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軍事理論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_第1頁
復旦大學軍事理論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_第2頁
復旦大學軍事理論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_第3頁
復旦大學軍事理論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_第4頁
復旦大學軍事理論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一、概述:

(一)軍事思想

關于戰爭和軍事問題的理性認識。

(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從奴隸社會至封建社會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1840年)的軍事理論。

(三)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產生、發展的四個歷史時期及概況:

1、初步形成時期——公元前21—前8世紀(夏、商、西周)

主要著作:《軍志》、《軍政》基本特點:

(1)明確提出了軍事三職能:一是維護本階級統治;二是鎮壓奴隸反抗;三是抵御外族入侵和對外擴張。

(2)天命論的戰爭觀:“天行罰”、“勝敗乃由天命”。

(3)“禮”、“刑”治軍:“禮”——上下有序、“刑”——治眾規范。

(4)步、車結合的作戰形式和方法。

2、基本成熟時期——公元前8——前3世紀(春秋戰國)

主要著作:《孫子》、《吳子》、《司馬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基本特點:

(1)形成較完整的戰爭觀;戰爭的實質:“爭名”、“為利”、“為義”、“為忿”;義戰、不義戰。

(2)樸素的戰爭致勝因素——“五事七計”;

未戰先算,計必先定;不戰而勝,謀攻為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智力結合,出奇制勝;我專敵分,速戰速決。(3)提出了一系列戰爭指導原則:(4)提出了較系統的治軍理論凡兵,制必先定;凡勝,備必先具;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文治武理)。

3、進一步發展時期——公元前3—10世紀(秦——五代)

主要著作:《黃石公三略》、《李衛公問對》等。基本特點:

(1)形成較完整的學術體系;

(2)戰略思想有較系統的發展:謀略結合、戰爭與政治結合,如《隆中對》(孔明);

步、騎、水兵協同作戰,指揮藝術較高,如“赤壁之戰”。(3)戰略防御思想趨于完善:

提出了固邊與睦鄰結合的防御思想;筑長城,修馳道,重兵戌邊等重大防御措施。

(4)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得到發展:

如:政治與軍事關系、民眾與士卒關系、剛柔關系、虛實關系、奇正關系、攻守關系等。

4、完善化、體系化時期——公元960——1840年(宋、清前期)基本特點:(1)軍事理論研究體系化兵書數量多、門類全,共1815種,占中國古代兵書的70%。

(2)開辦武學,設立武舉,發展軍事教育。

(3)積極防御,遠程奔襲,積極進攻的戰略思想進一步發展:

守中有攻,積極防御思想(岳家軍大破金兵);

聲東擊西、長途奔襲思想(元:成吉思汗);

收民心,廣積力,積極進攻思想(明:朱元璋、李自成)。

(4)冷熱兵器并用的軍事理論形成:

元末,熱兵器出現——火藥、火器裝備部隊。

主要著作:《車營扣答合編》(明:孫承宗)基本特點:

(1)火力準備與短兵相接相結合的作戰方法(戚繼光);

(2)疏散隊形,靈活機動的作戰陣式;

(3)將帥主要任務不是親自沖殺,而是組織指揮的理論。

(四)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

1、關于戰爭性質和戰爭勝負因素的理論“義戰,不義之戰”;“五事七計”2、關于戰爭謀略和戰法的理論“謀攻為上”、“不戰而勝”、“出奇制勝”;“協同作戰”、“戰略防御”、“重兵戌邊”3、關于治軍的理論

“嚴軍制”、“將帥修養”、“文治武理”4、關于戰爭保障的理論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糧于敵”二、“武經七書”簡介:

北宋神宗元豐(1078—1085)年間,頒布“武經七書”為武學必讀書。(一)《孫子兵法》(春秋:孫武)

公元前523年,田氏聯合鮑氏在一次奪權中失敗,孫武為避嫌,離齊奔吳,“十年面壁,潛心著書”,成兵書13篇,由伍子胥推薦見吳王闔閭(公元前512年),吳王授予將,開始其軍事生涯。(二)《吳子兵法》(戰國:吳起)

魏國人(公元前440—381年),政治家、軍事家。六部分: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

(三)《司馬法》(戰國:司馬穰苴rangju)

戰國初齊國大司馬,(生卒不祥)

五部分:仁本、天子之義、定爵、嚴位、用眾。(四)《六韜》(戰國:呂尚)

傳說姜太公子牙(助武王滅商紂的功臣),與周文王、周武王對話形式編成六韜:文韜—論充實國家力量及戰爭準備;武韜—論軍事戰略;龍韜—論軍事布局和指揮;虎韜—論寬闊地域作戰戰術;豹韜—論狹窄地域作戰戰術;犬韜—論軍隊協同戰術。(五)《尉繚子》(戰國:尉繚)

梁惠王時人,成書約公元334年。

主題:論治軍、嚴軍制。

(六)《黃石公三略》(秦漢:黃石公—圯上老人)

傳授張良(張子房)兵書上略—論治國方略;中略—論帝王仁政;下略—論治軍原則。

(七)《李衛公問對》(唐:李靖)

與唐太宗李世民問對論兵,上中下三卷。三、杰出的大軍事家——孫武(一)歷史契機,軍旅世家三、杰出的大軍事家——孫武(一)歷史契機,軍旅世家1、社會條件:

齊(姜尚的封地)管仲任相多年,軍事政治遺產豐富,正處社會大變革時期,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度,齊國領先。2、家庭條件:

(1)田桓采用稅賦制變井田奴役制,“大斗借出,小斗收進,大秤分出,小秤收入”辦法,民眾歸附,建立封建制。

(2)田書(齊國大夫)攻莒有功,帝王封地賜姓(田改孫),公元前485年,殺奴隸主齊尚公,奪取齊國政權,建立封建制度。孫武家譜:(齊)內亂奔齊陳完田完——田須無田無宇

田桓戰莒有功封地賜姓田書孫書

四族謀亂孫馳(齊)孫馮孫武—(吳孫子)孫明孫臏(齊孫子)孫敵(陳)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