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
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1課時生活需要法律小提示:教學課件后的習題課件有答案顯示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放心購買各類消費品,市質監局出動執法人員980人次,對299家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了檢查。檢查中,共立案查辦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獲涉案貨值280余萬元;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有:摻假,以次充好;標識標注無凈含量;無3C、無生產許可證生產;偽造、冒用廠名、廠址;偽造日期;棉花產品無中文標志;定量包裝無廠名等。材料二:張立兵、孫紅等四人加工、銷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墊子金額達7萬多元,已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經檢察院提起公訴,張立兵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其女張蒙蒙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妻子孫紅被判處拘役六個月、女婿張大山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樣保護我們的生活?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提示:同學們可以從法律的作用、執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穩定的空間。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一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來探討法律與生活的關系這個話題。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與法律相伴;了解法律產生的過程;體會法律對生活的作用,認識生活與法律的關系;了解我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歷程,懂得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2.通過對生活與法律關系的學習,能夠體會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通過對法治的學習和思考,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和歸納能力。3.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學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樹立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學習目標探究點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2016年10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一大波法律等著本次會議來審議:民法總則草案二審稿,增加個人信息保護內容;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訴訟時效改變,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紅十字會法草案二審稿,規定紅十字會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三審稿,第36條增加國家支持創作、攝制“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電影;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草案三審稿,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等等。根據上述材料,談談生活與法律的關系。新課探究(一)法律與生活活動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84,讀一讀“運用你的經驗”欄目。想一想:(1)圖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提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義務教育法、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2)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提示:如果沒有法律,就像道路沒有交通信號燈一樣,車會橫沖直撞,交通癱瘓,安全事故頻發。如果沒有法律,社會生活就會沒有秩序,人類隨心所欲,帶來的是自己的滅頂之災。(3)如何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提示:生活中的各種社會關系,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生活需要法律,生活離不開法律。(二)法律與個人活動二:權利義務相伴一生閱讀下列材料:李華參軍前是個勤奮學習的學生,2014年復員后到電廠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評為縣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錢給鄉下年邁的父母,并自覺交納個人收入調節稅。思考:材料中的李華享有了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將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李華的經歷享有的權利履行的義務勤奮學習參軍
電廠工作被評為縣人大代表
自覺交納個稅想一想:法律與個人有什么關系?在我國,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受教育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勞動勞動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法納稅活動三:法律相伴一生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85,思考“探究與分享”欄目中的問題。做一做:(1)請同學們獨立完成課本P86的連線題。(2)請同學們自行組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探討:我們的主要權利有哪些?相應的法律是什么?提示:見下表。權利與我們相伴一生,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我們的權利相應的法律生命健康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人身自由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人格尊嚴權民法通則、戶口登記條例等受教育權義務教育法、教育法等智力成果權民法通則、知識產權法等財產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勞動權勞動法等探究點二:法治的腳步活動四:法治的產生思考:(1)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靠什么調節人際關系和自己的行為?提示:風俗習慣。(2)法律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創制法律目的是什么?提示: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法律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要求,切實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中小學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規劃》提出,在中、高考中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內容,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素養和法治實踐納入學生考核評價中。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意義是什么?探究點三:法治代替人治活動五:“期待中的法治國家管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做做下面的游戲活動。活動主題:“自己期待中的法治國家管理”。活動步驟:請同學們自行組成幾個小組,準備五類人員分工,并準備小紙片,寫下你們分別要扮演的五個角色,如“政府(管理人員)”、“法官”、“商販”、“執法人員(警察)”、“社會成員(平民)”。要求先弄清自己的角色,按照角色進行對話表演,先在組內交流,再在班內展示,相互評析。討論: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義是什么?(1)含義: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2)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3)意義: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活動六:新中國65年法治歷程探究點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回眸新中國65年法治歷程”思考:(1)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標志性事件?提示:①1954年9月20日,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③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④2010年,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⑤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是什么?提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有什么重要意義?提示: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活動七:法律小故事讀一讀下面的小故事:早晨8點多,張女士剛起床,就聽見院里一片嘈雜:原來是他們院子一個老爺子由于年歲已高,反應稍慢,騎自行車稍稍碰了一條小狗,牽狗人不依不饒,非得逼老爺子賠償。張女士看到情況就下了樓,問清了碰狗的時間后,對牽狗那人說:“第一,我們需要你出示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您遛狗的時間不對,有關法律規定是晚7點以后至第二天早7點之前!”聽了張女士的話,牽狗人也自覺理虧,搭訕了幾句就走了!思考:這個法律小故事告訴我們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提示: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明白了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了法律的產生過程和法律的本質;懂得了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明確了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離不開法律,從今以后,我們要做到認真學法、懂法、自覺守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課堂小結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只有違法的人才需要與法律打交道B.任何人都要與法律打交道C.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與法律打交道D.未成年人年齡尚小不需要與法律打交道隨堂訓練2.法律通過規定人們的
