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說“木葉”林庚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既是詩人,又是學者。在唐詩和楚辭的研究中卓有建樹,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氣象”。林庚
識詞釋義
1.詞語認讀裊裊()照浦()褒()獎灼灼()亭皋()寒砧()
涔()陽萬應錠()言筌()
窸窣()迢()遠庾()信橘徠()冉冉()陸厥()
柳惲()桅()桿niǎopǔzhuócénxīsūláijuétiáorǎndìnggāoyùnzhēnwéiquánbāoyǔ2.詞語理解裊裊——形容微風吹拂的樣子。(形容煙氣繚繞上升;形容聲音延長不絕)皎皎——潔白明亮的樣子。灼灼——明亮鮮艷的樣子。寒砧——秋后的搗衣聲。詩詞中常用來象征凄涼蕭瑟的景象。砧,搗衣石。迢遠——遙遠。亭皋——水邊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蕭蕭——此處形容草木搖落的聲音。無妨——不妨。窸窣——象聲詞。此處指葉落的細小的聲音。歧路——岔路。冉冉——形容枝條柔弱下垂的樣子。纏綿——文中形容葉對枝情深意厚,難以解脫,是活化的擬人辭格的運用。翩翩——飛舞的樣子。綿密——柔和緊密的樣子。
請快速瀏覽文章第1、2段,說說文中引用大量詩句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現象?落木: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瑟凄涼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落木千山空闊木:庭中有奇
,綠葉發華滋.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桂樹叢生兮山之幽。樹:飽滿樹葉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無名氏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陶淵明《擬古》
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蕭綱《折楊柳》濃密繁華葉: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枝繁葉茂,濃陰匝地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屈原《九歌》木葉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
——陸厥《臨江王節士歌》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謝莊《月賦》疏朗綿密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木葉’’是歷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形象。
“木葉”一用再用,且有所發展(“落木”),產生過許多精彩的詩句;“樹葉”卻無人過問。“木葉”到“落木”,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其關鍵點在哪?(請從第3段中找答案)
第三段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木”字。
重點研讀探討第4、5、6段
讀第四段,請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場合?
秋風葉落的季節中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曹植《野田黃雀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說說作者引用以上詩句作用何在?木樹“木”比“樹”更顯得單純,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精讀課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特征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飽含水份,繁密
——微黃但不干燥,無飄零之意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飄零透些微黃
“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征:“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干,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帶來疏朗的清秋氣息。
根據“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討詩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和“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木葉”與“落葉”的不同意味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屈原《九歌》木葉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落葉填寫下表,歸納比較“(落)木(葉)”與“樹(葉)”的不同意蘊。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落)木(葉)樹(葉)春夏之交
秋風葉落
脫盡葉子枝葉繁茂
綠(葉)褐綠(干)
干燥
飽含水分
空闊疏朗
飽滿綿密
離人的嘆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密密層層濃陰滿地枯黃
研讀課文:比較“樹(葉)”“落葉”“木葉”“落木”的特征、意味的不同。
樹(葉)——繁茂的枝葉密密層層濃陰飽滿無飄零之意
落葉——繁密濕潤飄零之意
木葉——落葉的因素木質的樹干微黃干燥空闊疏朗
落木——無“綿密”之意空闊
第五段說明“木”為什么具有這個特征
——中國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暗示性詩歌語言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啟發性感染性木落葉暗示
因為“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干,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木葉
樹葉疏朗空闊
綿密飽滿相去無幾一字千里?暗示性全文總結發現問題(1—3)分析問題(4—6)分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總結全文(7)藝術領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葉”為古代詩人所鐘愛
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又是一位暢游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于“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于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為例證,使得分析說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課文闡釋的是詩的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認為如何?
1、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成為理論性很強的學術論文。
2、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并滲透于有關“木葉”的詩句中品讀玩味,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簡單,并逐層深入,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題目應是本文的一個亮點。主題
作者通過說“木葉”,告訴人們詩歌語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詞,更好的把握詩歌的內涵和意境。“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為一種“潛在的力量”。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
詩歌的語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
鑒賞詩歌,不僅要品嘗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嘗言外意味。得到啟示
讀詩,要讀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語言的暗示性,從概念領域進入到藝術形象領域,才能讀出詩歌豐富的內涵。暗示生活常識暗示文化心理暗示文化傳統:歷代文學作品、典故所構成的文化氛圍。拓展練習
體味下列詩句中各意象潛在暗含的意義,把它們各自表達的情感連線起來。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憂愁情緒離別之情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期間旦暮為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脫俗之境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圣潔堅貞仔細閱讀下面的詩詞,然后填空A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閨怨》唐王昌齡)B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唐李白)C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D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田園樂》唐王維)柳樹在中華文化中可謂源遠流長,豐富多姿,因此歷代詠柳的詩、詞不計其數,文人更常借柳寄托情意:因柳是溫柔謙遜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之自勉自勵,如();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安裝建筑與土木工程考核試卷
- 航班空中餐食文化考核試卷
- 科技創新與趨勢的項目管理研究考核試卷
- 纖維板行業區域發展差異考核試卷
- 探索光的世界
- 四川省遂寧高級實驗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嘉峪關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2月份網絡聯考試卷語文試題含解析
- 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固體理論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張家港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寧波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聯考(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重慶市八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六)語文試題 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PEP四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3)(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詞對照
- 婦幼智慧盆底中心建設方案-V1.1
- DB13(J)∕T 8057-2019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關于沒收建筑物處置的調研報告
- 管廊、管架基礎施工方案
- ment、tion、sion、ture、age結尾的名詞
- S71200CB1241modbusRTU模塊應用
- 旋風式除塵器使用說明書
- 愛家鄉演講稿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