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60后70后該從互聯網轉移了_第1頁
分析:60后70后該從互聯網轉移了_第2頁
分析:60后70后該從互聯網轉移了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析:60后70后該從互聯網轉移了

俞永福在發言開始時表示,剛進會場時的感覺“跟十年前一樣,一路都在發小廣告。路上有很多美女在做各種推廣,但是唯一的區別就是今年穿得都比較保守。”在談及創業時,俞永福表示,互聯網在經歷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后,目前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壞消息就是“互聯網已經在開始出現傳統互聯網,傳統互聯網創業的時代其實已經基本結束了,已經沒有什么肉了、只剩湯了;所以我也建議在互聯網打拼了10年的同事們不要在互聯網打拼了,因為什么?怎么這些湯也得給我們年輕的一代人留點湯喝。所以最好這些湯給我們80后、90后留著。70后、60后大家還是轉移戰場吧,轉移到新的領域。”以下是俞永福發言實錄:我應該講是移動互聯網的老兵,剛進會場,跟十年前的感覺一樣,從會場走來,一路都在發小廣告。第二點是路上有很多美女在做各種推廣,但是唯一的區別就是今年穿得都比較保守。在路上,我忽然在想,我應該屬于哪個行業的?因為大家在辦很多證件的時候,都要在下拉菜單里面去選一下自己所在的行業。原來從我在聯想到移動互聯網創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IT,但是IT每個人理解不一樣,在傳統,IT的理解應該是信息產業,到了做互聯網的時候,就把IT理解為互聯網技術產業,其實今天互聯網蓬勃發展了20年。作為老兵我在思考,作為40歲的人難道還跟80后、90后拼體力、拼顏值嗎?當年我們也是這么打工過來的,我覺得不行,肯定是不能夠再拼體力了。今天作分享我就想講一下,其實永福估計要從IT這個產業退休了。但是要從哪里再出發呢?這是我去年一直思考的一個話題。到這個年齡都會躁動,我快到40了,也得躁動一下,所以40到50在哪兒打拼呢?我覺得很難在IT產業,在哪兒打拼?我找到了一個方向,DT,只是現在選行業的時候還沒有DT,希望哪一天DT能成為一個行業。DT是什么呢?實際上就是數據技術產業。跟大家分享一下從IT到DT的一些觀點,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是馬云馬總,我覺得這一點提得還是蠻準的,這也是在這個產業經營了很多年。IT的核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通過一個技術,最后轉變成一個應用,服務于消費者。所以說在不同的緯度我們要讓自己的產品最終去贏得用戶,也就是說你既要做產品,這個產品也要做演員,最終去贏得消費者。但是DT其實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讓做DT業務的人業務和平臺再向后走,你的數據不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一個產品和服務,幫助更多的從事IT的人去贏得整個的消費者。我覺得隨著年齡大了,可以往后走,實際上這是一個最大的改變。如果DT不能給這個產業帶來增量,我覺得意義不大,原來也跟大家分享過一個觀點,我覺得像互聯網產業運用在出租車里面意義不大,北京一共8萬輛出租車,用更好的技術打到了車,意味著另外一部分人更不方便打到出租車,出租車牌照在北京只有8萬輛,但是類似于專車等技術應用到整個產業里面,其實我覺得就很有價值,最重要的是改變了供需,有大量新的供應實際上讓我們出行更方便。所以任何一項技術,不管是IT技術還是DT技術,最重要的一點要能夠帶來增量,增量才能創造價值。舉幾個數字方面的應用讓大家理解我的思考。每個人都有一個場景,就是出差住酒店,不管是經濟性酒店,還是五星級酒店,體驗最差的是哪里?入住的時候要辦登記,離店的時候要辦退店。但是真的還需要這樣的環節嗎?為什么還需要這樣的環節?因為這樣的環節實質上是因為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整個的信用和金融的,互聯網金融的很好的體系。如果我們每個人訂酒店的時候誰來住?他的身份證等一系列的信息是完全可以已經給酒店了,我到酒店就像拿一下住房的卡,或者拿二代身份證直接刷房門不就完了嗎?為什么還要在前臺辦入住?其實這一點我覺得整個互聯網產業再往后發展,我覺得中國有一個很大的機會,就是信用產業的機會。整個的中國經濟發展太快了,太快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對于信用的積累是不足的。像支付寶做的信用體系實際上是很好地把過去的信用的數據最后能夠變成每個人的信用資產。你去住酒店完全不用去登記,再去退店。當然了,還有一些政府要求的必要的身份證的驗證,但是可以通過電子的手段完成。再舉一個例子,我現在帶著整個阿里巴巴的大數據的營銷,其實互聯網做了十幾年的營銷推廣業務,但是在兩個環節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問題,也就是未來5-10年的重要的風口,一個就是現代的整個媒體購買還是傳統的媒體購買,還需要跟媒體的各個部門去談整個的價格、劑量、配送。