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展示課信息的鑒別與評價_第1頁
教學展示課信息的鑒別與評價_第2頁
教學展示課信息的鑒別與評價_第3頁
教學展示課信息的鑒別與評價_第4頁
教學展示課信息的鑒別與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二拆四”,原名楊秀宇,男,吉林省人,網絡推手。楊秀宇1997年畢業于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2006年9月成立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楊秀宇曾策劃炒作“郭美美事件”、“詆毀雷鋒事件”等虛假事件,楊秀宇及其公司在幕后大發其財。2013年8月,楊秀宇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等非法經營案定于2014年11月18日上午9時30分依法公開宣判,被告單位為北京爾瑪天仙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被告人楊秀宇、盧梅被控非法經營。

網絡推手是指借助網絡媒介進行策劃、實施并推動特定對象,使之產生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人,對象包括:企業、品牌、事件以及個人。郭美美事件2011年,郭美美在微博等網站公然炫耀奢華生活,并稱自己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自此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紅十字會極力辟謠,微博也對實名認證有誤一事致歉。但從此針對紅十字會的網絡水軍攻擊便沒有停歇過,中國紅十字會及中國政府的慈善體系幾乎被郭美美事件徹底摧毀。而郭美美也一躍成為所謂的“網絡紅人”。

不論是炒作郭美美的紅十字會商業經理身份,還是炒作“2.6億賭債”,以及為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網絡電影《我叫郭美美》,甚至郭美美因賭博被抓后,其母親配合北京警方調查時網上出現的“郭母連夜從日本飛回國”等不實消息,都疑似有幕后推手進行網絡炒作。據悉,炒作郭美美的正是北京爾瑪公司的網絡推手“立二拆四”。

詆毀雷鋒事件

秦火火曾貼出雷鋒照片造謠稱:這是雷鋒1959年為自己添置的皮夾克、毛料褲、黑皮鞋等全套高檔行頭,皮夾克、毛料褲、皮鞋加起來當時在90元左右,而當時雷鋒一個月才6塊錢。從而惡意引導網友質疑雷鋒“生活奢侈”。后來秦火火向警方回憶了質疑“雷鋒奢侈生活”的過程。他說,當時,在網上看到有一張雷鋒穿著毛大衣、皮靴的照片,自己估算了一下,再夸大點價格,質疑他是怎么不吃不喝買下這些衣服的,后來就開始質疑雷鋒犧牲的過程。秦火火說,自己的炒作理念是制造社會熱點話題,通過人和事的爭論來引起公眾對他個人的注意。“然后我在上面(指微博)寫東西,就會有更多的出版社看到,這樣就可以掙稿費,維持生活。”為什么他們的炒作會成功呢?如何保障接受信息的有效性?

信息鑒別與評價[知識目標](1)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學會鑒別與評價信息。(2)

能夠識別并抵制不良信息。[能力目標](1)能鑒別和評價信息,并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2)能對信息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對信息的真偽有較強的辨別能力,能識別并抵制不良信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并能對信息進行正確、合理的分析與判斷,自覺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從自我做起,不發布、宣傳虛假信息,并把社會上虛假的信息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凈化網絡空間,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諧。“打開窗戶,新鮮空氣進來了,灰塵和蒼蠅也進來了”結論:紛繁復雜,魚龍混雜,真假難辯。信息鑒別與評價中央電視臺資深主持人邢質斌在廠家制作的電視專題片里向人們推薦一種減肥腰帶,惹得許多愛美女性興沖沖花錢購買,最后卻因為沒有效果而引來投訴,搞得邢質斌異常尷尬,不得不出來解釋緣由。

由著名主持人文清代言、治療近視的醫療器械的“眼保姆”,在廣告中含有大量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和保證,同時還聲稱“產品銷售現場場面壯觀、多家護眼中心產品斷貨”等,夸大其辭廣告語,因涉嫌欺騙和誤導消費者被北京市工商局曝光。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范偉、王剛、張鐵林代言招商網站涉嫌騙局陳小藝代言口服液廣告笑林代言“玖玖理療褲”成龍代言洗發水涉嫌欺詐

代言“三鹿”植樹造林,首選億霖

“為了祝賀2008年短信費用破50億元,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正在向用戶贈送話費,只要把此消息轉發10戶,就能獲贈49元話費,我已經獲得了贈送的話費。”“您好,這里是中國移動客戶服務熱線,由于我們工作失誤,您的電話這幾個月多收了437元,如確認退費請按……”“爸媽,我出事了,警察在抓我,現在外身無分文,請速存五千元到我朋友的郵政戶上,605210713200101251蕭何。為了安全千萬不要聯系我。”

不止是電視,還有手機、計算機網絡等等各種媒體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向我們提供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那么,面對無所不在的信息誘惑,我們應當如何對獲得的信息的價值進行鑒別和評價呢?

