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課件_第1頁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課件_第2頁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課件_第3頁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課件_第4頁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一、本詩的時空背景:幽州臺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為戰國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興縣,當時是戰國時候燕國的國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執政后,勵精圖治,廣招賢士,為了使原來國勢衰敗的燕國逐漸強大起來,燕昭王建黃金臺,置金于黃金臺上,延請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樂毅等賢能之人,國家迅速強大,后來樂毅帶領大軍攻打齊國,攻陷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使齊國幾乎滅亡。燕昭王在建黃金臺之前還曾建碣石宮,把梁人鄒衍延請入內,師禮事之,廣籌振興國家大計,并樹立了自己賢明哲睿、招賢納士的良好聲譽。背景意義:對于我國封建歷史上數之不盡的懷才不遇的文人,燕昭王和黃金臺都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陳子昂非常仰慕燕昭王這樣的圣明君王,深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趨歸燕昭王這樣的明君麾下建功立業!初步感受詩人的情懷

理解詩人的悲慨①幽州:郡名,唐屬河北道,治薊,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幽州臺:即薊丘、燕臺。因燕昭王置金于臺延天下士,又稱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德勝門外。②者:古音“詐”,與“下”押韻。③涕:眼淚。詩人的感受:陳子昂還曾寫過一首詩《燕昭王》,表達了對燕昭王的追思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業的遺憾:

《燕昭王》陳子昂

南登碣石宮,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趨馬復歸來。

陳子昂少懷壯志,關心國計民生。入仕伊始,對武則天任用酷吏及重大政治、軍事問題,屢陳已見,卻屢受打擊,乃至入獄。萬歲通天元年(696)從武攸宜征計契丹,任隨軍參謀,力圖報國立功,一展抱負。次年先頭部隊大敗,時武攸宜大軍駐淦陽(今河北薊縣),聞訊震恐,不敢進軍。陳子昂屢提批評與建議,并請自領萬人,沖鋒陷陣;但得到的卻是降職處分。

用幾句話描述你感受到的詩人的形象。

提示:外貌、動作、語言等。

西晉詩人阮籍曾有“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詩句,表達了他對天地悠悠而時空流轉,歷史綿長而人生瞬息而過的感悟和悲嘆。陳子昂《燕昭王》中“丘陵盡喬木,燕王安在哉?”的感慨正與此同......二、化胸中積郁而迸發出來的歌

陳子昂少年任俠,十八歲開始專心讀書,二十三歲得中進士,并得到武則天的賞識,擔任過左拾遺。三十五歲時曾隨武攸宜出征契丹,擔任參謀,而頗不如意。三十七歲因父親病故辭官還鄉,后被武三思指使貪暴縣令誣陷入獄,憂憤而死,年僅四十二歲。

陳子昂,才高氣傲,終其一生上進心不退,好俠好勇之氣不消,英雄難酬壯志,確實是古代不得志的文人的典型代表。

作這首詩的時候,陳子昂正在武攸宜軍中作隨軍參謀。武為人輕率,缺乏智謀,出征一年后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為前驅以擊敵,武攸宜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被采納,反而被降職為軍曹。

陳子昂屢遭挫折,報效國家的志向難以實現,現實中受到嚴重打壓的困窘難以拓解,一腔悲憤,無從宣泄。登黃金臺上而追思千年前燕國君臣相得、風云際會的往事,心潮澎湃,難以自已,一股酸楚由心而發,沖旋而上,俠氣錚錚的硬漢也淚水滂沱,不能自控。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跡,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朗讀要點: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式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后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式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郁不平之氣;后兩句各增加了一個虛字(“之”和“而”),多了一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長短不齊,音節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再次誦讀: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藝術特色:本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初識盛唐氣象:

借助前人評論,感受詩歌的闊大的境界,雄渾的格調。

韓愈: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張說工著述,張九齡善比興,

兼備者子昂而已。馬端臨:惟詩語高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