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_第1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_第2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_第3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_第4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臨沂太平中學2016--2017學年度上學期七年級歷史(人教版2016)期末模擬測試題一、選擇題:1.小明在網上搜索“黃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由此你能判斷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

B.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

C.北京人遺址

D.半坡原始居民遺址2.如果拍攝一部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的電視連續劇,能夠出現的情節是()

A.炎帝發明指南車打敗蚩尤

B.堯發明了文字

C.年老的禹經過考察讓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年4月在西安人民大廈舉行2016(丙申)年清明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即“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學術交流會。下列成就可以入選黃帝時期文化的有()

①建造宮室②開墾耕種③制作衣裳④挖掘水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年1月27日至31日,第七屆中國余姚?河姆渡農業博覽會在浙江省余姚市中塑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如果跨越時空,要展現河姆渡人的農耕生活,下列哪一展品不應出現()

A.水稻

B.骨耜

C.原始樂器

D.彩陶5.春秋戰國時期,土地的使用效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②青銅工具的發明和應用

③牛耕技術的普及④鐵制農具的出現和推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排列以下工具出現的先后順序()

①鐵器②石器③青銅器。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7.以下對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百家爭鳴”的連線,錯誤的是()

A.老子--道家--順應自然,以柔克剛

B.墨子--儒家--“兼愛”、“非攻”

C.孟子--儒家--“仁政”治國

D.孫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8.針對漢字手寫危機,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了全新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全國引發了書寫漢字的熱潮。請問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9.圖片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料,小麗在自主學習中搜集到一組圖片,她要為這組圖片擬定一個共同的標題.最恰當的應是()

A.祖國統一

B.民族團結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10.秦漢時期,面對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沖突,為了保衛自己的文明體系,帝國采取“用制險塞”的隔絕固守、“導途鑿空”的外拓、“互通并舉”的措施。這表現在()

A.北討匈奴、南征北戰、開鑿靈渠

B.聯絡月氏、北擊匈奴、通婚和親

C.修筑長城、通使西域、開辟絲路

D.修筑驛道、收復河套、開發象郡11.下圖是我國古代以竹為原料的造紙工藝流程示意圖。請判斷,這種紙應該不早于()漚竹蒸煮抄紙烤紙A.戰國

B.秦朝

C.西漢

D.東漢12.下圖中的“紀念園”位于湖南省耒陽市蔡子池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該紀念園的主題是蔡倫紀念園A.紀念蔡倫改進造紙術

B.紀念蔡倫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紙

C.紀念造紙術發明過程

D.紀念蔡倫被東漢政府封為“蔡候”13.下列組合錯誤的一項是()

A.蔡倫--“蔡侯紙”

B.張衡--地動儀

C.祖沖之--“五禽戲”

D.顧愷之--《女史箴圖》14.某電視劇組準備拍攝以下四組歷史鏡頭,其中符合歷史史實的是()A.劉邦在燈下閱讀《史記》

B.張仲景在寫一本關于中醫理論的書籍

C.漢武帝練“五禽戲”強身健體

D.劉邦帶兵逃入寺院15.從《史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歷史事件是()

①張仲景寫《傷寒雜病論》②商鞅變法③道教的興起

④楚漢之爭⑤蔡倫制成植物纖維紙⑥陳勝、吳廣起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16.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在參觀陜西臨潼的一處古代文化遺址時贊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痹捴惺÷缘氖侵福ǎ〢.都江堰

B.秦始皇兵馬俑

C.云岡石窟

D.萬里長城17.山東臨沂燦爛的人文景觀,如“洗硯池”“曬書臺”等遺址,留下了“書圣”的一段段佳話與傳奇。被稱為“書圣”的人是()

A.屈原

B.司馬遷

C.王羲之

D.顧愷之二、材料解析題:18.歷史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它就在我們身邊。某校七年級學生舉辦了中國古代人類文明圖片展,請你結合這次活動進行問題探究。

【工具話發展】

(1)請結合這圖片和所學知識,說一說使用圖一這種工具的時代,被稱為什么時代?舉出一例這個時代的遠古居民。

(2)圖二中的農具出現在什么時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遺存現變革】

(3)圖三、圖四反映了我國歷史上的哪次著名的改革?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些內容?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次改革中最有利于秦國新興地主階級確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分別是哪一條?

