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1國民收入核算的含義及作用1.含義國民收入核算是政府部門對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生產的產品總量和與之相對應的總收入進行核算的規則和方法。宏觀經濟分析涉及到的經濟總量,諸如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投資支出和凈出口等等,均通過核算體系定義和計量。22.作用國民收入核算能夠說明各經濟總量之間關系、分析國民經濟活動水平與結構。經濟學者可以借助國民收入核算資料解釋在過去的時期中經濟總量及其相互關系發生過什么變化,并且通過對這些變化的分析,可以做出對未來經濟狀況及其變動趨勢的預測。(例如下頁、港口\企業)國民收入核算是分析宏觀經濟問題的基礎。3下圖顯示了我國2008—201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狀況。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有幾種?我國采用的是哪一種?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怎樣核算出來的?其增長率如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與其他總量之間具有什么關系?什么是內需?什么是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指什么?這些問題將在本章內容予以回答。4本章主要內容⊙2.1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2.2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與核算方法⊙
2.3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五個基本總量的相互關系⊙
2.4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基本恒等關系52.1國民收入核算體系1.物質產品平衡體系與國民帳戶體系二戰后,國際上存在兩大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歐美等國家為代表的市場經濟國家所采用的“國民帳戶體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簡稱SNA);以前蘇聯為首的計劃經濟國家采用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簡稱MPS)。62.SNA與MPS的區別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為依據,將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作為反映國民經濟活動總成果的基本指標。
社會總產值是各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價值總和。社會總產值中扣除了全部生產資料價值消耗即國民收入。國民帳戶體系是以西方經濟理論為依據,將國內生產總值作為核算國民經濟活動的核心指標。71)核算范圍不同2)國民收入的含義不同3)核算內容不同4)核算方法不同8隨著計劃經濟各國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這些國家都拋棄了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而逐漸采用了國民帳戶體系。9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一直采用MPS,它是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相適應的一種核算體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MPS表現出明顯的不足,我國在繼續實行MPS的同時,逐步引進國民賬戶體系(SNA)。1984-1992年,國家統計局會同有關部門在總結我國當時的國民經濟核算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該方案采納了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保留了MPS的部分內容。實例1:我國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實踐10★1993年開始放棄MPS采用以SNA為基本框架的核算體系,同時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徑和內容,既向國際標準靠攏,又便于歷史資料進行的比較?!?999年,國家統計局決定對《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進行修訂。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這項重要任務,形成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新的規范性文本——《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11該文本廣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了10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采納了1993年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對《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修訂,取消了其中的MPS的核算內容,整理了基本概念,修訂了機構部門和產業部門分類,調整了基本框架,補充了核算內容,修改和細化了有關表式的指標設置,基本上與新的國際標準銜接。它標志著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在與國際標準接軌方面又邁出了重要的步伐。122.2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核算方法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1.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地區)領土范圍內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產品(包括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13對GDP定義的理解(1)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例如,以前所生產而在該年所售出的存貨,或以前所建成而在該年轉手出售的房屋等等。(2)GDP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GDP,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最終產品指在核算期內不需要再繼續加工、直接可供社會投資和消費的產品和勞務??晒┩顿Y的產品包括機械設備等;可供消費的產品包括食品、服裝、日用品等。中間產品是指在核算期間須進一步加工、目前還不能作為社會投資和消費的產品和勞務,包括各種原材料、燃料和動力。
14(3)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最終產品不僅包括有形的產品,而且包括無形的產品——勞務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總和,這就是要按這些產品的現期價格來計算。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其一,不經過市場銷售的最終產品(如自給性產品)沒有價格,也就無法計入國民生產總值中;其二,國內生產總值不僅要受最終產品數量變動的影響,而且還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
