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作文最后押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_第1頁
2022屆高考作文最后押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_第2頁
2022屆高考作文最后押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_第3頁
2022屆高考作文最后押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高考作文最后押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原創設計】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鄉村振興、美麗新農村、太空漫步、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國有我、奮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中國精神、中國自信、一起向未來......以上詞語是十年來的中國關鍵詞,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華強中學微信公眾號舉行“中國這十年”主題征文活動,請你選取其中的2—3個關鍵詞,

圍繞“中國這十年”的主題,給微信公眾號投稿,談談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題目自擬,不得抄襲,內容必須與“中國這十年”關聯,不少于800字。【命題解析】命題背景:1、2012-2022,中國十年的高速發展。2、國家對“中國這十年”的專題報道。3、關鍵詞考察的命題模式。背景資料:“中國這十年”成就展示

時代青年主旋律這十年,中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成常態。這讓包括李莉在內的國人感受頗深,也讓一度十分忙碌的空氣凈化器沒有了用武之地。“我家的凈化器已經閑置好多年沒有用過了。”十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出臺“史上最嚴”環保法,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雙碳”目標……一項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霧霾頻發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中國大地上展開更多山清水秀的畫卷,老百姓看到更多的魚翔淺底、清水綠岸。國企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十年來,中國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持續實施,群眾辦事更方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新加坡《聯合早報》曾評價:“環顧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說到做到、只爭朝夕的方式推進改革。”老百姓的一個個“好評”,就是改革成效的最生動注腳。“有一次,我在北京辦理個人公積金信息登記問題,比較棘手,當天有一個負責人親自到窗口為我解決問題,還強調說‘要讓群眾只跑一趟’,然后那天我真的只跑了一趟就把事情辦完了。”李莉說。十年來,中國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開公司更加方便,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極大釋放。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市場主體總量已經比2012年底的5494.9萬戶增長了1.8倍,年均增長達到12.1%。全國日均新設企業由0.69萬戶持續增長到2021年的2.48萬戶。十年來,改革不止步,開放不停頓。中國的改革有條不紊,開放有聲有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負面清單越來越短,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連續第五年縮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31條、27條。更高水平的開放吸引了更多國際投資者“用腳投票”,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1.1萬億元,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進口商品越來越多,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等國際經貿盛會成為開放的最佳示范窗口,中國不僅“賣全球”,同時也“買全球”。“現在購買進口商品的渠道更多了,價格也沒有那么高不可攀,一些進口商品性價比確實很高,選擇余地確實比之前大多了。”李莉的感受也代表了中國民眾對于“開放紅利”的切身體驗。“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擴至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中國的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新的征程已經開啟,中國的改革開放將迎來新風景、新氣象。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結晶,體現著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不規范使用漢字問題專項整治,要求對那些粗俗、草率的夸張變形字體,背離漢字書寫規范、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的做法說“不”。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既為我們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便捷條件,同時也對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組織修訂了語言文字規范標準31項,規范標準體系日趨完善。