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第1頁
第7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第2頁
第7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第3頁
第7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第4頁
第7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

諾曼底登陸

雅爾塔會議

德國和日本投降

課堂小結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中蘇美英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白宮簽署《聯合國家宣言》(1942.1.1)

德意日法西斯瘋狂的侵略擴張對世界各國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打敗法西斯集團,反法西斯國家走向了聯合。1942年1月1日,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各國保證以全部的軍事和經濟資源,團結一致,徹底打敗法西斯軸心國及其追隨者,組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李維諾夫MaximMaximovichLitvinov1876.7.17~1951.12.31蘇聯外交部長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作用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東侵途中的德軍Ⅲ型坦克(刷國旗以防空軍誤炸)

莫斯科戰役失敗,德軍無力對蘇聯全面進攻。1942年7月17日,德國轉而集中150萬以上兵力,向南線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發動了規模空前的進攻。企圖占領該城,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的糧食和石油產區,進而達到北取莫斯科的目的。中途島海戰山本五十六YamamotoIsoroku1884.4.4~1943.4.18第26、27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弗蘭克·J·弗萊徹雷蒙德·A·斯普魯恩斯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山口多聞3艘航空母艦巡洋艦8艘15艘驅逐艦兵力6艘航母(4艘實際參與戰斗)11艘戰列艦16艘巡洋艦53艘驅逐艦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147架軍機307人陣亡傷亡4艘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332架軍機(包括備用機)2500人陣亡中途島海戰太平洋戰場轉折點北非阿拉曼戰役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11.17~1976.3.24英國陸軍元帥

爵士約翰尼斯·埃爾溫·尤金·隆美爾ErwinJohannesEugenRommel1891.11.15~1944.10.14納粹德國陸軍元帥

“沙漠之狐”

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是戰無不敗;阿拉曼戰役之后,我們是戰無不勝。——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北非戰場轉折點

1943年10月13日,意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團,并對德國宣戰。意大利的投降標志著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及其情婦克拉拉·貝西塔被游擊隊員處死。并以中世紀方式將其和情婦、同僚尸首示眾。墨索里尼暴尸米蘭街頭洛雷托廣場意大利的投降標志著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導入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到了!英美盟軍的戰車搶灘登陸,蘇聯紅軍的進攻所向披靡,龜縮在柏林避彈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甕中之鱉。隨著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軍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面反攻。正義,終于又一次戰勝了邪惡!蘇軍攻克柏林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蘇軍轉入反攻)

1943年5月北非德意軍向英美盟軍投降(北非戰事結束)

1943年9月3日意大利無條件投降(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1943年春太平洋戰場美軍轉入全面進攻(日軍節節敗退)

1943年中國解放區度過嚴重困難時期(大部分解放區恢復)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與宋美齡在埃及開羅會議期間合影開羅會議

在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轉變的形勢下,為加速打敗德、日法西斯和商討戰后合作事宜。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中、英三國首腦在埃及開羅(Cairo)進行二戰期間的首次會晤。會上簽署《開羅宣言》,兩天后帶到德黑蘭征求來參加德黑蘭會議的斯大林的意見后于12月1日公開發表。蔣介石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宋美齡

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1895年4月17日中日《馬關條約》中心議題商討對日作戰問題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伊朗德黑蘭會議期間合影德黑蘭會議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伊朗德黑蘭(Tehran)舉行戰時首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三國在對德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后合作的宣言,并決定美、英于1944年5月1日前在歐洲(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12月6日發表《德黑蘭宣言》。諾曼底登陸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dDavidEisenhower1890.10.14~1969.3.28美國第34任總統陸軍五星上將諾曼底登陸戰役日期:1944年6月6日6時30分~1944年8月25日地點:法國北部諾曼底半島參戰方: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納粹德國指揮官:盟軍: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盟軍總司令)、伯納德·勞·蒙哥馬利(陸軍)、伯特倫·拉姆齊(海軍)、特拉福德·雷·馬洛里(空軍)、奧馬爾·布拉德利(美國第1集團軍)、米利·鄧普賽(英國第2集團軍)、鄧肯·格雷尼姆(加拿大第1集團軍)德軍: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西線總司令)、約翰尼斯·埃爾溫·尤金·隆美爾(B集團軍)、弗雷德里希·多爾曼(第7集團軍)兵力:盟軍:2876000(7月25日)德軍:1380000(7月23日)傷亡:盟軍(12.2萬)德軍(11.4萬)美國:29000人陣亡,1016000人受傷或失蹤英國:11000人陣亡,54000人受傷或失蹤加拿大:5000人陣亡,13000人受傷或失蹤法國:12200平民死亡或失蹤德國:23019人陣亡,67060人受傷