152.名義GDP和實際GDP名義GDP是指在一年內該國境內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的數量按當年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市場價值。實際GDP是指在一年內該國境內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按不變價格(某一基年的市場價格)計算得出的市場價值。實際GDP=名義GDP/GDP價格指數16名義GDP既包含了實際產出數量的變化,也包含了價格水平變化的影響。由于不同年份的實際GDP按同一基年的不變價格計算得出,不包含在不同年份中因價格變動對GDP的影響,它只反映了這一時期內國內生產總值中實際產出數量的真實變化情況,便于不同年度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較。因此,宏觀經濟學的分析通常是以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179月5日訊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告,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47.29萬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31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為9.3%,比初步核算數提高0.1個百分點。18美國(1990-2010)的名義GDP和實際GDP20101466023.81324872.9201115.09萬億美元2.91.7201215.83萬億美元2.219美國的名義GDP和實際增長率20均衡的GDP潛在的GDP下一章再說21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一)支出法支出法是根據購買最終產品的支出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從總需求角度AD)一國經濟在購買最終產品上的支出總額叫做總支出(AE)。總支出(AE)分為四大部分: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的購買支出和凈出口。
22固定資本投資指生產用的建筑物和機器設備的投資。住宅投資是用于建造新的居民住宅的投資。
存貨投資——企業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2、投資(I)——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3、政府購買(G)——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國防、筑路、建校)。轉移支付不計入、公債利息不計入。4、凈出口(X–M)——出口(X)–進口(M)重置投資(資本折舊)存貨投資固定資本投資投資凈投資住宅投資GDP=C+I+G+(X–M)1、消費(C)——是指居民個人消費支出,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和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內。23案例2:我國用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及其結構年份國內生產最終消費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資本形成率最終消費率總值(億元)
支出總額凈出口(投資率)/%(消費率)/%19783605.62239.11377.9-11.438.2%62.1%19804592.93007.91599.7-14.734.8%65.5%199019347.812090.56747.0510.334.9%62.5%200098749.061516.034842.82390.235.3%62.3%2005188692.197822.780646.310223.142.7%51.8%2006221651.3110595.394402.016654.042.6%49.9%2007263093.8128793.8110919.423380.642.2%49.0%2008306859.8149112.6133612.324134.943.5%48.6%2009335353176060.3309530.8-150238.192.3%52.5%24年份最終消費支出=100居民消費支出=100資本形成總額=100居民消政府消農村城鎮固定資本存貨費支出費支出居民居民形成總額增加197878.621.462.137.977.922.1198077.522.560.539.582.717.3199078.221.849.650.471.628.4200074.525.533.067.097.12.9200572.827.227.073.095.94.1200672.827.226.273.895.54.5200772.727.325.574.594.45.6200872.727.325.174.994.55.5200973.226.823.876.295.34.72526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需求是指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對投資品的需求。消費需求是指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對消費品的需求。從構成上看,社會消費需求包括公共消費需求和個人消費需求兩部分,從地域上分,社會消費需求包括城市消費需求和農村消費需求。出口即國外需求,是指海關統計的出口總值。27“十二五規劃”要轉變發展模式(1)過去的發展模式是兩個過度依賴。第一個過度依賴就是過度依賴于外資,擴大出口;第二個過度是依賴于房地產的投資,擴大國內需求。導致了我們產業升級緩慢。(2)變成兩個依靠。第一個依靠是擴大消費,第二個依靠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國家整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一個大的提高,實現產業結構全面升級。28內需需求結構失衡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未來五年,消費率提高的目標或將定在2至3個百分點。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投資、消費占比一直呈現相反走勢,投資率長期居高,消費率持續下降,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偏低。數據顯示,從2000到2010年,投資率由35.3%上升到48.6%,消費率卻由62.3%下降到47.4%,其中居民消費率由46.4%下降到33.8%。29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的消費率更顯低迷。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8年,全世界家庭最終消費率為61%,投資率為22%,而我國的家庭最終消費率為37%,投資率為43%。“十二五”期間不僅將明確提出提高居民消費率,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提高消費率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形成消費主導型經濟。30三大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年份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拉動貢獻率拉動貢獻率拉動(%)(百分點)(%)(百分點)(%)(百分點)197839.44.666.07.7-5.4-0.6198071.85.626.52.11.80.1199047.81.81.80.150.41.9200065.15.522.41.912.51.0200538.24.037.73.924.12.5200638.74.542.04.919.32.2200740.65.339.75.119.72.6200845.74.145.14.19.20.8200952.54.692.38.0
-44.8-3.9
