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態度問題研究的實驗總結一、態度的特殊性水平實驗理查德·拉彼埃爾(RichardLapiere)曾于1934年做過一項著名的研究:他邀請一對中國留學生夫婦周游美國,期間于251個地方住宿或就餐,但在一家旅館遭到拒絕。旅途中,這對夫婦還單獨光顧了幾家旅館和飯店,但從未被拒絕過。當時,美國人特別歧視東方人,因此,拉彼埃爾事先認為那對中國夫婦在住宿或就餐時遭拒絕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結果卻與預期明顯不一致。六個月后,拉彼埃爾給他們停留過的每一個地方都寄去了一份問卷,基本問題是:“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國人做客人嗎?”,在收到的回信中,90%以上卻又都明確回答不會。結果表明:態度的特殊性越高,其行為越準確。2/2/20232二、自我意識影響態度的實驗一內在自我意識高的人較為關注自身的行為標準,因此用他們的態度預測行為有較高的效度;而公眾自我意識搞得人標膠關注外在的行為標準,所以難以用他們的態度對其行為加以預測,。Froming等人就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研究開始時,研究者測量了大學生對體罰的態度,然后從這些被試中挑選出那些對體罰持反對態度并且認為其他人也會反對的人,這樣操作是為了保證這些人是內在自我意識較強的人。幾個星期之后,讓這些人當中對他人表現出消極態度的大學生電擊他人,實驗類似Milgram的電擊實驗,以被選的人平均電擊強度作為因變量。2/2/20233實驗設置了三種情形:第一種:在被試面前放一面鏡子(內在自我情景,放鏡子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自我認同)。第二種:在被試的面前有少量的觀眾,實驗過程中吧被試評定為有效的“老師”。(公眾自我情景)第三種:為控制組,既沒有鏡子也沒有觀眾評價。結果表明:內在自我組比控制組實施電擊強度低,而公眾自我組比控制組實施更高的電擊。2/2/20234三、態度強度對行為的決定作用實驗Davidson發現,對態度對象僅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的態度的強度增加。在一項研究中,Kallgren先問了被試對一些問題的態度,然后讓他們參加環境保護活動,結果發現對環境問題有豐富知識的被試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較高。結果表明:增加態度強度的另一個途徑是讓個人參與到態度對象中來,讓人們參與某些事情是增強其態度的有效手段,反過來也可用人們的參與程度來預測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2/2/20235四、情感因素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在與情感有關的態度形成中,曝光效應是最有利的證據。曝光效應是指人們對其他人或其他事的態度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二變得更積極的一種現象。心理學家(Zajonc)最早提出了這個概念。在一項研究中,Zajonc讓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學習外語,他向被試以2秒一個的速度呈現10個漢字,其中兩個字只出現1次,兩個字出現2次,兩個字出現5次,兩個字出現10次,兩個字出現25次??赐?0個漢字后,告訴被試這10個漢字是中文形容詞,然被試在以上數據中判斷這些詞所代表的意思的好壞。結果表明:出現次數越多的詞,人們對它的評價越高。后來Zajonc用臉部照片和無意義音節為實驗材料,都證明了這一點。2/2/20236五、文化對態度形成的影響在西方文化下,人們的態度可能更多基于對自己的關注,而在東方文化下,人們的態度則更多基于對自己的社會團體(如家庭)中的地位的關注。正式因為這個原因,強調自我與個性的廣告更易在西方文化中發揮作用,而強調個人所屬社會團體的廣告會在東方文化中產生效果。為驗證這個假設,Han和Shavitt為相同的產品設計了不同的廣告,或者強調獨立(如有一則廣告是這樣說的:“穿對鞋子是很舒服的”),或者強調互賴(如“適合你家人的鞋子”),并讓美國被試和韓國被試觀看這一廣告。結果表明:強調獨立的廣告更能夠說服美國被試,而強調互賴的廣告更易說服韓國被試。美國的廣告更傾向于強調個性、自我完善以及產品對消費者個人帶來的好處。五、文化對態度形成的影響韓國廣告更傾向于強調家庭、對他人的光柱以及對個人所屬的社會團體帶來的好處。所以,人們的態度形成也體現著各自的文化傳統。六、說服模型——可信度說服者是否值得他人的信任,即他的可信度如何也對說服效果產生影響。如果人們認為說服者能從自己倡導的觀點中獲益,人們變回懷疑說服者的可信度,此時即使他的觀點很客觀,人們也不大會相信。就像“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樣,她的瓜未必不好,但人們因為其意圖而不買她的瓜。Walster等人就證明了可靠性的效果。在實驗中他們讓罪犯和地方檢察官說服增加或減少執法人員的權利。研究者假設當被試們支持的觀點對自己不利時,說服效果最好。