思考今天是騰訊公司總裁楊文杰的生日,送每人100Q幣,要把本消息發兩群以上……要對信息進行鑒別和評價首先要判斷信息是不是真實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幾個問題。請看案例并思考問題。案例1李明平時喜歡上網,一天他無意進入一個國外網站,該網站介紹說,如果接受它發過來的帶有廣告內容的電子郵件,上網就可以免費.李明在網站上登記時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電子郵件等個人資料,沒過幾天,他收到一封來處國處的航空信件,說他中了23萬元大獎,只要他立即電匯150元的手續費,兩天內就可以將現金送到他手上.李明將信將疑,到銀行咨詢,銀行職員告知他,最近到銀行辦理這種匯款的人特別多,懷疑這有可能是國際詐騙,目的就是為詐騙這一定數量的手續費,于是,李明報了警,公安局通過跟蹤調查,發現所有把錢匯出去的網民,均沒有獲得相應的大獎.序號問題分析123456李明從哪里獲得中獎信息?信息的來源是否可靠?為什么?該中獎信息本身有沒有可疑之處?李明問銀行,銀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國際詐騙)是否可靠?為什么公安機關下的結論(這是一起國際詐騙事件)可信?除了公安機關跟蹤調查,還有什么可以辨別該中獎信息的真偽嗎?李明在網上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地址等資料,你會這樣做嗎?為什么?(有公章嗎?有地址嗎?打電話有人接嗎?可以找到該公司嗎?)信息的要素是否齊全?(免費上網?中獎?兩者的關系?150元可以從獎金里面扣?)從側面了解,不失偏頗,旁觀者清(通過權威部門考證)信息來自權威部門(等看別人寄錢后看有沒有獎金寄來,或看朋友里面有沒有這方面的經歷)與同類信息比較不要這樣做,原因:怕別有居心的人利用,冒名誹謗………案例22004年3月15日,家住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長征中路的楊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喜人的信息:臺灣某公司舉行全國手機號碼“幸運星”活動,恭喜你已中現金3.6萬元,收到信息請速與某某聯系。楊先生風趣地說,這部手機號“運氣”特好,這個月“中”這樣的“大獎”已有6次了。分析:從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案例3聽天氣預報說明天有暴雨,住在城里的小明愁眉苦臉的,可住在農村的小張卻很開心問題思考: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分析:信息對于每個人的價值是各有不同的。案例4

聽小文說神州行、神州大眾卡有充值贈送,小李趕緊去買了一張,誰知卻沒有。他埋怨小文騙他,小文卻說沒騙他。到底怎么回事?提示:活動時間是4月1日-10日。分析:從信息的時效性也可以對信息進行鑒別和評價。案例5:假大學通知書屢屢得逞

賣假大學錄取通知書騙款百萬

來自河南鄭州市的李朝,今年34歲,自稱曾經在鄭州大學讀了兩年書后輟學。李朝以能辦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為名,在廈門招搖撞騙,11名望子成龍的高考落榜生家長竟信以為真,紛紛上當受騙。昨日,騙取112萬元的李朝被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20萬元。(相關記者和部分受騙家長的對話)記者:你先前認識溫某嗎,事后怎么沒有去學校詢問是否有這類招生呢?江蘇常州家長:與溫某就只一面之緣,但聽說能將我小孩弄進江西財大讀一本,也就沒有去懷疑那么多。隨后,記者又和其他幾位來自山東、湖北等地的受騙家長聯系,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了解對方,因急著把小孩就讀問題解決,而沒有去仔細調查,更沒有去高校詢問招生事宜,導致受騙。分析:信息的真實性也、權威性可以對信息進行鑒別和評價。案例分析案例6:所羅門以善于斷案聞名。有兩個婦人爭說一個男孩子是自己的,僵持不下時,所羅門判定將孩子劈成兩半,給每個婦人一半。這時有一婦人哭道別殺孩子----真母親寧愿把孩子送給對方,也不忍心看見孩子被劈成兩半;假母親卻不然,因為她并不愛那不是自己的孩子。所羅門因此判定,孩子歸給那愛惜孩子性命的真母親。于是所羅門就把孩子判給了她。分析:信息包含情感成分案例分析案例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虛擬生活的技術也迅速地發展起來。就如我們中很多人愛用的QQ,為了美化我們在網絡上的形象,我們需要努力地去積攢“QQ幣”,然后去換購各種服裝和飾品。這些虛擬幣和虛擬物品也只能存在于網絡上,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就是虛無的東西。分析:信息是否具有實用性方法1:從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1.信息的要素是否齊全;2.信息的來源是否來自權威部門;3.邏輯推理;4.與同類信息進行比較;5.實地考證。

方法2:從信息的價值取向進行判斷一個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它只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對于他來說才是有價值的。信息對于每個人的價值是各有不同的。社會角色的不同決定了信息的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同時,人們為判別信息是否真實可用,還通過參考他人觀點,結合觀察的事實和推理過程,歸納結果,做出判斷。1.信息的要素是否齊全;2.信息的來源是否來自權威部門;3.邏輯推理;4.與同類信息進行比較;5.實地考證。方法3:從信息的時效性進行判斷某些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如天氣預報,我們在獲取這類信息時,通過判定其時效來確定該信息的價值。判斷信息的時效性的方法可以歸結為:對突發性或躍進性的事實,在第一時間里做的報道,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漸進式的事實,應在事實變動中找到一個最新、最近的時間點來判斷時效性;過去發生的事實,新近才發現獲披露出來的,它可以通過說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時間和來源的辦法加以彌補。

課堂小結信息的鑒別與評價從信息的價值取向進行判斷從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從信息的時效性進行判斷課堂小結

信息網絡既是信息的萬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場。如果人們不具備相應的審視和判斷能力,就會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沒。因此對獲取的信息需要進行辨證分析,通過價值判斷,剔除糟粕,然后對有用信息進行深層挖掘,尋找其中隱含的價值和意義來滿足需求。

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參照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信息是否真實可靠2、信息來源是否具有權威性3、信息是否可用4、信息是否具有時效限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