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版_第1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版_第2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版_第3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版_第4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集《二心集》、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題《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等。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魯迅留學日本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棄醫從文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本篇文章時魯迅已經40多歲了。這部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

魯迅本姓周,名樟壽,后改為樹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周氏望族。祖父周介率出身翰林,在京城擔任內閣中書,家里有四五十畝水田,不愁生計。其父雖沒做官,但也是讀書人。周家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魯迅家世

關于魯迅少年時家中的“變故”

魯迅13歲那年除夕,79歲的曾祖母去世了。當時已有電報和輪船,所以不到一個月,祖父就從北京趕到了紹興。

祖父回家后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舉人,主考官是魯迅祖父在科舉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親戚,因為兒子要參加考試,就在考試前的一些日子請魯迅祖父去通關節。一開始,魯迅祖父覺得不好辦,后來糾纏不過,知道這年外放主考的學臺,與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寫了一封信。結果事情敗露,光緒批下來要將周福清逮捕法辦。于是魯迅祖父就不得不離家躲到了別處。但根據當時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滿門抄斬”的。于是魯迅父親也離家避難,其他男人也都避開了。點評:這場變故使家里經濟狀況漸入困頓,接著父親一病不起,使他飽嘗了冷眼和被人侮蔑的滋味,“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1、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2、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3、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5、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6、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魯迅名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注意下列詞語的字音和字形:確鑿菜畦桑椹纏絡長吟竹篩脊梁書塾宿儒倜儻錫箔秕谷攢斂腦髓蟬蛻záoqíshènluòyínshāisùjǐshútìtǎngbǐxībósuǐtuìcuán紳士東方朔shēnshuòliǎn

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

(1)確鑿:確實。(2)似乎:副詞。有“好像”、“仿佛”的意思,表示可能,不確定。(3)倘若:連詞。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設。[注意]多用于書面語。(4)纏絡:纏繞聯結。纏、絡同義(纏繞)。(5)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6)牽連:本課指牽扯,糾纏。(7)高枕而臥:成語。枕頭墊得高高的安心睡覺。比喻無所顧慮。今多比喻不加警惕。也叫高枕無憂。(8)得失:本課指成功和失敗。(9)和藹:形容態度溫和的樣子。藹:態度親切。(10)恭敬:對長輩或客人嚴肅而有禮貌。(11)質樸:樸素踏實,不做作。(12)淵博:學識精深廣博。淵:深;博:豐富。(13)陸續:動作或行為先先后后,斷斷續續地進行。(14)相宜:適合。(15)倜儻:灑脫,瀟灑,不拘束。

返回討論與理解:根據標題分析,文章以什么為寫作順序?內容可分哪兩部分?文章哪幾節文字寫百草園?哪幾節文章寫三味書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更喜歡哪一個?結合課文內容談談為什么?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九節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題目分析討論并歸納:文題出現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發現,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同時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間變換為順序記敘的。

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理清文章思路:以空間變化為順序安排材料百草園的生活(1—8)

過渡

承上啟下

(9)三味書屋的生活(10—尾)朗讀課文前8段,并思考:1.百草園對作者來說是個什么樣的地方?2.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3.這部分內容中主要記敘了哪幾個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內容?這里把“似乎”和“確鑿”連用,貌似矛盾,其實正是作者用詞準確之處。“似乎”是因為時間已經隔了七八年,對下面“確鑿”的斷定有些躊躇;“確鑿”是寫作此文時,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斷定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2、這部分內容中主要記敘了哪三個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內容。

樂園百草園景物

——

(美好)故事(神秘)捕鳥(有趣)

——

——

重點研讀第二節,思考下列問題:“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說說這節文字運用了怎樣的寫作順序?寫百草園的景物,既有靜景,又有動景,試具體說說作者是怎樣安排的。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具體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進入此門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呢?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叫天子黃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和木蓮覆盆子鳴蟬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鳴蟬黃蜂云雀泥墻根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藤覆盆子“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整體局部寫作順序先靜物后動物先動物后靜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叫天子黃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和木蓮覆盆子︷︷(一)作者是怎樣安排這些景物、動物的的?“不必說”撇開一些東西,是為了突出“單是”的內容。既然“單是”這一點已經趣味無窮了,那么園中的樂趣比比皆是了。這樣寫,突出了百草園的無窮樂趣。(二)“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味覺聽覺視覺、觸覺視覺長吟、彈琴……聲音又酸又甜味道光滑、高大、肥胖……形狀碧綠、紫紅顏色比喻、擬人、排比準確的形容、準確地表述動作。(三)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哪些角度來寫的?分析課文(第二段)1、這段話的描寫順序是:由