來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A
)A.權利和義務B.道德與責任C.生活習慣D.社會秩序
3.法律所體現的是(
D
)A.奴隸主階級的意志B.地主階級的意志C.資產階級的意志D.統治階級的意志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依法治國的(
D
)A.本質B.根本目的C.基本要求D.總目標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
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2課時法律保障生活
閱讀下列法律案例:
2015年4月,從株洲來長沙務工的尹某在某酒吧遺失手機,服務員饒某撿到手機并使用多日。尹某和好友劉崇、劉繁在酒吧門口要求饒某支付500元賠償金,遭到饒某等人的拒絕,雙方發生口角。劉繁手持棒球棍,對饒某、遲某等人進行毆打,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法院判決被告人劉繁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被告人劉崇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緩刑二年。
想一想:這一材料表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和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討的問題。1.認識法律的含義,明確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能夠體會法律是我們的“保護神”。2.通過對法律特征的學習,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明白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法律規定的權利不容侵犯,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履行;通過用法律知識分析簡單的案例,培養學生判斷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學習目標探究點一:法律的來源活動一:來源上看法律閱讀下列材料:在我國,制定法律的權力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的制定過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審議、表決和公布四個環節。法律案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后,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實施。想一想:(1)從法律的來源上看,法律有什么特征?提示: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新課探究(2)法律與道德的來源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提示: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道德規范、風俗習慣是人們長期共同生活而約定俗成、自發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為規范不是由國家制定的。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體現了國家的意志,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而道德等其他行為規范不具有這一特征。活動二:七嘴八舌“話立法”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91,讀一讀“探究與分享”欄目。想一想:你認為還有哪些生活方面需要加強立法?提示:(1)如圖中的人格尊嚴權、個人信息需要專門立法。(2)銀行、移動通信亂收費、霸王條款等方面需要專門立法。(3)電子商務安全方面需要專門立法等。探究點二:法律的實施(一)法律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活動三:從實施上看法律閱讀下列材料:
“6.26”國際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5起毒品犯罪案件進行了集中公開宣判。當天宣判的5起案件均為一審案件,分別是文禮紅販賣、制造毒品案,劉家良等走私、販賣毒品案,被告人張亨等制造毒品案,尼特爾坡運輸毒品案,蘆龍等制造、販賣毒品、非法持有槍支案。在審理的這5起案件中,劉家良、文禮紅等四人一審被判死刑,張亨等四人獲無期徒刑。思考:這起案件嫌疑人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說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慣、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二)國家的強制力活動四:請同學們觀看以下圖片: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法律具有強制性,是靠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它的運用必須以合法為前提。探究點三:法律約束的范圍(一)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活動五:約束范圍上看法律閱讀下列材料:
2015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書記周永康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一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經依法指定管轄,移送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審查起訴。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周永康進行了一審宣判,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思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書記周永康被依法制裁,說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周永康位高權重,同樣被法律追究,說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誰也不能例外。(二)法律的平等性活動六:“天網”行動——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92,讀一讀“探究與分享”欄目和下列材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近年來,我國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天網”行動是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部署開展的針對外逃腐敗分子的重要行動,有關部門從2015年4月開始,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敗分子,清理一批違規證照,打擊一批地下錢莊,追繳一批涉案資產,勸返一批外逃人員”。思考:以上舉措給我們哪些啟示?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探究點四: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活動七:請同學們填寫下面的表格,歸納法律和道德的區別
法律道德不同點
共同點產生的來源上國家制定或認可約定俗成的實施的方式上國家的強制力風俗習慣約束的范圍上全體社會成員范圍內的成員法律和道德都是行為規則思考:法律是什么?提示: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探究點五:法律的作用(一)法律規定權利和義務(法律的規范作用)活動八:從內容上看法律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93,讀一讀第一處“探究與分享”欄目并思考相關問題。法律的作用: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二)法律是“保護神”(法律的保護作用)活動九:學法用法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93,讀一讀第二處“探究與分享”欄目,并分組進行小品表演:“小云的問題解決了”。活動內容:請同學們自行分組,并選出組長,由組長分配角色:小云、小云的爸爸、小云的同學、老師、政府人員、律師等,在組內排練小品,自行編劇設計,先組內預演,再上臺為全班同學表演,先自評再互評。討論:角色分析。①小云的受教育權被侵犯了,她很無奈。②小云的父親為了生意節省開支,讓小云輟學,很固執。③同學、老師同情和幫助小云,但沒好的辦法解決。④政府人員多次做小云父親的思想工作,沒效果。⑤律師出面,問題解決了。想一想:律師的出面,用的是什么辦法?靠的是什么解決了?提示:法律。在生活中,我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設計與安裝作業指導書
- 專業技術培訓合作合同
- 湖北教育考試題庫及答案
- 安保外包合同終止協議書
- 建筑樁基礎施工合同
- 物流運輸優化與成本控制手冊
- 一年級數學上冊 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7課時 認識減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商標轉讓協議合同書
- 品牌建設中的情感共鳴構建計劃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4 我們長大了 3《我的成長記錄》教學設計 未來版
- 血液制品規范輸注
- 2025項目部與供應商安全生產物資供應合同
- 暖通空調面試題及答案
- 防造假培訓課件教案模板
- 冷庫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2025年上半年浙江金華義烏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護理文書如何規范書寫
- 2025年河北省石家莊市一中、唐山一中等“五個一”名校高三全真模擬(最后一卷)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3年河南單招語文模擬試題
- 2025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課題開題報告:醫學院校研究生“導學思政”創新實踐路徑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