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9897.2-2005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 第2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應用》。這項標準主要規定了自動抄表系統(Automatic Meter Reading, AMR)中,利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通過載波信號進行數據通信的局域網技術要求和規范,以實現電、水、氣等公用事業計量儀表的遠程自動讀取和管理。
標準內容概覽:
-
范圍:明確了本部分標準適用于自動抄表系統中,基于雙絞線傳輸載波信號的局域網絡通信,規定了通信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及部分網絡層的功能要求、技術參數和測試方法。
-
術語和定義:界定了與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相關的專業術語,如載波信號、雙絞線、局域網等,為標準的具體實施提供統一語言基礎。
-
符號和縮略語:列出了標準中使用的符號和縮略語,便于讀者理解和查閱。
-
通信模型與結構:描述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局域網的組成結構,包括通信節點(如集中器、采集器、電表等)、通信介質(雙絞線)、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和交互模式。
-
物理層要求:規定了通信傳輸介質(雙絞線)的物理特性、信號傳輸參數(如頻率范圍、調制方式、信號強度等),確保數據能夠在特定的物理環境中可靠傳輸。
-
數據鏈路層協議:詳細說明了數據幀的格式、錯誤檢測與糾正機制、介質訪問控制(MAC)方法等,保證數據的有效傳輸和網絡資源的合理分配。
-
網絡層功能:雖然本部分主要關注低層通信,但也簡要涉及網絡層功能,如地址分配、路由選擇等,以支持多設備間的互聯互通。
-
測試方法與要求:提供了對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性能進行驗證和評估的方法,確保設備符合標準規定的技術指標。
-
兼容性與互操作性:強調了不同廠商設備間應具備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能力,確保自動抄表系統的通用性和擴展性。
-
安全與隱私保護:雖非此標準重點,但可能提及了基本的安全要求,如數據加密、訪問控制等,以保障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安全。
實施意義:
該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旨在促進我國自動抄表系統的標準化進程,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效率,降低運維成本。通過統一通信協議,促進了不同廠家設備的互換性和兼容性,加速了智能電網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5-09-09 頒布
- 2006-04-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33.040.40N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9897.2-2005/IEC62056-31:1999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第2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使用Automaticmeterreadingsystemlowerlayercommunicationprotocol-Part2:Useofareanetworksontwistedpairwithcarriersignalling(IEC62056-31:1999,ElectricitymeteringDataexchangeformeterreading.tariffandloadcontrol-Part31:Useoflocallareanetworksontwistedpairwithcarriersignalling,IDT)2005-09-09發布2006-04-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9897.2-2005/IEC62056-31:1999次前言1總論1.1范圍1.2規范性引用文件概述2.1基本術語2.2層和協議2.3特征語言·……2.4不帶DLMS的本地數據交換的通信服務2.5帶有DLMS功能的本地總線數據交換的通信服務2.6系統管理:不帶DLMS的本地總線數據交換3.1物理層·3.2數據鏈路層…………223.3應用層…4帶有DLMS的本地總線數據交換38物理層…4.1數據鏈路層…………4.2應用層…·4.3本地總線數據交換55.1概述…5.25.3總線參數特征·5.45.5(50kHz信號的)主站發送器的功能特點(50kHz信號的)主站接收器的功能特點5.6515.7(50kHz信號的)從站發送器的功能特點(50kHz信號的)從站接收器的功能特點5.852附錄A(規范性附錄)規范語言·附錄B(規范性附錄)時序類型和特征附錄C(規范性附錄)致命錯誤清單附錄D(規范性附錄)賴中命令碼的編碼59附錄E(規范性附錄)CRC原理…60附錄F(規范性附錄)用于遺漏站點應答的隨機整數的產生0附錄G(規范性附錄)用于電文辨認過程的隨機數的產生(不帶DLMS的結構)…附錄H(規范性附錄)系統管理的實現附錄I資料性附錄)交換的有關信息64
GB/T19897.2-2005/IEC62056-31:1999GB/T19897《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直接本地數據交換;-第2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使用;第3部分:面向連接的異步數據交換的物理層服務進程;第第4部分:基于HDLC協議的數據鏈路層。本部分為GB/T19897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2056-31:1999《自動抄表系統》國家標準的預計結構及其對應的國際標準如下:白動抄表系統總則自動抄表系統抄表系統第第1部分:低壓電力線載波抄表系統第2部分:無線通信抄表系統第3部分:基于IP網絡的抄表系統C自動抄表系統應用層數據交換協議第第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第2部分:接口類第3部分:COSEM應用層d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第1部分:直接本地數據交換第2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使用第第3部分:面向連接的異步數據交換的物理層服務進程第4部分:基于HDLC協議的數據鏈路層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附錄F、附錄G和附錄H為規范性附錄,附錄1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天津新巨升電子有限公司、山東電力研究院、河南思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立集團、湖南威勝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國電特瑞智能設備有限公司、上海金陵儀表有限公司、華北電力研究院、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延波、徐民、吳建華、譚志強、商新民、左平、胡亞軍、周新民、馮玉貴
GB/T19897.2-2005/IEC62056-31:1999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第2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使用1總論1.1范圍GB/T19897的本部分閘述了用于對有源或無源的站點進行本地總線數據交換的兩種新的結構。其中,對于無源站點來說,將由總線來提供用于數據交換的電源。第一種結構用來完成于遠程傳輸服務的基本協議IEC61142:第二種結構則用來解決如何使用同-物理介質和同一物理層進行DLMS服務操作。這種完全的兼容性保證在同一總線的設備使用IEC61142和本部分的可能性。1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1989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ISO/IEC8482:1993雙紋線多點互連IEC62056-51:1998電電氣測量抄表、費率及負荷控制的數據交換第51部分:應用層協議IEC61334-4-41:1996使用配電線載波系統的配電自動化第4部分:數據通信協議第41節應用協議配電線消息描述EIA485用于平衡數字多點系統的發送器和接收器的電氣特性的標準概述2.基本術語所有的通信請求在主站和從站間進行。主站是發起通信的一方,而從站是遠端與其通信的一方。這種主從關系在一次通信的整個過程中將保持有效。每次通信過程均可分解成若干傳輸事件,每個傳輸事件都是一次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傳輸。在-系列的傳輸事件中,主站和從站輪流擔當發送和接收的任務對于DLMS服務的本地總線數據交換結構,客戶機和服務器的概念有著和DLMS模式(參考IEC61334-4-41)相同的含義。服務器(從站)擔當著VDE(參考IEC61334-4-41)的角色,完成特殊的服務請求??蛻魴C(主站)通過一個或多個服務請求.使用服務器來完成指定的功能。2.2層和協議本地總線數據交換結構使用了分解后的三個網絡層:物理層、數據鏈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