。2、作者寫了百草園中的

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3、泥墻根一帶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內)整體局部菜畦、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蟬、黃蜂、叫天子、蛉、蟋蟀、蜈蚣、斑蝥聽蟋蟀、油蛉彈唱、翻磚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144、這段話的描寫角度多變,其中對“泥墻根一帶“的描寫角度依次是:聽覺到

覺到

覺到

覺到

覺到

覺。視觸聽視形態色彩滋味形態聲音動作味5、寫景必須抓住特征,這段文字寫靜物時主要抓住它們的

來寫,寫動物時主要抓住

來寫。(二)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后,又寫了什么內容?請同學復述。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三)閱讀第七節,思考下列問題: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文章是怎樣描寫捕鳥的?運用了哪些動詞?說說這些詞的作用。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掃露支撒系牽拉看罩九個表述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雪地捕鳥的過程,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先抑后揚,欲揚先抑。

.熟讀“冬天的百草園”,填空_____開一塊雪,____出地面,用一枝木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條長繩,人遠遠地_____著,____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____,便_____住了。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

四、課堂小結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樂于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返回百草園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鳥自由快樂的樂園課外小作文訓練風景這里獨好要求:

1、借鑒課文第二段寫景的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可以是公園、校園的一角;

2、字數在200左右。1.“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2.“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心理?

3.這一自然段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盡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過渡段,承上啟下的作用閱讀第九節,思考下列問題:第二課時〖教學要點〗1、學習“三味書屋”部分,體會文章對三味書屋環境和先生的描寫。2、討論文章的主題。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于粗茶淡飯,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三味書屋輕松討論1、魯迅對三味書屋有哪些不滿意?2、你怎樣認識百草園和三味書屋?3、魯迅可以逃避煩惱不去上學嗎?4、什么是真正的成長?5、壽靜吾是怎樣的老師?你怎樣看?6、三味書屋中有哪些趣事?從文中找出寫三味書屋環境的句子,說說三味書屋的環境是怎樣的?三味書屋環境點撥:第10段、第17段的描寫第二部分是從哪些方面寫三味書屋的?入學禮節教書先生教學內容同窗學友文章中怎樣寫先生?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學生捧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三是不太束縛學生。極方正、質樸、博學、和藹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先生最初幾天對我很嚴厲,后來卻好起來了……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但在封建社會里,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是守舊的。壽靜吾是怎樣的老師?你怎樣看?魯迅的塾師壽鏡吾

1、外貌:

2、性格:

高而瘦的老人、須發花白、戴著大眼鏡

方正、質樸、博學、嚴厲、開明

壽鏡吾老先生自二十歲考取秀才后,不再參加考試,遠離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業坐館教書達六十年之久。他諳熟四書五經,博學正直,具有反清愛國思想。在封建社會中他還是比較開明的,為人方正、質樸,對學生和藹,對童年的魯迅十分關心。他是魯迅的啟蒙老師,魯迅對他一直很恭敬。魯迅成年后,師生之間常有書信往來,魯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深入探討怎樣理解先生對學生提問的態度?

學生提問應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絕回答,這是因為學生在不適合的時間提出了不相干的問題,違反了教學的秩序和師道尊嚴。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應予否定。next-魯迅書桌三味書屋三味書屋這是魯迅當初上學時的座位私塾

三味書屋的生活枯燥無味嗎?有哪些趣事呢?1一有機會就跑出去玩2折臘梅花3尋蟬蛻4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

2.作者為什么要寫學生貪玩逃學的情節?

游戲是孩子的本性,總是要表現出來的,但在課堂上貪玩甚至逃學,一般來說是不允許的。但課文旨在從側面表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陳舊,學生對此不感興趣。3.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感受是什么?與百草園的自由快樂相比,三味書屋顯然是太受約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應看到,孩子們也能隨先生有板有眼的學習,并不抵觸,況且也有游戲的樂趣。三味書屋過渡環境活動留戀、嚴肅枯燥也有趣對老師方正、質樸、博學不回答我”的問題有戒尺不常用讀書入神時學生可畫畫恭敬不滿開明百草園空間順序(1-8)(10-24)(9)枯燥無味的書塾三味書屋自由快樂的樂園景物有聲有色,充滿樂趣。內容:枯燥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情趣。雪地捕鳥,帶來無窮樂趣。形式:單調環境:壓抑對比準確的形容、準確地表述動作。通過對比,表達思想感情。(第二節、第七節)

4.把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2)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百草園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鳥自由快樂的樂園三味書屋環境“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枯燥無味的書塾

4.把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2)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小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這段生活經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要像魯迅先生一樣,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進取心。今天,時代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也變了,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應當為之一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