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5000.10-2016 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 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在多個方面對《GB/T 16260.1-2006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進行了更新或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結構上,《GB/T 25000.10-2016》采用了更加清晰的層次化表示方法來描述軟件質量特性及其子特性之間的關系。這種變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個質量特性的具體含義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和支持的。

其次,《GB/T 25000.10-2016》引入了新的質量特性“性能效率”,以取代原來版本中的“效率”。“性能效率”不僅涵蓋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行為(如響應時間),還包括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從而能夠更全面地評估系統的運行效率。

此外,《GB/T 25000.10-2016》還增加了對于安全性、兼容性等現代軟件開發中日益重要的質量特性的詳細說明。例如,在安全性方面,新標準提供了更為詳盡的安全屬性定義;而在兼容性方面,則區分了不同類型的兼容性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度量指標建議。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6-10-13 頒布
  • 2017-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_第1頁
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_第2頁
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_第3頁
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_第4頁
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_第5頁

文檔簡介

ICS35080

L7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500010—2016

代替.

GB/T16260.1—2006

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uaRE

(Q)

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

:

Systemsandsoftwareengineering—SystemsandsoftwareQuality

ReuirementsandEvaluationSuaRE—Part10Sstemandsoftware

q(Q):y

qualitymodels

[ISO/IEC25010:2011,Systemsandsoftwareengineering—

SystemsandsoftwareQualityRequirementsandEvaluation(SQuaRE)—

Systemandsoftwarequalitymodels,MOD]

2016-10-13發布2017-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500010—2016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Ⅴ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2

質量模型框架

4……………5

結構

4.1…………………5

使用質量模型及特性說明

4.2…………6

產品質量模型及特性說明

4.3…………8

質量模型的目標

4.4……………………13

質量模型的使用

4.5……………………14

來自不同利益相關方視角的質量

4.6…………………14

各質量模型間的關系

4.7………………15

附錄資料性附錄與中質量模型的對比

A()GB/T16260.1—2006…………………17

附錄資料性附錄與的差異

B()ISO/IEC25010:2011………………20

附錄資料性附錄利用質量模型測量

C()………………21

參考文獻

……………………26

GB/T2500010—2016

.

前言

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分為如下部分

GB/T25000《(SQuaRE)》:

第部分指南

———1:SQuaRE;

第部分計劃與管理

———2:;

第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

———10:;

第部分數據質量模型

———12:;

第部分測量參考模型和指南

———20:;

第部分質量測度元素

———21:;

第部分使用質量測量

———22:;

第部分系統和軟件產品質量測量

———23:;

第部分數據質量測量

———24:;

第部分質量需求

———30:;

第部分評價過程

———40:;

第部分開發方需方和獨立評價方的評價指南

———41:、;

第部分評價模塊

———42:;

第部分可恢復性的評價模塊

———45:;

第部分就緒可用軟件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

———51:(RUSP);

第部分易用性測試報告行業通用格式易用性相關信息的通用框架

———60:(CIF):;

第部分易用性測試報告行業通用格式

———62:(CIF)

第部分易用性的行業通用格式使用周境描述

———63:(CIF):;

第部分易用性的行業通用格式用戶要求報告

———64:(CIF):;

第部分易用性的行業通用格式用戶需求規格說明

———65:(CIF):;

第部分易用性的行業通用格式評價報告

———66:(CIF):。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GB/T2500010。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代替軟件工程產品質量第部分質量模型與

GB/T16260.1—2006《1:》。GB/T16260.1—

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2006,:

本部分中有關產品質量特性的表述由個特性調整為個特性使用質量特性由個特性調

———68,4

整為個特性相關的子特性也做了修改調整和補充具體的修訂細節在附錄中列出

5。、。A。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

ISO/IEC25010:2011《

評價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附錄闡明了本部分與的差異

(SQuaRE)》。BISO/IEC25010:2011。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8)。

本部分起草單位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應用軟件產品

:、、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深圳市中安測標準技術有限公司佛山柯維光電股

、、、

份有限公司重慶市軟件評測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學珠海南方軟件網絡評測中心湖北軟件評測中

、、、、

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軟件評測中心內蒙古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驗院上海澤眾軟件科技有限公

、、、

司上海得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

、、。

GB/T2500010—2016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立志劉振宇馮惠胡蕓張旸旸曹祥瓊周悅王威丁曉明李軍張子良

:、、、、、、、、、、、

何志明張毅廖輝薛保平徐寶文楊桂枝王瑞夏啟明黃兆森丁為清高海齡鞏紹飛

、、、、、、、、、、、。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

———GB/T16260—1996;

———GB/T16260.1—2006。

GB/T2500010—2016

.

