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原理之簡介_第1頁
導航原理之簡介_第2頁
導航原理之簡介_第3頁
導航原理之簡介_第4頁
導航原理之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nertialTechnology慣性技術付振憲SchoolofAstronautics,HIT1Lecture1--Introduction課程內容慣性導航:器件:陀螺儀(Gyroscopes)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s)系統(tǒng)(InertialNavigationSystems–INS):平臺式慣導系統(tǒng)(PlatformINS)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StrapdownINS–SINS)2Lecture1--Introduction1.0導航的概念導航:提供載體的運動信息,如位置、速度、姿態(tài)等導航、制導與控制之間的關系:控制器執(zhí)行器位置速度姿態(tài)導航(信息反饋)3Lecture1--Introduction2.1慣性導航的基礎慣性導航以牛頓第二定律為基礎動力學(dynamics)慣性導航以對載體的加速度的測量為起點(使用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s).m敏感軸萬有引力的影響4Lecture1--Introduction2.2*慣性導航的基本思想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慣性導航的特點:自主(Autonomous,

self-contained)

無需外部信息

只依賴于對載體的慣性測量(借助加速度計、陀螺儀)5Lecture1--Introduction2.3二維導航例子平面二維導航載體平臺加速度計的輸出經一次積分得速度,二次積分得位置.Acc.XAcc.Y

導航過程中,平臺需要跟蹤導航參考坐標系OXY.

平臺的穩(wěn)定是借助于陀螺儀(gyroscope)實現(xiàn)的.平臺式vs捷聯(lián)式6Lecture1--Introduction3.1*陀螺儀廣義概念

來自古希臘語:

旋轉敏感器(相對慣性空間的絕對轉動)狹義概念陀螺:高速自旋的剛體陀螺儀:陀螺+支撐裝置,以便實現(xiàn)對旋轉的測量陀螺的定軸性:

高速自轉的剛體具有定軸性

定軸性易受破壞

7Lecture1--Introduction3.2支撐的改進框架(gimbals)

外環(huán)軸外環(huán)

內環(huán)

內環(huán)軸轉子軸轉子基座等效支撐點自由度(DOF)---轉子的---轉子軸的二自由度陀螺儀(自轉軸)轉子軸轉子基座內環(huán)內環(huán)軸單自由度陀螺儀8Lecture1--Introduction3.3漂移和漂移率

漂移–由干擾導致的轉子軸相對慣性空間緩慢的方向變化

漂移率–漂移的快慢(deg/h)漂移(Drift)和漂移率

慣性導航的精度–慣性級:0.01deg/h

陀螺儀的歷史–設法減少有害力矩、降低漂移的歷史9Lecture1--Introduction4.1歷史:傅科陀螺儀Foucaultgyroscope

(1852)Earth利用陀螺驗證地球自轉后期的技術改進10Lecture1--Introduction4.2歷史:在航海的應用磁羅盤(Magneticcompass)被用于早期的航海19世紀后期,大量的木質輪船被鋼鐵材質的輪船取代,使磁羅盤的效能受到影響.

磁羅盤的使用在地球兩極附近受到限制

尋找替代的方向指示裝置11Lecture1--Introduction4.2歷史:陀螺羅經陀螺儀被寄予希望,但面臨著自動尋北的挑戰(zhàn)1908年,Anschutz(德國)發(fā)明了陀螺羅經(gyrocompass)1909年,Sperry(美國)也獨立研制出陀螺羅經.——陀螺羅經的出現(xiàn)標志著陀螺儀技術現(xiàn)代應用的發(fā)端12Lecture1--Introduction4.3歷史:航空中的應用1920s,應用于早期的飛機測量飛機的姿態(tài)方位滾動俯仰

陀螺地平儀

陀螺航向儀13Lecture1--Introduction4.4歷史:早期導彈中的應用1930s,Goddard(US)的先期研究1940s,V-1、V-2V-1V-214Lecture1--Introduction4.5歷史:液浮陀螺二戰(zhàn)后,德國導彈專家大量轉移到美國和前蘇聯(lián)(VanBraun)冷戰(zhàn)期間蘇美競賽1950s早期,MITDraper實驗室研制出液浮陀螺(Fluidsuspensiongyro)轉子內環(huán)(陀螺房)外環(huán)15Lecture1--Introduction4.6歷史:Argonaut號之旅1958,潛艇Argonaut號之旅珍珠港–白令海峽–北極–Portland港21days,15000Km——標志著慣性導航技術的成熟16Lecture1--Introduction5.0兩種趨勢60年代后,陀螺儀的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出兩種分支:

追求更高的精度

低成本小型化(forSINS)5.1對更高精度的追求框架支撐系統(tǒng)的改進–液浮,氣浮,磁懸浮精度優(yōu)于10e-7deg/h17Lecture1--Introduction5.1*高精度:靜電陀螺靜電懸浮陀螺:非接觸支撐陶瓷殼體球形轉子自轉軸球形電極鈦離子泵1952Nordsieck提出1970s后期投入實用

用于慣導,優(yōu)于10e-7deg/h

用于太空望遠鏡10e-11deg/h18Lecture1--Introduction5.2低成本、小型化環(huán)形激光陀螺(Ringlasergyro--RLG)

1960s早期開始研制,1970s后期進入實用光纖陀螺(FiberOpticalGyro–FOG)1970s開始研制,1980s早期進入實用19Lecture1--Introduction5.2振動陀螺振動(vibratory)陀螺

音叉(Tuningfork)

壓電(Piezoelectric)陀螺

半球諧振陀螺(Hemi-sphericalresonantgyro,HRG)

微機電(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icromachinedElectro-MechanicalSystems20Lecture1--Introduction6.0兩類慣導系統(tǒng)的發(fā)展平臺式慣導系統(tǒng)(PINS,orINS)(后來的Draper實驗室)1950s–MIT研制出首套慣導系統(tǒng)1960s,1970s–廣泛應用1980s–應用逐漸縮減,限于戰(zhàn)略高端捷聯(lián)式慣導系統(tǒng)(SINS)1960s–思想提出1970s–理論已完善,產品還不成熟1980s–應用迅速增長.21Lecture1--Introduction課程資源PPTdownloading:(僅校園網訪問)Textbook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