結果表明:當說服者反對與自身利益相同的立場是,說服效果最大七、偏見產生的理論——團體沖突理論M.Sherif等人在一項經典研究中,用童子軍宿營的實驗驗證了團體沖突理論。被試是一群正常且適應良好的12歲男孩,他們被隨機編入“老鷹”和“響尾蛇”隊。兩隊的營區相聚很遠,每一隊都只待在自己的營區。實驗開始階段,研究人員為兩隊各自安排了許多有去的活動,比如遠足、游泳以及蓋房子、準備晚飯等分工合作活動。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團體凝聚力。在兩隊都有了凝聚力后,研究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研究人員安排了一系列然兩隊相互對抗的競爭活動,比如足球賽、棒球賽、拔河等,獲勝的隊伍可以得到獎賞。通過這些競爭性的活動引發了兩隊的沖突域緊張情緒。此外研究者也創造了其他一些情境來進一步強化兩隊之間的沖突。七、偏見產生的理論——團體沖突理論在研究的最后階段,研究者試圖改變兩隊之間正在升級的敵意。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比如兩隊一起看電影、進行其他的溫和的活動。即便如此也沒能改變兩隊已經產生的敵意與對立。結果表明:敵意一旦被引發,僅僅取消競爭并不能消除敵意。二、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的原因現實生活中,“口是心非”這種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的現象也不在少數時蓉華(1989):社會態度有不同的層次,各個層次對行為的調節作用不同周曉虹(2008):態度并非決定行為的全部因素,它只是行為的一種傾向性,即一種心理上的可能性態度只是行為的一種傾向和準備狀態,但并非行為本身,態度與行為不一致原因在于,決定一個人作出何種反應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影響因素不能協調一致時,態度與行為之間就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2/2/202312三、態度改變的理論研究(二)心理感應抗拒理論當個體的行為自由受到威脅時,會處于一種動機喚醒狀態,這種狀態驅使他去試圖恢復自己的自由。這種動機狀態是人們對其行為自由減少的一種反應,也就是一種反作用力(counterforce),布林稱之為心理抗拒心理抗拒的強弱受以下因素影響:對自由的期望對自由剝奪的威脅自由的重要性剝奪某種自由是否會影響到其他自由的剝奪2/2/202313三、態度改變的理論研究(三)內隱態度改變理論1.PAST模型理論當人們對同一態度客體發生態度改變時,其新舊態度之間會相互影響產生一種類矛盾的中性狀態,從而影響行為對舊態度否定標簽的不可回想新舊態度可以互相激活對新舊態度不同(矛盾)的意識2.雙重態度模型理論2/2/202314三、態度改變的理論研究(三)內隱態度改變理論3.態度改變的新解釋——APE模型內隱態度基于聯想加工,外顯態度則基于命題加工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的形成和改變均是基于這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這兩種心理過程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兩種態度改變都取決于兩個方面:聯想或命題加工中的哪一過程首先受到直接影響其中一種過程的改變對另一過程的改變是否有中介作用2/2/202315三、態度改變的理論研究(一)緊張減緩理論2.認知平衡理論雖然也是從認知角度探討態度變化,但更強調個體的某種態度需要他人有關態度的影響,即重視人際關系對態度變化的影響,故平衡理論又稱為人際關系理論2/2/202316四、態度改變的過程階段一:服從(obedience)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物質或精神的滿足或為了避免懲罰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階段二:認同(identification)個體自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念、態度和行為,并有意無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態度與他人相一致階段三:內化(internalize)個體就完全地從內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觀點,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態度2/2/202317五、態度改變的方法(一)說服宣傳法1.說服宣傳法霍夫蘭德(Hovland)等人1959年:“態度改變——說服”模型宣傳說服法改變態度是一個“誰在什么樣的情境下通過什么方式向誰傳達了什么信息?”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的各個因素都會影響態度改變的效果2/2/202318五、態度改變的方法(一)說服宣傳法2.說服效果的影響因素(1)說服者的特征專業性、可靠性、社會身份、吸引力、相似性(2)信息的傳播信息的組織方式、信息的情緒喚起作用、信息傳播的渠道(3)被說服者因素原有態度、人格特點、信息的加工方式(4)情境因素信息繁多的情境、令人分心的情景、信息重復的情境2/2/202319五、態度改變的方法(一)說服宣傳法3.