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簡介_第1頁
馬來西亞簡介_第2頁
馬來西亞簡介_第3頁
馬來西亞簡介_第4頁
馬來西亞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客源國概況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介于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是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的海上交通的交會處。一.自然環境

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為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位于馬來半島南端,南與新加坡接壤,北與泰國接界,東臨南海,西瀕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如同一條東方的“蘇伊式運河”,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東馬來西亞由沙撈越和沙巴兩地組成,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馬來西亞陸地面積為32.9萬km2,其中西馬約為13萬km2,東馬約為19萬km2.西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地形特點是內地多山地丘陵,沿海為沖積平原。西馬來西亞地勢北高南低,除沿海為平原外,大部分為山地。有較大河流兩條,為西側的霹靂河和東側的彭亨河。東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地區北部沿海為沖擊平原,內地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沙巴地區西部沿海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山地,克羅克山脈縱貫南北,主峰基拉巴盧山海拔4101米,是全國乃至東南亞最高峰。

馬來西亞因位于赤道附近,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東馬多暴雨,西馬年平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東馬在3000毫米以上。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馬來西亞河流密布。境內主要河流西馬有東側的彭亨河(全長434km,流域面積2.9萬km2)和西側的霹靂河(全長350km,流域面積1.5萬km2),東馬有拉讓河(全長592km,流域面積3.9萬km2)和基里巴坦甘河(全長560km,流域面積1萬km2)。地理概況河流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盛產橡膠、油棕、錫礦、熱帶硬木、黑胡椒、椰子、可可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棕櫚油及錫的出產國,也是優質熱帶硬木、石及天然氣的重要出產國;此外,還有各種熱帶動物,主要有虎、豹、犀牛、象、馬來熊等;漁業資源也豐常豐富,除各種魚類外,馬來西亞海岸還產龍蝦。2.人文環境馬來西亞人口2900萬(2012年估計),其中83%分布在西部。人口分布極不均勻。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主要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泰人和山地土著人。其中,馬來人占54.6%、華人24.6%、印度人7.3%、其他民族13.5%。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馬來西亞的宗教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其中伊斯蘭教為國教。國旗國徽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征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征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征國家元首,紅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純凈,新月象征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馬來西亞國旗色象征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登嘉樓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并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只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又稱大紅花,當地人稱“BungaRaya”。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后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角星,新月代表國教,14角星代表各州。

