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也可以這樣上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教學教案_第1頁
課也可以這樣上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教學教案_第2頁
課也可以這樣上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教學教案_第3頁
課也可以這樣上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教學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也可以這樣上一一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一教學教案課也可以這樣上一一我教(南京大屠殺)(課堂虛錄)之所以稱“虛錄〃,因為我的文字無法再現課堂真實的情景。我一改往日滿面笑容的形象,神情莊重地走進教室,走上講臺(講臺上放著一盒色彩粉筆),對學生說:“這節課老師本來想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南京大屠殺這篇課文的。老師剛剛又讀了一遍,對不起大家,老師不想講了,大家自己看吧。〃學生納納地望著我。“大家默默地讀這篇文章,按老師的要求,不必舉手,隨時上來在黑板上寫點什么。〃我用紅色粉筆寫了幾個大大的字:“南京大屠殺各個事件的時間、具體位置、相關數據!!!〃我提示學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板書,文字要精練些,不寫的學生默讀課文。學生長時間默讀課文。我神情嚴肅地注視著學生,教室異常的安靜。學生陸續上來板書:“1937年12月15日。〃“燕子磯〃”50人到100人〃“幕府山〃”江心島〃”草鞋峽〃”100名〃“89人〃”78人〃”12月10日中午〃”上午11點30分〃“1937年12月13日〃“105人〃“106人〃“150人〃“28案,19萬人〃“858案,15萬人〃“34萬人〃學生越來越多的上來寫,黑板上數據增加著,重復著,疊加著。我依舊神情嚴肅,默默地望著學生寫,一言不發。學生寫完,沒人再上來寫了。我語氣平緩地說:“這篇文章是匯報文學,它具有新聞真實性的特點,大家看看黑板上的這些數字,是真實的嗎?請說明你的理由。〃學生一一發言:“是真實的〃“實在是這樣〃“這是歷史事件〃。其間我反復問“為什么〃,激發學生答復以下問題。最后我總結了一句:”課文中講到的事情,不少是當事人的口述和資料的記錄,不是作者的猜想。〃然后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依據。這一環節教學中,我沒有任何評論,最后在“34萬人〃數據上畫了個人頭骷髏,依舊神情嚴肅的望著學生們。稍后,我在黑板上“大屠殺〃一詞上劃了一個粗大的圈和一個叉,說:“請大家繼續默讀課文,找出與這個詞有相關意義的詞,也不用舉手,隨時上黑板來寫。〃學生默讀,陸續上黑板寫:“蹂蹣〃”慘遭〃“悲嚎〃"恐懼〃”兇神惡煞〃“黑洞洞的槍口〃“獰笑〃”層層疊疊的尸體〃“槍聲震耳欲聾〃“刺戳〃“垂死呼號〃”猛烈開火〃“各舉戰刀〃“猙獰而笑〃“焚尸〃”活埋〃“骨灰殘骸〃……上臺的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著,文字疊加在數字上,黑板上寫得滿滿當當,狼藉一片。我依舊神情嚴肅地注視著學生們寫,依舊一言不發,沒有評論,其它學生在默讀,教室里非常安靜。我默默地在學生寫出的詞語上緩慢的劃上圈,打上大大的問號?(我想用神情和動作來傳遞我的心情和感情)然后,讓幾位學生站起來反復讀這些詞語,我提示他們讀詞的語調。(我并不要求學生解釋詞語,讓他們自讀自悟)。接著我讓學生找整理己認為最為凄慘的場面來朗誦相關文句文段,有幾位女孩子讀著讀著,泣不成聲,沒有讀完,我讓她們坐下,我接著讀:“X中彈倒下……〃”敵人的機槍猛向我們掃來……〃”可……天哪!……〃”人群像炸了窩……〃,我淚眼婆娑,一些學生在低聲哭泣,教學里安靜極了。(這是本堂課的高潮)這一環節教學中,我依舊沒有任何評論。稍后,我讓學生再默讀,再隨時上臺寫表達作者心情和感情的詞句。學生默讀,不斷有學生上來寫:“極大的震動〃“徘徊〃”提起沉重的筆〃“悲憤的心〃“戰栗〃”難以表達〃“令人發指〃,然后,我讓學生朗誦相關的段落,提示他們注意語氣,表達出作者的心情和感情。然后我點明“匯報文學也重在文學性,有大量細節描寫,如大家讀的場面描寫,有抒情的言語,如大家讀的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這一教學環節結束。