兩種宣傳說服路線中心路徑:人們具備專注于信息的動機和能力時,對說服信息進行精細化,專心聆聽并思考論據內容的情況。制約中心路徑起作用的兩個重要因素:個體是否對說服信息產生了進一步分析和思考的動機個體是否具備進一步思考的能力外周路徑:人們不仔細思考說服信息中的論據,而受周邊線索影響的情況。2/2/202320五、態度改變的方法(二)角色扮演法以角色理論為依據,是通過角色對承擔的個體所具有的約束和影響來改變個體態度的一種方法。無論是什么角色,客觀上都包含著標志這一角色的各種象征(如權力、地位、待遇)和符號(如稱呼、頭銜、級別),包含著對這一角色所特有的行為規范和準則以及他人對角色的期待。2/2/202321五、態度改變的方法(三)團體影響法通過團體對個體所具有的影響來改變個體態度的一種方法。通過將個體組織進一定的團體,并制定相應的規范準則來影響和約束他們的一言一行,就能夠有效地改變他們的態度。2/2/202322五、態度改變的方法(四)活動參與法通過引導人們參加與態度改變有關的活動來達到改變人們態度的目的改變態度的效果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人們參與活動時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壓力大小參與活動的頻率與時間2/2/202323第四節態度的測量一、直接測量(一)利克特量表法針對某個態度對象而設計的,一般大約由20至25個條目組成,最后將測量者在所有條目上所得的分數加在一起,可以代表該人對某個對象的態度,分數愈高表示態度愈肯定,故又被稱為總加量表全國各族人民應努力維護祖國統一針對以上陳述請選擇最符合你的態度:非常贊成(5分)、贊成(4分)、不置可否(3分)、不贊成(2分)、非常不贊成(1分)2/2/202324一、直接測量(二)博格達斯量表法只涉及態度的某種單一的潛在范圍,故又稱“單維量表”此量表多用來測量人們愿意與其他群體的人保持什么樣的態度2/2/202325一、直接測量(三)語義分析量表法評價向量(或評量)(evaluationvector):有關態度對象的好壞、美丑等情緒范疇潛能向量(potencyvector):有關態度對象強弱等強度范疇行動向量(activityvector):有關態度對象快慢等速度范疇被測者在各范疇所得分數的總和代表其對有關對象的總態度2/2/202326二、間接測量(一)投射法通常是向被試提供一種情境刺激,通過分析這一情境刺激在人們頭腦中所引起的聯想或想象來推測其所持有的態度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ApperceptionTest,TAT):讓被試觀看圖畫,同時要求被試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編一個故事,描述圖中的人和事畫人測驗要求被試用筆在紙上畫一個人,研究者根據被試的圖畫分析被試對此人的態度語句完成法是研究者編寫有關態度對象的未完成的描述語言,讓被試把這些語句補充完整,由此來獲取有關被試態度的資料羅夏克墨漬測驗2/2/202327二、間接測量(三)生理反應法根據被試生理反應的變化來間接確定其態度的一種方法通常采用的生理指標有皮膚電反應、脈搏等(二)行為觀察法觀測人們對有關對象的實際行為反應,把行為反應作為態度測量的客觀指標,通過個體的外在行為表現來推測其內在的態度2/2/202328二、間接測量(四)IAT與GNAT內隱聯想測驗(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測量的是某個給定的態度客體(比如一種花或一種昆蟲)與某種評價屬性(比如愉快詞或不愉快詞)的聯結程度,并假定,這種聯結程度越高,則這種內隱態度越強烈IAT通常以反應時為因變量,以IAT效應為考察指標來檢驗研究假設,在結果的統計分析上也有一些具體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范本】簡化版租約協議示例
- 2025北京市郊區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工業廢水處理工-給水技師復習試題附答案
- 《孫悟空大鬧天宮》課本劇劇本:重現經典神話
- 小兒脾大的健康宣教
- 2025花卉買賣合同模板
- 肋軟骨炎診斷
- 2025年酒泉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題
- 肥厚型心肌病的健康宣教
- 紅綠燈畫畫課件
- 七巧板中的分數問題
- 循環系統總論教案
- 萬科精裝修標準ABC
- 2023年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素質大賽情景答辯題(附參考答案)6篇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體充填技術規范
- 《民法》全冊精講課件
- 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課件
- 企業標準編寫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計劃表
- 原廠授權書及售后服務承諾函【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