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補貼支出_第1頁
財政補貼支出_第2頁
財政補貼支出_第3頁
財政補貼支出_第4頁
財政補貼支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政補貼支出主講人:小組成員:什么是財政補貼支出:財政補貼是指國家財政為了實現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向企業或個人提供的一種補償。主要是在一定時期內對生產或經營某些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的企業或因提高商品銷售價格而給予企業和消費者的經濟補償。財政補貼支出的性質:是進行一種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財政補貼支出的定義財政補貼是政府的一種轉移性支出,是政府單方面的、無償的支付。與政府購買支出不同,其間并無交易發生。財政補貼的經濟影響:首先影響國民收入的分配,通過收入效應,使補貼領取者的收入增加;通過后者的支出,補貼才進一步對需求總量及結構發生影響并作用于實際經濟。1.政策性。根據一定時期政策目標確定補貼的對象、數額及期限等。2.可控性。財政部門可以靈活掌握對象、方式、數量。3.靈活性。隨形勢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和修正,是一種靈活的經濟杠桿。4.時效性。國家政策具有時效性所決定。財政補貼的特征財政補貼的分類按照財政補貼的政策目的分類:價格補貼、企業虧損補貼、出口補貼、財政貼息、稅收支出按照財政補貼的用途分類:生產補貼、生活補貼、其他補貼按照財政的環節分類:生產環節補貼、流通環節補貼、消費環節補貼按照財政補貼最終受益者分類:對生產者的財政補貼、對消費者的財政補貼按照財政補貼的方式不同:明補、暗補。1979-2006年政策性補貼支出第一,市場失效的存在。在自然壟斷的領域,如城市的公共交通、煤氣和水電等,市場價格無法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因而政府必須對這類企業實行價格管制。政府往往對其實行低價政策,以向整個社會尤其是中低階層提供社會福利。由于政府的低價政策會導致企業產生虧損,因而應由政府提供財政補貼,否則這類企業將無法生存。第二,社會政策的要求。市場價格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機制,但市場價格機制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些領域并不能完全引人市場經濟機制,如我國的農產品價格補貼就是一個例證。在我國,農業生產成本高,在人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條件下很難再提高農產品價格,因此為維持農產品的非市場價格,維護農民和城鎮居民的利益,就需要政府采取財政補貼形式予以支持。第三,經濟轉軌的需要。企業虧損補貼維持了大批企業的存在和職工就業,避免了大規模破產和失業所導致的社會動蕩;而價格補貼則在價格體系從計劃價格向市場價格轉化的過程中,避免了物價大幅度上漲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壓力,從而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這些都緩沖了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沖擊力,有利于改革的順利進行。為什么要進行財政補貼希克斯標準:補貼使價格變動前后消費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變斯拉茨基標準:補貼使消費者在價格變動前后能夠買到的商品組合保持不變財政補貼標準E2BAC’’A’’E1UY0CC’A’X希克斯標準與斯拉茨基標準比較U’E3要保持原有消費組合比達到原有效用水平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明補等于給予補貼領受人的一筆收入,比如糧油補貼、交通補貼、住房補貼等以增加收入形式出現的補貼。消費者接受明補后,面對的商品價格是沒有改變的相對價格。明補不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YXA’E10C’U2ACU1E2X1X2Y1Y2財政補貼形式(1)明補與暗補暗補使消費者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得到商品。由于消費者不是從直接可見的形式中獲得補貼,而是在購買補貼商品時才享受補貼,所以被稱為“暗補”。消費者接受暗補后,面對的商品價格是改變了的相對價格,消費者將增加對補貼商品的消費。暗補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產生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YXE10ACU1BU2E2E3A’B’替代效應收入效應E1如果補貼金額相同,明補與暗補相比,明補使消費者能夠達到更高的效用水平。明補不改變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只產生收入效應,不會帶來效率損失,而暗補卻在增加消費者購買力的同時,改變了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產生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因此暗補會帶來效率損失。明補比暗補更有效率YX0ACU1X1Y1U3E3A’C’X3Y3E2BU2X2Y2REN現金補貼能夠比實物補貼更好地滿足補貼受益者的特殊偏好,特別是當補貼受益者對政府提供補貼的商品的需求低于政府補貼的數量時,現金補貼優于實物補貼。YXCE10DU2A實物補貼的數量超過補貼接受者的需要BU1E2(2)實物補貼與現金補貼U3R1E3F1F3R31040505062.5N當政府補貼的數量沒有超過補貼受益者的需求時,實物補貼就能增加對政府補貼商品的消費而使補貼領受者的效用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可以避免現金補貼下補貼受益者將補貼款項用于消費非政府意圖的商品而不能保證政府政策目標的實現問題。YXCE0DA實物補貼的數量低于補貼接受者的需要BE’RFF’40505062.5R’N大米月消費量面粉月消費量有效的貫徹國家的經濟政策以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金加大技術改造力量消除排擠效應對社會經濟發揮穩定效應財政補貼的積極效應國家補貼農業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2004年,我國開始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實行最低價收購政策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有效促進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實行農業直接補貼:農業補貼由流通環節轉向我生產環節,對農民直接補貼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補貼總額大幅提高,由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344.9億元,農業補貼項目不斷增加、補貼范圍擴大、補貼強度增加。農民負擔大幅減輕:2000年中央開始農村稅費改革2004年開始將農業稅稅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2005年全面取消牧業稅,2006年正式取消農業稅每年農民可減輕負擔1250億元。中國財政補貼的傾向—重農支農1、補貼對象存在非議、不夠公平以財政補貼的重國企輕民企為例,2001—2008年,雖然國有企業的真實凈資產收益率為-6.2%,但其所獲各類財政補貼卻高達6萬億元。與之相比,民營企業雖然可以享受財政補貼的雨露,但補貼金額卻不可與國企同日而語,補貼申請過程亦相對曲折。并且還存在補貼重上市企業輕中小企業。2、補貼制度不夠公證透明公共對于補貼對象的來源產生、補貼數額大小、申請補貼的資格條件具體評審條件都存在質疑,難免會激化社會矛盾。3、財政補貼本身所帶來的問題(1)政府財政對一些經濟活動長期提供大量補貼,將使價格與價值的背離長期化、合法化,從而削弱價格的經濟調控功能。(2)不利于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3)加劇了財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財政補貼的不足財政補貼的數額大,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包袱。財政補貼的項目過多,妨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財政補貼制度的不規范,不利于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換經營機制。財政補貼方式運用的不當,造成了財政補貼支出效益低下,而且不利于公平。中央和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