201036.93.854.45.68.70.931(二)增值法(部門法)增值(valueadded)法是通過加總所有企業產品的增值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支出法是從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角度來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增值法是從最終產品價值形成的角度來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它側重于經濟中的各個部門或各個企業對最終產品的價值的貢獻。32一個企業的增值是指這個企業產品銷售收入與購買其他企業的中間產品價值之間的差額,它是在這個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不同生產階段上企業之間的交易合計棉花企業棉紗企業棉布企業服裝企業銷售收入(萬元)10203560(最終產品)125購買其它企業產品的費用(萬元)0-10-20-35-65企業的增值(萬元)101015256033不同生產階段上企業之間的交易合計棉花企業棉紗企業棉布企業印染企業服裝企業銷售收入(萬元)1020303560(最終產品)155購買其它企業產品的費用(萬元)0-10-20-30-35-95企業的增值(萬元)1010105256034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增值的總和。在實際計算中,通常把經濟中的企業按幾大部門分類,加總各個部門的增值,得到國內生產總值,因此,增值法也稱部門法。35案例3美國用增值法核算的GDP美國2008年GDP142645.97億美元,各行業增加值如下:農林漁獵增加值為1576.95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1%;采礦業增加值為3253.43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3%;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增加值為3060.24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1%;建筑業增加值為5815.37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4.1%;制造業增加值為16376.7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1.5%;其中,耐用品增加值為9147.1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6.4%,非耐用品增加值為7229.6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5.1%;36批發貿易增加值為8187.87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5.7%;零售貿易增加值為8854.8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6.2%;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增加值為4148.58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9%;信息業增加值為6219.8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4.4%;金融、保險、房地產和租賃業增加值為28484.1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0.0%;37專業及商業服務增加值為18057.72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2.7%;教育服務、衛生保健和社會援助增加值為11579.1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8.1%;藝術,娛樂,休閑,住宿,和食品服務增加值為5363.4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3.8%;其他非政府服務增加值為3267.9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3%;政府服務增加值為18399.7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2.9%;其中,聯邦政府服務增加值為5865.64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4.1%;州和地方政府服務增加值為12534.07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8.8%。38美國2008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及其構成
構成金額(億美元)百分比(%)第一產業1576.951.1第二產業28505.7520.0第三產業112563.2778.9國內生產總值142645.97100日本68.1%;法國72.4%39在1948年,美國第三產業比重就已經超過第一、第二產業之和,達到了53.96%,但是在隨后的52年間仍然保持了增長趨勢.到2000年達到了74.45%,平均每年增加0.4個百分點。同時,第一、二產業的比重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分別從8.89%和37.14%下降到了1.37%和24.19%,說明二戰以來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第三產業起了第一推動力的作用。
40案例4我國用增值法核算的GDP行業200620072008總計216314.4265810.3314045.4第一產業24040.028627.033702.0
農林牧漁業24040.028627.033702.0第二產業103719.5125831.4149003.4
工業91310.9110534.9130260.2
采礦業12082.913460.719629.4
制造業71212.987465.0102539.5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8015.29609.28091.3
建筑業12408.615296.518743.2第三產業88554.9111351.9131340.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2183.014601.016362.5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5683.56705.67859.7
批發和零售業16530.720937.826182.341
住宿和餐飲業4792.65548.16616.1
金融業8099.112337.514863.3
房地產業10370.513809.714738.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790.84694.95608.2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2684.83441.33993.4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945.81110.71265.5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3541.73996.54628.0
教育6407.07693.28887.5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3326.24013.84628.7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362.71631.31922.4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8836.610830.413783.7
42案例5我國2011和2012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及其構成構成2011年金額(億元)百分比(%)第一產業4771210.1第二產業22059246.8第三產業20326043.1國內生產總值4715641002012年金額(億元)百分比(%)5237710.123531945.323162644.651932210043案例5我國2012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及其構成構成金額(億元)百分比(%)第一產業5237710.1第二產業23531945.3第三產業23162644.6國內生產總值51932210044(三)收入法一個企業的增值將成為企業的可分配收入。一部分付給企業的職工作為工資,一部分付給企業租用的土地、房屋等的所有者作為租金,一部分付給銀行作為貸款利息,一部分是付給政府的間接稅,一部分是資本折舊,最后剩下的部分就是企業本身的利潤。因為所有企業的增值的總和等于國內生產總值,所以所有企業的可分配收入的總和也等于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是把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間接稅、資本折舊等相加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45工資、凈利息和租金等生產要素的報酬。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股東紅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潤。非公司企業主收入,如合伙企業、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企業間接稅資本折舊企業轉移支付GDP=工資+凈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資本折舊
