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設計_第1頁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設計_第2頁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設計_第3頁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教學設計考綱要求1.租借地與勢力范圍A2.門戶開放政策A3.義和團運動的興起A4.八國聯軍侵華A5.《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租借地與勢力范圍;理解門戶開放政策;知道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的原因;理解《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與評價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的內容,讓學生初步學習辯證地、全面地認識歷史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義和團反抗八國聯軍入侵歷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教學課時數:1課時教學重難點:門戶開放政策;《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教學過程一、瓜分狂潮1.背景1)甲午戰爭的刺激2)帝國主義形成,加緊侵略中國軍事侵略軍事侵略商品輸出——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商品輸出——自由資本主義階段貸款設廠貸款設廠開礦筑路經濟侵略列強對華侵略方式:列強對華侵略方式租借地資本輸出租借地資本輸出——帝國主義階段勢力范圍勢力范圍3)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開始2.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國家租借地勢力范圍德國膠州灣山東俄國旅順、大連長城以北英國威海衛、新界長江流域法國廣州灣兩廣、云南日本福建英國割香港三條約: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割香港島2)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割九龍司3)1898年瓜分狂潮,《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割新界3.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1)原因:年,忙于美西戰爭,沒來得及參與瓜分——直接原因b.美國工業生產總值世界第一——根本原因2)內容:a.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租借地和既得利益b.同時主張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3)實質:使中國向全世界開放,使美國以經濟手段打入任何國家的勢力范圍4)影響:a美國侵華進入新階段的標志,從此,美國在侵華政策上不再追隨西方,而是有了自己獨立政策,使美國在華利益大增b形成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強化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秩序二、八國聯軍侵華1.義和團運動(1899年)1)興起原因:民族矛盾激化(洋人、洋教迫害)2)興于山東,盛于直隸3)口號:“扶清滅洋”4)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5)性質:農民反帝愛國運動6)意義:a.粉碎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b.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1)原因:a直接原因:義和團運動b根本原因:侵略中國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3)八國聯軍進京,慈禧西逃3.《辛丑條約》1)時間:1901年2)雙方:中國(李鴻章)——11國3)內容:a.賠款億兩(庚子賠款,賠款最多)b.劃定東郊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常住c.拆毀大沽到通州沿線的炮臺,準許駐兵d.懲辦義和團運動中的“首禍諸臣”,嚴禁中國人反對外國侵略(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半封社會)e.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上4)影響: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