這里邊跟傳統的媒體購買沒有什么差別,這不是一個很陽光、很數據化的過程。第二個就是整個的投放,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媒體上,新浪上、優酷上看到廣告,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但是像寶潔有大量的產品,比如說舉化妝品,它生產的化妝品既有男士用的,也有女士用的。其實女士瀏覽內容的時候就應該給女士相關的產品,如果一個男士瀏覽的時候,就應該給他男士相關的產品。比如在新浪上看的時候,我如果看到了,給我的廣告是一個女士的化妝品,我從來不給太太買,這不是大男子主義。整個的營銷產業,傳統的營銷產業也涉及到數據化購買,進行分析。其實在高德的業務上,我真正地體驗到了這項業務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整個的出行其實是現在所有的大城市,最大的幾大民生問題之一。但是,如果用傳統的方式采集整個路面的數據的能力,其實是有極限的。大家現在認為,再比如說北京擁有實時交通數據量最大的是不是交管局呢?不是,因為交管局的整個的布設是有相當大的成本,他只有在主路上,一些必要的主路上有采集的系統,但是全域的數據怎么辦呢?其實這就是高德到今年13年,我覺得在專業上做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今天的數據已經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每一個在使用數據的人其實變成了實時交通大數據的創造者。在過去的半年多,我們在加速推進整個高德的交通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化開放。這不是一個出于商業目的的開放,而是真正考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們引入交通局、交通部門等跟交通產業相關的這些專業的合作伙伴,比如我們看到現在自南向北,深圳的交警、武漢的交警、天津的交警、北京交通臺等一系列其實都加入了高德的交通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我們讓整個交通信息最后產生的價值是在,比如實時躲避擁堵,北京就這么多車、這么多路,擁堵的時候怎么辦?剛才我舉了三個例子是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像酒店、芝麻信用,像剛才的互聯網推廣,像整個的交通的出行。其實這些產業,你可以說它是傳統的產業,它不是互聯網產業,它不是DT的產業,但是我們這些產業往前看,未來10年,依然還是朝陽的產業,這些朝陽的產業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核心的依賴其實就是通過DT大數據,只有通過DT的大數據才能夠讓整個產業產生增量、產生變量。所以這是跟大家對于數據產業的一些分享。再分享一下對于創業,因為每次提到互聯網,一定跟創業相關。永福也是一個創業者出身。所以說回顧,我覺得互聯網已經高速發展了十幾年之后,我們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如果從壞消息的角度來講,互聯網已經在開始出現傳統互聯網。傳統互聯網創業的時代其實已經基本結束了,這個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傳統互聯網已經沒有什么肉了,只剩湯了。所以我也建議在互聯網打拼了10年的同事們不要在互聯網打拼了,因為什么?怎么這些湯也得給我們年輕的一代人留點湯喝。所以最好這些湯給我們80后、90后留著。70后、60后大家還是轉移戰場吧,轉移到新的領域。所以說,對于從美國的傳統互聯網,中國的傳統互聯網來看,其實整個的產業格局基本上大的已經定了,所以說規模化的創業機會已經很少了,只是在一些應用和服務層還有很多的創業機會。除傳統互聯網之外,怎么辦?下一個10年還得玩命,互聯網大會還得再蓬勃地開10年。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想想10年之后,還會有人再討論互聯網產業嗎?我覺得10年之后沒有人再會討論互聯網產業,因為所有產業都已經互聯網化。所以說,可能討論的詞叫作“聯網化”“數據化”。在這10年過程中,其實正在加速的是什么?其實在加速的是我們傳統定義的互聯網和非互聯網融合。這是未來十年的主旋律,大公司競爭的還是互聯網嗎?不是,其實競爭的是非互聯網。這一點想跟大家作一下分享。這兩個在融合的時候有兩件事情很重要。第一個,他們的融合,核心的連接是什么?不是技術,其實技術已經是作用了一個基礎。這兩個融合的時候,核心的點實際上是數據。第二個,在融合的過程中,其實我們要敬畏,我用一個詞叫“敬畏”,敬畏非互聯網的產業,因為在這種非互聯網產業最終能夠轉型成功的時候,互聯網技術其實只是一個手段。比如我在高德的第一天就分享,我說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