=生產要素收入+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資本折舊GDP用收入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以下項目:46企業間接稅是指稅收負擔不由納稅者本人承擔的稅,即這種稅收的負擔可以轉嫁出去。例如對商品征收的貨物稅、營業稅、增值稅等都屬于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通常是指企業對非贏利組織的贈款或捐款,以及消費者呆賬等等,通過產品價格轉嫁給購買者,視為成本。資本折舊作為一種費用包含在國內生產總值之中。472-16地區生產總值收入法構成項目(2009年)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單位:億元地區地區生產總值
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
北京12153.036141.601953.531707.722350.18
天津7521.852836.971159.32967.322558.24
河北17235.489533.072034.752061.943605.72
山西7358.313374.631128.641100.211754.83
內蒙古9740.254520.611292.361103.332823.95
遼寧15212.497493.572457.962288.022972.94
吉林7278.752924.571089.431213.412051.34
黑龍江8587.003487.491099.491113.912886.11484.三種核算方法的一致性投入產出表又稱里昂惕夫表、產業聯系表或部門聯系平衡表。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間投入與產出關系的平衡表。國民經濟每個部門既是生產產品(產出)的部門,又是消耗產品(投入)的部門。投入產出表是以所有部門的產出去向為行、投入來源為列而組成的棋盤式表格。49投入產出表表式
產出投入中間使用(中間需求)最終使用(最終需求)總產品價值12…n合計消費投資政府凈出口合計中間投入1x11x12…x1nx1C1I1G1NX1Y1X12x21x22…x2nx2C2I2G2NX2Y2X2………………………………nxn1xn2…xnnxnCnInGnNXnYnXn合計N1N2…Nn∑NCIGNXGDP增加值折舊D1D2…DnD勞動者報酬W1W2…WnW生產稅凈額T1T2…TnT營業盈余R1R2…RnR合計M1M2…MnGDP總收入X1X2…Xn每一部門的總產出等于它所生產的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之和。每一部門的投入就是它生產中直接需要消耗的各部門的中間產品。50投入產出調查和編制投入產出表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一項長期性和周期性工作。198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于進行全國投入產出調查的通知》明確規定每5年(逢2、逢7年度)進行一次全國投入產出調查,編制投入產出基本表。投入產出核算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協調專業統計和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三種計算方法的銜接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同時投入產出表又是一個強有力的分析工具,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分析、需求分析、價格和成本分析、能源和環境分析等領域。512.3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一、國民收入核算中五個基本總量的關系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這些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有密切的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整體經濟的運行狀況。521、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
1)國內生產凈值(NDP)⊙定義:指一國一年內新增加的產值,即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扣除了折舊之后的產值。⊙公式
NDP=GDP-折舊532)國民收入(NI)⊙定義:一國一定時期內所有生產要素得到的收入?!压?/p>
NI=NDP-企業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3)個人收入(PI)⊙定義:一國一定時期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公式.PI=NI-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費)+政府轉移支付+國債利息54個人可支配收入(PDI或Yd)⊙定義:繳納個人所得稅等后留下的可為個人所支配的收入。⊙公式PDI(Yd)=PI-個人所得稅-非稅收性支付=消費+儲蓄55五個基本總量的關系——從GDP到PDI
GDP折舊
NDP間接稅NIPI=NI-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費)+政府轉移支付+國債利息個人所得稅及非稅收性支付PDI56從GDP(Y)到PDI(Yd)企業總儲蓄包括折舊和企業未分配利潤政府的凈稅收=政府總稅收?政府轉移支付個人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總值?企業總儲蓄?政府凈稅收若假定國債利息、企業總儲蓄為零時,則:個人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總值?政府凈稅收即:Yd=Y?T國內生產總值(Y)與個人可支配收入(Yd)的關系式非常重要,在以后章節將要用到。572.GDP和GNP的關系國民生產總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是指本國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產品(包括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GDP和GNP核算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原則不同。GDP是按照國土原則來確定的。凡是在本國國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不管是否由本國國民所創造,都應計入本國GDP。GNP是按照國民原則來確定的。凡是本國國民(包括本國公民以及常住外國但未加入外國國籍的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不管是否發生在國內,都要計入本國GNP。58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該國國外要素凈收入國外要素凈收入(netfactorincomefromabroad),是指本國生產要素在其他國家獲得的收入(如本國在外國投資獲得的利潤,本國公民在外國的勞務收入等)減去本國付給外國生產要素在本國獲得的收入。GDP=GNP-NFP591994年以前,我國的國外要素凈收入有很多年為零或接近于零,說明開放程度極其低;1995年以后,我國的國外要素凈收入的絕對值開始擴大,符號為負,說明我國吸引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以后,我國的國外要素凈收入絕對值開始減少,說明我國對外投資或對外勞務輸出有了較大的發展;2005年我國的國外要素凈收入繼1992年后首次變為正值,GNP重新超過GDP。