【工程顯歷史】

(5)某著名作家曾經在其作品中有這樣一段有關上圖的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涓涓清流?!边@個“了不起的工程”是什么?它有何功能?

19.某校初一學生開展“先秦諸子百家”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圖說歷史】

(1)圖中以這幾個人物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在中國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風潮,它是什么?

(2)對號入座,將圖片人物寫在相應位置上

①“兼愛”、“非攻”______②以法治國______

③民貴君輕______④順應自然與民心______

【理解學習】--摘自蔡志云《孔子說,仁者的叮嚀》(3)該漫畫反映了孔子的治國思想是什么?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學以致用】

(5)在你的班上,有同學上課講話,造成班級紀律混亂。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用“諸子百家”中哪家學派的方法來教育他,幫助他改掉上課說話的壞習慣,請說說你的具體做法。

2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材料二:某中學初一(1)班新學期剛剛開學,班中屢次出現亂扔紙屑、破壞公物的現象。班長召集班干部商討解決,大家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爭論了起來

勞動委員:一定要嚴厲處罰,罰值日,實在不行,一次罰5元。

學習委員:同學之間應該互助互愛,不能采取粗暴的做法。

生活委員:隨他們去吧,扔幾張廢紙而已,無所謂的事,根本不用管。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論語》反映了哪位歷史人物的思想?據材料一,指出他的核心主張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一這位歷史人物在教育上的貢獻。

(3)材料二中蘊含了戰國時期哪三家學派的觀點?其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材料二:如圖所示

材料三:三十二年,始皇派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收復河南地。三十三年,向西北追擊匈奴。三十四年,筑長城。--《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四:“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誰?秦統一全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實行了什么制度?

(2)依據材料二兩幅圖片所示,秦朝為鞏固統一采取的兩項重要措施是什么?

(3)依據材料三,秦始皇為抵御匈奴修筑了長城,請寫出秦長城的東西起止點。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大起義,請寫出這次起義的領導人兩位。

22.我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如何管理國家,特別是如何解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歷代帝王很重視的一個問題。請認真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受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

(1)材料一中“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指的是什么?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諸侯要對周天子盡哪些義務?

材料二“在行政體制上,(秦始皇)廢除地方分權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屬于中央的郡、縣兩級行政區劃。起先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樊樹志《國史十六講》(2)材料三反映出秦朝在地方建立什么制度?這一制度對后世產生了什么影響?

材料三漢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諸侯王,目的是讓他們鎮守四海,拱衛天子??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諸侯逐漸在封國內各自為政,不聽天子詔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禮儀車駕,時刻圖謀舉兵奪取皇位。

(3)從材料三中你能找到漢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諸侯的目的嗎?漢武帝為了巧妙削弱諸侯王封國勢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在中央,設立司隸校尉,監督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在地方,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域,成為“十三州部”,每個州部派刺史一人,負責監督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強。

(4)根據材料四,概述這是漢武帝實行的什么措施?結合材料四說一說,“敦煌的郡守有欺瞞中央的行為,司隸校尉奏報給漢武帝”這一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5)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秦漢時期統治者采取這些措施的作用。

23.如圖所示歷史圖畫和歷史地圖,反應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仔細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以上兩圖反映的是漢武帝時期的什么重大事件?

(2)這一歷史事件在當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這歷史事件促使西漢政府于公元60年設置了什么機構?它的設置標志著什么?

(4)我們要學習上圖中即將遠行的人物的什么精神?

2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種族遷徙,既頻繁,又復雜。但江南得到開發,北方民族交融,促進了文化的發展。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關問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類別特征問題探究政治

形勢③

(1)圖示中①和②處分別是什么政權(或王朝)?它們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根據圖示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特征是③______。經濟

狀況江南

地區

開發

(3)圖示中反映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民族

關系民族

交融

(4)圖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④______,該圖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交融是怎樣的關系?科技

文化⑤

(5)圖示反映了我國書法字體的演變,東晉王羲之的代表作______,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根據圖示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的特點是⑤______;說出一位同時期的科學家2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云岡石窟于2001年2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