國花新月代表國教(伊斯蘭教),14角星代表各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團結就是力量國家格言國歌:《我的祖國》國花:木槿花(又稱大紅花、扶桑)國鳥愛情鳥/犀鳥(英文:hornbill)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并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拉越、沙巴歷史上屬文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占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迫使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稱最高元首,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統治者會議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5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檳州、沙拉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最高立法機構是國會最夠行政機構是聯邦政府,政府首腦為總理,擁有實權。最高司法機構是最高法院。另外還設有特別軍事法庭和伊斯蘭教法庭。馬來西亞注冊政黨有40多個,由14個政黨組成國民陣線聯合執政。主要政黨有國民陣線、新巫統、民主行動黨等。現任國家最高元首為蘇丹端古·阿卜杜勒·哈利姆現任總理為納吉布·敦·拉扎克上世紀70年代前,以農業經濟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80年代中期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下滑。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馬經濟遭受嚴重打擊,馬貨幣林吉特對美元匯率下跌幅度曾達46%,股市綜合指數下挫過半。1998年,馬經濟出現13年來首次負增長(-7.5%),失業率和通膨率上升。1999年2月,馬政府以征收撤資稅取代對短期外資的管制,外資開始回流。1991年馬哈迪在位期間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2787.80億美元(2011年,世界排名36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782美元(2011年,世界排名65位,按購買力ppp為15385美元)貨幣名稱:令吉(Ringgit)。(RM1美元=3.8令吉)馬來西亞是生產及出口半導體、視聽器材、空調、橡膠產品及人造油產品,并居于領導地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工業經過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馬來西亞工業以汽車、電子、機械制造等比較發達。國產小汽車在東亞一帶享有盛譽。馬來西亞現為世界第18大貿易國,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新加坡、歐洲聯盟、日本和中國。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食品、煙草和燃料等。著名企業集團:森那美集團、郭氏家族、馬聯工業集團、吉隆坡甲洞集團、云頂集團、豐隆集團等幾十家。其中森那美集團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種植園企業集團之一。以郭鶴年為首的郭氏家族集團,經營范圍遍及種植業、采礦業、船務和酒店業等,該集團下屬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公元初期(口頭文學):《會張合的石頭》《吸血人妖》《有胡子的果里》公元15世紀:《先知默罕默德傳》《亞歷山大天地傳》公元19世紀:《阿卜杜拉傳》《新加坡大伙之勢》《家里拉和達美娜的故事》馬、華、印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馬來西亞政府重視教育2007年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91.9%,入學率71.5%。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1997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0所高等公立大學,4所外國大學分校,652所私立學院。著名學府有馬來西亞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等馬來西亞藝術中最重要的是歌舞,有馬來隆模舞、沙撈越扎賓舞、龍舞、印度舞、椰殼舞等。馬來西亞戲劇有皮影戲、瑪永劇。馬來音樂與西洋音樂不同,樂隊通常由2個鼓手、2個號手、4個六孔豎笛手組成。鼓是馬來西亞民族的主要傳統樂器。新聞媒介馬來西亞全國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光華日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臺屬官辦,建于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臺建于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度尼西亞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臺屬官辦,建于1963年,設有兩個公共無線電視頻道。馬來西亞法律規定,馬來人都為穆斯林,所以馬來西亞人不吃豬肉、也不吃各種動物的血液和自然死亡的動物。馬來人認為左手不潔,拿東西時用右手,吃飯時也用右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會及高級餐館才用刀叉與匙進餐。馬來人還忌諱摸頭及別人的背部,也不能用食指指人,面對女士時,也不能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到馬來人家拜訪時必須穿戴整齊,由于馬來人的內廳也用來祈禱,所以當到馬來人家中拜訪時穿的是拖鞋,要將拖鞋放到門外。

馬來西亞的國教為伊斯蘭教,不信仰伊斯蘭教的游客在進入伊斯蘭教經堂前要脫鞋,不能從正在禱告的穆斯林面前經過,不得碰觸《古蘭經》,更不得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在寺廟內進行拍照。女性游客在參觀經堂、寺廟時,應注意著裝,不可將手臂和雙腳暴露在外。

還需注意的是,馬來西亞在公共場合禁止吸煙。馬來人傳統禮服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馬來人男女禮服和便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又寬又長,遮手蓋腳且色彩鮮艷,圖案別致,樣式美觀。目前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巴迪衫馬來西亞人民的主要食物是米飯,但面類也相當普遍。馬來人的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香噴噴的沙爹(雞肉、牛肉及羊肉串)、馬來糕點、竹筒飯、黃姜飯等。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飲食相比,口味更加濃重一些,喜歡放咖喱和辣椒。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潮濕,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體排汗會感到爽快些。由于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馬來人不吸煙,不吃豬肉、不吃死物或動物血液。馬來人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餐前必把手洗干凈,用餐時十分講究衛生和禮節。馬來西亞民族眾多,馬來西亞的美食極為多樣,有人這樣形容,你可以每天更換一種佳肴,長達一年之久而不覺厭煩。總體來說,馬來西亞的馬來菜肴和印度菜肴比中國菜口味辛辣。在馬來西亞,除了食物豐富以外,更吸引人的是食物的價格相當便宜。沙爹(Satay)在馬來西亞、沙爹是最受歡迎的美味佳肴,系用切成塊并鹵上香料的羊肉、牛肉、雞肉,用細竹簽串起,拿到炭火上烘烤而成。沙爹配著米糕(Ketupat)和含有小黃瓜、鳳梨及洋蔥的生菜沙拉,另外可蘸上香甜的花生醬和肉汁一起吃。椰漿飯(NasiLemak)馬來辣沙拉馬來西亞的傳統住宅為