2013年由國務院頒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標志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邁向新臺階;2021年實施的《通用規范漢字筆順規范》使漢字規范進一步有據可依。漢字既承載著歷史,也記錄著當下。每年歲末,“漢語盤點”已成為中國人的一道文化新民俗。國家大事、世界風云被凝聚在一個個精悍的方塊字當中。“語言之鏡,可以照出社會文化百態和技術變革圖景。”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教授王輝說。【典范例文】以奮斗的姿態一起走向幸福未來譚民臻奮斗鑄就幸福,幸福是你我的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有美好的未來。中國這十年,是奮斗的十年,是你我在強國中的追求,更是讓我們的祖國開創了美好的未來。所以,如果讓我選擇關鍵詞,我選擇“強國有我”“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一起向未來”。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發展中極不平凡的十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就。而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以奮斗的姿態拼搏出來的:最美的奮斗者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把雷鋒作為人生榜樣的郭明義,將走雷鋒路作為人生選擇,甘當路石,默默奉獻,時時處處發揮奮斗者的精神;辛勤耕耘的楊善洲幾十年如一日,頭戴竹葉帽,身披蓑衣,腳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個村莊、踏遍每一道山梁.......中國這十年,有無數的奮斗者,堅守崗位,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才使得中國這十年有了飛速的發展。中國這十年,“幸福是奮斗出來得的”這一理念深入人心,激發了無數中國人在“強國有我”精神的支持下,奮力拼搏,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成就,無數個這樣的中國人,支撐著中國前行的腳步越來越堅實。奮斗,于心,更于行。奮斗在有堅定的信念的同時更要付諸于行動。看看如今我們這群青少年嘴上無時不掛著奮斗的口號,可是一到了該做實事的時候又退縮了。如今的商業巨子馬云,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經歷了許多的磨難,但他最終考上了一所名氣不大但也還不錯的科技大學,接觸到了IT,才有了我們如今的淘寶、天貓。他甚至涉足于音樂電影等多個領域。如果當初他因為高考失利而輕言放棄,半途而廢,缺少執著之念與堅持的行動,他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嗎?正是因為他在奮斗之路上擁有頑強的毅力,腳踏實地地前行,所以,他才擁有了如今的幸福,自信的生活。“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由此看來,并非天才才能收獲幸福。既然決定要奮斗,便就要付諸切實的行動。“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繼承奮斗者的精神,創造屬于自己的奮斗的時代,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讓自己以及祖國擁有光明的未來。中國這十年,所有的奮斗者不負時代,唯有奮斗。致敬“最美奮斗者”,就是禮贊奮斗的價值。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讓我們大力繼承弘揚“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以“最美奮斗者”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奮斗者才有幸福的未來。立中國自信之旗,強國有我高三(18)關嘉穎逞過革命的熱湯,踏上改革的熱土,中國這十年發展迅速,國力漸盛,中國自信之焰在中國人心中愈燃愈烈,“強國有我”的口號也愈加嘹亮。中國自信以中華文化為火種,近代中國科技發展為“東風”。中國傳統文化浩瀚如銀河:歲至洋洋數千年的中華漢字博大精深,于世上獨樹一幟;諸子百家繁花競綻般的爭鳴豐厚了我國思想文化底蘊......中華文化燦如繁星,憑誰問,中國自信因何而燃?那由何相助?曰:有科技的傾力相助。神舟十三號完成任務凱旋;白鶴灘水電站起舞金沙江;蛟龍號下潛探龍宮......中國這十年,凡此種種,上至九天攬月,下至五洋捉鱉,我國這十年的科技發展助長了中國人心中的文化自信之焰。堅定中國文化與科技自信,固根而求木之長。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南懷瑾老師有道。現如今中華文化燦爛地綻如花,卻免不了風雨摧折:京劇等文化的傳承面臨后繼無人的迫折;冬奧期間韓國人大言不慚道,我國的朝鮮族服裝為他們的韓服……而在科技發展這方面,成就赫赫同時也是跋前躓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多年空缺;光刻機、操作系統等“卡脖子”問題仍需解決;延續多年的芯片之殤……中國這十年,于我國踏向中華復興的偉大征途上,前路漫漫又坎坎,且科技競爭如“短道速滑”,不愿被他人扼住喉嚨,不愿話語權在他人之手,唯操矛持盾,堅定文化與科技自信,才可在世界發展的滾滾涌流中占搶先機,才可燃破竹建瓴之勢,破他國禁錮之籠。傳揚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創新精神,揚帆以求舟行之遠。村上春樹老師曾言:“文明就是傳達。需要表達、傳達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即壽終正寢。”傳統文化的傳播,實是“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可仍有克終者:敦煌女兒樊詩錦留守大漠孤疆57載,守護莫高窟之瑰麗;壁畫醫生李云鶴于88歲的耄耋之年仍攀上爬下修復壁畫;文化傳播能人李子柒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之美……篳路藍縷,只為中華文化歷久彌香。“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無數趕路人深諳其道,于無聲處,君不見呂志鵬團隊毫無芯片背景,首次參賽便奪下EDA冠軍;君不見王小云憑一雙手推出所有數學模型與方程,效率與計算機一致;君不見顧誦芬院士百尺竿頭仍對科技抱有拳拳之心,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