198616人失蹤或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示意圖

德國地處中歐,最忌兩線作戰(一戰因此敗北),二戰時希特勒一直盡力避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了打擊德國法西斯的第二戰場,與蘇德第一戰場相呼應,使德軍陷入蘇軍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雅爾塔會議雅爾塔(Yalta)會議“三巨頭”(1945年2月4日至11日)

為協商解決大國之間在關于戰后世界安排問題上存在著的較大分歧,盡快結束戰爭,規劃戰后世界秩序。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蘇三國首腦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戰時第二次最高級會議,即雅爾塔會議(克里米亞會議),簽訂《雅爾塔協定》。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雅爾塔會議的主要內容處置德國(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戰后德國由盟國軍隊分區占領,實現德國民主化);戰后成立聯合國(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后世界和平);蘇聯有條件對日作戰(大國強權政治的丑惡表現)。雅爾塔會議的作用協調盟國行動;加速戰爭進程。雅爾塔會議的影響實際上劃分了戰后世界的勢力范圍;確立了戰后的世界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

實質是美蘇安排戰后世界,兩分天下。美國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

雅爾塔會議決定將德黑蘭會議上美國提議戰后建立的“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組織命名為聯合國(UnitedNations)。1945年4月25日,50個國家代表在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家國際組織會議”。10月24日,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和其他多數簽字國遞交了批準書后,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德國和日本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朱可夫元帥代表蘇聯簽字)

1945年5月8日深夜,在柏林城郊卡爾斯霍斯特蘇軍司令部,納粹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9日零時,德軍無條件投降書開始生效,歐洲人民6年多災難、苦痛和忍耐的日子正式終結。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卡爾··史巴茲(美)讓·德·拉特爾·德·塔西尼(法)威廉·凱特爾(德)A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波茨坦(Potsdam)會議上的美英蘇三國首腦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會議后期為新任首相艾德禮)在柏林波茨坦塞西林宮舉行二戰期間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國首腦會議。重申雅爾塔會議關于處理德國問題的精神。會議期間發表對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哈利··杜魯門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S波茨坦會議現場

1945年7月26日,以美國總統杜魯門、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名義聯合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成為戰后處理日本問題的主要依據。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打擊日本關東軍鈴木貫太郎SuzukiKantar1868.1.18~1948.4.17日本第42任首相海軍大將

日本法西斯拒絕投降,叫囂要“本土決戰”。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向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與此同時,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各國軍民展開了大反攻。“本土決戰”保羅·迪貝茨上校與美國B-2轟炸機“埃諾拉·蓋伊”的簽名合影照1945年8月6日廣島“小男孩”核爆炸1945年8月9日長崎“胖子”核爆炸

為了加速日本投降,在外交上擴大政治影響,進行核訛詐,美國于8月6日用美軍B29轟炸機,在保羅·迪貝茨上校指揮下,將原子彈投在日本廣島。9日,美國又對長崎進行核打擊。原子彈震懾了日本法西斯極端勢力,同時也造成20多萬和平居民的死亡。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此強烈不滿。