引言

軟件產品和軟件密集型計算機系統正越來越多地用于實現各種各樣的企業和個人的功能個人滿

足感業務成功和或人類安全的目標和宗旨的實現則依賴于高質量的軟件與系統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

和軟件密集型計算機系統之于利益相關方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提供價值并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

,,。

軟件產品和軟件密集型計算機系統的利益相關方包括開發方需方使用方和使用軟件密集型計

,、、

算機系統的企業客戶對軟件和軟件密集型計算機系統的質量進行全面地規范和評估是保證利益相關

方利益的關鍵因素可以通過定義在系統中與利益相關方的目標和宗旨相關的必要的和期望的質量特

,

性來實現這包括相關的軟件系統和數據以及該系統對其利益相關方的影響的質量特性同時盡可

。,。,

能使用經確認的或被廣泛認可的措施和測量方法對于規定測量和評價質量特性至關重要本部分中

,、。

的質量模型可以用來鑒定相關的質量特性并進一步用來建立令人滿意的需求準則和相關措施

,、。

本部分意在結合系列國際標準的其他部分至和

ISO/IEC25000(ISO/IEC25000ISO/IEC25099)

即將被分部取代的一起使用

ISO/IEC2504nISO/IEC14598。

系列國際標準的組織結構如圖所示

ISO/IEC250001:

圖1ISO/IEC25000系列標準組織結構

系列國際標準由下列分部組成

ISO/IEC25000:

質量管理分部構成這個分部的標準定義了由系列標準

a)ISO/IEC2500n———。ISO/IEC25000

中的所有其他標準引用的全部公共模型術語和定義這一分部還提供了用于負責管理軟件

、。

產品質量需求和評價的支持功能的要求和指南

質量模型分部構成這個分部的標準給出了包括計算機系統和軟件產品

b)ISO/IEC2501n———。

質量使用質量和數據的詳細的質量模型同時還提供了使用這些質量模型的實用指南

、。。

質量測量分部構成這個分部的標準包括軟件產品質量測量參考模型

c)ISO/IEC2502n———。、

質量測量的數學定義及其應用的實用指南給出了軟件內部質量軟件外部質量和使用質量

。、

測量的示例定義并給出了構成后續測量基礎的質量測度元素

。。

質量要求分部構成這個分部的標準有助于在質量模型和質量測量的基

d)ISO/IEC2503n———。

GB/T2500010—2016

.

礎上規定質量要求這些質量要求可用在要開發的軟件產品的質量需求抽取過程中或用作評

價過程的輸入

質量評價分部構成這個分部的標準給出了無論由評價方需方還是由

e)ISO/IEC2504n———。、

開發方執行的軟件產品評價的要求建議和指南還給出了作為評價模塊的測量編制支持

、。。

這是系列標準的擴展分部目前包括了就緒可用軟

f)ISO/IEC25050—25099ISO/IEC25000。

件的質量要求和易用性測試報告行業通用格式

本部分的質量模型可以與和結合使用特別是與需求定義驗證

ISO/IEC12207ISO/IEC15288,、

和確認相關的過程該過程重點關注質量要求的規范和評價描述了質量模型如何在

,。ISO/IEC25030

軟件質量需求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描述了質量模型如何在軟件質量評價的過程中發揮

,ISO/IEC25040

作用

注1將轉化為

:ISO/IEC25030GB/T25000.30。

注2將轉化為

:ISO/IEC25040GB/T25000.40。

本部分可以與與軟件過程評估有關一起使用以提供

ISO/IEC15504(),:

客戶供方過程中的軟件產品質量定義框架

a)-;

在支持過程中對于評審驗證和確認的支持以及一個定量的質量評價框架

b)、;

在管理過程中對于設置組織質量目標的支持

c)。

本部分也可以與與質量保證過程有關一起使用以提供

GB/T19001(),:

對于設立質量目標的支持

a);

對于設計評審驗證和確認的支持

b)、。

GB/T2500010—2016

.

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uaRE

(Q)

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

:

1范圍

的本部分定義了

GB/T25000:

使用質量模型該模型由個特性組成每個特性又可進一步細分為一些子特性這些特性關

a),5,,

系到產品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使用時的交互結果這一系統模型可以應用于整個人機系統

。,

既包括使用中的計算機系統也包括使用中的軟件產品

,。

產品質量模型該模型由個特性組成每個特性又可進一步細分為一些子特性這些特性關

b),8,,

系到軟件的靜態性質和計算機系統的動態性質這一模型既可以應用于計算機系統也可以

。,

應用于軟件產品

由這兩個模型所定義的特性與所有的軟件產品和計算機系統有關這些特性和子特性為規定測

,。、

量和評價系統與軟件產品質量提供了一致的術語它們還提供了一組質量特性依此可比較所陳述的

。,

質量需求的完備程度

注1盡管產品質量模型的范圍旨在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但很多特性也與更廣泛的系統和服務有關

:,。

中的數據質量模型是對本部分所給出的模型的補充

ISO/IEC25012:2008。

注2將轉化為

:ISO/IEC25012GB/T25000.12。

以上提及的兩個模型其范圍不包括純功能性性質見但包括功能性特性見

,(C.6),(4.3.2.1)。

質量模型的應用范圍包括從獲取需求開發使用評價支持維護質量保證和審核相關的不同

、、、、、、、

視角對軟件和軟件密集型計算機系統的確定和評價支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