浮腳樓”

在城郊和鄉村,馬來人的傳統房子是一種單層建筑,叫“浮腳樓”。浮腳樓的房頂用樹葉(現在也有用木板)鋪蓋,墻和地板用木質材料建成。為防止潮濕,地板離地數尺。門口放一張固定的梯子,來客必須先脫鞋,然后拾級而上。主要節日元旦新年:公歷1月1日開齋節:10月13號馬來人的春節,是全國最重要的節日。農歷新年:華人的春節,節日的風谷和中國的的春節大致相同,到處張燈結彩、敲鑼打鼓衛塞節(WesakDay):農歷四月十五,是佛歷是最重要的日子,象征著佛陀的出生、啟蒙及涅磐。佛教信徒們都競相焚香,頂禮膜拜,并聚集在各地寺廟,將鴿子放生并祈求平安屠妖節(Deepavali):10月底或11月初,節日里,人們紛紛點上燈火以慶祝當年降魔伏妖的勝利,屋子里用各種燈光裝飾,因此又叫“光明節”,象征著光明戰勝黑暗、邪不勝正。習俗與禁忌馬來西亞人的習俗與中國習俗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進屋后,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額前,以表示誠心。在黃昏時登門拜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時穆斯林都要做禱告,晚上拜訪通常應在8:30以后。頭被認為是神圣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否則會引起不快。和伊斯蘭教徒一起用餐時,不要勸酒,更應避免點豬肉做的菜肴。馬來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會被視為不禮貌。馬來西亞并不禁止一夫多妻制,所以不要隨便閑談他人的家務事。對年長者不能直接稱呼"你",而應稱呼"先生"、"夫人"或"女士"。主要旅游城市1.首都吉隆坡吉隆坡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吉隆坡曾經有“世界錫都、膠都”之美譽,吉隆坡市內到處可見美麗的國花扶桑,以及蘭花和珍稀的瓶子草,與茂密的熱帶樹林交織在一起。吉隆坡位于馬來半島心臟地帶,為一座新舊輝映,東方色彩與西方文明有機融合的新興大都市。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現今的吉隆坡被評為世界級城市。雙峰塔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兩座相連建筑物,共有88層樓,距離城市地平線有452米。獨立廣場是吉隆坡的“天安門”,也是每年慶祝國慶的地點。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國旗在這里第一次升起,標志著國家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廣場南端當年的升旗點現在矗立著全世界最高的旗桿,高達100米。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位于市中心丹也大樓面的國家清真寺(NatlonalMosque),以獨特的現代設計表達出傳統回教的藝術,裝飾和設計都十分精美,最大特色是傘形的屋頂,象征一個獨立國家的抱負.吉隆坡是一個碩大無比的“世界建筑博覽館”,外形別致風格各異的建筑遍布全城。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清真寺遍布全國,吉隆坡市中心的國家清真寺,占地5.5公頃。吉隆坡街景——國家皇宮國家英雄紀念碑馬六甲市馬六甲市:是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的首府。也是馬來西亞最老的古城,建于1403年,曾是滿剌加王朝的都城,馬六甲扼據馬六甲海峽東岸,地處海上交通要沖,從16世紀起,歷受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統治。至今留有殖民時期的遺跡。馬六甲博物院是有150年歷史的荷蘭式建筑,是一座紅色圍墻的兩層樓房。建于1753年的馬六甲河畔的教堂鐘樓、紅屋,都是東方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筑。葡萄牙人則修建圣地亞哥城門和圣保羅教堂。圖為馬六甲市內一座由荷蘭人于1753年建造的教堂,該教堂是馬六甲市標志性建筑之一圣保羅教堂檳榔嶼檳榔嶼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檳城一向有東方之珠的稱號,是東方城市中最如詩如畫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它位于馬來西亞道西北的海岸邊。檳城這名字,乃取自當年遍布在該島上的檳榔樹而來的。檳榔嶼原來只是一個荒島,只有海盜寄居于此,到18世紀末被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法蘭斯船長發現,并向吉打國蘇丹租借,使這里一步步發展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