60年份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GNPGDP19783645.23645.219794062.64062.619804545.64545.619814889.54891.619825330.55323.419835985.65962.719847243.87208.119859040.79016.0198610274.410275.2198712050.612058.6198815036.815042.8198917000.916992.3199018718.318667.8199121826.221781.5199226937.326923.5199335260.035333.9199448108.548197.9199559810.560793.7199670142.571176.6199778060.878973.0199883024.384402.3199988479.289677.1200098000.599214.62001108068.2109655.22002119095.7120332.72003135174.0135822.82004159586.7159878.32005185808.6184937.42006217522.7216314.42007267763.7265810.32008316228.8314045.42009343464.7340506.9年份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GNPGDP61練習某國的GNP小于GDP,說明該國居民從國外獲得的收入與外國居民從該國獲得的收入相比的關系為(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有可能623、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有助于了解一國的經濟實力與市場規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則有助于了解一國的富裕程度與生活水平,是進行國際間生活水平比較的一項重要標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總數之比。即63GDP數據顯示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網2011年2月14日訊日本公布了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日媒報道說,盡管美元貶值有利于日本GDP換算美元時數值提高,但抵不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勢頭,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國1月公布的58786億美元,日本已經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位置。64盡管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但與全球第一的美國仍相差甚遠。據統計,中國和日本GDP總量相加,遠低于美國的2010年14.66萬億美元。世界銀行2009年的數據顯示,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此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按人均計算,中國仍然是世界上較貧窮的國家之一。除了人均指標在世界排名靠后,中國在醫療、教育以及環境等較多領域仍比較落后。以醫療為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成員國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等綜合性評估排名,中國位居第188位,在191個成員國中倒排第4位。65宏觀分析指標: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主要宏觀分析指標
662.4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恒等關系從支出法、收入法與部門法所得到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一致性,可以說明國民經濟中的一個基本平衡關系??傊С龃砹松鐣ψ罱K產品的總需求,而總收入和總增值代表了社會對最終產品的總供給。因此,從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恒等式:總需求=總供給這種恒等關系在宏觀經濟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出發點。當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稱這時的經濟處于均衡狀態,也將其稱為國民經濟均衡條件。671.兩部門經濟流量循環模型及恒等關系生產要素市場商品市場家庭廠商家庭收入消費支出購買要素廠商收益貨幣的流向商品與勞務的流向681.兩部門經濟流量循環模型及恒等關系
★國民收入從總支出(總需求)角度Y=C+I★國民收入從總收入(總供給)角度Y=C+S生產要素市場金融市場家庭廠商家庭收入消費支出購買要素廠商收益商品市場儲蓄貸款投資支出692.三部門經濟循環模型及恒等關系提供商品消費廠商家庭支付報酬金融市場儲蓄投資要素市場產品市場提供生產要素政府轉移支付政府購買征稅征稅★國民收入從總支出角度Y=C+I+G★國民收入從總收入角度Y=C+S+T70I=S+(T?G)該式是三部門經濟的投資與儲蓄恒等式。該式的右邊是國民經濟中的儲蓄總額,它是私人儲蓄S和政府儲蓄(T?G)之和。私人儲蓄S是個人儲蓄(S個)與企業總儲蓄(S企)之和。個人儲蓄等于可支配收入減去消費C。企業總儲蓄等于企業凈儲蓄(即企業未分配利潤)加上折舊。政府儲蓄也稱做政府預算盈余(當T大于G時),或政府預算赤字(當T小于G時)?!颵=C+S+T=Yd+S企+T713.四部門經濟循環模型及恒等關系
廠商家庭支付報酬消費支出金融市場儲蓄投資政府征稅征稅國外轉移支付政府購買進口出口進口關稅★從總供給的角度Y=AS=C+S+T★從總需求的角度Y=AD=C+I+G+(X-M)72C+I+G+(X-M)=C+S+T化簡可得:I+(X-M)=S+(T-G)該式是四部門經濟的投資與儲蓄恒等式。該式的右邊是國民經濟中的儲蓄總額,左邊可以看做投資總額,如(X-M)為正值,則表是對外投資。732.5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問題GDP與經濟福利⊙GDP不是反映一國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標
★
非市場經濟活動得不到反映。
★GDP無法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生活質量的改善不能得到體現。
★
GDP的數值不能完全反映經濟內容的實質。74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檔案管理體系建設試題及答案
- 快速掌握珠寶鑒定師試題及答案
- 拍賣專家訪談協議
- 農業經理人考試模擬題庫試題及答案
- 系統分析師考試細節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造價咨詢協議
- 按需課程開發協議
- 人教版九年級信息技術全第一單元2.4VB程序設計-編寫程序代碼教學設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個人成長與學習相輔相成的關系分析試題及答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二節 種子植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荊楚文化之楚國歷史文化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
- 一汽大眾店淡季營銷活動方案策劃
- 北京市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 上海2019年高三春考英語卷(帶參考答案作文答案圖片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
- 2024ABB IRB 1100產品手冊指南
- 南通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暨部分市屬事業單位委托招聘教師筆試真題2023
- 籃球比賽記錄表
- 施工隊長培訓課件
- 消防安全評定等級
- 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安全管理考試(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