最后,我讓學生齊讀課文最后幾段“半個世紀過去了……〃,我評價說學生讀得很好,我又讀了一遍:”……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后的路該怎么走。〃讀最后幾句,我異常沖動。在我讀的過程中,下課鈴響,學生卻一反往常的依舊靜靜地坐著聽我讀。我安排作業,要求學生用課文練習后的“字詞累積〃中的全部的詞寫一段文字,來再現南京大屠殺的場面;讓學生依據課文后提供的網站去查閱相關資料,有興趣的發到我的郵箱。東方雪評:情境教學是美育教學的主要組成局部,當然其中也包含相當深刻的德育指標。唐老師的課真正是帶著學生走進了文本,而不是帶著文本走向學生。課堂上寂靜實際上可以看出感情的潛流在洶涌,此時無聲勝有聲。讓學生自己體悟,讓學生自己翻開歷史,這比老師介紹強一萬倍。由此,我又想起當初我設計(虞美人)的想法,本來我也想一襲長袍,跪拜天地,幽怨地唱著那醉不成歡的曲調,但因為是公開課,后來還是放棄了,留給自己的是遺憾。一一我們現在教學生得分的東西太多了,我們讓學生教育自己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假設曦評:我看到了老師肅穆的神情,看到了學生默默讀書被深深感染的樣子,看到學生默然有序的走上講臺,書寫下那些讓人淚下的詞語,我也忍不住像唐老師一樣'”淚眼婆娑'"了"”這課上成這樣,當然是極大的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1.新課標要求的'"對話'"應該是這樣的:\"老師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和學生一起分享理解,交流彼此的感情、體驗。〃在課上,唐老師和學生雖然對話不多,但是有充分的情緒交流,師生之間相互感染,共同體驗文本傳遞出的沉痛悲傷的情緒。(學會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這樣描述:“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是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是鼓舞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制造性的活動,相互了解、影響、鼓舞和鼓舞。〃唐老師告訴我們這種交流的多樣性和可能性。2。這里我還想說說朗讀時機的問題。日前商量李鎮西課的朗讀時,我曾說過:老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習慣,不要上來就讓學生大聲朗讀。毓君老師持不同看法,說不出聲讀書不是好的學習方法。看了唐老師這節課,我就想:如果開課老師就讓學生朗讀,效果會怎么樣?恐怕不肯定有現在這樣好吧。看來,對于不同人的不同習慣和不同文章的文體風格,可以選擇朗讀和默讀的不同形式,而且,對初次接觸這樣包含沉痛悲憤感情的作品,還是默讀好些。在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內容后,在學生被深深的打動之后,學生讀書,凄然淚下,老師讀書,情緒悲傷。師生之間都被深深的感染了。3o從語文的工具性來說,這節課讓學生注意到了最能表現南京大屠殺時間的數字和細節,最能表現作者情緒的詞語。讓學生在詞語揣摩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情緒。相當成功。想必大家上這節課的時候都覺得痛苦:學生怎么這么沒心啊?這樣打動人心的文章怎么就打動不了這些學生呢?看了唐老師這節課,我覺得,不是學生難以打動,而是我們沒有創設打動學生的情境。向唐老師致敬?!受益匪淺。鐵皮鼓評:實在是神來之筆。但現在用這種詞好似不恰當。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課。當老師進入了情境,有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表達,學生便理解了。為唐老師叫好!為唐老師而感謝!這是給初中學生上的。(我猜想)如果是高中,我肯定要讓他們看相關的影像資料。我還會出示近來年的索賠風波,齊齊哈爾毒氣風波,會與他們重新理性地探討二十一世紀的中日關系。煙鬼貓評:平常上課,總覺著和學生隔著一座山。你費力地登上山,在山上一通狂喊:“看到了嗎?這有一朵漂亮的花」“大家看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