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發出電文:“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16日,日本天皇向日軍發出停戰令。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無條件投降昭書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簽字儀式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由外相重光葵和大將梅津美治郎帶領日本投降代表團來到“密蘇里”號甲板上。儀式由盟軍最高統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主持,美、中、英、蘇、澳、加、法、荷、新西蘭等同盟國參加。重光葵梅津美治郎投降書封面投降書正文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9.1德國進攻波蘭↓1945.9.2“密蘇里”號簽字儀式歐洲人民歡呼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6年,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多億人口(占世界4/5),地跨歐亞非三洲。戰爭雙方共動員軍隊1億多人,戰爭過程中死亡人數超過5500萬,直接戰爭費用13520億美元,參戰國物資總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戰爭導致蘇聯經濟倒退10年。《東京審判》劇照日期:1939.9.1~1945.9.2(6年零1天)地點:歐洲、亞洲太平洋、北非、東南亞、中東、地中海結果:同盟國勝利、美蘇冷戰起因:歐洲戰區:波蘭戰役(1939.9.1)亞洲戰區:盧溝橋事變(1937.7.7)非洲戰區:埃塞俄比亞抗義戰爭(1935.10.3)參戰方同盟國蘇聯美國英國中國法國軸心國德國日本意大利指揮官斯大林富蘭克林·D·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蔣中正夏爾·戴高樂阿道夫·希特勒東條英機墨索里尼傷亡士兵死亡:14000000平民死亡:36000000合計死亡:50000000士兵死亡:8000000平民死亡:4000000合計死亡:12000000蘇德戰場蘇聯承擔抗擊80%德軍喪失2700萬人中日戰場中國抗擊和牽制日陸軍總兵力2/3以上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殲滅日軍150余萬(占日二戰70%)死亡人數統計德國:650萬日本:250萬美國:40.5萬英國:37.5萬法國:60余萬波蘭:600余萬(占全國22%)南斯拉夫:170余萬(占全國1/9)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挽救了人類文明,避免了歷史倒退;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礎;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次世界范圍的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錄課堂小結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雅爾塔會議德國和日本投降1.兩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及參加國2.兩次會議的主要內容3.兩次會議的積極作用1.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2.諾曼底登陸成功的意義3.1944年8月,巴黎解放,法國光復1.雅爾塔會議召開的背景2.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3.雅爾塔會議的重要決議4.雅爾塔會議的影響1.蘇軍和英美盟軍分東西兩線進逼柏林2.蘇軍攻克柏林3.德國正式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結束4.波茨坦公告5.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災難7.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1.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的標志是()。

A.蘇德戰爭爆發B.意大利對英、法宣戰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太平洋戰爭爆發2.把第二次世界大戰演變成全球規模戰爭的是()。

A.德國突襲蘇聯B.德國突襲波蘭

C.德國空襲英國D.日本偷襲珍珠港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英美對德宣戰B.發表《聯合國家宣言》

C.社會主義蘇聯參戰D.雅爾塔會議召開4.二戰中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的標志是()。

A.開辟第二戰場B.意大利投降

C.德國投降D.日本投降ADBB5.既是最先建立法西斯專政,又是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國家是()。

A.德國B.日本C.意大利D.西班牙6.下列不具有戰爭轉折性質的是()。

A.莫斯科保衛戰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C.中途島戰役D.阿拉曼戰役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美國改變“中立”態度B.中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世界各國與法西斯國家矛盾激化D.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8.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日本偷襲珍珠港②意大利投降③莫斯科保衛戰④《聯合國家宣言》發表⑤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①③②⑤④D.③①⑤④②CACB(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北非戰場)學習測評9.三個法西斯國家滅亡的先后順序是()。

A.德、意、日B.意、德、日C.日、德、意D.意、日、德10.使德軍陷入蘇軍和美英盟軍東西夾擊的重要戰役是()。

A.莫斯科戰役B.阿拉曼戰役C.柏林戰役D.諾曼底登陸11.下列各項不屬于雅爾塔會議內容的是()。

A.對德國實施分區占領B.決定成立聯合國

C.蘇聯答應有條件對日作戰D.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2.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的標志是()。

A.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B.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C.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D.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B意大利:1943年9月3日德國:1945年5月8日日本:1945年9月2日DDB13.二戰后,德國分成東西兩部分長達近半個世紀,歷史上與德國分裂關系最大的會議是()。

A.巴黎和會B.雅爾塔會議C.華盛頓會議D.慕尼黑會議14.決定成立聯合國是在()。

A.一戰前B.一戰期間C.二戰期間D.二戰后15.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美軍參戰和投下原子彈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德意日分散作戰D.意大利過早投降16.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雅爾塔會議②斯大林格勒戰役③諾曼底登陸戰役④發表《聯合國家宣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