的相鄰數之間多一和少一的關系。

四、小結:評價幼兒的學習狀況,激勵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3人一起玩玩相鄰數嬉戲。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的環節和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主動的協作老師一起學習學問內容,有條理的操作自己的數字卡,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能夠體現幼兒理解了相鄰數的關系,操作時能嫻熟的找出一個數的相鄰數。但在一些細小的環節上,還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反思:

1、用嬉戲主導課堂,用嬉戲的口吻營造課堂情境,用豐富多變的表情吸引幼兒留意,孩子們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與,并自覺地遵守嬉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快速地完成嬉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育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在活動中,假如出現老師始料未及的狀況時,應實行仔細地正面應對的方式和看法。孩子對于自己的想法總有獨特的見解,老師賜予他們表達的空間,讓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獲得學問、閱歷,在活動來滿意他們的新奇心和求知欲。在這方面我以后還得多留意。

3、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留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老師的傾聽和應變實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這節課讓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更要勤于動腦思索選擇好的教學方法。

大班數學教案篇9

設計思路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究性強。小摯友喜愛自己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也經常因分得不公允找老師幫忙。設計二等分的數學活動要注意幼兒原有的閱歷,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探究對不同形態物體進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與舊閱歷的交織中,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⒈在操作和推斷活動中理解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⒉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加對數學活動的愛好。

活動打算:

每人一套材料:各種形態的紙(圓、正方形、長方形)、吸管、剪刀

花生10顆、透亮水杯2個

活動過程:

一、故事《狐貍分餅》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愛好

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一天,哥兒倆撿到一個香噴噴的面包。大黑和小黑都想吃,可是只有一個面包,怎么辦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點。正鬧著,狐貍大嬸來了,幫他們把面包分成了兩塊。哥兒倆一看,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狐貍大嬸說:“你們別急,這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